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说过,如果真的做到世界*,自己就回老家钓鱼去。现在,他真的做到了世界*,但回老家,恐怕只是偶尔,钓鱼就更是偶尔中的偶尔吧。
01
90年代初的沸腾岁月,中国大地处处是尘土飞扬的大开发与大建设,但这些工地上,从挖掘机到混凝土泵车再到起重机,跑的用的基本都是外国机械。
一位学习材料学,从兵器工业部下属机械厂“下海”的工程师创业者,目睹此情此景后,决定做出改变。此后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他的企业便占领了中国混凝土机械的半壁江山。
这位工程师就是三一集团创办人梁稳根。
昨日,他正式卸任集团董事长,升集团董事唐修国、向文波为集团轮值董事长,也推动三一集团成为又一家实行轮值董事长制度的大型民企。
如今的三一,是*家营收破千亿的工程机械企业,也是中国申请及授权专利最多的工程机械企业。它不仅带动民族品牌全面收复失地,还走出国门,扬威海外,创造了工程机械领域的众多*,世界*。
智利矿难后,三一是*出现在救援现场的亚洲企业;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三一应日方请求,紧急驰援对方一台长臂架泵车……
1956年出生的梁稳根,从小就不安分,喜欢折腾。
高中毕业后,他放着别人眼里好好的生产队工作不干,硬是跑去参加了高考,考了两次才过关,最终如愿考上中南矿冶学院(中南大学前身)。
在那里,他虽然学的是工科,但却“不务正业”,这边上着材料课,那边又跑去学管理。兴许是课听得多了,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他脑子里想的全是企业的事。
1983年大学毕业后,梁稳根被分到洪源机械厂。在那里,他仍是一个不安分的角色,工作之余喜欢找同事闲聊,讨论国有企业的前途和命运。
渐渐地,他和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相识并结成好友。四颗躁动的心不断碰撞,最终在1986年擦出火花,一起从原单位辞职创业。
他的父亲听说后,暴跳如雷,抄起扁担要把他撵回去。但梁稳根心意已决,哪怕被厂里扣了档案和户口本,也绝不回头。
他甚至给自己想好了退路:一旦失败,就写一本书,告诫后来的年轻人,然后去山村当老师。
创业之路绝非坦途。他先后贩过羊、卖过酒、做过玻璃纤维,都失败了。最后,不得不回到老本行,借来6万元,办起了焊接材料厂。
在恩师翟登科的帮助下,他们开发出105铜基焊料,并大获成功。到1991年,材料厂已成为湖南娄底*的民营企业,产值过亿元。
这在当地人眼中,已是天大的成就。
但梁稳根仍不满足,他开始琢磨,为什么同样在湖南,比他起步晚的张跃,能把远大空调做到20亿。最后,他得出结论:焊接材料这个行业太小。
要干大事业,就必须进入大行业。经过两年多的调研,他和副总裁向文波逐渐在“双进”战略上达成一致:进入中心城市——长沙,进入大行业——工程机械行业。
1993年,三一在长沙成立。
当时的中国工程机械市场,90%被卡特彼勒、小松、日立等国际巨头霸占,剩下10%被徐工等国企瓜分,三一想从中分一杯羹谈何容易?
梁稳根当然知道要面对的困难,但身为湖南人,霸得蛮的个性让他无所畏惧,带领三一迅速在混凝土泵车上站稳脚,最终拿下全球近四成的市场份额。
之后,他们又进入挖掘机市场。
*批30台产品,因为技术不过关全部报废。但三一没有放弃,咬牙攻关,终于实现突破。
凭借这种死磕到底的精神,三一继续高歌猛进,在挖掘机市场上一路斩杀,最终取代日本小松登顶*,并且持续向海外挺进,成为全球工程机械的新一极。
2021年5月13日,三一集团入围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列第468位,是榜单中排名*,世界第二的工程机械企业。
02
三一刚做工程机械时,就一个技术小白,什么都不会。
那时候,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美、日、德等西方企业手中,三一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引进技术,当外企的搬运工;要么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杀出一条血路。
梁稳根选择了后者。
混凝土拖泵是三一最早的产品,其核心是液压控制系统,国内只有两家企业可以提供:一家是日企,有钱也买不到;另一家是航天部某厂,质量不过关。
无奈之下,梁稳根决定自主研发。但*批产品出来后,由于性能太差,被客户全部退回。梁稳根只好从北京自动化研究所请来易小刚。
来之前,易小刚从没接触过拖泵,这个短板后来却成为他的优势。传统拖泵的高低压一般通过不同的管子来切换,易小刚跳出窠臼,设计了一个可旋转阀门。
这个设计遭到工人和车间主任的一致反对,理由是:国外都是用管子!梁稳根权衡后,决定支持易小刚,他说,“我们到底是相信科学,还是相信外国人,可以先试一下。”
因为这个决定,三一诞生了*个专利。
拖泵之后,三一又在混凝土泵车上和外国人较上劲儿。400米以上混凝土泵送技术长期被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垄断,梁稳根带领三一不断突破,不但把400米踩在脚下,还创造出492米的世界纪录,被誉为“中国泵王”。
泵车上的臂架,国内最早只能生产32米的。三一通过自主研发,从66米、72米到86米……一次又一次刷新世界最长臂架泵车纪录。
凭借*的技术,三一泵车不但横扫市场,还在全球抢险救灾中展现中国力量。
2010年智利矿难后,三一是*出现在救援现场的亚洲企业。次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三一应日方请求,紧急驰援对方一台长臂架泵车。
挖掘机是工程机械皇冠上的明珠,对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要求极高。
2003年,三一刚做挖掘机时,外资瓜分了95%的中型机市场,国内企业只能在小型机上苟延残喘。尽管如此,梁稳根仍将中型机作为主攻方向。
一开始,由于缺技术、缺人才,三一的*批挖掘机销售惨淡,卖一台退一台。悲观情绪在车间蔓延。
为了扭转局面,不服输的梁稳根开始拜师学艺。
当时,三一有两条技术路线可以学:一是韩国,二是日本。对于半道出家的三一来说,韩国已经是高标准。但梁稳根却坚持:只做到韩国的水平就是失败!
他花重金从日本请来专家,继续加大对挖掘机核心技术和元件的攻关。经过五年的卧薪尝胆,最终攻克了技术难关。
此后,三一在工程机械领域全面开花,先后研制出亚洲*台千吨级路面起重机、全球吨位*的履带起重机……不仅带动民族品牌全面收复失地,还走出国门,扬威海外。
2012年,三一更“徒弟并购师傅”,由其德国分公司和中信产业基金,以3.6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欧洲混凝土机械商普茨迈斯特的100%股权,由此成为全球混凝土机械领域无可争议的*,也改变世界机械工程格局。
03
梁稳根这一代人,亲历过国家动荡,天生有一种家国情怀。
在洪源机械厂当工人时,每次看托夫勒的演讲,他都会热血沸腾。但回到现实中,看到机器一出故障停产、工人们欢天喜地的样子,他又倍感失落。
“国家还这么穷,这样子怎么能富强?”,在国企看不到希望的梁稳根,萌生了创业念头。
一天晚上,他和唐修国、毛中吾、袁金华四人跑工厂后山上歃血为盟:“今身今世,肝胆相照,患难与共,誓为民族工业的振兴而奋斗!”
梁稳根当时的梦想是,种植一块中华民族工业的试验田,铸造中国的世界名牌。
这个梦想从一个焊接材料厂开始。工厂虽小,梁稳根的野心却很大,他把“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的标语挂在门口。
有一年春节,省委领导来视察,看到标语后说:“还要做出一流贡献。”
三个一流,三一的名字由此而来。
90年代初,中国工地上到处驰骋着洋机械,却难觅中国机械的身影。这让心怀产业报国梦想的梁稳根十分心痛。
“一个强大的中国不能没有自己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梁稳根一方面心系实业,另一方面也庆幸自己找到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从此,三一踏上自主创新的艰苦历程。
面对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他们从零开始,一步步突破,最后不但站稳了脚跟,还逼得外资巨头找上门来谈合作。
卡特彼勒曾提出,可帮三一发展混凝土机械,前提是三一今后不进入挖掘机市场。结果被梁稳根拒绝。在他看来,那等于放弃成为世界一流工程机械制造商的机会。
三一不但拒绝外资控股,还强势介入外资对其他国内同行的收购。
2006年,美国凯雷拟收购当时国内工程机械界一哥——徐工,向文波代梁稳根出战,连续发文质疑此举是贱卖国有资产,最终导致该收购计划流产。
面对同行的诟病,梁稳根回应称:“工程装备行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产业,是国家强大与安全的必要支撑,一旦爆发战争,徐工、三一这样的企业是可以立刻转为军火制造的。一个三一值多少钱?但这关系民族利害,我们只能出头。”
让梁稳根处于风口浪尖上的,还有他一系列的爱党爱国言论。
曾经有人问他:会不会移民海外?
他回答:什么事情都会发生,唯独这件事情*不会发生。即使生一千次,也要生在中国。死一千次,也要死在中国。
梁稳根还向往党组织,他曾多次提交入党申请书,却由于各种原因,足足等了18年才了却心愿。有人怀疑他入党的动机,说他只是追求政治上的安全感。
对此,梁稳根很不解。他说,共产党有信念、有理想,自己从小就希望加入共产党,希望自己能与中国的复兴、与党的事业联系在一起。
后来,他曾是中共十七大、十八大代表,也曾是第十二届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第八、九、十、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04
身边人对梁稳根的一个印象还包括:舍得、知恩图报。
李冰是梁稳根从长安大学挖来的专家,当初加盟时,他承诺对方只要工作满十年,就重奖。后来,李冰主持开发了一系列产品,为三一立下汗马功劳。只可惜,他工作不到十年就因病辞世。即便如此,梁稳根依旧一诺千金,奖给其家人3500万元。
观察三一,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它的高管团队非常稳定。
有人说,三一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梁稳根也常讲,是什么造就了今天的三一,是人。
一开始,四名创业元老在洪源机械厂相识、相知,并因为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梁稳根成熟稳重、年龄最长,成为理所当然的带头大哥。
创业早期,资金链频频告急,最难的时候连工资都发不出,甚至出差的路费都是卖国库券换来的。但四个人始终不离不弃。
“如果是一个人,可能早就动摇了,但是四个好兄弟,互为依靠,像江湖一样。”副总裁袁金华说。
随着三一不断发展,向文波、易小刚等人陆续加入。
后来,这些人都成了三一的顶梁柱。唐修国管内务,向文波管战略和外宣,易小刚管研发。另外几个人,毛中吾主管三一电气,袁金华主管三一巴西公司。
1995年,当梁稳根找到易小刚时,他在北京自动化研究所担任液压中心系统室主任,主持着几百万元的项目,有自己的公司。
梁稳根究竟用什么招数,将这些人聚拢在自己身边?答案是仗义疏财、一诺千金的江湖义气。
当年三一材料分家产时,梁稳根和其他三位创始人平分了股权。三一是梁稳根一手创办,当时还是负资产,他主动承担了巨大的风险,并揽下大部分的负债。
在奠基仪式上,梁稳根给在场员工每人发了一枚铜牌和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等三一产值超过100亿,凭纸条可领10万元奖金;超过1000亿,可领100万。
很多人根本没把这当回事,回家后随手一扔。但后来集团真的突破了100亿,1000亿,梁稳根也真的兑奖时,不少人因为找不到纸条,被老婆骂个半死,将家里翻了个底朝天。
这件事把梁稳根带头大哥的风范展现得淋漓尽致。因为这种风范,三一拥有强大的凝聚力,创立至今,其核心高管从未被对手挖墙脚。
而昨天公告梁稳根卸任的同时,也公告唐修国、向文波成为集团轮值董事长。
05
梁稳根做人很低调,几乎从不接受采访。
三一的对外发言都由向文波一人处理。他对向文波有个要求:“你可以让天下人都知道三一,但*任何人都不知道梁稳根。”
就是这样一个低调的人,做起事来却异常高调。三一曾阻击凯雷收购徐工,并在美国状告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因为后者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下令关停三一在美国的关联项目。
对很多同行来讲,三一就像一头突然闯进瓷器店的大象,“搅坏”了他们的美梦。
“三一阻碍徐工改制,就是打击徐工,抬高自己,是搅局的。”面对同行的质疑,梁稳根却说,徐工案是为了民族利益,即使遭受任何损失,也义无反顾。
三一在崛起过程中,曾用高定价、高利润和赊销的方式抢夺市场,先免费把产品送给客户试用,满意后再分期付款。这让很多被体制束缚而不敢为的国企愤愤不已。
最让他们难受的是,三一总是“不择手段地挖人”,甚至把招聘会开到自家门口。很多同行都有过被三一挖墙脚的经历,最惨的是抚顺挖掘机厂,整个团队被一锅端。
如此高调的行事风格,在业界引发了截然相反的两种看法。肯定它的人说,三一有理想,有抱负,是民企的典范;否定它的人则认为,三一是一个品行不好的“暴发户”。
但梁稳根对此似乎并不怎么在意,依旧带领三一高歌猛进。
2011年,三一的销售额达到800亿,逼近*个千亿目标,梁稳根也在那一年成为内地首富。
接下来几年,尽管全球经济形势不佳,整个工程机械行业陷入衰退,但三一并没有放弃跻身世界工程机械巨头的目标。
最终,在2020年国内新一轮大规模基建中,迎来了强势反弹。
当年,三一的市值突破4000亿元,并跻身世界五大工程机械制造商。《财富》杂志更是将它评为“2020年最受赞赏的中国公司”第二名,排在*的是华为。
也是在2020年,三一的挖掘机销量登顶全球*。据英国工程机械咨询公司Off-Highway Research数据:2020年,三一共销售98705台挖掘机,占据全球挖掘机市场15%的份额,而销量第二的卡特彼勒其全球销量才7.5万台。
或许,从那个时候开始,梁稳根就已经更严肃认真地思考如何渐渐告别舞台了。多年前,他就曾在内部讲过:“如果有一天三一真的做到世界*,我就回涟源老家钓鱼去。”
只不过,卸任董事长的他,并不会彻底去钓鱼。在三一公告中写道:
梁稳根先生由于年龄原因不再担任集团董事长职务,不再负责集团日常运营调度工作,不再坐班,不再参与外事活动,但梁稳根先生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担任集团监事会主席,并作为集团的总顾问,为集团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关键能力建设提供指导。
27936起
融资事件
1.55万亿元
融资总金额
14371家
企业
3597家
涉及机构
1916起
上市事件
18.44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