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超过5倍。
“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又到了出游旺季,交通、住宿等均出现暴涨迹象,根据旅游预订平台数据,截至9月15日,国内热门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514%。
其中,北京、杭州、武汉、上海、重庆、成都、长沙、西安、南京、广州等城市,“十一”假期的酒店预订量同比2019年增长超3倍。
相比之下,“十一”假期北京地区酒店预订量增幅最高,增幅达到5.4倍,其次是杭州和武汉两地,分别达到4.8倍和4.5倍。在酒店预订量暴涨之际,也出现了价格上涨现象。
01 “黄金周”来临,酒店预订量暴涨
今年十一“黄金周”比较特殊,因为假期叠加了中秋假期,所以民众拥有了长达8天的“豪华版黄金周”,因此各种跨省长线游也被提前安排起来。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一直是旅游胜地,今年暑期北京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刚刚送走暑期游的游客,马上又要迎来超级黄金周。目前,北京不少酒店的“十一”假期预订量,都出现了大幅增长,酒店预订较为热门的商圈有前门和天坛公园、崇文门、天安门和王府井区域、国贸区域等。
而且和以往不同的是,现在预订酒店的提前天数,与去年同期相比,提前了至少两个星期,今年“十一”黄金周的预订量很大,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
就全国来看,各大旅游城市出游人数也是暴涨,根据去哪儿大数据,截至9月11日,“十一”假期全国机票预订热门城市为上海、北京和成都。
除了上述的北京、上海和成都以外,杭州作为热门旅游城市,在亚运会的带动下,叠加即将到来的“十一”假期,也迎来了数量可观的游客,这也带动了酒店预订量的上涨。
根据预订平台数据,截至9月15日,和2019年同期数据相比,国内热门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514%,增长实现超5倍。其中北京的增长幅度最高,达到了5.4倍,杭州和武汉酒店预订增幅次之,分别达到4.8倍和4.5倍。
旅游市场出游人数增加,旅游业收入基本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并且人均客单价受居民消费偏好影响,逐渐趋于稳健,这都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空间。就中高档酒店来看,其出租率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其他类型酒店,主要酒店集团整体估值基本回调到合理区间。
02 价格上涨,出现翻倍现象
随着预订量增加,很多酒店也出现了价格上涨的情况,部分热门景点周边的酒店价格出现明显上涨,其中,部分经济型酒店“十一”期间的房价也已经超过1000元。
以北京地区为例,根据在线预订平台数据,搜索北京前门附近的酒店,多数酒店的标价在“十一”假期有较为明显的涨幅,以北京王府半岛酒店来看,其豪华套间大床房平常工作日标价为2630元,“十一”假期的价格却涨到了3738元。
再来看上海地区,上海迪士尼乐园一直是热门旅游景点,根据在线预订平台数据,截至发稿前日,上海迪士尼乐园酒店豪华花园景观双床房还是2482元,但假期期间已经涨到了5634元,价格涨超一倍。
以至于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黄金周”酒店价格普遍上涨,基本都是八百元到一千元一间,然而以前可能都是五六百元一间。很明显,这是典型的水涨船高,酒店供不应求,价格就被抬了上来。
中国饭店协会发布的历年数据显示,2019年底,中国内地住宿业客房总规模大约是1891万间,2020年底大约为1620万间,2021年底大约是1423万间,2022年底大约是1529万间。通过数据可以清晰看到,2022年底比三年前减少了大约362万间。
这也构成了酒店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此前文旅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达到23.84亿,和2021年同期相比,增加了9.29亿。也就是说,在今年旅游业“井喷”式的出行恢复之下,又叠加假期出行高峰,市场供给亟待提升。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市场的表现,9月18日开盘,酒店及餐饮板块快速拉升,君亭酒店、锦江酒店、全聚德、金陵饭店、首旅饭店等几乎全线上涨。受近期宏观经济数据,以及即将来临的“黄金周”影响,旅游及酒店板块呈现可观的景气度,受到众多投资者重点关注。
03 突然涨价,损害消费者利益
酒店涨价现象一直存在,但每逢旅游旺季表现更加明显,主要原因即是随着出游人数增加,对酒店的需求量增加,导致市场会出现短暂的供不应求,在这种情况下酒店价格非常容易水涨船高。
在“十一”假期期间,除了热门城市酒店价格出现翻番,就连此前受到争议的酒店民宿毁约现象也开始出现,就各大网络平台上网友们的留言不难发现,酒店民宿毁约情况屡见不鲜,且理由多种多样,比如酒店要装修、没有空余房间、房子已经出租等等,其最终指向便是间接涨价。
值得注意的是,酒店或民宿这种涨价情况,如果是基于市场供需进行调整的,则并不违背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价格法》规定,酒店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格,由经营者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自主制定,通过市场竞争形成。
当然,尽管这种行为可能并不构成违规,但事实上,对消费者来说存在很大负面影响,尤其是突然涨价、退房等情况,明显属于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消费者可以拒绝按照涨价之后的价格履行合同。
此外,也应该看到,一个良性和谐的市场环境,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消费者也要积极参与监督,遇到恶意涨价或毁约等情况,要积极向相关部门举报和投诉,参与维护和谐的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