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这个春天,音频赛道又重新迎来了热闹的景象,一线大厂新动作不断。
今天喜马拉雅423听书节落幕,听书纸书销量增长214%;今天又宣布和理想汽车合作,实现《流浪地球》等三部全景声有声剧车载首发。
本月更新的微信iOS 8.0.36版本,也正式加码音频功能,消息称这是“微信内部极为重视的项目”。
3月,知乎也全新上线“盐言故事”App,提供专门的故事内容阅读服务,支持听书模式。
一直以来都有观点认为,音频赛道“很美好,但难赚钱”。
不过,大厂们的频繁动作似乎表明他们对音频的再次青睐,这难免引人注目。互联网行业刚刚回暖,音频生意,能迎来新的春天么?
一、大厂为什么还在做“知识付费”?
首先值得关注的是,知识生意的做法,确实不一样了。
音频平台的商业化价值被挑战,往往源于对“知识付费”故事的质疑。得到APP的上市折戟,果壳创始人姬十三打造的“在行”平台始终不温不火…… 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最初的风口期后,知识付费1.0不再是个性感的生意。
不过,知识付费走到今天,内涵其实发生了不少变化。去年以来,数据开始让人重新看到知识生意的潜力。
喜马拉雅的“听书”业务持续发展:2022年听书用户数同比增长12%,用户付费专辑数增长24%,如《蒋勋细说红楼梦》上线四个月播放量达3.3亿。本次423听书节,听书还带动纸书销量增长2倍多。
知乎也真的开始靠“知识”赚钱了。2022年Q4亏损收窄,付费会员和职业教育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92.8%和281.1%。尝到甜头的知乎,今年3月进一步推出支持听书模式的“盐言故事”App。
越来越多案例揭示出:用户的内容付费意愿在提升。知识付费1.0的问题,更多源于“*批内容产品”并非刚需(如大量的思维类、科普类、兴趣类课程)。
知识经济本身仍有不少新空间,只是开始转向需求更具普遍性的内容方向。
以“看书听书”为例,过去总有“中国人不爱阅读”的说法,但真相并非如此。
甚至可以说,与“刷手机毁掉看书习惯”这一刻板印象相反,在移动互联网之下,中国人反而真正进入了“全民阅读”的时代——如果我们不把看书,只狭隘地定义为“读纸质书籍”的话。
移动互联网不仅塑造了短视频等全新娱乐形式,也对“知识”市场带来两个巨大的改变。
其一,是“书”的内涵不断延展。从狭义的出版物,到电子书、网文小说、有声书、有声剧……以及多种多样的播客讲书、线上课、知识解读等等,书的形态随着用户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
其二,看书听书真正成为全民性的内容消费,消费场景和潜力正前所未有地拓宽。
技术的加持也在提升“书”的品质。例如,今天喜马拉雅和理想汽车达成合作,全景声有声剧首次上线车载市场。
空间音频技术的革新,让车主能获得更加沉浸式的内容消费体验,同样可以助力音频和汽车市场的智能升级。
数据显示,到今年一季度,喜马拉雅用户人均听书量达到8.8本,远高于2022年国民纸质图书4.78本的阅读量(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今年春节期间,微信读书用户阅读总时长同样超过1800万小时。
这并不难理解:更便捷的媒介,必然带来知识的进一步普及。
尼尔·波兹曼曾在其名著《童年的消逝》中指出,纸质书的普及让儿童有了专属读物,儿童不再被认为是“尚未健全的大人”,“童年”的概念才真正产生。 而电视媒介占据客厅后,又让儿童和成人“平等”地面对海量信息,输入同样的话语体系,导致“童年的消逝”。
移动互联网走的仍是这条“必然”之路,只是迈出了比以往更大的步伐。便捷的移动媒介、音频的陪伴式特征,让喜马拉雅等平台有机会大幅降低“书”的消费门槛。
我们看到,“书”的消费场景和版权价值在快速拓展。“看书”已从时间独占性行为,变为“伴随性”行为。
可以预见,未来每个精品版权背后,或许都有丰富的消费形式和场景,车载、跑步、喝茶、露营、游戏等都有机会成为音频这门生意新的“掘金场”,让看书听书真正成为全民性的消费。 这才是支撑“知识生意”潜力的底层逻辑。
应该说,整个音频市场仍有较大拓展空间,对比短视频平台的动辄七八亿的月活数据(Quest Mobile:截至202206,视频号月活8.2亿,抖音6.8亿),知识领域一哥喜马拉雅目前月活用户为2.82亿。
其*挑战则在于平台的知识内容是否够精品,是否真的符合用户需要。关于这点咱们最后再聊。
二、播客的商业价值,独特在哪?
这两年,更多大厂体现出对音频“慢生意”的兴趣。
除了持续布局“听书”(如腾讯音乐推出酷我畅听,收购懒人听书),最热的话题莫过于“播客的新故事”。近期关于微信加码音频的新闻,都指出微信下一步将重点关注播客。
深瞳商业关注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平台在刻意拓宽“播客”的内涵。
网易云音乐给音频开辟专门的一级页面,干脆就命名为“播客”。今年,喜马拉雅创始人兼CEO余建军则在创作者大会上表示,“播客不等于小众,也不一定是音频,播客是一切语言类原创内容。喜马拉雅远远不只是听书,播客型主播有非常大的空间和机会。”
播客内涵的拓展,无疑体现出更大的期望。
从创作者层面,播客不再是播主的独角戏,创作从“精英化”进入“平民化”的阶段,有一个手机就能做播客。
从受众层面,播客也真正迎来从小众走向大众的机会。因为播客要想做大,必须突破自我,拥抱更大的话题、更广的人群。
因此,当喜马拉雅等内容丰富的大平台加码发力,确实有机会和品牌方一起,让播客的增长进入正向循环的快车道。
当然,更值得关注的是,播客的商业化变现空间如何?
音频广告的短板客观存在,它毕竟不能像视频、图文这么吸引“眼球”。不过,中文互联网走到今天,却“鬼使神差”地让播客具备了一项稀缺属性:独特的IP品牌价值。
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几年前,公众号常被拿来和头条号、短视频进行对比,被认为是“品牌”和“流量”的不同代表。
公众号被认为是“自己的店”,店主和顾客有较强的情感连接;基于推荐算法的平台,账号则被认为是“广场上的小摊”,没有品牌价值。
但今天,不仅是公众号越来越“头条化”,算法统治世界;舆论场的撕裂也成为严重的问题。
大量互联网平台,都像一个众声喧哗的广场,撕裂的情绪很难讨品牌方的喜欢,也天然隔绝了一批不热衷争论的创作者。
在这种背景下,播客反而成为了稀缺的“品牌店”:播主和用户之间有更强的黏性和信任,讨论氛围也更加友好。
用户对一个视频的耐心只有10秒,但对于播客的耐心也许会有10分钟甚至更长,这也给了品牌主讲故事创造了更大可能性。
理解了这点,就不难理解这两年的一个“小趋势”:更多广告方开始投放播客。一方面是大品牌投放播客内容,例如凯迪拉克在喜马拉雅上通过播客《温柔人类》《fit4life》,去传递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是品牌甚至开始自己下场做播客了,天猫国际青年实验室就和JustPod联合出品了《有点东西》播客。
基于播客的情感黏性,理论上硬广模式也有不少空间。不妨回想下,十几年前的一些广播节目,全程都在卖东西,但听众仍然乐此不疲听节目中的“故事”。
这当然是久远的案例,今天播客的内容调性与当初广播时代也有很大不同,但这足以说明这种内容形态的独特价值。
只不过,相关的商业化实践尚未成熟,仍需时间验证。
结语
音频到底是不是一门好生意?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如果按照十年前移动互联网“爆发”式的增长机会来看,音频相比短视频等,并非资本*顺位的偏好。
但今天的存量时代,比拼重点转向“韧性”,而知识经济的全民性消费机会,播客独特的社区氛围,以及版权内容的持续积累,都为音频生意的持续性提供了足够支撑。
这里必须补充强调一点:音频生意,很大程度上是版权生意。由于中国互联网最初的大量内容都是免费、盗版模式,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内容版权的基础意义。
但无论是前些年音乐*版权大战,还是去年以来长、短视频平台频繁的版权签约,都让更多人看到了版权价值的逐渐提升。
换句话说,过去被质疑版权成本居高不下的音频平台们,未来会更多受益于曾经的版权积累。
此前十年未盈利的喜马拉雅,2022年第四季度首次盈利,招股书显示2021年其移动端用户付费率增至12.9%。这不只是单平台的利好,某种程度代表的是用户对音频版权价值的认可。
对平台而言,接下来重要的挑战在于:平台的版权内容,是否*长期潜力。
相较来看,对比新闻资讯、话题评论类内容,文化或故事向的精品内容具有更为长期的版权价值。
“乐视靠十年前的《甄嬛传》版权养活”的段子,某种程度也是行业的真实现状。不管《谢涛讲三国》《蒋勋说红楼梦》这样的文化作品,还是《甄嬛传》《哈利波特》等故事IP,都是多年前的经典,都仍然是今天的顶流。
但好内容如何实现价值*化?我想,精细化运营是不会错的答案之一。
喜马拉雅的两组数据一定程度也印证了这点:近两年平台内精品授权的有声专辑数增长了130%,相应,有声图书的用户收听日活也增长了84.4%。
从这个维度来看,就更能理解一线平台为什么要通过“423听书节”这样的策划,以及盐言故事这样的专门APP,去集中挖掘打造IP、并绑定故事创作者。
毕竟,音频的春天虽然来了,但手里握着的种子,才是交换未来果实最重要的筹码。
21076起
融资事件
4358.12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589家
企业
3213家
涉及机构
509起
上市事件
6.27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