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求存的商超,降价的肉菜蛋

在通缩背景下的理性消费时代,商超面临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在这条充满变革的路上,不仅需要关注消费者的变化趋势,更要及时作出应对,等到“柳暗花明时”。

01 降价的肉菜蛋

“进入12月份,本来应该到了旺季,但猪肉的采购价格持续降低,其他肉类也跟着降价。”一位区域商超采购负责人告诉《灵兽》。

放眼全国,今年“二师兄”的身价呈现初明显的下滑态势,有部分地区的猪肉价格跌幅甚至超过40%。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12月生猪价格为14.67元/公斤,与前一周均价相比,再次下降3.8%。

“尽管价格的下降促进了部分销量的提升,但这种增长非常有限。同时,猪肉作为超市中的快速周转商品,价格下降对整体利润产生了影响。”上述区域商超采购负责人表示,再加上其他渠道的竞争激烈,为了引流,超市的促销力度不得不更大,也在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在猪肉之外,牛肉品类也出现了类似的价格下降趋势。

自今年3月底以来,牛肉价格持续走低,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幅度不断扩大。到了6、7月份,一些养殖户甚至表示牛肉价格跌至历史低点,难以保本。

2023年以来,全国牛肉的批发价从1月的77.88元/公斤跌至6月的73.72元/公斤,每吨价格降低了4000多元,创下近三年来的新低。

与猪肉的逻辑相似,牛肉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供需关系的变化。随着国内养殖业规模的扩大,市场上的肉类供应量增加,但消费者的需求并未相应增长,导致市场供大于求。同时,市场整体消费能力不足,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较弱,也是价格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除了供需关系的变化,进口牛肉的增加也是导致牛肉价格下跌的重要原因之一。”上述采购负责人透露,进口商通过提供更低价格的牛肉与国内生产商竞争,进而促使整体牛肉价格下降。

与此同时,鸡蛋价格也出现了下降趋势。

去年11月,鸡蛋的批发价为每公斤12.32元,而今年10月降至11.04元。根据新农观的消息,6月中旬时,全国主要产区的鸡蛋价格已降至每公斤5元左右,部分产区更是跌破3元。

鸡蛋价格虽然在8月有所上涨,但目前价格又一次跌落,依旧呈现出下降趋势。

在肉蛋之外,蔬菜市场也面临类似挑战。

全国范围内,蔬菜价格普遍下降,某些品种如大白菜甚至出现了难以销售的现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李辉尚指出,“自11月份以来,全国蔬菜价格一直在下降。”

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秋冬季的蔬菜价格显著偏低。11月份,农业农村部监测的28种蔬菜全国平均批发价为每公斤4.58元,环比下跌5.8%,较近三年同期平均价低5.2%。具体来看,19种蔬菜价格环比下跌,其中菠菜和大白菜的跌幅最为显著。

这一现象在多个批发市场都有所体现。该采购负责人表示,即便在南方城市,白菜和圆白菜的价格也降至极低水平。在生产大省如山东,由于货品质量问题,很多蔬菜未能及时售出,造成了严重的库存积压,有些甚至烂在地里,无法销售。

不仅是肉类,蔬菜市场都在面临着类似的价格压力,在影响零售业终端,以及链条上的每个环节。

02 低价时代到来?

12月8日,统计局公布了11月的通胀数据,CPI同比和环比均下降了0.5%。

细分来看,这一下降主要由两大类拉动:食品烟酒和交通通信。特别是在食品烟酒类别中,猪肉价格的显著下降是主要因素。

具体来说,畜肉类价格下降19.2%,导致CPI下降约0.72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1.8%,对CPI的贡献达到了0.58个百分点。

回顾猪肉价格的波动,去年10月达到峰值,生猪出栏价格冲至28元。今年8月,猪肉价格曾小幅上涨至18元,但到了10月又回落至16元左右,11月更是继续下跌至14.5元,创下全年*价。

相比之下,去年11月猪肉价格曾小幅下跌至24元。因此,与去年同期相比,猪肉价格的大幅下降是导致11月CPI下降的主要原因。

众说周知,CPI指数曾被称为“猪肉指数”,反映猪肉价格对CPI的重要影响。尽管,近年来猪肉在CPI中的权重有所下调,但猪肉价格的变动仍对CPI产生显著影响。

这一数据公布后,网络上也出现了广泛的讨论。

近期,美国11月的CPI数据显示3.1%的增长,这表明通胀趋势正在减缓。而在日本,过去30年中CPI曾6次降至0.5%以下。与之相比,中国今年11月首次出现CPI降至0.5%以下的情况。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灵兽》表示,“无论是通胀还是通缩,对零售业都不利。”

他解释说,低价时代可能导致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进而引起消费收缩,压缩零售企业的利润空间,影响生产积极性,最终导致消费和零售业绩下滑。而通胀则可能引发物价上涨,增加经济不确定性,降低货币实际价值,同样对零售业构成挑战。

也有网友举了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通胀和低价时代对经济和零售的影响。

假设两个国家,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为5%,另一个国家的通货紧缩率为5%。在这两国,一家超市一年内售出1000个苹果,每个苹果定价1美元。

在通胀国家,苹果价格一年内上涨5%,即每个苹果售价为1.05美元。如果超市不提高价格或工资,其利润将下降,可能导致裁员或倒闭。

在低价国家,苹果价格下降5%,即每个苹果售价为0.95美元。虽然这可能让消费者感到高兴,因为他们花费更少的货币购买商品,但对于超市来说,这可能意味着营业额和利润的减少,需缩减开支或裁员。

由此,无论通胀还是低价,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

而沃尔玛百货CEO道格·麦克米伦在11月中旬也曾提到,随着一般商品及主要杂货品,如鸡蛋、鸡肉、海鲜等变得更便宜,通货紧缩的迹象已经显现。同时预计,一些之前价格较高的商品,如食品主食,将在未来几周和几个月内开始下降。

03 商超的应对

伴随着低价的到来,消费者对于消费也逐渐理性起来,“消费降级”、“年轻人的消费观正在改变”等话题频登热搜。而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让本就寒冷的零售业更加雪上加霜。

“面对宏观环境的低迷,还是要从零售业的核心,商品力上下功夫。”一位商超的创业者告诉《灵兽》。

经过对当前红火的零售业态的观察,他发现消费者的偏好已经发生了变化。

与过去相比,消费者现在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拿零食店为例,销量*的反而是散装零食,而不是商家用来引流的头部消费品牌。尽管从单价上看,散装零食并不便宜,但由于总价相对较低,还是成了消费者的*。

这个案例有些类似于“口红效应”,在经济不景气时期,即消费者可能买不起高价商品,但购物欲望仍旺盛,因此,转向价格亲民且种类多样的商品。

因此可以看到,为应对这一趋势,一些传统商超开始改造店铺,引入了大量散装食品。“销量提升还是有限,主要是客流下滑,多数品类的冲击都很大,但也在尝试改变。”上述商超创业者表示。

此外,该创业者还强调科学选品的重要性,“现在,许多零售商开始不完全依赖本地经销商供货,而是亲自走访大型批发市场,引入像明治巧克力、满小饱米线这样的年轻人喜爱的品牌。”

通过这样的产品结构调整,商超实现经营的差异化,增加商品的吸引力。

不少业内人士向《灵兽》表示,自采到县级城市的利润相对较高,有些商品的毛利率甚至达到40%以上。还有些网红产品直接是异地自采,利润能够达到一半甚至更高,同时具备性价比。

除此之外,一些大型连锁商超找到的解题思路,则是入局折扣店。

从盒马奥莱到永辉超市折扣区的变革,这些业态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市场竞争激烈和渠道分流,更多是在顺应消费趋势的变化,解决线下商超面临的商品损耗问题。

一直以来,线下商超对食品的保质期、新鲜度和完整性实施严格管理,导致一些未过期商品,尤其在当下不少生鲜、杂百都面临库存的积压,为保证食品*品尝体感和新鲜品质,商家会及时撤下临近保质期的商品。这些措施虽然提升了消费者对“新鲜”的认知,却也导致了大量食品“浪费”。

折扣店模式的出现,顺理成章的接收这些超出常规标准,但仍可食用的商品,提高库存周转效率,降低企业的损耗。不仅为线下商超在消费低迷时期,还降低企业的损耗,为线下商超提缓解压力和减少损失。

在通缩背景下的理性消费时代,商超面临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在这条充满变革的路上,不仅需要关注消费者的变化趋势,更要及时作出应对,等到“柳暗花明时”。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灵兽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批发零售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