近年来,许多“大厂”都在寻找跨界科研的道路,而设立科研奖项是最常见做法之一。
在诸多科研奖项中,阿里青橙奖有些与众不同。首先在评选标准上,青橙奖更倾向对年轻人的鼓励,重视技术创新、应用落地与实际影响力。其次,在奖励政策上,青橙奖并不限制获奖科研人员对奖金的使用。甚至有获奖者在拿到100万元奖金时,直言“用于买房”,阿里也持以鼓励的态度。
最后,青橙奖除了资金以外,还创立了一项特别的“奖金”,即青橙学者能够在阿里巴巴全球各地研发机构自由出入,并且能够获得阿里巴巴研究机构提供的数据、场景、计算力等研发资源。对于科研人员而言,这样的平台与团队支持颇为重要,它能进一步帮助青年学者将科学想法转化为现实——这也是阿里的最终目的。
2023年,阿里达摩院第四次颁发青橙奖。15位平均年龄仅33岁的获奖者,又传递出怎样的创新讯号?
#01
这些亮点值得关注
众所周知,青橙奖关注科研前沿的“潜力股”。而2023年获奖的15位科研学者又展露出了哪些值得关注的共性特征?
▲ 2023“青橙学者”
● 超半数研究为“首次突破”
从科研成绩来看,2023年青橙学者中有过半数的科研人员带来“领域首次突破”成果。
如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顾颖飞,首次将理论物理模型SYK推广至高维度,并引领了该模型在凝聚态物理和量子多体混沌领域的发展。另外,还有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苏俊,首次为防治人类卵子染色体数目异常提供可能。
从大量的“首次突破”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科研界,还是市场端,原研技术的重要性都在逐年提升,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科研驱动力发生了改变。
在过去,许多创新科研都是以“模仿-吸收-创新”的方式进行。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往的创新经历已经内化成了一套适合我国科研发展的逻辑。其次,近几年各大科研院校都在不断健全创新基础设施,通过建设创新平台、完善制度环境,在客观层面为源头创新提供支撑。
因此,无论是创新实力,还是客观环境,我国科研都已经到了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的关键时刻。
另外,从市场端看,不断兴起的“国产替代”、“出海”等热潮这也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较于以往对现有技术的升级,市场端更渴望一场根本性的理论突破。创新企业只有搭建起自己的技术护城河,才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转型。
● 转化应用的项目增加
重视科研转化也是本次获奖青橙学者的一大特点。例如苏俊正在尝试将卵母细胞无中心体纺锤体的研究运用至临床,为女性生殖健康提供新方案;而顾荣也已经与多家头部企业达成合作,并将Fluid开源项目在各大企业完成了实际应用。
如今提高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已经成为科研界、市场界的一大共识,发展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已无需赘述。从阿里的视角来看,它立足市场端,以企业的身份参与其中,才能有效消除科技创新中的“孤岛现象”。
● 来自北大的获奖者最多
从获奖者的单位来看,北京大学无疑是青橙学者诞生最多的机构。15位青橙奖获得者中,有3位来自北京大学,另外现供职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陈孝钿研究员,也是北京大学2016届物理学院天文学系博士校友。
在刻板印象中,北大是“文人的沃土”,总在文学思想研究上独树一帜。然而,近年来北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越发重视,在政策、人才引入、资金支持、平台搭建等方面为科研人员给予支持。我们越发能感觉到北大科研实力正日益强劲。
由于基础研究具有长期性、复杂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其回报需要非常漫长的周期。以教书育人为目的的高校,为何也在关注基础研究?
其一,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来看,基础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学科发展与基础科研实则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大量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成果的堆积,才能促进学科的成长;而当学科发展到一定阶段,科研成果才会进一步涌现。其二,基础研究是科研转化的起点。在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的今天,高校发展基础研究,也是提高自身影响力,吸引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高校自身学科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人才培养的方向来看,基础科研都尤为重要。
#02
青橙奖并非个例
在源头创新的推动下,创新主体的合作也不再局限于校企科研成果转化、校企共建研究机构等传统方式,“大厂们”也用更灵活开放的方式聚焦前沿技术领域,通过设立奖项的方式拉进与科研的距离。
除了阿里巴巴达摩院设立的青橙奖以外,腾讯也专门成立了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并设立科学探索奖,旨在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自主选择研究方向,鼓励科研人员聚焦“从0到1”的原始创新。
将视线放远,我们可以发现不仅是大厂,一些“民间组织”也热衷于设立科研奖项。1994年,香港求是基金会成立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以奖励在数学、物理、化学及生物医学等科技领域中有杰出成就的中国科学家;2016年,一群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发起的“未来科学大奖”,旨在奖励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
▲ 民间科研奖项
虽然各大民间科研奖的关注方向、奖励机制各有千秋,但它们都释放出同一种信号——鼓励自由探索。
灵感总是不经意的闪过,年轻科研人员需要更多尝试的机会,才能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产出科研成果。另外,鼓励自由探索的科研环境,还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容错机制”。鼓励年轻科研人员放手尝试的同时,也减轻了其表格填报、科研资历积累、课题申报等任务压力。
民间科技奖项的涌现,给了更多年轻科学家实现科研梦想的机会,同时也是社会重视科研,尊重创新的表现。只有在良好的创新风气之下,我国原研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而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
#03
众多民间科研奖涌现,意味着什么?
在看到民间科研奖为科研创新带来促进作用的同时,我们也不禁思考,这场“爆发”为何在现在?
● 社会对青年科研人员的关注逐渐提高
科研是一项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工作。它不仅周期长,同时也进度慢,要想做出“一鸣惊人”的成绩,少不了时间的沉淀。因此,在科研经费的申报、奖项评选等环节,资深科研人员一定更有优势。
但我们也不能忽视青年科学家的能力。虽然和资深科研人员相比,他们可能少一些经验,但与之对应,他们更易容易跳脱常规,迸发出“天马行空”的创新点。
另外,在需要技术融合的时代,青年科学家就像是这个时代的原住民。大多数青年科学家在读书阶段便开始接触并尝试将各个领域知识、技术的结合,对于他们而言,理解不同领域的交融更像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
总而言之,没有代际传承,何谈创新科研的生生不息?青年科学家在时间打磨之下,终有一天会接过资深科学家手中的接力棒。而现在关注青年人,也是投资科研的未来。
● 一个给科学家“自由”的时代
资金是科研路上绕不开的话题。在过去,科研人员的资金大多是通过教育部、单位、基金会等“公立”渠道获得。为保证“专款专用”,科研人员往往要面临更多的条条框框,以及经历复杂的流程才能使用。
虽然严格的规则降低了科研经费浪费的可能,但也限制的科研工作的发展。如有些经费只能用于基础科研,就无法挪用于成果转化工作。同样是为创新科研的工作,但却因“规则”,科研基金只能“断供”。
另外离开实验室,科研人员也是一个普通人,需要考虑生活压力。然而实验室获得再多的科研经费,也不能挪于个人使用。在还需考虑“柴米油盐”的情况下,科研人员也很难全身心投入研究。
而随着社会认知的改变,科研人员“不食人间烟火”的刻板印象也逐渐褪去。在这样一个时代,民间科研奖项提出将资金的支配权完全交付于科研人员,让科研人员说了算,才更有助创新研究的出现。
● 产业水平逐步提升
最后聚焦科研奖项“发起人”,它们大多是行业中的先行者与佼佼者。能够巨资投资科研,一方面说明它们有实力去帮助青年人,另一方面也说明它们在科研上足够“懂行”。
这也反映出我国经济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产业化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升级。如今,发展创新科研优势,打造属于自己的技术护城河已经成为诸多企业的不二之选。而在企业的驱动之下,市场才能形成重视创新、倡导创新的风气,进而反作用于科研。
#04
结语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大厂大成本设立科研基金,不仅能够带动社会重视科研的风气,还能进一步鼓励年轻学者加入到科研的队伍当中。同时,只有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的动力才能得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