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衣服在蓄势待发上架了,服装品牌们祈祷有个“好”天气。
差不多时间,波司登主动披露了它的第7份ESG报告《2022/23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报告显示,MSCI将ESG评级从BBB进一步提升到A,并获得CDP气候变化“B-”评级,是目前为止(截至2023年7月)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获得的*评级。
这说明,至少在中国纺织服装企业的ESG治理上,销售旺季集中在冬季的波司登表现不错。不过,今年冬季很有可能是暖冬,波司登还能继续“温暖全世界”吗?
01 “品类即品牌”的心病
服装企业一直是看“天”吃饭的行业,今年的天气尤其是艰难的考验。除了持续多日的高温,水灾、龙卷风、山火,极端天气相继在全球各地发生,它们的影响应该也不会止步于夏天。
企业自然很早意识到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与机遇,波司登也不例外。理想情况下,气候变化议题核心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上市公司对气候变化风险和机会的识别、碳减排规划与实施。
波司登在最新的ESG报告中表示是以实现绿色转型为目标。波司登的规划分为两方面,简单说,一是管理运营风险,二是减少碳排放。
波司登目前企业主要靠三种方法推动净零,即提高能源效率,扩大可再生电力规模,探索环境友好型面料,这自然是当下主流的稳健思路。
走在前列的企业们,比如波司登已经意识到了应对气候危机需要“全方位的行动”,积极推进高质量ESG治理。企业虽然在努力减少自身对环境施加的影响,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这些企业会经常忽略气候变化对自己的影响,仍需要针对性地完善相关议题。
波司登已凭借46年深耕市场建立了牢固认知——“品类即品牌”,它是提到羽绒服时大家*想到的国内品牌。然而,这家备受季节性制约的企业,在ESG报告中,关于气候变化的内容占比并不算高,当然更难称得上系统化。
重要性议题矩阵图里列出的22项议题,也并没有涉及到气候变化的相关议题。重要性议题排序之所以会备受关注,在于这部分内容不仅能了解企业当前真正关心的重点是什么,也能看出企业对未来发展的理解,反映了企业业务的想象空间有多大。
波司登ESG报告中的重要性矩阵图
按照纺织服装行业的商品企划时间线,通常会在八月初确定秋冬上市的服装。羽绒服相比其他服装品类,季节性属性更加突出,只有冬季是销售旺季,天气这种不可控因素会非常影响当季的销量情况。因此,服装企业财报中提到的“暖冬”影响并非空穴来风,为自己开脱,而是实打实一直困扰所有企业的心病。
依靠羽绒服起家并做大做强的波司登,企业战略长期绑定单一品类渐渐变成发展的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强大的市场认知带来了丰厚的财务回报,另一方面,只做一季生意抗风险能力不强。于是,波司登的发展战略似乎每隔几年会谋变调整,不甘心只卖高性价比的羽绒服,但事实上畅销的依然是高性价比羽绒服。
季节性旺季伴随的影响是库存周转问题,库存管理直接反映了服装企业的经营质量好坏。22/23财年,波司登存货周转天数已下降至144天,较上一年有6天的下降。企业表示这是得益于坚持维持较低首次订单比例、持续执行拉式补货、全渠道商品一体化运营模式。如果参考体育服饰企业的周转速度,波司登依然面临不小的库存周转压力。
另一个略微需要关注的信息是,波司登2022/23年财报显示,经营利润稳定双位数提升,但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有所收缩,从21/22财年的18.9%下降为13.6%。
在业绩说明会上,波司登CFO兼副总裁朱高峰坦言:“每年的11月和12月也是羽绒服的销售高峰期,但2022年11月波司登尚有30%的门店不能正常营业,70%能开业的门店客流也受到影响;而2022年12月第三周,虽然运营情况好转,但随后到来的疫情高峰期,又对门店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这意味着,作为羽绒服行业龙头企业,波司登拥有相对稳健的盈利能力和一定的试错空间。但是,不可控的天气风险和宏观环境的影响,折射出背后更大的潜在风险是自身业务单一化,考验着企业经营韧性。
东吴证券在22/23财报发布后预计,波司登未来5年公司收入增速预计将不低于过去5年的增长速度,同时,风险提示“冷暖冬天气判断出现较大偏差”。
02 监管加压
前些日子希腊发生山火,被迫关闭雅典卫城,总理Kyriakos Mitsotakis说道:“气候危机已经到来。我们正处于战争状态。”最近,一个消息预示今年有可能是暖冬。今年7月是地球12万年来最热的一个月份,预计未来3个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上升对秋冬季会产生影响。专家认为,今年夏季,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使南方降水偏多,到了冬季,中国暖冬的概率会增加。这对羽绒服企业可并不是好讯号,他们的竞品或许又多了一些。
气候变化的影响早已悄悄渗透在服装行业。暖冬、暴雨和干旱令欧洲天气的可预测性逐月降低,今年,意大利的一些服装零售商希望夏季折扣季推迟到7月中旬开始,以往通常在7月初开始。面对变幻莫测的天气,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买一些多场景适用的衣服,这将迫使品牌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季节性商品规划。
聚焦到国内市场,独善其身从哪个角度看都不现实。近20年来,中国的气候风险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处于高风险位置,多年位居全球前30位。《第三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2015)预计未来中国区域气温将继续上升,关注气温上升的系统性风险日益必要。
气候风险的影响毕竟是缓慢的、短期内不会触发企业业绩出现剧烈波动。对应到企业的反应上,更多是落地一些“责任感”行为。有研究预计,只有不到1/4的公司制定了气候适应计划。然而,目前相对宽松的应对举措,窗口期应该越来越短了。
对于上市公司,披露气候相关信息将成为必选项,合规的压力要求企业加快提高气候变化信息披露的速度和质量。
今年4月,香港联交所时隔近三年,再次宣布了ESG监管升级。联交所建议强制所有发行人在其 ESG 报告中披露气候相关信息,即从目前的“不遵守就解释”要求提升至“强制披露”。并且,联交所引入符合ISSB气候准则的新气候相关信息披露要求,将原先气候信息披露规定扩充至基于“管治—策略—风险管理—指标及目标”四大核心支柱的系统性框架。经修订的规则预计将于2024 年起生效,部分气候披露规则设置了两财年的过渡期。
这对于在香港上市的波司登而言,气候风险将不再是服装行业天然的预期管理,又多了一重监管压力。无论如何,目前在波司登ESG报告中空白的目标和进程,下一财年至少要作出气候相关信息的工作计划、进度和时间表了。
03 如何穿越冬季?
波司登近些年回归企业级战略“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后,将业务重心放在羽绒服上,同时,深知业务单一化的风险,一直在试图减弱自身的季节焦虑。
一方面,波司登横向拓展品类,切入户外和防晒领域,希望通过四季化产品增添营收方向。另一方面,在主力品类羽绒服中深挖细分需求,推出轻薄羽绒服。波司登强调了这一品类的“跨季节”和“多场景”特点。朱高峰甚至表示过:“从今年的规划上,我们有机会把轻薄(羽绒服)的(收入占比)占到总体大盘的15%左右。”总之,波司登在想办法穿越冬季桎梏。
翻翻波司登的社交媒体,它积极宣传自己的非冬季单品。然而目前很多人对品牌的认知依然是羽绒服。财报也如实反映了这一现状,2022/23财年80.9%营收由羽绒服业务贡献。
回归到更重要的产品力问题,波司登这些新品类的市场竞争力是什么。单单依靠营销和品牌优势的“跨界”,有用但效果有限。走出高性价比的羽绒服领域,波司登势必和新品类的细分头部品牌比拼,比产品设计、比专业性能,甚至是比谁能讲出一个漂亮自洽的故事。总而言之,要说服消费者选择自己。否则,多年前“多元化”策略的惨败有可能重现。
行业桎梏和监管压力归根结底是每一个上市的服装企业都要面对的,新规应是企业发展的基线,而非以此为追求。企业如何应对越发难测的气候环境,最终还得回归老生常谈的品牌力,在不确定中展现定力。波司登还需明确什么不能变,什么可变,令未知的气候风险变得相对可控。而策略摇摆不定或许只会徒增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