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真正敢拿着300万退休的,只有上海土著

在陈女士提前退休的这则故事里,最重要的标签其实不是300万,也不是丁克。

1992年,美国出版的一本《要钱还是要生活》的畅销书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另类的人生选择——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Retire Early)迅速积累财富,在35岁之前提前退休。

就算放在四五年前,这都是中国人不敢想象也不想理会的生活方式,但这几年来,有关“提前退休”的话题,闯进了疲惫中国人的内心。究竟存够多少钱,才能提前躺平?

居住在上海的陈女士的答案是300万。今年2月,陈女士决定和丈夫一起退休,以300万存款共度不用闹钟叫醒的余生。这些视频发布到网上后,引发了颇为热烈的讨论。

但真正问题的核心似乎不是300万,也不是丁克,而是“安全感”——这是成长于上海这座全国*都市的本地中产们,天然的松弛感。

当事人陈女士的社交媒体账号。

01、80后、丁克、300万、退休

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预计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的方案。

陈女士今年33岁,按照这个方案,她到2055年仍然需要工作。但今年2月份,陈女士单方面决定提前退休。

去年年底,夫妻二人双双失业。相比之下,陈女士面临的处境显然更艰难。职业女性到30岁之后,即便把“丁克”二字写在简历上,招聘方仍然会心存疑虑。面试屡试屡败之后,陈女士慢慢放弃了找工作。

“退休”前,她是一名游戏设计师。丈夫43岁,原本从事房地产行业。两个人结婚10年,决定丁克到底,恰好双方父母也很支持。

夫妇俩住在上海“外环外”,无房无车,有存款300万。两边各有一个老人,都有退休金,养老不需要他们操心。未来躺平,似乎不是不可能。

作为上海人,陈女士夫妇两方的家长都很开明。

在她的叙述中,丈夫社保已经缴满了15年,有医保,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后也有退休金可领。夫妻俩共同拥有的300万存款,大部分以“大额存单”存进了银行,剩下的一小部分用于炒股、买基金。她预计,每个月理财收入能有1万元。

她算了一笔账,每天的生活开支,最少的时候一天不花,最多的时候花一千来块,平均下来一个月6000元左右。这笔钱,“足够我们用到70岁。”

退休后,陈女士和先生过上了低物欲的健康生活。她每天买菜做饭、休闲娱乐,不需要为工作操心焦虑。这些生活片段被她拍成视频发布到社交媒体,构成了人们对“FIRE生活”的想象,同时也足够让绝大多数仍然坐在办公室的打工人感到不忿。

在社交媒体上,失业、80后、丁克、300万、退休等标签,都是当下最热议的社会话题,涉及了中国人在年龄焦虑、生育成本、退休、存款等问题的讨论。

有评论说,“别说300万,我连3万都没有。”

这不是一句玩笑话。2022年DT财经的调研显示,工作5年以后,人们的存款开始走向两极分化,没钱的越没钱,有钱的越有钱:工作5年以上的人中,有13.2%的人没有存款,这个比例比职场新生代的还要高。但已经有20.1%的人,存款达到50万元以上。

也有人讨论到这对夫妻的丁克状况。在教育内卷、育儿成本*提高的现代,丁克的确能让一对普通中产夫妇省下巨大的金钱投入。但对于养老的忧虑随之而来,没有孩子,将来怎么办?300万存款的利息,能抵抗通货膨胀吗?钱用完了、人也老了,没人照顾怎么办?

以上的每一个提问,都足以让任何一个打工人感到恐慌,但陈女士的回应是轻飘飘的一句——“活在当下”。

02、松弛感是一种特权

在陈女士提前退休的这则故事里,最重要的标签其实不是300万也不是丁克,而是“房子”和“上海本地人”这两根双重定海神针的结合。

没有房子的新上海人,其心酸早在电视剧《心居》里展露无遗:“在上海,即便是我这样一个天天买菜烧的外地媳妇,都懂得房子是一个人的脸面……租房的,那都是无根的浮萍。而对我来说,房子可不只是脸面,更像是刀刀见肉的里子,伤筋动骨。”

在上海有一种说法,“混得好的一般不是本地人”。这句话,也可以换一种解答:在上海,只有非本地人,才需要为了混得好而拼命内卷。

上海人拥有得天独厚的松弛感,而那些努力“混得好”的外地人,则是如《心居》里的新移民冯晓琴般积极、紧张,目的性过强,看起来苦大仇深。

即便是对已经在上海买房、定居下来的新上海人来说,如果不主动卷,仍有阶层掉落的危险。所以他们仍不敢掉以轻心。

而陈女士夫妇的“退休生活”,在影视作品中早有映射——电影《爱情神话》里,老白和他的朋友们,过的不就是这样的生活吗?

多数人印象中的上海,是高耸的摩天大楼里,白领们喝着咖啡、谈着几千万的生意。但这部电影另辟蹊径,把镜头转向弄堂,对准了上海本地人。人们才发现,他们原来过着一种与时尚、内卷毫无关系的松弛生活,在买菜、做饭、晒太阳之余,还有时间谈谈艺术和恋爱的那些事。

在这其中,房子又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电影里,老白母亲催促老白将房子过户给儿子白鸽,老白则愤愤然说让儿子自己挣钱买。但老白妈妈的一句话,直击这场“上海悠闲神话”的核心——你的房子也不是你自己挣钱买的,还不是你外公给你的。

在这座超一线城市里,有了房子,就有了较为稳定的生活保障,以及躺平的基础。即便不能租出去当房东、享受稳定的资金收入,房子也能给人提供稳定的社区关系。

对于土生土长的上海中产来说,他们没有背井离乡实现阶层跃迁的野心和压力。毕竟,上海已经是全国*的城市了。

更重要的是,亲人、朋友、社会资源等一切重要的社会关系都已经在那里。因此,这种松弛感,不只是来源于房子和经济问题,还来源于更深层的心理安全。

公众号“塔门”曾经调研过一些居住在上海外环及城郊的上海人,发现他们有6成主动选择在郊区工资水平一般甚至比较低的工作。

根据上海第5、6、7次人口普查数据,近 30 年来,上海中心城区人口占比分别为42.24%、30.3%和26.87%,这意味着上海人正在搬往郊区去,过上一种更为躺平的生活。

在上海这座超级大城市里,财富的扩张仍旧是永远的主题曲。上千万的像冯晓琴一样的“外地人”来到这里拼尽全力企图获得一席之地,只不过,如“老白”一般的上海本地人,在这种无止境的奋斗叙事中逃逸出来了。

另一个更有力佐证上海松弛的数据,是上海去年的总和生育率降到了0.7。就像这对住在外环以外的丁克夫妻一样,松弛的上海本地人,也许并不那么焦虑未来养老的问题。

然而别忘了,正是那些涌进的外来打工人,为上海人的“活在当下”,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基础资源,那正是上海松弛神话的另一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新周刊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