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秋国庆假期前后,港股IPO再次热闹起来。时隔数个季度,港股不仅再次迎来多家公司同天上市,还有数家公司通过聆讯,排队等待招股,而已完成递表、有计划港股上市的公司更是持续增加。
其中,国内消费类公司赴港上市较为活跃。
近期,主营大米、杂粮产品的十月稻田已完成港股招股,拟募资6.94亿~8.44亿港元,总发行市值为138.86亿~168.77亿港元,计划于10月12日正式上市。主营火锅预制菜产品及连锁门店运营的锅圈食汇,也在经历了漫长等待后于近期通过港股聆讯,将在不久的将来择机招股上市。
与此同时,在A股递表已久的蜜雪冰城也传出拟赴港股上市的消息,计划于明年在港股进行约10亿美元的IPO,并已选择美国银行、高盛和瑞银牵头安排上市事宜。不过与其他新茶饮品牌一样,蜜雪冰城在回应新消费日报时仅表示“不予置评”。
进入2023年最后一个季度,包括沪上阿姨、古茗、自然堂母公司伽蓝集团等国内知名消费品牌,均曾有意将首站上市地点选在港股。同时选择A股递表后转战港股的品牌亦不在少数。
国内消费需求进入回暖稳定期,港股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国内消费公司的上市重要选择。
半年通过聆讯!
锅圈食汇、十月稻田上市在即
曾于上半年向港交所递表的十月稻田和锅圈食汇近期先后通过了聆讯。
10月6日据港交所文件,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已通过上市聆讯,即将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和中金公司担任联席保荐人。锅圈食汇此前曾在10月4日更新招股书,这也是继其于2023年4月首次递交招股书失效后的第二次申请。
据统计,在冲击港股IPO前,锅圈食汇共计完成7轮融资,除未披露金额的战略融资外,融资总金额接近30亿元。投资方包括不惑创投、IDG资本、嘉御基金、天图投资、物美集团、茅台建信基金、招银国际资本、三全食品、分众传媒等机构。
招股书数据显示,锅圈食汇在2022年首次实现扭亏为盈,今年前4个月锅圈食汇的净利润达1.2亿元。在锅圈食汇的营业收入中,来自加盟商的收入连续三年都占到了90%以上。截至2023年9月其门店数已增至9978家,距离到达创始人杨明超去年喊出的万店目标已然不远。
如果说锅圈食汇、蜜雪冰城、茶百道是靠加盟模式冲刺港股的典型样本,首次递表就通过聆讯的十月稻田则是靠线上电商硬是把中国人餐桌刚需——大米玩成了中高端网红品牌。
十月稻田首次传出要赴港上市的消息是在2022年8月。今年3月,十月稻田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申请上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为联席保荐人。9月17日,十月稻田通过港交所聆讯。
据公司在港交所公告,预期十月稻田将于10月12日于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从时间和节奏上看,十月稻田的递表到上市堪称“神速”,仅耗时7个月。
资料显示,十月稻田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005年成立的沈阳信昌粮食贸易有限公司,2010年后创始人王兵看准线上电商的机遇,将其发展为线上品牌“十月稻田”和“柴火大院”。从2019年后,十月稻田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大米、杂粮等产品产生的收入*。
财务数据表现上,2022年十月稻田营收达到45亿,经调整净利润3.64亿元,毛利率17.2%。今年*季度营收10.82亿元,经调整净利润7790万元,毛利率达16.2%,整体表现较为稳定。
但另一方面,十月稻田的资产负债情况并不乐观,在2022年底出现1.06亿元负债前,公司创始人家族曾率先拿走1.8亿元的股权分红,叠加上市前股东多次分红套现,引发外界对公司未来能否稳定运营的怀疑。
2020年后,在资本市场的助推下,十月稻田共计完成了三轮融资,最高一轮融资金额达14.5亿元,三轮融资后十月稻田的市值达到了145亿元人民币,其投资方包括启承资本、云锋基金、红杉中国、CMC资本、策然投资以及海外资本穆巴达拉投资公司PJSC等。
相较于一众消费类公司IPO递表排队短则半年、长则数年而言,十月稻田和锅圈食汇的上市进程较为顺利。除了公司本身所经营的业务模式、营收构成较为简单外,从融资历史来看,启动上市计划后积极拥抱资本、吸引投资也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公司顺利上市。
消费公司转战港股已成趋势
长期以来,在A股之外港股一直是国内消费品牌上市融资的重要阵地。新消费日报整理发现,截至10月10日,2023年内港股消费类相关上市公司共10家。
其中,酱香白酒公司珍酒李渡成为年内港股*规模IPO,显示了港股投资者对于国内消费品牌的热情,也给了品牌们坚持赴港上市的信心。
从消费行业整体递表趋势来看,国内消费类公司前往A股上市仍然是主流,尤其是家电、宠物、服饰等大众消费领域。头部消费品牌的供应链公司,例如餐具、配料以及预制菜供应商等均更倾向于A股。
不过对于更依赖品牌营销、更贴近资本的头部餐饮、美妆消费品牌而言,港股正在成为新的选择。新消费日报统计显示,2023年内更新招股书数据并仍在排队上市的公司共16家。
其中,金梦园、澜沧古茶、燕之屋、泛远国际均为此前在A股递表、退市后,*时间转战港股的消费类公司。从美股退市后,中式餐饮连锁品牌乡村基已是第三次更新招股信息,向港股上市发起冲锋。主营线下美妆、潮玩零售的KK集团也曾三次递表,2023年随着公司业务、净利润表现好转,其港股上市决心或将更为坚定。
此前已上市成功的消费品牌也将吸引更多行业内同类型消费品牌尝试赴港上市。国货美妆品牌韩束母公司上美股份已于2022年12月末顺利登陆港股,且上市近一年以来,公司股价、经营稳定。有了融资金额加持,上美股份得以在品牌扩展、工厂供应链以及数字化等方面不断投入,强化自身竞争力。
今年9月末,自然堂母公司伽蓝集团也传出2024年计划赴港上市的消息,拟募资不超5亿美元。目前该上市计划仍在初步审议阶段。在此之前,上海家化、水羊股份、丸美股份等国货美妆品牌均选择在A股上市。
值得关注的是,刚刚完成拆分的菜鸟物流*了港股上市,同时顺丰也选择赴港二次上市。而主营线下美妆潮玩零售,且预计融资规模较大的KK集团也曾三次递表,2023年随着公司业务、净利润表现好转,其港股上市决心或将更为坚定。
有评论认为,在四季度上述公司的上市计划,有望改善今年港股整体IPO公司数量偏少、融资规模偏低的情况,提振投资及消费市场信心。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