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成了创投业最慷慨的投资者。日前,北京市创投引导基金公开征集第三批合作创投机构,开始又一轮的 “招亲”。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创投引导基金热进入了又一个加速推进期,目前全国已经有多个地方政府成立了创投引导基金。
由于对合作机构的门槛不高,政府出资的引导基金成为许多创投心仪的对象。业内人士指出,以政绩为出发点的政府引导基金和以追求商业利润的创投结合在一起,两者目前仍然处在一个利益磨合期。
傍上引导基金
作为有着众多中小企业的北京市,去年底便启动了创投引导基金,目前规模为8亿元。现在,北京市已经开始公开征集第三批合作创投机构。
“前期投资的创投3000万至8000万元不等,参股创投投资于北京区域内创业期中小企业的资金额度不低于引导基金出资额的2倍。”北京市发改委中小企业处处长郭俊峰称,第三批合作创投在报名条件、评审等方面跟前两批情况一样,选择标准没有变化。
郭俊峰表示,北京设立引导基金的总额为8亿元,希望能够引导20亿元,形成30亿元的投资规模。“这是北京市设立创投引导基金的出发点。”
北京并不是*酝酿创投引导基金的地方,此前,已经有深圳、江苏、重庆、陕西等多个地区设立了创投引导基金。
和北京创投引导基金操作思路大致相同,各地政府的引导基金都期望能够通过一小笔投资,带动一大笔投资,实现“撬动资金”的目的。
“我们已经获得了北京市创投引导基金的投资,但这是我们目前*合作的引导基金,我们主要的融资和退出渠道还是在海外。”信中利投资董事长汪潮涌称。
自金融危机以来,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融资渠道并不成熟的创投面临着严重的融资瓶颈,而由于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对合作创投机构的门槛均不算高,这让政府引导基金成为创投颇为重要的融资渠道。
许多创投把各地引导基金当成了争抢的目标。在北京市创投引导基金前两次“招亲”中,就分别有17和16家创投机构提出了正式申请。
利益契合点是关键
地方政府通过设立引导基金选择与创投机构合作的方式,初衷是希望能够有效带动社会资金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同时也能够帮助创投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
起步较早的北京市创投引导基金表面上推进得很顺利,但期间也透露出一些利益博弈的痕迹。
早在去年9月初,北京市就宣布了*批7个拟合作创投机构,其中包括深创投、启迪创投、晨光创投、景林资产、银河投资、青云创投和张江汉世纪投资。然而,在北京市12月与首批合作创投的签约仪式上,合作创投的名单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7家变成了5家,景林资产和青云创投并未在列。
据了解,这两家创投是与北京市达成了合作意向,但在具体合作细节上的谈判却一直未能完成,直至现在也还未能达成默契。
“每个机构的情况不一样,比如投资方式、规模上还需要进一步协商,我们将按照北京市的政策来要求。”郭俊峰称。
一位投资界资深人士认为,每个引导基金都希望合作成立的基金所投资的企业应该以当地企业为主,如北京中小企业创投引导基金就有一条规定:投资于北京区域内创业期中小企业的资金额度不低于引导基金出资额的两倍,但作为商业机构的创投自然是希望利益*化,相当于将创投的一部分资源完全限制在了某一个区域,这绝不是创投乐意接受的。
另一位与北京合作的创投机构负责人也直言,创投希望GP(出资人)干涉得越少越好,也希望资金量越大越好,但现在的地方引导基金都希望能够以最小的杠杆来撬动,地方政府也不能够寄望于就通过一个基金就能够完全带动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
汪潮涌认为,地方政府管理者是不是有市场化的意识,与创投的投资管理理念是否一致,这也是决定能否寻找利益契合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