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字节跳动在二手市场又火了。
不过这次卖爆的不是真题面经,不是背包工牌,而是新年礼盒。准确地说,是新年礼盒里那个千元级别的Marshall(马歇尔)牌蓝牙音箱。
这新年礼盒本来只是字节跳动发给员工的福利,但现在只要在社交平台上一露出,评论区就会立刻变成拍卖场,叫价声不绝于耳:“400收一个”“360想要一个”“350有出的吗”……
买家纷纷出价,卖家也使劲儿吆喝。一个挤满诚心求购者的评论区,必定也会有声称能“去内部收”的人自觉担起“黄牛”一职。字节跳动员工Leila(化名)透露,她确实看到公司内部有很多人在“收”,理由大多是想送另一半或亲朋好友。
字节2024新年礼盒火了,这其实也并不是“大厂礼盒”*次吸引厂外群众、成为二手市场上的香饽饽。
“大厂礼盒”魅力何在,大厂又为啥要在员工福利上大做文章?
性价比最高的年货,是二手大厂礼盒?
判断一个商品火不火,得看讨论它的内容多不多,判断是真火还是虚火,得看能买到的门路广不广——门路广说明有人愿意倒腾,有人愿意倒腾那必然是因为市场够大。
字节这个礼盒,那是真的火了。
2024新年礼盒问世不过一个月,小红书上关于“字节跳动马歇尔”的笔记就已经超过了1200条,闲鱼给“字节跳动”安排的关联词,也基本被音箱包了圆儿,转售音箱的商品列表划拉半天都不见底。
而且要买这个音箱实在是太方便了,你只需要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字节跳动音箱”,马上就能进入一片广袤的跳蚤市场。
这个市场*扩张性,只要触发了关键字,就会立刻原地铺开——不管原贴是分析字节跳动的企业文化,是感慨字节跳动的福利政策,还是单纯分享字节跳动的新年礼盒,一旦“音箱”二字出现,想“收”(买)的人和想“出”(卖)的人都会迅速如潮水般涌入。
这个市场在迭代升级,“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微观调控作用——
起初事情还比较简单,买方或卖方留下自己的心理价位,最多再加个所在地,等候有缘人;
后来卖方开始加码优惠条件,比如慷公司之慨为买方包邮,“内网填你地址,公司直接顺丰发过去”,这样一来,“二手”这个原本默认存在的瑕疵甚至也就不复存在,因为员工本人压根儿不会接触到礼盒;
还有更简单粗暴的优惠,就是压价。
礼盒里的Marshall Willen蓝牙音箱,东西不大,一只手能拿下,但价格挺高,在品牌天猫旗舰店里标价999元。而在闲鱼和小红书上,半价无人问津,因为太贵,450出还是矜持,很多人标价420可以接受400,甚至愿意380、350成交,内部价格一度低到300。字节跳动不愧是互联网大厂,很明白便宜才是硬道理、百亿补贴才是促活拉新好手段。
然而,由于音箱实在太抢手,字节人似乎逐渐回过味来了——亏了呀。有人发帖呼吁“内部的同学团结一点好吗”,自家人和自家人搞什么价格战演练,好端端的卖方市场硬生生搞成买方市场。
于是低价内卷告一段落,字节跳动定制款Marshall音箱,价位逐渐稳定在450元。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礼盒怎么就这么抢手?
很大一部分原因在Marshall这个牌子。
礼盒里其实东西挺多,有一个附肩带的收纳包、装饰卡片、装饰挂件、字节的公司定制“专辑”,还有凸显新春色彩的对联、福字、红包,但愿意花好几百买回家的人,都是冲着礼盒的灵魂单品,也就是Marshall音箱去的。
图源小红书@二龙湖皓哥的日常
这个英国牌子可以说是是音箱界顶流网红,由职业鼓手、乐器行老板Jim Marshall在上世纪60年代创办,被认为打造出了*“吉他手们理想的音箱”,标志性的100瓦Super Lead Plexi据百度百科说更是“改变了摇滚乐历史”。
不过,Marshall那个花体字logo在更广泛的大众层面混了个脸熟,我看主要还得归功于vlog博主。
这些年,一个Marshall音箱几乎成了“精致生活”标配:奶油色、复古风,通常与大理石或原木台面、SMEG咖啡机、祖玛珑香氛蜡烛搭配出现,是称职的“氛围感神器”。
位列“有点虚荣的打工人的100件好物”
前面提到,在我的朴素观念里,一个商品火不火,一看讨论多不多,二看购买途径方不方便,还有第三点,看有没有假货——一个足够火的商品,几乎都会有假货,而马歇尔作为音箱界的顶流,自然亦是如此。
此时,字节跳动作为宇宙大厂的privilege就尽数体现了,大家自发地相信,他们家定制的礼盒里,装的*不可能是假货。
低价入手、顺丰直发、原装保真,这性价比,你就品吧,上哪儿还能买到这么实在的年货去。
充当靠谱选品官、免检买手,对于大厂来说早就不是*回,新年礼盒如今也是老网红了,每年都能给二手小商品交易市场捧出一两个“明星单品”。
还是以字节为例,去年新年礼盒里的breo倍轻松颈部按摩器,淘宝同款搜出来要880元,闲鱼卖200,前年新年礼盒里的网红餐具摩飞锅,原价据说899元,去二手市场一百多拿下。
至此,字节的送礼思路我认为也颇明晰了。下班回到家,先接上蓝牙音箱放歌,再用摩飞锅围炉煮茶,边品香茗、听香颂,边给肩颈按摩放放松,且每个单品都是奶油色,嗅觉、味觉、听觉、视觉都沐浴在氛围感的洗礼中,一幅新中产生活家画卷徐徐展开。
除了字节,其他大厂的礼盒也一向备受关注,光是给大厂礼盒开箱,在社交平台上都是一条内容赛道,是不少自媒体博主岁末年初的保留节目和流量密码。
反映在二手市场上,就是随机把一件热门商品的价格打下来。
一个经典案例是,2020年9月,腾讯给一事业群中的一万名员工每人发了一台华为折叠屏手机Mate Xs,作为事业群成立两年的礼物。
这款手机可不是普通手机,官方定价16999元,当时因为缺货很难买到,甚至会被炒出5-6万的黄牛价。
腾讯这一发,货源顿时就充足了,“华为xs折叠”一度登上闲鱼热搜,好几万的黄牛价也被压到不足两万,闲鱼官方微博都跳出来认领:“听说腾讯又发手机了,一看闲鱼是真的。”
怎么说呢,春江水暖鱼先知啊。
大厂福利包,前景风向标
可以说,礼盒已经成了大厂的一面镜子,每逢扎堆送礼盒的节庆日,免不了要被盘点、比较、品评一番。
“见微知著”是礼盒的本质,作为公司福利的一部分,体现着关怀到不到位、对员工大不大方,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体现着品味在啥档次,作为宣传手段,还承担着侧面反映公司前景是否光辉灿烂的重任。
礼盒逐渐变成内卷文化的直观呈现。为了在一年好几次的大型攀比中获得一声“赢麻了”,礼盒需要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六边形战士”。
虽然每年都要发好几次,但每次礼盒都得有创新,或者说恰是因为发的厂越来越多、发的时机也越来越多,创新也才越来越重要,否则无从脱颖而出。
2022年,有网友在脉脉爆料称,B站的新年礼盒里包括少量数字藏品。当其他厂还在台历窗花帆布包里打转,顶多再送点盲盒香薰充电宝,“数字藏品”听起来就先锋多了。
不过,创新固然好,但让数字藏品更显遥遥*的,是传言中“大几万”的成交价。
是的,就礼盒而言,比创新更需要直观可感的是估值,只要够值钱,年年不变也没关系。
比如每年年会给员工每人发一台新版iPhone的陌陌,哪怕是“降本增效”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席卷互联网大厂的2022年,这项福利也没被削减掉。有财经媒体在分析陌陌发展态势时,就把雷打不动年年送iPhone,列为陌陌曾经“小而美”的重要论据。
又比如总是送网红品牌的字节,在礼盒这方面,就比总寄家书日历小公仔的阿里更受好评——可见礼盒虽然卷,想赢还是很容易的,够贵就行。
愿不愿意送贵东西,自然而然成了判断大厂活得好不好的一个凭据。
媒体“霞光社”曾在2022年1月采访过滴滴员工,当时滴滴还没有发任何新年礼物,而2021年还向所有员工发放含1200元面额打车卡的大礼盒,该员工表示:“不知道今年还会不会有打车卡,但到现在啥也没发的话,感觉也没时间发了,推测是因为今年业绩不好。”
不止滴滴,2022年夏秋各个大厂掀起的“降本增效”潮,一度引发热议,从端午节起,“勒紧裤腰带讨生活”的氛围就开始弥散:
百度只有部分员工收到了端午礼盒,字节发的是四个粽子、植物种子和压缩土,快手倒是还有一份品类丰富,包含了粽子、果汁杯、空调毯、帆布袋、罐头种子和毛毡花的大礼包,在横向对比里已经算“杀疯了”,但纵向对比,还是输给了2021年包含普洱茶、红茶、收纳箱、茶壶的礼盒。
据财经媒体“豹变”观察,那年端午礼盒降级的落差,表现在脉脉社区的沉寂里,互相攀比、热烈讨论的帖子以往年年刷屏,2022年端午几乎消失不见。
除了节庆礼盒,其他福利也在大幅削减,“日子不好过了”成为一种横跨大厂内外的共识。
而一旦哪个大厂开始给每个员工发股份了,礼盒里有贵价大牌货了,又会被视为“财大气粗”“家底厚实”的表现。
所以大厂为啥要卷礼盒,实在是礼盒已经变成了营收状况风向标、对外形象管理器,是有望一本万利的宣传机会——送礼送对了就能享受一次在同行中一骑绝尘的感觉,比搞秋招省心多了,不好好利用多浪费。
往宏观了说,礼盒能强化大厂光环,在由纵横交错鄙视链构成的世界里,挣得一些往上游靠的底气,让员工出去相亲的时候能状似不经意地提起:“以后家具倒是不用愁,我们公司基本全免费送,都是挺好的牌子。”
往微观了说,礼盒升级成大厂间的“军备竞赛”,也是给每个员工一些炫耀的资本。工区堆满免费零食,让你安心加班,年节派发豪华礼包,让你人前有面儿。当不是大厂人也会对大厂礼盒产生“情节”,能转手就低价把网红音箱卖掉,怎么不算一种privilege。
从而,大厂更加吸引人才,员工也更加笃定:我要为我司之崛起而奋斗。
写过多本正念书籍的美国心理学家苏珊·阿尔伯斯对《纽约时报》分析:“每当我们觉得自己有一些额外的福利时,我们往往会更加努力地工作。”
随着品评大厂礼盒成为流行娱乐活动,礼盒自身肩负的外宣内宣责任越来越重大,策划礼盒,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毕竟,不是没有翻车的先例。
2021年中秋,知乎的月饼就闹了场“谢邀变泻药”的笑话,不过不是送给员工的,是送给KOL的,结果很快被反馈食用后出现腹泻。知乎发文致歉时表示,因为在采购环节经验不足,忽略了替代蔗糖的麦芽糖醇可能会导致一部分人不耐受,对出现不适的用户提供补救与服务,并召回已发出的月饼。
更早的2014年,腾讯也出过一场“粽子之争”。那年端午节前后,几位腾讯员工在内网投诉公司发的粽子礼包把肚子吃坏了,论战一触即发:有的吐槽不好吃,有的吐槽礼盒过度包装不环保;有的主张换供应商,有的怀疑行政部拿回扣。从此,腾讯不再派发粽子礼盒。
送吃的容易出问题,送别的也不轻松。
商业媒体“五环外outside”2022年采访过一位曾为腾讯提供服务的供应商,她举了此前腾讯定制款“哈士奇”生肖公仔的例子,表示:“从设计到落地筹备了将近10个月,前前后后改了五、六十稿才做成。”
这位供应商提到,由于“巨大的外部期待”,采购部每年对设计生肖公仔都压力巨大,从4月初起,就会面向供应商“不限数量”地征集设计方案,到7月份才能筛完选定,开始打样,初样要依序经历三轮评审,再定样,再打样,最终确认量产时,通常已接近11月。
除了战线拉得长,礼盒还有很多讲究,“定制”已成行规,但也不是印个logo就完事儿,还得兼顾企业文化、品牌传播、潮流时尚,露营火了就送飞盘,“以油养肤”盛行就送护肤精油,能跟拉来头部品牌就盖上联名的戳儿。
体制内每年的米面粮油大礼包是*体面、最美厅局风,大厂礼盒就得对标科创界米面粮油,得体面得实用得值钱,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公司觉得赚了、员工觉得赚了、收二手货的网友也觉得赚了,只有那刚离了职的,觉得亏了。
理想效果:都赚了,离职的亏了
不过,针对收到一份体面礼盒是不是真的就赚了,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声音。
有人觉得,像礼盒这样的福利,只是大厂给员工的一点点安慰剂。一位在科技大厂工作多年的外包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得相当扎心:“你在工作中受到的重视越少,就越会抓住提供给你的一些额外津贴。”
有人觉得,礼盒是大厂千层套路中的一层,不仅让天天加班的你觉得自己赚到了,甚至还心甘情愿当起了公司的形象大使、饭圈头子,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一切非真金白银的福利都是花架子。
“豹变”则提出,包含礼盒在内的各种福利,是大厂给自己修出的一条缓冲带,丰厚福利能笼络人才、提振士气,而削减福利,“既避开了触及劳动合同中最敏感的薪资信息,又让员工的被剥夺感有了缓冲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把员工成本的压缩进行得温和且合规”。
2023年1月,智联招聘发布《2022年白领年终奖调查报告》,称国内白领收到的年终奖均值为8248元,同比下降17.6%;同时,只有 76% 的受访者收到了 2022 年的奖金,低于 2021 年的98%,不过虽然钱发少了,但企业发放了更多购物券和旅行券。
素有“开水团”之称的美团反向获得好评
于是,对于“福利只是迷魂记”论,也有人反驳,那至少它压榨我的时候还知道哄哄我呢,还花点心思套路套路我呢,哪怕福利削减相当于降薪,还也是变相的、缓冲的、迂回的呢。
说到底,大家都知道真金白银*,知道work-life balance*,但如果没得选——常常没得选——礼盒如果能挂二手市场上卖,同样是个收获真金白银的法子。
大厂大概已经算是最方便“变现”的工作单位了,礼盒里常有在二手市场叫得上价的名牌,拍拍工牌分享一下工作vlog也能在自媒体界天然获得一波流量,乃至员工专用的相亲内网,也能挂上闲鱼靠代发帖赚钱。
只要大厂光环还在,发的福利哪怕只是资本家诡计多端的安慰剂,里面也未尝没有真金白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