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刘强东痛恨的PPT大师,要被微软终结了?

这一次,OpenAI宣布推出GPT-4的次日,微软就推出了Copilot,二者打了个漂亮的配合。刚刚宣布了将升级Gmail等应用的谷歌,再一次落了下风。

“我们相信,下一代人工智能将掀起新一轮生产力增长浪潮。”

北京时间3月17日零点,微软举办了一场名为The Future of Work的活动。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活动中如是说道。

此次活动就一个目的:公布微软办公套件的重大升级,正式宣布推出Microsoft 365 Copilot。被微软称为“下一代AI生产力技术”的Copilot基于大语言模型,是其与OpenAI深度合作的又一个产物。

Copilot可以为用户做很多事:写文档、秒做PPT、记录和梳理在线会议内容、制定工作计划、写邮件、分析数据、制作图表等等。

这个名字是从技术论坛GitHub帮程序员写代码的AI辅助程序那里借来的,英文词汇原意是“副驾驶”。

它就像是微软“大眼夹”的华丽重生版。那个诞生于1997年的曲别针小助手,总是热心等着帮用户写简历和信件,却备受冷落,并最终被微软抹去。

图/曲别针小助手

这一次,微软信心满满。

微软强调,Copilot并不仅仅是微软办公软件与ChatGPT的简单结合,而是一个系统:“为了构建Copilot,我们不仅仅是将ChatGPT连接到Microsoft 365。Microsoft 365 Copilot是由我们称之为Copilot系统的东西驱动的。”

图/微软

据微软365负责人贾里德·斯巴塔罗(Jared Spataro)介绍,Copilot系统有三个部分:微软365应用程序,包括Excel、Word、PowerPoint、Outlook等;Microsoft Graph中的个人数据;以及大语言模型。而大语言模型“包括GPT-4”。

图/微软

微软不仅仅想要用户在某个办公软件中孤立地使用大语言模型,而是想要打通任督二脉。Copilot将可以穿梭在各个应用中,甚至结合用户的个人信息、邮件内容等做出回应。

ChatGPT三个月前上线并爆火,引发了科技公司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军备赛。这一次,OpenAI宣布推出GPT-4的次日,微软就推出了Copilot,二者打了个漂亮的配合。刚刚宣布了将升级Gmail等应用的谷歌,再一次落了下风。

Copilot究竟能做什么?

先说个最容易引起打工人共鸣的例子:PPT制作。在活动中,微软演示了Copilot变Word为PPT的“魔法”。一个Word喂进去,PPT马上就做好。

图/微软

用户还可以继续让Copilot做调整:某页或者整体多一些图片、加点动态效果、语言再精简一些。输入指令,Copilot直接搞定。

在Excel的示例中,Copilot能直接总结从一张销售数据表格中,总结出三点关键趋势如“第三季度上升之后,制造成本在本季度下降”。

进一步地,可以在用户的要求下制作一张新Sheet,分析其中的一个趋势。新Sheet中不仅展示了以产品、国家等不同维度梳理的数据表格,还配上了折线图,甚至可以在要求下为表格填色以做视觉强调。

用户接着就图标提出问题如“如果XX保持上一季度的增长率会怎么样”,Copilot不仅回答了问题,还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制作一个图表。

图/微软

在邮件中,Copilot可以帮用户找出优先级高、值得跟进的邮件。读邮件时,Copilot可以帮忙总结重点;写邮件时,用户还可以提供数据和文档,让Copilot结合资料帮忙编写内容,而用户可以要求进一步润色长短、措辞甚至是撰写的风格。

图/微软

在团队协作中,Copilot尤其可以施展拳脚。在微软Teams的使用中,用户可以随时在在线会议中让Copilot总结目前会议的重点、谁说了什么、有什么讨论了但是没有解决的问题。如果有错过的会议,Copilot有生成的会议回顾可以参考,用户也可以继续向Copilot提问,如为什么会议中做出了某个决定。

此外,在侧边栏可以随时呼出的Copilot还可以随时提供其他帮助,用户以聊天的形式让Copilot帮忙就行。如工作群聊信息太多,让它总结下有没有什么重要的内容,在对外的会议中让Copilot给出与会公司的相关信息等。

值得一提的是,微软Power Automate也嵌入了Copilot,用户可以输入指令跨应用和服务创建自动化工作流,而这在过去有一定的学习门槛。

将AI嵌入办公应用中并不新鲜,微软的“融会贯通”是其关键点。今年2月,协作应用Notion就上线了Notion AI的新服务,其背后采用的正是OpenAI的GPT-3模型。用户需要以每月10美元的价格使用该服务。

目前,Copilot还没有面向所有用户开放。微软表示目前正在与20个客户测试这项服务,并将在未来几个月分享更多关于定价等细节信息。

对于Copilot,微软的定位很高。在活动中,贾里德称:“它与你一起工作,嵌入到数百万人每天使用的应用程序中:Excel、Word、Outlook、PowerPoint、Teams等等。我们不仅仅是需要一种更好的方式去做同样的事,而是需要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

在微软的叙事中,Copilot这样一个“下一代生产力技术”有着美好的使命:拯救打工人的灵魂。贾里德谈到了工作不应该仅仅是一份工作,不仅仅是喂饱肚子,还要滋养灵魂,而Copilot就是要帮人们找回“工作的灵魂”,帮人们从琐碎繁杂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

支持者的兴奋溢于言表。一名用户推特表示,微软Copilot具备联通能力,解决了ChatGPT的“最后一英里问题”。

图/Twitter

但一些人在看过微软的大动作后表示担忧,如定价未知、自己是不是要被AI替代了。

更广泛的担忧是数据隐私与准确度。尤其是对于一个服务于工作场景的智能系统,人们担心个人及公司的数据会在云上乱窜,也担心不准确的信息会酿成麻烦。

图/Twitter

微软强调了Copilot出错的可能性。贾里德在一篇博客文章中说道:“我们通过指出限制、来源追溯,以及提示用户根据专业知识审查、核实和调整内容,来清楚地说明系统是如何做出决策的。”

另一方面,纳德拉则提出了一个有意思的观点。他表示,有时候错误也是有意义的。他举例,一个人想要创建祝福家人生日快乐的邮件,Copilot即使写错了出生日期,仍然是可以提供帮助的。重点在于人们意识到Copilot出错的可能并加以检查。

对于Copilot的怀疑态度,实际上来自于微软在这件事上的急速狂奔。就在近日,微软裁撤了人工智能部门中的“道德与社会”团队。最近,该团队一直致力于识别微软在整套产品中采用OpenAI技术所带来的风险。

此举被外界看作是微软在商业推进与AI伦理之间选择了前者。The Verge称,该团队在内部扮演说“不”和“慢下来”的角色。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消息是,据The Verge报道,大量AI应用集中上线,似乎让微软面临着算力资源短缺的窘境。为了给新必应和Office 365留下足够的资源,微软不得不对AI硬件资源采取“配额供给”制度,限制公司内部其他AI工具开发团队的资源用量。

而在去年11月,微软曾与英伟达宣布将新增数万块处理器扩大AI处理能力。

贾里德不认为微软跑得太快:“为了满足客户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我们必须迅速、负责任地采取行动,边走边学。”他还表示,微软将从小范围测试中收集到Copilot的反馈,并随着规模的扩大改进模型。

微软似乎是以小步走开端,以确保任何代价高昂的错误尽早被发现。微软首席科学家杰米·蒂文说:“我们正在应对‘越狱’等长期的和新的风险。我们会犯错误,但一旦犯错误,我们会迅速纠正。”

微软自然不会自己说自己“跑得太快”,但它的确又一次跑在了谷歌的前面。

微软已经向OpenAI投资了110亿美元,并不遗余力地将其整合到微软的各个角落。这可能是微软面临的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使其能在搜索、生产力软件、云计算等领域与谷歌展开竞争。

当推出整合了ChatGPT的新必应时,微软曾告诉投资者,在搜索领域每从谷歌手中夺走1%的市场份额,都将带来20亿美元的年收入。它似乎取得了初步的成功:微软上周表示,必应现在拥有1亿日活用户,其中三分之一是重新推出必应后的新用户。

反观谷歌,虽然研究生成式AI已经多年,却对推广抱有谨慎的态度。谷歌也在ChatGPT的大火和微软的突进中被动应战,却始终落人一步。

在新必应之后,谷歌宣布推出聊天机器人巴德(Bard),却在演示中出现事实性错误,导致母公司Alphabet的市值一夜蒸发千亿。目前,Bard仍然没有对公众开放,也没有像必应那样相对广泛的大众测试,而是选择“可信赖的”人员进行内测。

据路透社3月15日报道,谷歌向开发人员和企业公开了大语言模型PaLM的API,后者可以用以构建AI模型,也可以将聊天机器人功能编程到他们自己的应用程序中,接入的定价尚未公布。

相比之下,OpenAI于3月初开放了ChatGPT网页版同款模型GPT-3.5-Turbo的API,价格折算下来输出100万个单词只需要2.7美元,约合人民币700字仅需2分钱。

此外,就在本周,谷歌还宣布将把生成式AI整合进Google Workspace中的应用程序中,包括谷歌邮箱(Gmail)、谷歌文档(Google Docs)等。

谷歌云CEO托马斯·库里安(Thomas Kurian)称:“谷歌的下一步计划是让人类成为AI合作的支持者。”

然而,在不到两天的时间里,先是OpenAI宣布推出GPT-4新模型,同步开放API申请,紧接着微软直接发布了Microsoft 365 Copilot。GPT-4的前奏、专门的活动、全面的演示,微软这一拳打得很实。

微软Copilot所冲击的大概不仅有谷歌。以苹果Siri、亚马逊Alexa为代表的“上一代智能助手”,能轻易地从微软Copilot中看到未来的样子,虽然后者目前仅限于工作场景。

另一边,刚刚推出了文心一言的百度,不得不面临对标者技术升级的窘迫,而微软谷歌的搜索大战,只是更大的一场生成式AI大战的其中一场战役。

至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逆势崛起的中国办公套件WPS,面对进化后的微软Office 365,兴许得考虑找到自己的OpenAI。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字母榜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AI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