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强省会陆续完成突围,万亿城市的主战场,终于落到了非省会城市头上,常州、烟台、唐山……都是未来两年“升级”的热门选项。
而作为昔日“中西部非省会一哥”,洛阳在过去几年被一个个“小兄弟”赶超,经济总量已在5000亿区间徘徊4年之久。对比此前“雄心勃勃”提出的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万亿的目标,留给洛阳的时间已经不多。
近日,洛阳市委政研室发布调研报告称,为推动洛阳加快实现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市委政研室从13个在过去10年间经济总量从5000亿元增长至1万亿元左右的城市中,选取了南通、合肥、长沙、泉州、常州5城进行专题调研,学习借鉴其迈向万亿GDP过程中的经验做法。
眼看着曾经实力相当,甚至不及洛阳的城市,如今已成为学习追赶的对象,洛阳距离万亿目标还有多远?又向兄弟城市取回了什么经?
看差距
2023年,“停更”一年的“万亿俱乐部”有望一次性迎来常州、烟台两名新成员。在其身后,唐山、徐州、大连和温州4个准万亿城市也将在未来几年陆续完成晋级。
值得注意的是,6座准万亿城市,无一例外均来自沿海省份,仅江苏、山东、浙江三省就占据4席。随着这些城市陆续晋级,江苏将以5个万亿城市数量领跑全国,广东4城排名第二,山东、浙江以3城并列。
相比之下,同属GDP前五强省份的河南,能拿出手的仍然只有郑州一座万亿城市,出现明显断层。换句话说,河南亟需培养新的“万亿后备军”。
其中,GDP仅次于郑州且定位副中心的洛阳,无疑被寄予厚望。
早在2021年10月,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就明确提出,洛阳作为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要锚定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
此后,洛阳也在多个规划文件中明确目标:到2025年,经济总量突破一万亿元。
然而,近年洛阳经济发展接连失速,要如期完成这一目标难度极大。通过“走出去”学习借鉴,或许能打开一些新思路。
学习对象为什么是南通、合肥、常州、长沙、泉州?
根据洛阳市委政研室发布的《关于对洛阳加快实现万亿级经济总量目标若干关键问题的调研报告》称(以下简称“调研报告”),从13个城市中选择上述5城,是“综合考虑经验做法的可借鉴性”的结果。
从经济走势看,这5座城市经济总量从5000亿级增至万亿左右,合肥、长沙用了6年,南通、泉州、常州用了7年。
若从2019年洛阳GDP历史性跨上5000亿台阶算起,其计划完成到万亿的跃升时间也是6年,与上述5城十分接近。
再往前追溯,这5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其实曾一度和洛阳相当,甚至不及洛阳,但却在近20年内完成追赶反超,将洛阳远远甩开。
比如合肥。2003年,合肥、洛阳GDP分别为484.96亿元、686.2亿元,洛阳*优势超过200亿元。而到了2022年,合肥GDP已突破万亿、达到1.2万亿元,洛阳却还停留在5600多亿元,经济总量不及合肥的一半。
再比如,2012年,洛阳和常州GDP差距为900多亿元,到2022年已扩大至近4000亿元,短短十年就翻了4倍多。
找“坐标”
从曾经平起平坐到如今实力悬殊,发展差距背后,是值得洛阳反思与学习的进步空间。
通过调研学习,洛阳在几个兄弟城市身上学到了什么?
从调研报告内容看,对5个城市的经验总结涉及产业、科创、人口、文旅、消费等多个领域,其中也不乏一些耐人寻味的新思考。
比如,“产业分工”“协同”“互补”等词在报告中屡被提及,颇有些“跳出洛阳看洛阳、跳出河南看洛阳”的意味。
此前就曾有专家分析,艰难转型中的洛阳,形成完备的产业链或集群尚需时日,“光靠一个城市单打独斗不行,应和周边城市形成协同发展格局,实现跨区域合作,谋求组团式发展”。
另一个重要背景是,就在一个月前,河南官宣《郑州都市圈发展规划》已于近期正式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郑州都市圈由此成为全国第10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
不同于其他国家级都市圈,郑州都市圈规划提出“主副协同”的新格局,分别将郑州和洛阳确定为一主一副两个中心城市。这显然也意味着洛阳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定位转变。
图片来源:《河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公众版)》
根据预测,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呈分化极化态势,70%以上的新动能都将出现在都市圈和城市群内。
而放眼南通、常州、东莞、佛山等城市的万亿GDP跃升路径,融入都市圈、城市群为其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而找准自身在区域产业分工中的定位、构建优势互补的产业体系,成为其承接中心城市资源外溢的关键所在。
这也正是眼下摆在洛阳面前的难题。
调研报告直言,在地区分化极化的大趋势下,洛阳作为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面临着资源持续外流、发展被边缘化的风险。“如果不能找准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路径,在未来发展中将面临极大被动。”
作为“副中心”的洛阳,应该如何找准自己的坐标?
从公开报道看,郑州都市圈提速建设的发力重点之一,正是推动都市圈产业发展分工协作提质。
报告建议,与周边城市构建合理产业分工体系。具体而言,立足洛阳“四新一装备”等重点发展产业,与郑州、西安两都市圈之间建立起功能互补、产业错位的分工体系。
比如,郑州、西安两市都计划建设全国一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到2025年预计产能突破200万辆。在此背景下,洛阳可以在动力电池、铝车身、车用工程塑料、功率半导体等领域与其配套,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破“瓶颈”
调研报告另一个着墨颇多的词是“人口”,全篇下来共提及52次之多。这背后蕴藏着洛阳不得不直面的现实挑战——人口和人才的流失。
在都市圈、城市群一体化进程中,资源外溢与虹吸效应往往同时存在。尤其在中西部地区,省会城市对周边城市人口的吸纳力更甚。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以下简称“七普”)结果显示,2020年河南净流出人口达1483万人,是全国净流出人口最多的省。洛阳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2019年5月,洛阳市统计局曾对外公布一组数据——2018年洛阳净流出人口24.82万,官方首次确认洛阳属于人口净流出城市。
从人口总量看,经济体量排名全省第二的洛阳,常住人口数量仅位居第五,不及南阳、周口、商丘等地。
2022年,洛阳常住人口707.9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万人。对比之下,合肥、长沙人口增量均超过15万人,郑州增量8.6万人。
放到省内,在2012~2022年的十年间,郑州常住人口占全省人口比重从9.9%增加到13%,增长超过3个百分点;洛阳则从7%增至7.2%,仅增长0.2个百分点。
更关键的是,人口流失叠加人口增长乏力,将带来一系列更深层问题。
调研报告提醒称,随着老龄化、少子化问题日益突出,预计洛阳劳动力人口比重将持续下降。如果不采取有效手段吸引人口流入、遏制人口流出,将导致人口结构的进一步失衡,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数据显示,洛阳15岁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从“六普”时67.7%下降至“七普”的60.84%,“七普”比重及十年降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一点,在洛阳此次的5个学习对象中,同样有值得借鉴的经验。
比如,南通持续实施针对南通籍人口的“通籍英才归雁”计划,推动沪通两地“三个一百”工程等,全方位承接沪苏地区优质人才资源。自2017年以来,通籍高校毕业生回乡就业率持续增高,“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的人才外流局面得以扭转。
进一步看,这13个万亿级城市在过去十年中,在放开落户门槛、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吸引大学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发力,常住人口平均增幅达16.5%,不仅显著高于全国人口增速,也跑赢了所在省、所属城市群的人口增速。
就在近日,洛阳市人才集团揭牌成立,被寄望于以市场化管理突破体制机制束缚,实现人力资源的调配、整合及优化,从而打破区域引才瓶颈。
用当地媒体的话说,就是要让人才这个“关键变量”,成为洛阳高质量发展的“*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