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红杉种子分享:小型科技初创公司要注意避开的误区

无论企业是刚成立不久,还是已经具备一定的经营规模,本文都可以帮助完善公司的经营策略,进而找到那条更“健康”的发展之路。

如果你是一位有经验的创业者,只要曾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小型科技公司的经营与发展存在一定规律——它们遵循着某种特定的模式,经历过的困难也有很多相似之处。

让我们一起从几个常见的误区入手,来逐项为你的小型科技公司“号脉开方”。无论企业是刚成立不久,还是已经具备一定的经营规模,本文都可以帮助完善公司的经营策略,进而找到那条更“健康”的发展之路。

误区一:摇摇欲坠的“地基”

创业的起初,都是创始人在其熟悉的市场中看到某个商机——对于这些利基市场,竞争对手要么没有很好地覆盖到,要么根本没有采取行动。于是,创始人开始携手伙伴合作创办公司,并且每个人都各司其职。他们齐心协力,努力在创业资金耗尽之前生产出最小可行性产品(MVP)。

在这背后,隐藏着*个陷阱:如果为了抢占先机,在没有遵循*实践的情况下匆忙发布,那么就如同在摇摇欲坠的地基上盖房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裂缝将开始显现,在某个时候,遗留问题将迫使你进行彻底“重构”。以代码为例,早期写下的代码往往都是最基本的,如果不从一开始就设计成可扩展代码,公司日后的发展速度也会被拖累,还会被市场很快淘汰。

此外,当一家公司作为管理层收购(MBO)的一部分被接管时,尽职调查不仅要针对公司的财务状况,也要涵盖技术资产。调查的问题包括:是否有文件?代码的可维护性如何?如果必须外包部分或全部开发,那么对于另一个不熟悉产品或代码库的团队而言,能多快接手?如果这些方面存在问题,则可能会影响公司的估值。

误区二:不恰当的市场调查

没有掌握市场规模、对于愿意买单的潜在客户不甚了解,这两点可能会成为小型科技公司的分水岭,将走向两种境地:要么公司的路越走越窄,依赖少数客户;要么公司将从竞争对手那里夺取市场份额,成为真正的竞争者。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产品的吸引力到底有多大?想要让客户放弃使用习惯,转向使用你的产品,你需要试水并客观评估产品的好坏。其中,合同义务、迁移的技术细节、必须对员工进行再培训、测试并证明新系统等诸多因素都可能会令客户止步。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大公司来说,建立用户惯性相对容易,因为它们可匹配的服务足够多。

所以,我们建议安排专业人员开展完善的市场调查,并注意签好保密协议。大多数小公司不会这么做,因为成本太高,但是想要长久发展,这是必要的。

误区三:有求必应

获得*批客户至关重要,对创始人来说尤其如此。大多处于起步阶段的公司可能只有一两个客户,因为担心失去业务,所以无论客户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公司都不会拒绝。但需要注意的是——对客户设定期望值也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否则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的发展。比如,向客户随意承诺提供尚未建成的软件,会让客户提高对公司的期望值,而你只能靠给员工施加不应有的压力来达成承诺;与此同时,客户只会认为ta可以在给定的时间框架内获得任何可能的东西。

而且,这可能会限制你公司的客户群——长期只满足某几个客户的期望,会不知不觉中影响到产品设计的选择,这样就偏离了公司以迎合大多数客户需求而研发软件的初心。

误区四:技术债务累积

如今有不少的企业实现了远程办公,甚至生产资料都上传到了云端上,因此对成本高昂的本地物理硬件的需求大幅减少。但是,相关网络基础设施的运行状态仍然需要保持关注。

人们经常有这样一种心态:“没坏就还可以使用。”但作为科技创业者,你必须要意识到的是:任何类型的硬件如果过了保修期仍在运行,它就面临着实实在在的风险。如果可以防患于未然,在发生故障前更换它们,那么公司就能防止大量的中断和潜在的数据丢失问题。此外,硬件水平的提高也会带来许多好处,包括降低功耗、节省处理成本以及改进安全性。

当然,技术债务远不止更换物理硬件。人人都期待获得可靠性,但要实现它需要付出努力。虽然可靠性可能不会给公司带来直接效益,但坚如磐石的服务将有助于公司留住忠实的客户群,获得金钱买不到的声誉。

误区五:疏忽灾难恢复计划

战略规划不应仅仅局限于产品路线图。公司的韧性是从哪里体现的?灾难恢复计划就是其中之一,这是常识性的商业实践。虽然面向未来、积极思考也很重要,但不为业务制定应急计划加以保护,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以一个在信息技术领域虽然不常见但是发生后就会让你束手无措的事故为例:假设挖掘机挖断了公司的网络连线,你有应急预案吗?

积极思考并不能防止数据中心碰到这样的问题,但备用电力供应和从大楼对面接入互联网却可以实现这一点。

需要考虑的不仅是关键基础设施。还有以下问题也值得思考:如果*开发人员离职了怎么办?如果供应商破产了怎么办?假如你遭受了一次重大停机,并因未达到服务等级协议(SLA)而受到合同处罚,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如果是你*的客户受到影响,怎么办?如果你的客户群不够多样化,你依赖于正在衰退的某个特定细分市场,而这些客户不得不削减成本或全部停业,该怎么办?

每家公司至少都应该有一本风险登记册。如果你还没有,那这就是需要做的一件事。

误区六:短视思维

短视思维会影响业务中各个部分的决策,这不仅涉及产品或技术,还包括高级管理层的思维方式。

比如,一项调查发现,尽管明知道不制定某项过渡计划会面临财务风险,但仍有58%的私营企业主没有这个计划。

再比如,一些公司选择运输供应商时,只选择*的,而不是成本虽高但可靠性更高的那些供应商。虽然难以量化,但企业面临的销售损失很可能远高于其所节省的成本。

误区七:没有扩大产品范围

如果你一直重复过去做过的事情,那么你将只会获得已经拥有的东西。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市场中,如果不创新,你迟早会被竞争对手甩在身后。这是件显而易见的事情,但尤其是小公司不会投入足够的时间和资源进行开发,甚至可能在几次失败后完全放弃。

如何激发内部创新?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更有经验、决心的员工,他们可能会利用空闲时间着手优化或发展新的想法。一个著名的例子是,为开发麦金塔电脑(Macintosh),史蒂夫·乔布斯建立了由约50人组成的实验室。

如果你意识到有些人对某个想法信心十足,他们愿意独自承担大量无偿加班,那么你就应该认真考虑为此组建一个小团队。如果让员工自己来做这件事,他们可能会花费更长的时间,且可能永远实现不了。更糟糕的是,如果否定这个想法,则会导致公司中的一些*秀、最敬业的员工认为自己的心声没有得到倾听,他们的辛勤工作没有价值。这样的人很有可能会离开。

误区八:忽视老员工的职业倦怠

在公司一定会有一群老员工,他们了解一切是如何运作的,在各种事项上扮演着主题专家的角色,人们在很多事情上都会求助于他们。他们对于公司来说非常宝贵。

对于这样的人,在关心、稳固他们的同时,还要坚持让他们在同事中传播知识,并做好文件归档。当然,要确保他们不是在加班或在非工作时间内额外去做这件事情。

因工作压力而辞职的事情并不新鲜,即便是*秀、最忠诚的员工也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你应有所准备,不要过于自信。在科技行业的某些领域,倦怠及相关身心状态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你应该防患于未然,尽己所能解决这一问题。

误区九:盲目裁员

很多公司会出于短期削减成本的目的进行裁员。如果把人员数量减少到维持现状所需的*限度,公司很难会有一鼓作气翻身的人才储备。即便后期会招收新人,但这些人都要从零开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红杉汇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