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通常是隐秘的。对一些人来说,它不亚于一块长期压抑在心头的大石,里面既有关于死亡的思虑,也有对身边人割舍不掉的情感羁绊。只有当它真正有了法律效应,这块巨石才算是落了地。
那么,当越来越多未婚、不婚女性走进遗嘱库,她们交付的秘密又是什么?
每年的清明节前后,中华遗嘱库都会迎来高峰:除了步履蹒跚的老人,不少年轻人也会悄悄摸过来。
不同的是,在过去的一整年里,越来越多未婚、不婚人士悄悄来订立遗嘱,根据《2022年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共有1369名未婚、不婚者前来完成登记,其中女性占比高达70.85%。
这个数据总量在六年间增长12倍,#未婚不婚者立遗嘱人数攀升#的话题也随即攀上热搜。
可见,随着单身社会持续扩大,越来越多未婚和不婚者不忌讳立下遗嘱。特别是女性,在预知种种风险后,她们把对未知的担忧和期待揉进一张有法律效应的纸里。
在他们当中,还有18.18%的未婚不婚者没有把遗产给到法定继承人,有人留给初恋,也有人留给儿时的玩伴。可见,一些人想要颠覆法定继承的陈规,实现自己心中真正的“次序”,把遗产留给真正珍视的人。
还有1.72%的人立遗嘱是为了照顾子女,说明非婚生子女的社会现象客观存在。
在过去,立遗嘱主要是关于一个家庭的决策,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牵扯出一地的鸡毛蒜皮。但对于未婚不婚者而言,立遗嘱更多像是对自己人生终点的规划。
在清明前夕,新周刊记者走进了中华遗嘱库,听到了几则关于遗嘱的故事。
01 未婚的中年女性,决定立遗嘱
禾美是一位70后,至今未婚。自2001年起,她独自一人在北京打拼,之所以突然想起要立遗嘱,是因为母亲骤然离世。
2021年底,80多岁的母亲在老家摔了几跤,之后就元气大伤,茶饭不进。当时处于疫情比较严重的时期,医疗资源也不足,耗到后面母亲连吊针也打不进去了,因为皮肤和血管都已经萎缩了。
有一天,母亲说要上厕所,父亲正准备抱她去,结果母亲就在父亲怀里悄然没了声息,不知不觉就走了。
虽然母亲走得很安详,但她一句话都没来得及留下——这在禾美看来是一个终身的遗憾。她深为触动,于是在母亲辞世后不久,就决定到遗嘱库登记遗嘱和遗言。
但在继承人这一栏上,禾美做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她把财产留给了两个小外甥女,没有留给年迈的父亲。
这样的安排看似不合常理,但其实是她思虑周全的结果,“我现在还没有结婚,未来也许会进入婚姻,但能否生小孩不好说,对吧?我的年龄就摆在这里。那未来的我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养老怎么办?”
她承认,这是她的一点“小私心”,因为再不未雨绸缪,摆在她面前的是冰冷的现实——如果年老后没有伴侣,没有孩子,那么父母一旦都离世后,谁都有可能成为自己的监护人。
禾美不想让自己的晚年任人摆布,因此她觉得身边需要有能够让她信任的人,并且这个人在未来也愿意当她的监护人。
小外甥女是禾美细细思量过的选择。她和两个女孩年龄相差不到10岁,从小一块长大,聊天也能聊到一块去。立完遗嘱后,她也不着急跟两个女孩谈论未来,觉得来日方长,只是告知对方将会收到遗产。
禾美并非不爱自己的父亲。相反,她早早替父亲想好了:父亲有七个孩子,平时都会一起赡养他,晚年不成问题;如果她真的把财产留给80多岁的父亲,打理起来未必不是一大麻烦事。
她觉得父亲最需要的或许不是财产,而是情感的陪伴——自从母亲走后,在家乡独居的父亲总是让禾美很挂心,“一到了晚上,我就觉得他很孤独。”
因此,禾美会尽量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给父亲打电话,嘱托同村的姐姐们照看他。
禾美坦言,自己偶尔也会为婚育问题感到焦虑,这甚至成为了母亲“临终都不能闭眼”的一个心结。
今年甲流流行期间,禾美不幸中招,发烧在家里躺着,没有一粒米下肚,也没有接到任何电话。她突然想到,自己会不会像孤寡老人一样,哪天走了也得一个星期后才会被人发现。想到这里,她不免伤感起来。
禾美本身并不排斥婚姻。年轻时,她有一段超过5年的恋爱,但最后还是错过了。之后,她一直没有遇到理想的对象,也坚持宁缺毋滥。
因此,立遗嘱会让她感到安心。一来,梳理财产是对人生价值的认可,证明自己在这个世界努力过;二来,遗产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分配,也不会有所缺憾。“其实即便一个人,我还是觉得生活很美好的。如果能提前规划就更好,不至于老来慌手慌脚的。”
02 “希望我的骨灰撒在铁路上”
除了中年女性,越来越多未婚的年轻女孩也走进了遗嘱库。
21岁的小波,一年前也登记了遗嘱。当时,她的学业很紧张,几乎是跟着导师996连轴转,以至于出现了心悸的症状。因为担心自己有猝死的可能,小波便在自己20岁那年立下了遗嘱。
作为一个00后,她更看重自己的电子产品和虚拟财产,比如百度网盘、微信、B站上的数据,于是打包了一个清单,在遗嘱中留给了母亲。
因为学的是工科专业,所以她的遗产还有一个小秘密——内含有一个专利,是她在大学时设计的一个算法,目前已经投入应用。
她觉得,这些虚拟财产里面有她生前的轨迹,留给家人,多少也是个精神寄托。“她可以选择打开或者不打开。如果她没有办法从伤痛中走出来,可以通过这些东西表达怀念。而且,能从中发现女儿在世时创造过的社会价值,相信她也会得到一些慰藉吧。”
至于她个人的财物,主要是来源于奖学金和兼职,数额并不大,她便自作主张留给了自己最信任的朋友,希望她能帮忙捐掉。
在葬礼方面,她也不太喜欢太传统的仪式,曾幻想过可以有“把骨灰发射到太空里”的计划,“我生前没有办法去,但这一生总得有点我身上的东西去一趟地球以外的地方吧,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但这毕竟是遥不可及的未来,所以她更切实的遗愿是,可以把自己的骨灰撒在连接父亲和母亲老家的一条铁路上。
小波小时候常常坐3个小时的火车去看望外婆,那条铁路和长江有个交汇口。她希望自己的骨灰可以被留在大桥下的某一处土地上,这样或许可以让父母感到她仍在身边、仍在他们连接的纽带上。
交代完这些,小波才觉得心里有了底。她觉得,立遗嘱是一种直面人生的乐观主义,也不必等到成家了再做。
若真的有离世那一天,她更希望自己的幸福留言能让父母对她的死亡释怀,“我希望他们知道,我在死亡那一刻并不孤独,我已经圆满又平静地过完了我的一生。我也会告诉他们,我每一次对于生活的热爱,都是来源于他们对我的爱。”
范仲权是一位遗嘱订制师,一直在遗嘱库工作。近年来,他见到越来越多像禾美和小波这样有主见的未婚或不婚女性,为自己的未来或身后事做好打算。
他觉得,以前立遗嘱是老年人的专利,会被视作一个人生的终点,但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会把它当作是一个阶段内的自我审视,反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更重要的是,越来越多未婚和不婚的人发现,按照法定继承原则,财产不一定给到自己想给的人:有些人没结婚,但他们有伴侣;有些人想捐给公益机构,但无法托付他人。
还有一种情况,是基于很细腻的人性考量。
在今年春节后,范仲权遇到一位女孩,今年30岁出头,在一家IT公司上班。她把80%的财产留给了父母,但把20%留给了一位从小一起长大的闺蜜——她希望自己日后若有不测,闺蜜可以帮忙照看自己的父母,给予关心和爱护。
03 单身,不妨碍立遗嘱
未婚和不婚者愿意提前立遗嘱,也是因为对婚姻不再盲目抱有期待。
在中华遗嘱库的创办人陈凯看来,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必然。“在经济比较落后时,婚姻具有经济功能,承载了一个社会个体生存的需要,就是俗语里的‘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能实现经济独立,就不再会因生存的考虑而进入婚姻。”
在遗嘱库里,陈凯见过太多婚姻家庭背后的龃龉和心思。“一些人的想法,荒谬到即使是最厉害的编剧都编不出来。”
一些男性会希望以婚姻状态作为限定:“如果我死的时候,太太已经跟我离婚了,她就不能分我的钱;如果还没离婚,她就能分得一份。”
或者希望在遗嘱中“限制”自己的妻子再婚,比方说“我的财产可以给太太,但如果她再婚了,我就只给一半”。
遇到这种执念,遗嘱订制师一般都会出手干预,明确告知对方不能这么写。
一些女性也会防着自己的丈夫,希望把财产全留给孩子。“女性到了一定年龄以后,再婚的概率远远低于男性,但男性无论七八十岁都有再婚的可能。因此若是配偶去世,女性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就更倾向于给自己的子女。”陈凯解释道。
在离婚冷静期前来的人也在逐年增多,很多人“离婚不成,先立遗嘱”。基于当下的社会文化和司法系统对离婚的慎重态度,离婚越来越难,有些人可能10年都没能成功离婚,所以财产多了之后,他们就会来咨询遗嘱事宜——首先要排除配偶是法定继承人。
在陈凯数年的工作经历中,“防儿媳女婿”也是较常见的一种要求。“有的要求财产给孙子,但是孩子他妈不能碰;或者房子给孙子,但不允许儿媳入住。”
因此,遗嘱库里常常藏着大量的秘密,登记遗嘱的密室也是一个奇妙的空间,一扇门就会分隔出谎言和真相。
陈凯遇到过一位老先生,在老伴面前点头应允说“行行行,会把房子留给小儿子”,但当他一进密室,就跟工作人员改口说:“我老伴那一半要给小儿子是她的事,我这一半不打算给小儿子。”
在遗嘱库待久了,陈凯也见过许多人性中不堪的一面——比如逼迫父母来立遗嘱的。老人家来到现场后一直不说话,年轻人就胁迫父母说“你在家怎么说的”,还在背后掐老人。
这种情况一经发现,也会被工作人员及时制止,因为遗嘱订立一定要遵循自愿原则。
遗嘱订制师范仲权也有同样的感受,就是千万不要在利益面前考验人性。他目睹过一个重组家庭,原本相处得十分融洽,两个家庭的孩子把对方当做亲生兄弟一样,也把继父和继母视为至亲。
但在男主人骤然离世后,他带过来的孩子马上提出要跟继母分家。彼时,这位父亲还没入土为安。这撕破脸的速度,让人错愕。
因此,在单身的状态下立遗嘱,反而会觉得轻松,因为不需要牵扯太多人情世故,就像禾美所言:“有家庭的人立遗嘱,可能更多是出自对子女的爱。他们那种强烈的‘一定要保证财产给到孩子’的期望,我可能体验不到。我分配财产只能说是为我的未来考虑。”
包括立遗嘱时写的“幸福留言卡”,禾美也是写给自己:希望十年后不会再受困于当下的现实难题,并且状态比当下更好。
目前,中华遗嘱库已经保管超过了25万份的遗嘱,相应的就是逾25万份秘密。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相信未婚不婚的遗嘱人会持续增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因此未来会有更多成年人独自思考自己的身后事。
但这绝不是一种悲哀,正如遗嘱登记中心的电子荧幕上的一句提示:录像时不要哭泣,立遗嘱是开心的事情。
12514起
融资事件
5990.28亿元
融资总金额
7744家
企业
2454家
涉及机构
695起
上市事件
8.49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