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关键一笔落定,北方强省可以「抱团」了

从公开报道看,近年来,包括海尔、浪潮等在内的多家企业纷纷落子山东和河南之间的跨省布局。据今年初召开的山东省科技工作会议透露,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建工作也将加快推进,并力争早日获批。

一条沿黄高铁大通道雏形初现

北方经济实力最强的两座省会城市,即将迎来高铁直通的历史性时刻。

据山东当地媒体报道,济郑高铁山东段将于今年12月2日开通运营。这也意味着,自2016年10月河南段在新乡开工以来,建设历时7年之久的济郑高铁即将全线通车。

届时,济南至郑州无需再绕道徐州或石家庄,最快通行时间从3.5小时大幅缩短至1.5小时。

全长405.5公里、投资超700亿元,这条跨省高铁有多重要?

去年6月,济郑高铁郑州-濮阳段开通运营,河南随之完成了高铁网络最后一块拼图,跻身全国第7个“市市通高铁”省份,郑州也成为全国*基本建成“米”字形高铁枢纽的城市。

另一边,在济南“米”字形高铁网络中,“一横”的西端也正是济郑高铁。眼下山东段通车在即,济南“米”字形高铁枢纽加速成型,山东也将填补聊城高铁的空白,距离“市市通高铁”目标更近一步。

放大视角来看,其深远影响远不止关乎郑州和济南两地。随着两个“米”字沿高铁线路日益紧密交融,河南、山东两个沿黄经济大省时空距离大幅缩短的同时,一条沿黄高铁大通道雏形初现。

01 一笔画两“米”

济郑高铁东起济南、西至郑州,设计时速350公里。线路全长约407公里,分两段建设,其中济郑高铁濮郑段线路全长197.28公里,济濮段线路全长209.647公里。

图片来源:齐鲁晚报

早在2016年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就明确将“郑州~濮阳~聊城~济南”纳入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是连通京沪、京九、京广等南北高铁大动脉的重要通道。

在此之前,山东、河南两省已多次就线路走向等问题进行过沟通。

据公开报道,2016年1月底举行的河南两会上,时任河南省省长谢伏瞻曾在参加濮阳代表团讨论时表态,“无论如何力争郑济高铁今年开工”。

同一年,河南濮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确保年内开工建设郑濮济高铁”。山东聊城市政府工作报告则明确“争取郑济高铁开工建设”以及“十三五”期间“实现郑济高铁建成通车”等。

在济南,济郑高铁更是一度被视为“在建及规划高铁中最重要一条”。

最终,济郑高铁河南段于2016年如期开工建设、2022年6月正式开通运营;山东段则在2020年6月才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于2023年8月底正式启动联调联试,预计11月开通运营。

尽管地方推进意愿强烈,但高铁建设项目工程量大、涉及面广、耗时长,个中曲折不言而喻。但这丝毫不影响各地对这条跨省高铁线路的重视程度,及其开通运营带来的巨大利好。

这其中,最直接受益者当然是起始两端的郑州和济南。

首先,在两地规划的“米”字形高铁枢纽布局中,济郑高铁都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图片来源:《河南日报》

2022年6月20日,作为“米”字“上撇”的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运营,覆盖中部、辐射全国的郑州“米”字形高铁网在全国率先建成,河南也同步实现省辖市“市市通高铁”。

随着济郑高铁全线通车,郑州“米”字形高铁网将得以继续向外延伸,济南距离建成“米”字形高铁枢纽也将更近一步。

而根据《济南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年)》,济南“米”字形高铁布局为:南北方向是京沪高铁,向东是济青高铁,向西是郑济高铁,西北方向是石济客专,东北方向是济滨城际铁路(济滨高铁),东南方向是济莱城际铁路(济莱高铁),西南方向是济济高铁(济南至济宁)。

图片来源:济南市发改委官网

目前,京沪高铁、济青高铁、石济高铁、济莱高铁已建成通车,济郑高铁开通在即,济滨高铁已开工建设,济济高铁即将落地,济南的“米”字形枢纽呼之欲出。

“米”字型高铁枢纽加快成型,无疑将强化济南在山东的枢纽地位,使其成为山东直通中原、西北、西南地区的重要节点。

值得注意的是,济郑高铁山东段通车,还将一举打破聊城没有高铁的历史。至此,山东“市市通高铁”的拼图,16个地市中只差东营、滨州(仅下辖县级市邹平有高铁,市内不通)就能完成。

02 “V”形变直通

济郑高铁的另一层重要意义,在于加速人力和资本聚集的经济大动脉。

从地图上看,作为济南“米”字形高铁“一横”西端的济郑高铁,从济南经聊城折向西南,经濮阳到郑州,变成郑州“米”字形右上角“一撇”。换句话说,济郑高铁不仅分别是两个“米”字形高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接济南和郑州的关键一笔。

作为山东、河南两个相邻经济大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和济南是北方地区GDP总量最高的两座万亿城市,人口规模亦位居前列。两地之间交通便利性,将直接影响其人员、贸易往来的密切程度。

然而,两地直线距离不到400公里,但长期没有高铁直通,交通并不顺畅——要么绕道徐州再“掉头”抵达;要么经石家庄转向而至。两种运行路线均呈V字形,绕行时间长达3~4个小时。

相比之下,济南距离北京直线距离约400公里,路程最快只需1.5小时左右。有媒体直言,身处高铁时代,济南和郑州的“遥远”显得“跟不上时代”。

如今,局面得以改观,机遇近在眼前。

多位专家分析,如何抢抓济郑高铁贯通的历史机遇,推动区位优势、现代交通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优势,成为郑州、济南以及沿线所有城市共同面临的考验。

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此前受访指出,一旦“米”字形高铁枢纽之间连通,将彻底改变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关系,从人员流动便利开始,将使两城之间内在联系快速加强,也将为两个经济大省带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

比如,郑州高端人才资源相对不足,可以更高效对接济南及山东省的高端人才资源,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现代智慧与高新技术力量支持。

除郑州和济南外,沿线各城市的利好也显而易见。沿线的聊城、濮阳、安阳、新乡等城市,不仅可通过济郑高铁进入济南和郑州“1小时经济圈”,还能借此契机融入全国高铁网络,进一步提升区域通达性。

一组直观数据是,济郑高铁濮郑段开通运营一年,累计发送旅客140万人次,开行列车从初期一天30趟次增长至最高峰日44趟次,发送旅客从初期一天2700余人次增长至最高峰日1.48万人次。

当地媒体报道,乘着高铁开通的东风,濮阳共引进青年人才2万名,事业单位招聘引进各类人才3211名,引进博士后35人,完成率居全省*,高铁线变成了“人才引流线”。

03 沿黄大通道

进一步放大视角,济郑高铁还将推动构建济南经郑州至西安、兰州、西宁等沿黄城市的“一字型”东西向大通道。这将是黄河流域交通网络格局的一大突破。

一直以来,相比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而言,黄河流域各省份和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有待加强。

为此,国家层面重磅部署不断。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则是强化区域联系的前提。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形成以“一字型”“几字型”和“十字型”为主骨架的黄河流域现代化交通网络,填补缺失线路、畅通瓶颈路段,实现城乡区域高效连通。

其中,“一字型”正是济南经郑州至西安、兰州、西宁的东西向大通道。而济郑高铁贯通,意味着在济南坐上高铁,可以在郑州转向陇海客专,到达西安、兰州、西宁。由此,一条沿黄高铁大通道雏形初现。

今年8月,山东省政府、河南省政府共同签署《关于加强交通互联互通 服务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下称《协议》),其中同样重点提及两省高铁网和公路网的建设。

《协议》不仅进一步确定交通互联互通的具体任务,还明确会商机制、保障措施,双方将提前启动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十五五”规划研究工作。

当地媒体分析,这不仅对沿黄城市群建立合作沟通机制具有表率与标杆意义,也让两座黄河流域经济和人口大省之间的“鲁豫有约”上升到新的高度。

“豫鲁两地在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上优势互补,这次合作是一种‘双向赋能’。”河南省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介绍,河南有全国铁路枢纽,正在加快打造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山东是黄河流域*的出海口省份,双方“陆海牵手”,将有力拓展各自的开放通道,弥补地理位置带来的先天不足,推动中原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协同融合发展。

简单来说,连接豫鲁两省的交通“大动脉”与“毛细血管”日渐畅通,既有助于打通内陆省份河南的出海口,也能为山东扩大人才、市场腹地拓展通道。

从公开报道看,近年来,包括海尔、浪潮等在内的多家企业纷纷落子山东和河南之间的跨省布局。据今年初召开的山东省科技工作会议透露,鲁豫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创建工作也将加快推进,并力争早日获批。

“鲁豫”牵手,期待更多可能。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城市进化论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生活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