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行业在业内影响力最 大的欧洲国际太阳能博览会(Intersolar Europe,以下简称IE博览会)迎来高光时刻。
全球太阳能光伏重头戏——IE博览会于6月16日落下帷幕。由于是全球规模最 大、影响最深的太阳能专业展览会,IE博览会每年都吸引了全球大量光伏企业前往参展。
今年的IE博览会简直就成了中国光伏企业的主场。随处可见中国企业展位以及中国参展人员的身影,根据展会官方公布的名单,中国参展商多达近四百家,达到参展商总数的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每年Intersolar Europe的亮点之一,就是公布Intersolar Award奖项的得主。作为光伏界最权威、含金量最高的奖项之一,Intersolar Award由行业专家组成的独立评审委员会进行评估、表彰光伏行业年度最 具创新性和颠覆性的产品和技术。
今年的三家获奖公司中有两家都来自中国:华为和爱旭,分别凭借大功率组串逆变器和ABC电池及组件技术获得殊荣。获奖产品完全来自两个不同的光伏领域,可见中国光伏技术创新能力已经走在了全球前列。
不过,中欧光伏一团和气的背后却是暗流涌动。
作为曾经的光伏强国,欧洲显然不甘被中国光伏企业甩在后面。据公开报道,德国警方在展会现场直接带走了曾在润达光伏任董事兼副总经理、现为江苏格林保尔新能源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的浦永华。许多中国光伏人士在现场见证了此次德国警方“现场抓人”。至于背后原因,目前没有明确说法,有媒体称是由于此前长期存在的三角贸易涉嫌违反德国相关法律法规。
本来中国与欧洲在光伏市场加深合作的窗口,居然成了一场“鸿门宴”?
由于此前在2019年IE博览会期间,也曾发生多位中国光伏企业高管被德国相关部门带走调查一事,因此,此次“历史重演”一度令业内“风声鹤唳”。
为此,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深夜紧急辟谣,澄清称:此次参加德国IE博览会被带走的中国光伏从业者只是协助调查,目前已回到酒店。
在经历了三年多疫情后,本次IE博览会上中国光伏企业的亮眼表现,充分表现了中国光伏行业已经处于全球领 先水平。而“中国企业高管被带走”的插曲,更体现出中国光伏已经强到让欧洲忌惮和惶恐,不惜动用国家力量来加以限制。
在中国光伏企业于国际舞台成为焦点的同时,国内市场也迎来了行业发展以来的最高潮,众多来自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扎堆申报上市。
根据国际能源网/光伏头条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共有31家光伏企业已经申报IPO,共募资867亿元。其中,阿特斯、鑫宏业、艾能聚等3家企业已经成功上市,时创能源即将上市,其余27家企业则在IPO审核或者上市辅导阶段。
然而,物极必反。
通过梳理这31家企业,『摩羯商业评论』发现除了少数几家企业代表了光伏行业发展的新技术,大部分企业主要依靠订单增长惯性,也就是借着光伏行业高成长性冲刺上市,而这恐怕会重演保定英利和隆基股份的悲剧。
高景太阳能就是“短期催熟”的典型案例之一。
『摩羯商业评论』通过研究发现,高景太阳能突破了以往光伏企业按部就班的成长逻辑,选择一种以资本做局作势掌舵、光伏大佬担任职业经理人管理公司的“短平快”的发展模式,一边依靠来自VC的董事做局内部交易,一边不断融资来输血,目标直指上市。
实际上,高景太阳能有很大比例的收入来源于与资本方珠海华发集团、IDG资本相关企业的关联交易,而且获得高达20亿的政府补贴。
另一个“短期催熟”例子是成立于2019年的华耀光电。
华耀光电在2019年未开展实际运营,营收为0;在2020年的营收也仅为1.47亿元,净利润不过324万元;之后突然在2021年迎来了曾是上市公司亿晶光电实控人荀建华的入股。荀氏家族显然是打算带着原班人马在华耀光电“再创业”。
华耀光电主营单晶硅棒和单晶硅片的生产和销售,仍未脱离荀氏家族从前的营生,合理推测荀氏家族将其产业资源腾笼换鸟。随着荀氏家族的高度控盘,华耀光电的业绩发生了质的转变,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了十余倍, 2022年营收又翻了一番。在经过业绩突飞猛进的两年后,华耀光电也达到了创业板上市标准。
高景太阳能和华耀光电并不是个例,由此可见我国光伏产业资本之热,以至于可以实现擦边球性质的“快速催熟,做局上市”。
不过,回顾行业发展史,从无到有,从弱小的跟随者到强大的主导者,中国光伏行业在技术和市场都曾走出一段艰难的发展之路。
本文试图还原中国光伏产业自新世纪始的前两波荡气回肠,以及明星企业的得与失。
01 中国光伏登上巅 峰,英利与隆基沦为“旧王”
13年前的2010年南非世界杯,中国足球队虽然没有参与其中,但中国元素没有缺席。本届世界杯迎来了中国企业破天荒的第 一次赞助,也是从这届世界杯开始,伊利、蒙牛、vivo等中国企业开始加入世界杯赞助商队伍。而开创这一局面是一家来自河北保定的中国光伏领域元老级企业英利绿色能源。而且,英利继续赞助了2014年世界杯。
不过,世界杯史上的“英利神话”并没有在现实的商业活动中延续下去,甚至英利衰落之快,超出了业内的预料。到了2015年,英利的股价从高点的415美元/股下挫到了只有25美元/股,2018年英利更是从纽交所退市,直到目前破产重组还在进行中。
事实上,英利从顶峰跌落谷底,是曾经的光伏“旧王”们在比手机和新能源车更频繁的技术变革中,轮番被淘汰的缩影。
昔日指点江山的第 一代光伏巨头们如今多落得惨谈收场:
2013年,曾经的行业老大无锡尚德申请破产重组;
2016年,LDK(江西赛维)破产重组;
2019年,中电电气申请破产;
2019年汉能从港交所退市,2020年汉能系公司申请破产清算,经过两年多的协调仍无法重整成功,无奈走到集中破产清算的境地;
曾经全球第 一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商——皇明太阳能早已负债累累几近破产。
回顾中国光伏行业20多年发展史,本质上是技术发展和变迁的路线图。把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的光伏“新贵”,新一代技术的代表。
曾几何时,中国光伏行业还是欧美日的追随者。世界光伏行业大爆发始于2004年,迫于环保和能源安全的双重压力,德国、瑞士等欧洲国家和美国等相继出台光伏产业扶持政策。大半个欧洲和美国,以高出平均电价10倍的价格支持光伏发展。仅在当年,全球光伏市场的需求同比翻了整整一倍。我国也跟随, 200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标志着我国光伏产业也进入发展快车道。
在中国光伏发展的头十年,最常提到的是“三头在外”的困境,即核心原料来源、市场和核心技术都严重依赖国外。
技术层面,以上游核心原料为例,上游多晶硅生产技术被美、日、德三国垄断,中国光伏企业只能进入技术门槛更低的组件环节,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出口到欧美市场。由于对上游缺乏议价能力,以无锡尚德为首的中国光伏企业普通选择通过同海外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在保证原料供应的同时规避原料价格上涨风险。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欧美光伏需求骤减,多晶硅价格断崖式下跌,让之前通过协议来锁定高位原材料价格的中国光伏企业损失惨重。同时需求下降也让光伏出口萎缩,大量无法承受多晶硅价格过山车式剧变的中国企业退出市场。
经历了硅料价格波动危机,中国光伏行业痛定思痛,开启了第 一次技术蜕变:通过自研自产和引进并改良国外技术两种手段,打破美、日、德的技术垄断,摆脱了多晶硅料长年受制于人的局面。直至今日,中国依旧是世界最 大的硅料原产国。
代表事件是2009年保利协鑫自主研发冷氢化工艺,建成本土投产最早、规模最 大的多晶硅产线,从而打破欧美日的垄断。巅 峰时期,保利协鑫还击败当时海外市场的硅料霸主德国瓦克公司,占据全球1/4市场份额,成为全球最 大多晶硅生产商。
当国内硅料生产的技术不断成熟,再叠加政策鼓励,保利协鑫、赛维LDK、中冶集团等多晶硅企业纷纷扩产。到了2013年,中国多晶硅产量已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同时,欧洲约51%、美国约86%的多晶硅光伏组件产自中国。
不过,一场从多晶硅到单晶硅的巨大行业技术变迁正在慢慢酝酿。
当时光伏行业的共识是:单晶硅的物理结构优于多晶硅,但由于单晶硅生产的硅料成本与拉晶工艺成本一直居高难下,“贵”成了挡在单晶硅发展路上最 大的绊脚石。
就在全国的企业都在疯狂涌入多晶硅赛道同时,另一家蛰伏多年的企业隆基绿能,开始因押注单晶硅新技术赛道而逐渐崛起。隆基创始人李振国带团队调研了包括市面上所有光伏技术手段,最终判断单晶硅将会是未来最 佳的技术路线,并在此领域开展了长达十年的摸索和研发。
隆基绿能主要靠三个创新,成为光伏赛道上一波的“新贵”:第 一,硅料环节突破了多次装料拉晶技术,将单晶硅成本限缩至与多晶硅持平的水平;第二,硅片环节,在2012年突破了多年被日本垄断的金刚线切技术,显著降低单片硅成、提升产能,而且2015年之后金刚线切技术成为光伏行业标配;第三,通过收购乐叶光伏向中游电池片、组件环节延伸,并在电池片环节采用了当时*进的PERC技术路线。
凭借多个技术领域的突破,隆基单晶硅片的成本迅速下降、产能显著提升,在与多晶硅的竞争中逐渐占据优势,引领行业从多晶硅走向单晶硅的技术路线。到2019年末,隆基单晶硅的产能和出货量已全面超越多晶硅,达到42GW,超越协鑫,成为了硅片、组件的双龙头,改写了光伏行业格局,成为光伏行业的新一代领军者。
随着隆基绿能的技术豪赌成功,单晶硅和多晶硅的对决逐渐落下帷幕,硅片领域的竞争开始转向尺寸之争。
这就不得不提到与隆基齐头并进的中环。正是2015年隆基与中环联手定制边长156.75mm的M2硅片,才让市场标准才得以统一,156mm也逐渐成为了单晶硅片的主流尺寸。
此后,隆基和中环分道扬镳,开始选择不同的尺寸路线,并组成了各自的战略联盟。2020年,隆基联合晶科、晶澳等七家国内光伏企业,倡议建立几何尺寸为182mm*182mm的硅片标准(M10),并在行业标准组织中将这一尺寸纳入标准规范文件。紧接着,由中环、日升、天合等39覆盖上中下游全产业链的企业宣布结成“600W+光伏开放创新生态联盟”,提倡以210 mm硅片(G12)为核心的技术路径。
虽然隆基以强大的行业影响力控制着硅片主流尺寸标准,但颓势已显。
目前,隆基主导的182mm已经成为中国光伏市场上的主流硅片尺寸,市场占有率超过50%。不过,市场上很多观点认为中环主导的210mm大硅片更有市场前途,将成为未来硅片主流尺寸。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就预测,到2030年,210mm尺寸硅片有望占据70%的市场份额。
大尺寸硅片的趋势不可逆已经逐渐成为行业共识。在李东生的TCL集团入主之后,老二中环得到强大的资金加持,有希望在硅片尺寸技术革新方面成为挑战老大隆基地位的“新王”。
与之前的两波光伏行业技术变革不同,新一波技术路线之争也从上游硅片蔓延到中下游,首当其冲就是光伏电池片的技术路线大变局。
光伏电池片在近几年经历了巨大的行业技术变迁。2019年,随着PERC电池(俗称P型电池)技术取代BSF电池技术,国内外各大电池片厂商纷纷转向PERC电池,以通威、爱旭、润阳等为代表的中国光伏电池片制造商不约而同转向了大尺寸电池技术。这一轮技术替代并没有多少分歧。
然而,仅仅过去三年,电池片行业又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正处于从P型向N型电池的技术变革之中。而N型电池又分为TOPCon、IBC、HJT三大细分的电池技术,几大电池片龙头也开始纷纷押注不同领域。
其中,龙头通威财大气粗,技术储备雄厚,选择在HJT与TOPCon两个领域同时发力;润阳股份同样凭借多种技术储备,在大举扩张TOPCon电池产能的同时,也在扩张HJT产能;中润光能与钧达股份则押注TOPCon技术路线;爱旭股份则独树一帜,All in ABC技术(该技术在本届IE 博览会上获奖)。
除了电池片,连接中下游的核心零部件逆变器赛道的技术竞争也异常激烈,经历了几次技术洗牌。一直以来,在光伏逆变器领域被津津乐道的就是集中式(俗称“大机”)和组串式(俗称“小机”)的技术路线之争。
2011年之前,我国光伏逆变器也是被欧美国家“卡脖子”的领域,艾默生、SMA、西门子、施耐德、ABB等海外品牌几乎瓜分了市场份额。2011年得益于政策支持,而逆变器可观的利润率吸引了国内逆变器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仅一年多时间,我国光伏逆变器企业数量激增至140家以上。逆变器的战国时代随之来临,此番价格战的惨烈厮杀下,不具价格优势的海外品牌逐渐退出国内市场。
逆变器国产化路线先从集中式开启,囿于成本因素,地面光伏电站的标配为大型集中式逆变器,以阳光电源为代表的等国内大机企业在市场拥有较大话语权。
小机领域也不乏挑战者,通信巨头华为就盯上了组串式逆变器。以华为领衔,组串式逆变器开始逐渐挤入地面电站市场。而且从2016年开始,分布式光伏开始爆发,推动其更适合的组串式逆变器规模快速增加,小机的市场份额不断做大。在调研机构IHS Markit发布的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排行榜上,华为更是自2015年至2020年始终位列榜单第 一的位置。
不过,大机和小机的技术路线之争远未尘埃落定。老牌技术派阳光电源试图打破藩篱,其于2021年推出“1+X”模块化逆变器,宣称独立于组串式和集中式逆变器范畴外,可满足分布式、地面电站多场景应用。在IHS Markit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排行榜中,阳光电源也超越华为重回世界*。
在多家中国企业不断技术研发之下,未来逆变器的技术路线形态将越来越模糊。逆变器的选型也不再是大机和小机的“你死我活”,而是逐渐过渡到适应不同应用场景需求而“因地制宜”的业内普遍法则。其背后正是像阳光电源、华为、锦浪科技等中国逆变器先驱企业打破欧美垄断,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贡献。
在光伏辅材领域,同样存在技术路线的变革和更迭,其中光伏支架最为典型。
光伏支架主要分为固定支架及跟踪支架,二者各具优劣,应用场景有所差异。目前国内企业主要固定支架生产为主,对比海外光伏支架市场,我国跟踪支架整体渗透率明显偏低。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数据,2016年我国光伏跟踪支架市场渗透率仅为5.0%,2020年市场渗透率提升至18.7%,但仍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欧美国家的跟踪支架行业起步早,技术成熟,已在下游获得较高认可度,同时国内大基地等项目建设提速,也为跟踪支架的应用带来广阔市场,跟踪支架有望加速渗透。
而跟踪支架属于光伏产业链国产化率较低的环节,龙头企业中信博与天合的全球份额合计仅为12%左右。近2年,中信博的跟踪支架收入占光伏支架总收入比重已经达到1/3,有望成为光伏跟踪支架的中国领军企业。
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和技术变迁,历经磨难但韧性十足的中国光伏发展出了全球最成熟的光伏技术和最完备的光伏产业链。
从2015年开始,光伏产业链的四大核心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中国企业的产量均位居全球*。
在生产线专用设备方面,从硅材料生产、硅片加工、电池片、组件的生产到与光伏产业链相关检测设备、模拟器等都具备成套供应能力,部分产品甚至还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出口。现如今,光伏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技术在全球处于绝 对领 先的位置,全球超过80%的光伏产能都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
02 高成长酝酿产能过剩,但东方不亮西方亮
在中国光伏产业开头十年,除了核心原材料和技术受制于人之外,相对欧美滞后的另一大因素来自于市场,即行业严重依赖出口。
2011年,这颗隐雷终于爆炸。2011年12月美国商务部针对中国光伏产品展开了“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一年后,欧洲也正式启动对华光伏产品业内著名的“双反”调查。
“双反”威力巨大,中国光伏企业出口商品将要被征收23%~254%的高额双反税。第二年,中国光伏产品对美国的出口额下跌近5成,对欧洲的出口额下跌71%,这导致行业内普遍亏损,超过350家企业宣告破产。
在出口遭遇重创之后,光伏产业过度依赖外需的问题开始受到国家重视。为此,2013年开始,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救市政策,提振国内市场需求,来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光伏业,包括补贴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产业,用真金白银支持行业发展;政策面转移发展重心到扩大国内市场、提高技术水平上来。
此后两年,急于突围的光伏制造企业涌入西部,向产业链下游扩张。分布式光伏、地面光伏电站等设施拔地而起。
而此前因“双反”而破损严重的产业链条也赢得了重生。转向国内市场才是中国光伏产业高速成长的真正开端。
2022年全国新增光伏并网装机容量 87.41GW,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92.61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
而十年前的2013年我国光伏装机量仅为15.89GW,十年之内光伏装机量增长近24倍,成长性可见一斑。
而且在2021年6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自2021年起,对新备案集中式光伏电站、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项目等,中央财政不再补贴,实行平价上网。自此,我国光伏产业已经从吃政策红利转向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
然而,在之前政策红利刺激下,大量新公司不断进入光伏市场,都想在窗口期关闭之前分一杯羹,导致近一段时间行业逐渐陷入无序竞争,光伏赛道也逐渐变得拥挤。2023上半年31家光伏企业集中IPO,即是赛道拥挤的明证。
特别是上游硅料行业,在光伏产业持续升温之下,国内硅料厂商纷纷大幅扩产,硅料逐渐走向产能过剩,这为行业整体走向下行周期埋下了隐患。
首先体现在硅料价格上,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硅料价格连续多个月下降,和2022年高点相比,硅料价格已“腰斩”。
其次,硅料产能过剩也传导到下游。
例如硅片环节,龙头企业纷纷下调价格。隆基5月29日宣布,相比于4月27日的报价,单晶硅片P型M10价格由6.3元下调至4.36元,P型M6单晶硅片价格由5.44元下调至3.81元,降幅均达到30%。3天后,TCL中环紧跟着调价。182尺寸P型硅片价格由4月6日的6.4元/片降至6月1日的3.8元/片,降幅高达40%。
组件环节,尽管头部组件企业公开报价仍维持在1.5元/瓦出头,但折合返利实际出厂价,都已经降至1.5元/瓦以下。部分小厂甚至报到了1.3元/瓦的极低价,创下了2021年以来最 低价记录。
最后,在二级市场上,光伏龙头隆基绿能和通威股份股价持续下跌,创下一年来新低,与一年内高点相比,回撤幅度均达到50%。除了两大龙头外,今年以来,A股光伏上市企业市值减少近五千亿元。
国内光伏行业似乎已经开始走向下行周期,“寒潮”即将来袭。
在国内光伏市场逐渐走向供需失衡之时,我国光伏企业开始重新盯上了海外市场。不过,这次的蓝海不是欧美国家,而是作为新能源蓝海的中东和北非市场。
中东许多依赖石油的国家都在加速转型新能源:沙特已经启动国家可再生能源计划(NREP),目标到2030年实现新能源发电装机58.7GW,构成发电装机总量的50%,其中光伏发电装机量要达40GW;阿联酋计划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达到44%;约旦计划在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高到31%;阿曼规划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在2030年达到20%,2040年达到35%-39%。
根据中东光伏工业协会(MESIA)统计,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光伏行业到2030年项目价值将达到近万亿规模。面对难得的商机,中国光伏企业从国内卷到国外,加速布局中东和北非市场。今年5月,TCL中环宣布拟与沙特本土新能源巨头Vision Industries Company成立合资公司,在沙特建设光伏晶体晶片工厂项目。隆基、晶科和阳光电源等中国光伏企业也已经在沙特光伏市场有了深度布局。
03 结语
半年内,就有几十家来自同一行业的企业扎堆IPO,实属“奇观”。
事实上,光伏行业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上市可以提供更加便捷的融资渠道和公司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因此,大量光伏企业选择上市不足为怪了。
不过,要是结合光伏行业不久将来的下行风险,『摩羯商业评论』推测,光伏企业今年以来扎堆上市企业,或许也说明行业内已经对未来光伏产品的需求下降和即将发生的产能过剩有所预期,届时再上市无论从公司自身业绩还是市场情况都会更加困难,莫不如趁行业还处于高景气尽早实现上市融资,以应对很可能会到来的行业“寒潮”。
而且,还有一些大型集团企业,包括三峡、华电、华润电力、中电建等能源央企,纷纷分拆旗下新能源板块业务单独上市。在传统能源业务青黄不接的前提下,央企分拆新能源业务上市的动因显然也离不开抓住资本市场风口、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来*限度拓宽融资渠道。
或许,当下的时点就是未来十年光伏行业最 好的上市时机,国内任何一家光伏企业当然都不想错过这最后的船票。
至于拿到船票之后是否能活下来,那就是以后再思考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