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砸钱、挖人、争企业,长三角年末集体抢滩合成生物学

我国合成生物学领域共在今年完成61起融资,总融资额已超过百亿元,而在这之中,与长三角相关的多达30起,占比近一半。在资本寒冬之下,这一融资数据也很好地反映了长三角当前对于合成生物学的“偏爱”。

最近几个月,长三角的默契又一次集中显现了。

先说上海。今年9月底,上海张江合成生物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该中心以技术服务为先导,共建设1个生物铸造厂、1个专业孵化器和1支天使投资基金。几天后,《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布,着重强调了“一核两翼”的空间布局,即以浦东创新突破为核心,以宝山和金山为制造承载两翼。紧接着在11月,上海市科委又对12个合成生物学重点项目予以立项,并一次性资助2800万元

不过,重金押注合成生物学的不只有上海,隔壁的杭州也是如此。同样在今年9月,《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出台,这是全国*支持合成生物产业的市级专项政策,对重点技术攻关项目,最高资助可达1亿元

而作为江苏代表,常州出手力度更大,仅在今年10月,就一口气成立三家合成生物学产业园,分别是金坛合成生物产业园、长三角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园和西太湖合成生物创新产业园,并且还同期设立了20亿元的合成生物产业基金。接着在11月,常州发布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及《若干措施》,成为江苏*发布促进合成生物产业发展专项政策的地级市。另外,中科院常州合成生物化学联合研究中心(筹)和常州大学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也都是在11月揭牌并落地。

不过,这也只是冰山一角。事实上,除了这三地,南京、苏州、无锡、宁波、嘉兴等长三角城市也都在今年从不同维度加码了合成生物学。那么,在这一次集体“出动”的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关键信息呢?

长三角发力“众生相”:

不凑热闹,都来真的

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截止发稿,我国合成生物学领域共在今年完成61起融资,总融资额已超过百亿元,而在这之中,与长三角相关的多达30起,占比近一半。在资本寒冬之下,这一融资数据也很好地反映了长三角当前对于合成生物学的“偏爱”。

图1. 2023年合成生物学领域融资数量top5地区(数据来源:动脉橙)

那么,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呢?

重点从产业角度来讲。一方面,合成生物学作为引领“第三次生物科学革命”的朝阳产业,本身就代表着创新与突破,这与当前重点聚焦硬科技投资的市场趋势不谋而合。再加上其市场潜力大,据CB Insights预测,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在2024年将达到188.85亿美元,这对于当下急需追求经济增长的各地地方来说,*吸引力。

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合成生物学本身,作为一种平台性技术,其应用领域极为广泛,除医疗健康外,在化工、食品、消费品、能源和农业等细分领域均有落地场景,这意味着其能凭“一己之力”就能带动多个产业的横向发展。此外,合成生物学当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并且国内技术与全球相比并没有显著差距,因此,未来还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

对此,常州某国资人士谈道,“多元化的临床需求和多个前沿技术的逐渐成熟,都在现阶段倒逼整个医疗健康领域进行更替和重塑,而在这个过程中,合成生物学作为一门多个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兴技术,正在推动医疗健康领域从‘格物致知’走向‘造物致知’,这其中自然蕴藏着大量产业机会,而那些越早‘下海’的人,在未来也越有可能提前上岸。

于是,各种“名场面”正在长三角轮番上演着。

比如在政策端。据动脉网不完全统计,仅是在今年,长三角地区就先后发布了28条与合成生物学直接相关的产业政策,而其发力点主要集中在三个环节:一是将合成生物学列为重点战略方向,并明确发展目标;二是给予科研研究和创新项目巨额补贴;三是精简审批流程,推动项目规范化和高效化发展。

其次是在基础设施端。据悉,近一年在长三角地区,与合成生物学相关的研究院、创新中心、孵化器、加速器和产业园区等载体“层出不穷”,就以开头提到的常州为例,其在一个月内就先后成立了3家合成生物学产业园。而在这个快速“起量”的过程中,一场资源争夺之战也在水下同步上演着,据某地政府人员透露,今年的上百次出差都是为了从外向内引入,目标主要包括合成生物学领域的科学人才、头部企业以及市场化投资机构等等。

而从最后的“成交结果”来看,也确实如此。以企业端为例,包括凯赛生物、华恒生物、微构工场、创健医疗、生合万物等多家合成生物学领域的代表性企业,在今年都与长三角各地进行了不同维度的合作。比如微构工场,其与宝山区政府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动合成生物产业更好地在宝山落地。

当然,关键的人才之争也在愈演愈烈。以杭州为例,目前在合成生物领域已拥有郑裕国院士杨立荣教授李永泉教授等一批*专家,同时又引进了曾安平院士王宝俊教授等一批“鲲鹏计划”人才,逐渐形成了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为代表的优势科研团队。

最后要提到的是基金层面,近一年,大量合成生物学专项基金相继成立,并且已经在资本市场开始“施展拳脚”。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在长三角地区基于合成生物学领域完成的30起融资中,地方国资直接参与的多达11起

所以,不难看出,这次长三角集体发力合成生物学都是来真的,但要推动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实际操作远没有想象的那般简单。

火热与泡沫并存,

长三角如何与产业“同频共振”

事实上,从2021年开始,合成生物学就一直站在行业高点,即便是在资本寒冬,其行业热度也一直居高不下,据动脉橙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过去两年我国合成生物学领域共完成上百起融资,能叫得上名的投资机构基本都有参与。放眼全球也是如此,根据Synbiobeta数据,2021年全球合成生物学领域融资总额约180亿美元,相当于过去12年的总和

但进入2023年,与大多数创新技术一样,合成生物学似乎也迎来了退潮时刻,正面临着诸多行业瓶颈。

图2. 2023年合成生物学领域融资轮次分布(数据来源:动脉橙)

就以资本市场为例,合成生物学虽然近年来融资事件频繁,但其基本都聚集于A轮之前,B轮之后的少之又少,就以今年来说,61起融资中仅有6起在B轮及之后。另外在二级市场,情况则更加“惨淡”,一方面是多家明星企业冲击IPO均宣布失败;另一方面则是已上市企业大多都在今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股价下跌

这一切的“导火索”都要源于其当前的“变现能力”还普遍较弱,直白来讲,就是合成生物学现阶段还很难挣到钱。这在当下非常棘手。这是因为当市场热度消退,行业风向已经来到了另一个方向,即很少考虑尚未实现收入或不具备产业化能力的初创公司。对此,某位一线投资人谈道,“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之下,企业的盈利能力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即便是创新技术也是如此,而且越往后走,市场会更加看重其商业化的能力。”

而要谈到商业化,就不得不提到合成生物学的两座大山,一座是选品,另一座则是量产。先说选品,蓝晶微生物联合创始人兼CEO张浩千博士曾谈到,消费品的生命周期是3-4年,合成生物学的新产品开发从头到尾差不多需要5年时间以及大概5000万美金的投入。如果产品选错了,比如周期性很强,或者是风靡3、4年后市场就不需要的东西,损失就会很大。

那么,要如何规避风险呢?中科院微生物所微生物生理与代谢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陶勇教授谈道,“对于初创企业或初创实验室,我认为应优先选择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这样的产品对原料转化率和产业化能力要求不是特别高,即便做出来的产品原料转化率稍微差一点,量产成本控制能力弱一些,但也能保证有利润,至少产品能够进入市场。如果一开始就做大宗化学品,对成本控制、产业化能力要求就很高。”

而从企业角度出发,羽冠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林秋彬博士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即切入传统的生物医药方法做不到或者比较难做的事情。恩和生物联合创始人兼CEO Cheryl Cui对此也持有同样的看法,她认为,初创企业可以优先选择一些更适合用生物技术去做的品类进行尝试

相比于选品,量产,也就是规模化生产的问题则更为复杂,这被看作是整个合成生物学行业最缺乏经验的一块,也是目前行业的门槛,这主要是因为其在制造方面几乎没有现成的模板可供参考。对此,有专业人士谈道,“在实验室的小型培养环境中,对微生物的改造和设计的问题并不棘手,但一旦试图将其工业化,放大到几百吨体量的发酵设施里去生产,微生物面临的环境就异常复杂,其稳定性也更难以保证。”也正是因为如此,目前真正能把合成生物学工艺从小试、放大到大规模生产的企业很是少见。

而从那些已有成功经验的合成生物学企业来看,规模化生产的突破点无外乎两方面:一是大力提高发酵水平,通过搭建高通发酵平台,实现菌种筛选和工艺开发的有机结合与匹配;二是引进专业人才,这是因为当技术还未完全成熟时,拥有丰富发酵生产经验的人才可以减少前期研发工作的反复。

当然,除了选品和量产,找准定位对于合成生物学来说也极为重要。而从当下来看,合成生物学中游与下游企业的界限正逐渐模糊,平台型企业与产品型企业也正在双向奔赴至“平台+管线”的复合模式,即多家平台型企业开始自建产品管线,以验证自身菌种研发和商业落地的能力;而产品型企业除了将核心管线推向量产外,也在通过自研或收购两种方式积极地搭建生物合成技术平台,同时也在承接医药公司、美妆公司的研发合作或定制化解决方案。

这并非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毕竟先选出可以量产的产品,支撑企业更好地“活下来”,再寻求新一轮的突破,是当前整个医疗行业的生存之道。而这些“生存之道”不只是关乎于站在这一领域的企业和投资人,同时也关乎着当前正集体奔赴合成生物产业的长三角地区。

具体而言,比如在“选品”上,长三角在充分理解行业特点的同时,也在结合自身现有产业链优劣势,有的放矢地找到发力点。比如上海就已明确推动合成生物技术在生物医药、先进材料、消费品、能源和环保五大领域进行产业转化与应用;而常州则提出要加快合成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生命健康、绿色能源、材料开发等领域应用;杭州则是计划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材料、医疗美容、化妆品等未来赛道。

而在“量产”这一环节,对于长三角各地来说,“量产”实质上就是如何放大产业效应,即通过包括政策、资金、人才、载体等在内的具体扶持,针对性地解决从业者正在面临的实际问题,集中为本地合成生物产业赋能,以此推动其释放更大的产业价值。

北上津深“四足鼎立”,

长三角如何逆境突围?

事实上,任何一项新兴技术都有它的发展周期,合成生物学当然也逃不过这一定律,在其光鲜靓丽的背后,也藏有许多“心酸往事”,比如Amyris的生物燃料产品因量产放大失败造成现金流短缺、Zymergen的光学薄膜产品因乐观预计市场需求宣告失败以及KIOR选择生产生物柴油因成本问题导致破产等等。

放眼国内也是如此,初创企业当前有不少都卡在B轮,而冲击IPO的也相继按下了暂停键。当然,已上市企业的日子也没好过到哪去,就比如凯赛生物,今年上半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20.05%,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降39.46%。

不过,这并不是一件坏事,有投资人就谈到,“行业往下走进入存量优化或者结构升级的时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专业的投资人是不太喜欢疯狂的,疯狂形成不了差异反倒让人失去判断,大家都觉得这个行业好,风险忍受程度很低,专业投资没有任何意义。反倒是行业下行我们会觉得资产的价值才真正浮现。”所以,正处于转折点的合成生物学产业,对于长三角各地来说,或许是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机遇的另一面就是竞争。事实上,我国合成生物领域当前已经形成以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四地为主的产业阵地。

北京为例,作为国家科研中心,拥有多个合成生物学研究所和实验室,在基础研究方面颇有建树;而天津则是合成生物领域的人才摇篮,是我国最早建立合成生物学本科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点的城市;深圳作为“后起之秀”,近年来的发展尤为迅速,国内*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全球*合成生物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球*合成生物学院均在深圳落地,并且现目前已经聚集有大量青年人才和一批合成生物学初创企业。

长三角当然也有代表,就是上海。事实上,上海是国内合成生物学的发源地,全球*个结晶牛胰岛素合成和全球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创建都是在上海发生,并且其还拥有国内*个合成生物学实验室——中科院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另外在产业端,多家头部企业的总部也都设立在上海。

不过,不同于上海,其他长三角城市目前在合成生物领域的沉淀还相对薄弱,现阶段基本都处于奋起直追的阶段,那么在现有竞争格局下,“后发制人”的长三角该如何脱颖而出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前面提到的全方位理解行业、着重解决行业真实痛点、注重基础研究和创新、发力专项人才培养、量体裁衣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建立独特性优势、保持核心竞争力等等,其实都是突围之道。

除此之外,对于长三角来说,在发力合成生物学时,还有一大优势需要紧紧握住,即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就是要*限度地发挥产业的集群效应。事实上,合成生物学本身就有链条长且复杂的特点,而地方与地方之间的通力合作,可以很好地进行互补和加强,或许能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碰撞出更大的火花。

图3. 合成生物学上下游分布示意图(图制作:动脉网)

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就曾谈到,合成生物学是联动的、汇聚的、融合的,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更要着眼产业,产业整体联动发展才能创造更多的机会与可能。不论是以“目的”为导向的工程设计思路,还是以“应用”为目的的产品构建,都是在强调上下游的“对接”。

所以,回过头来看,合成生物学的魅力就在于其当前还没有很多确定性的答案,行业共识现阶段也还未形成,未来还有很多变数及可能性,而在这个转折点上,对于地方来说,是一个在合适不过的入局契机,而想要走得更远,通关秘籍就在于要抓住行业之中更多确定性的事情。很显然,在这场长跑中,长三角已经率先出发了。

参考资料:

1.《合成生物学要从量产中来,到市场中去 》——松禾资本;

2.《中科院陶勇教授:合成生物学研发创业,应深入市场寻找需求》——36氪;

3.《一个风口的兴衰转瞬:合成生物的万亿征途》——氨基观察。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动脉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医疗健康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