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换了N份工作后,我上岸了心理咨询师

作为一个挣扎过的“过来人”,穿越重重迷雾,空空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在人生最迷茫的时候,空空一次性付了2600元,买了3次职业咨询课。她希望能有个人帮她找准职业定位,重新开启一个赛道。

大学毕业9年,人生跨进30岁门槛,空空换过N份工作。最长的工作做了3年,最短的不到1个月。离职的原因有很多:有的钱少,有的加班频繁,有的就是单纯不喜欢而冲动离职。她觉得自己人生规划相当混乱,但是靠自己的能力走不出来。

我跟很多年轻的职场人聊过,包括应届的大学生。迷茫是常态。2017年的《中国大学生成长白皮书》显示,9成以上的学生曾陷入迷茫困惑中。

2600元的3次咨询课没能帮到空空,她又花了6000元做了15次心理咨询。结果是:她发现心理咨询师是个理想职业——可以和别人深度交流,没有上下级关系困扰,工作时间自主,还不用担心所谓35岁职场危机。重要的是,她觉得帮助别人,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情。

学完一年的心理咨询课程后,她正式以咨询师的身份开张。2023年8月,她已经有了一批固定的来访者,一周5到6个,都是像她当年一样迷茫的年轻人。

在社会成功学序列里,空空并不是一个典型案例,甚至她个人的职业经历也未必能成为其他人借鉴的样本。不过,作为一个挣扎过的“过来人”,穿越重重迷雾,空空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以下是空空的故事:

#1 毕业第 一年,我很迷茫

2022年6月,我下决心要做心理咨询师,此时距离我大学毕业已经9年。在那之前,我的人生是相当混乱的,换句话说,很混沌,毫无规划。

我大学的专业是包装工程,可以理解是包装设计。不过,我一天都没有做过专业相关的工作。上学的时候,我的成绩还不错,专业老师会觉得我是个可造之才,班上其他人不走这条路,尚能理解,但我没有从事专业相关工作,估计会让他大感意外。

我也试着找过本专业的工作,但没有找到合适的,我还发现自己对面对电脑摆弄设计软件这件事,出现了生理性排斥,症状是特别容易疲惫,头昏脑胀,甚至流眼泪。我对艺术的喜欢,更倾向于欣赏。

2013年大学毕业后,我应聘上老家一家门户网站销售的工作。别问我为何去做销售,当时的我也不知道。 说来特别好笑,做销售的半年,我一单没开,还是转正了,我猜测公司看上了我的本科学历,觉得我能重点培养一下。

这份工作非常不适合我。工位上有一个座机,有需要打电话的时候,我就非常紧张,必须要跑到厕所去偷偷摸摸打,我怕别人听到,也怕自己表现不好。我是新人,手里客户资源是0,根本不知道打给谁,那半年,大部分时间都混过去了。

我也有主动去找客户。有一次找到一个餐饮店老板,我提议可以进行一个试吃活动,老板同意,他建议先组织我们公司的人来试吃,然后提提意见。我就组织了几个同事一起去,结果,全程我在自顾自地吃东西,旁边的同事都急了,反而是他们一直在跟商家聊天。所以你会发现,我真的根本不是做这一行的料。

半年后,和同事都混熟了,可能他们也发现我做销售,实在做得非常烂,就建议我转岗去做编辑。我主动跟主编提了需求,顺利转岗,但去到了爹不疼娘不爱、非常不赚钱的板块。我就自己一个人在那儿捣鼓。几个月后,一次大会上,领导表扬了我,说做得不错,我非常莫名其妙。表扬的结果是,我去了*钱的房地产板块。

这家公司开的工资并不高,还不交全五险一金,做销售的时候,底薪1800元,由于我一直没开单,有半年的时间都拿的底薪。转岗做网站编辑后,底薪还是1800元,但好在有绩效,终于能养活自己了。

入职2年后,我决定离职。离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没有五险一金,工资低,单休,再加上做新媒体后,工作量一下子上来了,节奏很快,我忙不过来。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内容需要给主编审核,他要求非常高,我常常觉得很有压力。今天来看,这其实是一种逃避。

#2 “遇到困难,就逃避”

*次辞职后,我休息了一个月。一个月后,我找到了新工作,也从家乡来到了省会。

新公司是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主要承接各大卫视或视频网站的综艺项目的宣传工作。某种程度上,这份工作实现了我最初的梦想,因为我特别爱看电视。

公司当时还处于初创期,办公的地方在一家小区里面,面试时,老板问我,能接受加班吗?我没有犹豫,说可以,就去报到了,岗位是文案策划。工资依旧不高,底薪接近当年全市平均线,不过,做完一个项目有提成。

刚去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一只雀跃的小鸟,很是兴奋。公司在湖南广电旁边,我也租住在附近,每天去公司的时候,会穿过金鹰路。有一天傍晚,下班后,走在回家的路上,路灯突然全部亮起,看着路灯散发的光芒,我整个人的心情特别好。

在这家公司,我越做越顺手,前后参与过《如果爱》、《一年级·大学季》、《全员加速中》、《超级女声2016》等项目,主要负责一些宣传文案写作。不久,还升为小组长。

最初的兴奋感之后,这份工作很快让我感到疲惫。通常情况下,综艺节目单集更新一周前,我们会去看片,多数是占用周末的时间,看完片,就要跟小团队开会,商量根据节目如何安排稿件,然后定每一篇的主题,周一就开始工作。每个人每天要写2-3篇的文案,每篇800字左右。如果客户觉得没什么要改的,那这一天就很轻松,否则,要一直改到客户满意。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临下班的时候,客户突然加一篇稿件,这就需要加班去写。每天都在输出,但输出的东西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完全就是一颗螺丝钉。那时候,还会去一些节目录制现场采访,没日没夜的,身体一累,我什么活都干不好。

一年后,我提了离职。离职的导火索是,谈涨薪的时候,我多要了1000,老板不同意。当时的我就特别想找一份不用加班,双休,正常交纳五险一金的工作。这样一来,我离去的想法更强烈了。我其实后来挺后悔的,没有继续待下去,因为我并没有做到了解这个行业。

这之后,有一年的时间,我都没有一份比较长久的工作,有的干2个月,有的干1个月,几乎都是和文案相关的,因为我发现我做不了别的。

我对我不喜欢的工作,身体会出现本能地排斥。有一份工作,我一进入办公区,就会觉得呼吸不畅,必须要到楼道走一圈才会觉得舒服。我能发现身体的每个毛孔都在抗拒,工作也很懒散,最终这份工作没有转正,那一刻,我却觉得很轻松。

在之前的几份工作里,几乎在每一份工作中,当遇到了一个困难,一个坎,我迈过去之后可能就会进入一个更高阶的状态,但我没有迈过去,而是选择逃避。就好像你在升级打怪,你没打下来,就永远停留在那一关。

#3 花费近万元,去做咨询

2017年,我找到了一份做过最长时间的工作,一直持续了近3年。这份工作几乎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双休,五险一金满额,也比较清闲。公司是跨境电商,我的工作内容就是负责给产品写文案。

这份工作的离职原因是,太清闲。是的,你没听错。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走出办公室的那条路,让我感到耻辱。身边的同事都在忙碌,只有我到点就下班。

听起来似乎很幸福,但其实身处其中,觉得很痛苦,我无所事事,在工位上还得装作很忙碌的样子,也没有什么成长空间,你会有危机感,觉得出去了啥也不是。我几乎成了全公司最不重要的人。

2020年从电商公司出来后,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惘之中。之前每一份工作,我都带着目的去的,结果也似乎都符合。有趣、梦想、稳定,我全都体验过,却全都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接下来,我要干嘛?我一下子没有了方向。

空窗期时,我也会焦虑,要不要像周围人一样,赶紧去找下一份工作,我要不要也要这么上进?但是这一次,我知道,我应该停下来,去思考要什么。我就待在家里,每天画画、追剧、看书、写小说。

直到当年秋天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发现完蛋了。我马上30了,没什么积累,感觉跟这个时代慢慢脱轨了,那段时间比较火的短视频逐渐兴起,但我几乎没有涉及相关的工作经验。我发现,我处处碰壁,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

这在期间,我开始去做职业咨询。我希望有一个更专业的大脑,在职业上面,来帮助我看看我到底有什么问题。

我联系上一位职业咨询师,买了3次课,折后一次性付了2600元。当时,我抱有很大的期待。我*的诉求是,希望能帮助我找准职业定位,重新开启一个赛道,我不要再像以前一样,干几年就离职,我希望能一直坚持下去。

咨询师会问一些很具体的问题,比如,想象10年之后的你会是什么样子的?你想挣的钱要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我答不上来。我就是因为困惑才来咨询的。但在对方的“逼迫”下,我不得不去回答,当时我脑海中就出现了电视里的场景,我就说10年之后希望成为一个女强人。这其实并不是我想要的。

咨询师还让我列出想要从事的工作,我写了编剧、插画师、导演、图书编辑之类的职业,实际上,我只是感兴趣,我知道我根本干不了。他还给我布置作业,让我对每一个岗位进行调研,要非常详细,比如一天是怎么进行的,工作的难点是什么等。我被吓到了,因为我一下子列了十几个岗位,于是赶紧进行删减,只留了几个。最后岗位调研我也没有做好。

做完*期咨询,我又找到了一份新工作。这份工作属于应急,因为我已经好几个月没有工作了,又马上到年底,虽然还有存款,但我觉得应该去工作。新公司是房地产网站,我又回到了老本行。

在这里,我遇到了新的困惑。当时客户发软文,老在周末或下班找过来,这件事让我非常难受。我就去找咨询师寻求意见,他没有说我该不该拒绝,而是告诉我可能面临的后果。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应该忍受。我确实忍受了,也没脾气了,无论是在外面,还是家里,只要客户有需求,我就给他发。这件事,可能也让咨询师觉得我就像一个职场小学生,居然会问这么幼稚的问题。

也是在这家公司,我才逐渐有了职场的概念。我去找领导和人事抗争,觉得我的工作安排不合理,但对方都在职场混迹多年,轻而易举就把我搞定了,衬托得我很愚蠢很幼稚。当我把这件事拿去跟我表姐说后,她把我批评了一顿,告诫我不要老去琢磨人家的事,把心思花在自己身上。我一直以来做事都没有很聪明,跟那种比较精明的人比起来,就显得很笨。我有点被打击到了,也开始有点觉醒的意味——*不能再这样糊涂下去。

3次咨询做完后,我依旧很迷茫,我的诉求也完全没有达到。这让我意识到,职业咨询解决不了我的困惑,我应该去做心理咨询。在确定新的职业赛道之前,我应该得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一个人。

于是,我开始去做心理咨询,15次下来,花了6000块。

#4 “我的人生下半场终于开始了”

去做心理咨询之后,我慢慢发现咨询师的工作状态正是我想要的:即和别人有深度交流,没有上下级之分,时间很自主,不用担心有35岁职场危机。

在去做心理咨询和持续学习的过程中,我对这个职业的兴趣越来越大,我性格偏敏感,对别人情绪的感知力比较强,也很喜欢探究人的内心世界。我觉得自己很适合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

碰巧我也30岁了,突然有点豁然开朗,30-40岁又是一个新的十年,有点跃跃欲试的冲动。我告诉自己,我的人生下半场终于开始了。

我也走上了自我探索的道路,包括和父母的关系。我爸在最近的一条微信里说:

“你到底怎么回事?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看到这条消息的时候,我一下子哽住,整个人很崩溃,没有回复一个字。 

小时候,父母情绪很不稳定,经常会无缘无故朝我发脾气,是那种突如其来的指责。这就导致我很难去忤逆他们,因为我对于他们会突然地变脸感到恐惧。我现在在慢慢尝试去做一些之前不敢做的事情,比如,和陌生人结伴旅游,去到陌生的城市旅居。

今年上半年,我还没有非常确定要做心理咨询师。4月,我在小红书发布了帖子,有人主动找过来,沟通完后,就没了下文。那时,我在准备心理学的自考本科,其实也没有做好准备。我对于能不能转型成功也是比较犹豫的,因为从0到1是最难的。但我发完帖子,陆续一直有人来咨询,我也就接了下来。期间,我还去过寺庙做义工,和陌生人自驾游,现在正在大理旅居。这些体验对我来说很新奇,也帮助我去了解自己。

到8月份,我开始拥有了比较稳定的个案,一周有5到6个。我的督导老师建议,新手期个案一周*不要超过6个,要不然顾不过来。 

我一开始没有给自己的咨询方向进行定位。通常情况下,我会对来访者做一次免费的预咨询,评估个案能不能接。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以及单纯进行职业咨询的,我都会拒绝,前者我会建议去精神科进行诊治,后者会推荐去找专业的职业咨询师。

找到我的人里面,以刚毕业的年轻人为主,他们的主要困惑就是对未来感到迷茫,共性是都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该选择什么,如何走下去。与来访者聊天时,他们的很多感受和情绪,我都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也会特别希望跟人产生连接,然后能帮到他们。不过,咨询师也并不是*的,不能帮你搞定所有问题,改变的发生都在来访者自己,当然,我也还在跟督导老师持续学习中。

目前,我做咨询的收入还不是很多,价格也是新手价,但我对自己的未来很有信心。

我还能想起来,当时的职业咨询师让我回答人生必达的3件事情。*件是财富自由;第二件是身体健康,瘦到理想状态;第三件是把一部我构思的小说写出来。

到今天,一件事情都没有达成。但我对现状还比较满意,对生活是有期待的,人也很自由。我会继续做咨询,出于兴趣,还考虑去读一个哲学硕士。

接触心理咨询后,我看的最多的就是心理学和哲学相关的书籍,除了对人的内心好奇,对世界运行的准则也感到好奇,我觉得内部和外部的问题都要了解。

最近有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比如,看过一本量子力学的书后,我觉得“观察者效应”和“不确定性原理”也同样体现在人的内心中。人原始的状态就是永远都在不确定性当中,可人天生就有寻求确定性的倾向,确定性让我们舒服,不确定性则让我们焦虑。如果能跳出自己纷杂的想法,从观察者视角,或许能看得清楚一点。我以前总觉得万事万物都要给我一个确定的答案,现在不会了,变化才是永远不变的。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BOSS直聘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生活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