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8日,浙江脑动极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即“六六脑”,下文简称脑动极光)向港交所正式提交申请版招股书。
至此,又一位医学博士即将站上了IPO敲钟的舞台。
时间回到2010年,在王晓怡的主导下,几位分散在欧洲、美国以及国内的科学家和临床医师,成立了跨国创业团队,打造科学健脑云平台“六六脑”的雏形,这也是脑动极光的前身。
2012年,脑动极光正式成立。六年之后,脑动极光的“脑功能信息管理平台软件系统(六六脑)”拿下NMPA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国内最早获证的数字疗法之一。
直到近几年,随着国内外数字疗法的兴起,六六脑也成为了赛道上的“明星项目”,曾斩获了北极光创投、斯道资本、中金资本的融资,如今脑动极光已经站在了资本市场的门前。
随着此次正式递交招股书,脑动极光也有望成为国内数字疗法行业的*家上市企业。
1、脑科学博士联手创业,永泰生物董事长为股东
在学生时代,脑动极光的创始团队,就已经有了一些创办网站、博客等创业的尝试。
2005年,王晓怡与向华东在中科院学习,他们是国内最早一波接触脑科学领域的学生,师从翁旭初教授,后者曾任中科院心理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主任。
后来,王晓怡在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访学期间,发现许多求学者总会寻求关于脑科学专业知识的解答。
于是,王晓怡联合向华东,以及其他几位在读博士,创办了一个脑科学专业论坛,2006年,论坛升级为网站。
在做论坛和网站的过程中,王晓怡和向华东发现,仅有学术讨论与研究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打造科学有效的大脑训练方案,真正地解决患者症状,成为了他们接下来的目标。
真正开始创业之前,王晓怡就已经在医疗健康领域沉淀许久,招股书显示,他曾任职于宣武医院,并在2005年7月获得中科院心理所硕士学位,2009年6月取得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基础心理学博士学位。
2012年,浙江脑动极光成立。2013年7月,脑动极光旗下的“六六脑”脑科学应用转化平台正式成立,致力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转化工作,在前沿脑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搭建桥梁。
成立至今,脑动极光在资本市场上也颇受青睐,根据招股书披露,脑动极光自创立至今共完成了6轮融资。
2015年,脑动极光获上海中卫基金及上海飞马旅数百万元的天使轮投资;2016年,脑动极光获来自北极光创投、斯道资本的数百万美元A轮投资;2022年,公司又完成了来自瑞昇投资、广州淡水泉的A+轮融资。
2023年4月11日,脑动极光完成4550万元C+轮融资,每股成本为180.68元,对应的投后估值约为26.91亿元。
来源:招股书
2023年8月4日,CICC Healthcare同意以现金代价700万美元从ZTan Limited收购19444股普通股,投后估值约为3.91亿美元,每股成本为360.01美元。
IPO前,ZTan Limited持股为25.38%,Crusky Limited持股为11.38%,Wispirits Limited(由王晓怡全资持有)持股为10.05%,Northern Light Venture(北极光创投)持股为11.58%,Healthblooming Limited持股为9.13%,Wisdomspirit Holding Limited持股为7.85%,中国方大资本控股持股为6.47%,中金公司通过CICC Healthcare持股为1.79%。
其中,ZTan Limited由谭铮全资拥有。谭铮在健康与医疗领域拥有逾20年经验,在2020年12月脑动极光的B轮融资中,谭铮作为其中的一名投资者入股,并在当年加入脑动极光担任首席战略官。
值得一提的是,谭铮还是港股上市公司永泰生物的董事。
招股书还提到,向华东因个人原因于2020年7月辞职,不再担任本集团的任何职务。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向博士为Neurobright Limited的少数股东,而Neurobright Limited持有本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2.80%。
2、深耕十余年,已实现商业化
招股书显示,市场规模方面,2022年,全球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的市场规模达到2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至42亿美元,2030年将增至70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25.5%及10.7%。
由于认知障碍治疗需求的增加、创新技术的进步、支持性监管措施以及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作为一种治疗选择的意识的增强,认知障碍数字疗法的市场预计还将增长。
虽然数字疗法是一个新兴行业,但从2012年至今,脑动极光已深耕十余年。
王晓怡曾公开表示,“公司前面将近10年,一直在埋头做产品研发、临床验证、标准制定、学术发表、基金申请等铺垫工作。数字疗法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向医院、患者、保险机构等提供持续的数字化服务。需要算力强大的后台以及持续迭代的研发提供滚动支持。只有真正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商业化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目前,脑动极光已建立一个完整的数字疗法产品管线,公司打造的系统用于各种认知障碍适应症,涵盖四种主要类型认知障碍的测评和干预: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导致的认知障碍、精神疾病导致的认知障碍和儿童发育缺陷导致的认知障碍。
除系统外,脑动极光还开发了三款其他的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即基本认知能力测验软件(“BCAT”)及认知能力补充筛查和评估软件(“SAS”),以及于2022年获得欧盟CE标志的认知障碍治疗软件(“ADHD软件”),并获监管批准。
脑动极光在招股书中表示,该公司是一家处于商业阶段的公司。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公司是2022年中国市场医疗级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的商业化收入最高的公司。
2021年、2022年度以及2023年*季度,脑动极光的收入分别为229.9万元、1129.1万元和1056.4万元,净亏损分别为6.98亿元、5.02亿元和9546.1万元。
来源:招股书
具体来看,公司的收入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在医院进行认知测评及干预,使医院能够利用系统对其认知障碍患者进行测评及干预;二是在院外对个别患者进行认知训练;三是向研究机构提供的研究项目服务。
其中,医院认知评估及干预服务以及研究项目服务,贡献了大部分的营收。2023年前三个月,二者合计贡献营收占总营收的比重为85.5%。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脑动极光的系统已纳入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医保报销目录。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2022年及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三个月,脑动极光向五大客户的销售总额分别为160万元、820万元及人民币910万元,分别占同期收入的约70.0%、73.1%及86.3%。
报告期内,公司来自单一大客户及五大客户的收入百分比均呈现增长趋势。对此,脑动极光也表示,数量有限的客户占据公司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未来对他们的销售出现任何减少,均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19031起
融资事件
7515.62亿元
融资总金额
9526家
企业
3006家
涉及机构
776起
上市事件
6.92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