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市、扩张、亏损、摘牌,中国酒类连锁之路为何难走?

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兴渠道的蓬勃发展冲击传统连锁店的生意,如白酒进入抖音、快手等掀起“即饮消费”,酒企联合快递巨头如菜鸟、顺丰等强化供应链能力等,于流通酒企而言,难言利好。

“2023年1919各种线下门店力争超5000家。”

比这一目标先到来的,是壹玖壹玖(简称“1919”,830993.NQ)从新三板摘牌。

公告显示,自2023年6月30日起,1919终止股票挂牌。回溯来看,从2014年至2023年,1919用将近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中国酒类流通商业模式的更迭。作为酒类流通领域首家新三板上市公司,1919也从备受资本亲睐的酒饮新零售“独角兽”发展至“疯狂”烧钱开店的代表。

钛媒体APP注意到,1919并非首家从新三板离开的酒类流通企业,也并不意味着其将停止扩张,但其多年来的发展历程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中国酒类流通企业发展艰难的现状。且随着名酒加强直销趋势愈演愈烈,酒类连锁前路更难言乐观。

01 退市背后:疯狂烧钱和扩张

在公告中,1919解释了摘牌原因,即“因公司长期发展战略和业务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竞争力,提高决策率,降低经营成本,同时进行业务发展和内部治理结构调整”。

搜狐酒业发展研究院专家肖竹青向钛媒体APP表示,“1919 摘牌可能是重组股东的需要,为未来的资本运作提前准备,不排除谋求主板上市或者港股上市的可能性。”

2014年,1919登陆新三板,成为首家在新三板挂牌的酒类企业。这一年,1919营收6.1亿元,线下门店43家,90%收入来自成都市场。

挂牌后的1919进入“野蛮”生长时代。一方面,1919在2015年就定下了千亿目标,但如此宏大的野心直至摘牌也未能实现。另一方面,1919抓住了新零售兴起的风口,其商业模式得到了资本认可,拿到多轮融资。*代表性的是引来阿里巴巴战投20亿,彼时让1919风光无两,市值达到70亿元。

融资成功以后,1919的日子一度过得很“奢靡”。钛媒体APP梳理发现,1919仅用了两年时间就花完了阿里巴巴投资的20亿元。公开资料显示,到2020年上半年,1919花了6亿元用于资本支出,8.84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5.09亿元用于偿还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

最“烧钱”的则是1919的全国化扩张。其财报显示,2015年新开业门店382家,2016年新增434家,2018年新增239家,2019年新开836家。另据1919董事长杨陵江在朋友圈中发文称,2020年底,1919营业门店为1400多家;2022年底,营业门店达2600家,净增1200家。到2023年,1919各种线下门店目标已经定为“力争超5000家”。

直营不能满足,就开启加盟模式,大规模的开店让1919营收从2014年的6.1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66.2亿元。但此后疫情冲击下,1919又陷入大规模“关店潮”,2020年至2022年1919淘汰300多家门店。

事实上,与1919有同样发展轨迹的酒类流通企业还有不少,如酒仙网(833919.NQ)、酒便利(838883.NQ)、名品世家(835961.NQ)分别于2015年、2016年挂牌新三板,并快速成为业内的“明星企业”。

但高速发展的背后同样是烧钱扩张,以及毫无意外的亏损局面。且到如今,酒类连锁企业们的目标依然是大幅度扩张。

02 酒类流通企业普遍日子不好过

在多家白酒上市公司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形势下,酒类流通企业的日子却并不好过。三年疫情,对线下门店冲击力度*,消费场景消失、物流受阻等直接影响了线下门店的业绩,酒类流通企业正面临普遍亏损的局面。

据统计,在A股、港股、新三板涉及酒类连锁销售(酒类流通业务)的公司共有8家,去年8家酒类流通上市企业总收入不到170亿元,在去年酿酒行业规上企业销售总盘子中的份额不到2%。算上摘牌或退市的几家,酒类流通领域市场规模也仅300亿元。

以1919为例,如前文所述,其长期将千亿目标与开店速度挂钩,但粗放式开店的结果是开一家亏一家,由此带来公司的持续亏损。2016年-2022年,1919实现营收28.87亿元、33.55亿元、37.87亿元、66.20亿元、40.20亿元、46.09亿元、47.14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则为-0.87亿元、-0.49亿元、-6.3亿元、-5.3亿元、-2.77亿元、0.51亿元、-0.0346亿元。七年中仅有2021年录得净利润为正。

很明显,1919的赚钱速度赶不上花钱速度,更因扩张负债累累。梳理其财报不难发现,1919资金链紧绷已是长期问题。例如,1919经营现金流净额在2016年至2022年连续5年为负数,2020年至2022年的资产负债率则分别达到79.82%、70.84%、69.22%,明显高于其他同行。

当然,1919的业绩下滑并非孤例,2022年除华致酒行、汇通达实现增长外,名品世家、酒便利等业绩均下滑。

数据显示,名品世家去年营收10.5亿元,同比减少了2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533.78万元,同比下滑30%。酒便利去年营收9.4亿元,同比下滑12.6%;归属挂牌公司股东净利润-1608万元,同比下滑126%,且这是酒便利在2018年实现扭亏为盈后再次报亏。

即便是国内首家冲A成功的酒类流通企业华致酒行,去年营收87亿元,创下历年新高,但净利润3.66亿元,也下降了45.77%。

03 名酒直销导致酒类连锁困境加剧

华致酒行董事长吴向东曾公开表示:“永做名酒厂金牌服务员。”一句话道出了酒类流通企业与名酒之间的关系。

肖竹青告诉钛媒体APP:“从1919 的业绩构成来看,酒类流通供应链创造的价值实际是名酒价值作为支撑。包括1919、华致酒行、名品世家等在内,获得茅台和其他名酒厂的配额,与名酒为伍,是中国酒业流通企业绕不过去的生存之道。”

而当前的现状是,一方面名酒利润空间正在下降。在日常市场走访中,多位一线销售人员向钛媒体APP坦言,“现在名酒越来越不赚钱了。”究其原因是名酒价格透明,叠加目前价格倒挂现象严重。华致酒行对业绩下滑解释称“部分名酒毛利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也佐证了市场观点。

另一方面,名酒正在加强直销力度。当下,“渠道改革”已经成为酒企年报里的关键战略之一。截至2022年末,贵州茅台(600519.SH)直销收入493.79亿元,营收占比达38.71%,光一个“i茅台”119亿元的规模已经超过任何一家酒类流通企业。此外,五粮液(000858.SZ)直销收已经逼近300亿元,占比36.6%;泸州老窖(000568.SZ)直销拿下14.64亿元……

名酒企业纷纷加码直销,对以传统连锁店为核心的流通酒企来说,势必会造成较大冲击。对此,酒类流通企业也并不是坐等市场被抢,在战略上有的加强*单品和自有品牌的培育,例如名品世家提出将孵化多个独立品牌项目等;有的集中更多名酒资源,例如汇通达酒水业务的品牌构成变为“以五粮液产品为核心,深度链接金沙酒业、贵州醇、夜郎古酒等酱酒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即时零售、直播电商等新兴渠道的蓬勃发展,也冲击着传统连锁店的生意。比如白酒进入抖音、快手直播间,美团、京东到家、盒马APP等掀起“即饮消费”,酒企联合快递巨头如菜鸟速递、顺丰、中国物流等强化供应链能力等,于流通酒企而言,难言利好。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钛媒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餐饮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