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超级独角兽诞生了。
投资界获悉,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极氪”)宣布完成7.5亿美元A轮融资,投后估值高达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近900亿元。翻看投资方名单,阵容也颇为豪华——由Mobileye创始人Amnon Shashua教授、宁德时代、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共同投资。
这家造车超级独角兽的掌舵者正是 “汽车狂人”——李书福。1963年出生于浙江台州农村的李书福,放过牛、开过照相馆、生产过冰箱、卖过装潢材料、造过摩托车,直到1996年杀入汽车行业,一路带领吉利成长为一家汽车巨头,并在2021年创立了极氪品牌,进军高端电动车。
两年长为一只独角兽,极氪堪称中国新能源大爆发的缩影。眼下,几乎所有的VC/PE都在投新能源,所有人都相信这是一条关乎国运的超级赛道。正如极氪总部所在的浙江宁波,这座海港城市也在新能源产业后程发力,呼啸而来。
两年估值近900亿,
吉利“亲儿子”要去IPO了
这是今年迄今最豪华的一笔融资。在官方声明中,本轮投资方被极氪定义为生态伙伴,在各自领域都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
具体来看,Amnon Shashua教授掌舵的芯片巨头Mobileye,堪称是自动驾驶江湖中的老牌豪门。去年10,Mobileye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一举成为自动驾驶最大IPO,最新市值超过340亿美元。迄今为止,该公司芯片产品已累计卖出1亿颗。而极氪与Mobileye也是深度捆绑,旗下车型极氪001和极氪009搭载的智能驾驶芯片正是来自于Mobileye。
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更无需赘述。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6.1GWh,其中宁德时代占比44.41%,依旧占据着头把交椅。与此同时,宁德时代的投资触角更是覆盖整条电池产业链,被业内称作产业资本“四大金刚”之一。实际上,这已是宁德时代第二次加注极氪,早在Pre-A轮融资时就已参投。
此外,越秀产业基金、通商基金、衢州信安智造基金均为国资背景投资机构,分别来自广州、宁波和衢州。极氪表示,上述三家将协助极氪整合其丰富的产业资源,助力极氪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
那么,极氪凭什么?
时间回到2021年3月,极氪由吉利汽车、吉利控股集团在宁波共同投资成立,宣告吉利杀入高端电动汽车赛道。在品牌成立之时,极氪CEO安聪慧曾表示,“大象转身确实比较难,历史包袱也很沉重。我们的转型有劣势也有优势,我们能利用吉利汽车的资源,也有传统制造的经验,可以走出第三赛道。”
同年8月,刚刚成立的极氪宣布完成了5亿美元Pre-A轮融资,参投方包括英特尔资本、宁德时代、哔哩哔哩、鸿商集团和博裕资本等五家生态伙伴。彼时,极氪的投后估值约为90亿美元。
基于重资打造的SEA浩瀚架构,极氪也不负众望。2021年10月,极氪交付首款产品“极氪 001”,价格为 29.9 至 38.6 万元;随后,极氪又推出一款MPV车型“极氪 009” ,售价为 49.9 万元至58.8 万元。截至今年1月底,极氪品牌累计交付量已突破8万台,创造新势力最快交付记录。根据极氪规划,2023年计划推出两款全新产品;到2025年,计划销量达到65万辆,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居全球前三。
当然,极氪目前依然亏损。根据吉利此前公布的财报数据,2021年极氪营收为28.68亿元,同期净亏损达10.1亿元;2022年上半年,极氪营收88.28亿元,期内净亏损为7.59亿元。
为此,极氪正加速冲刺IPO。去年12月,吉利汽车在港交所公告称,极氪已于12月7日按保密基准向美国证交会递交可能进行IPO的注册声明草拟本。报道称极氪计划最早于2023年第二季度在纽约上市。极氪还考虑将香港作为其上市地点,但选择纽约是希望获得更高的估值。
此次A轮融资完成后,极氪的投后估值达到1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86亿元,已超过“蔚小理”三家造车新势力在美国IPO前的估值。如无意外,极氪有望创下造车新势力最快IPO时间记录。
60岁汽车狂人,坐拥多个IPO
“从台州出发,在宁波腾飞”
极氪迅猛崛起背后,离不开一个人——李书福。
1963年,李书福出生在浙江台州一个小山村,从小就展现出经商头脑。他在上小学时,利用暑假为生产队放牛,一个暑假能赚6到10元,而那时学费是免交的,书本费也就1块多钱。到了高中时期,李书福向父亲借了120元,买了个照相机,骑着家里的自行车,走街串巷为人照相,最后还开了一个照相馆。
22岁时,商业嗅觉敏锐的李书福,与人合伙成立了黄岩县石曲电冰箱配件厂,生产的电冰箱零配件供不应求。此后,工厂又扩大产品种类,开始生产电冰箱、电冰柜等制冷设备,一举成为台州最大的民营企业。直到1989年,因为客观环境的变化加上内部股东意见分歧等,深感疲惫的李书福将全部资产送给了乡政府,自己则选择去往深圳大学读书。
1992年,李书福再次创业,成立了吉利建筑装饰材料,生产镁铝曲板和铝塑板。由于洋品牌价格高,国产品牌占了很大的优势,他迅速了打开市场。但后来由于专利被人抄袭,李书福不得已放弃了这门生意。
此后,李书福“决心做实业”——先是从摩托车开始。1993年,他花费数千万元收购了浙江临海一家国有邮政摩托车厂,并成功研制出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取名“吉利”。接着又与行业老大“嘉陵”合作生产“嘉吉”牌摩托车,出口至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到了1996年,吉利摩托车产销量已达20万辆。
几乎同一时间,李书福杀入了汽车行业。1996年,他在临海征地850亩,宣布投资5个亿,筹建吉利“豪情汽车工业园区”。但在当时,汽车行业还没有向民营企业开放,然而李书福却曾不服输地表示,“轿车是什么?不就是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一个发动机、一个车壳,里面两个沙发吗?”
最终在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际,吉利成为首家获得轿车生产资质的民营企业。此后,吉利一路高歌猛进,2006年年销量已突破20万辆,跃升轿车行业第7名。吉利汽车也在2005年成功在香港上市,最新市值近1200亿港元。
但李书福的野心并不止于此。2010年,李书福斥资18亿美元,收购有86年历史的欧洲老牌车企沃尔沃,成功缔造了“蛇吞象”案例。随后,吉利开始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并在2017年与沃尔沃合资成立领克汽车,聚焦混动高端市场。同一年,吉利控股又成功收购马来西亚宝腾汽车、英国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以及美国飞行汽车公司Terrafugia。
时至今日,李书福已打造出一个天地一体化出行生态,覆盖了新能源科技、共享出行、车联网、智能驾驶、车载芯片等领域,甚至在手机和商业卫星领域也有所布局。不仅如此,李书福也正批量收获IPO,此前沃尔沃、极星汽车、亿咖通科技已纷纷成功上市。而路特斯科技也在近日宣布将通过SPAC方式登陆美股,即将成为李书福又一个重磅IPO。
回顾吉利几十年创业路不难发现,李书福与宁波渊源颇深——早在1999年,吉利汽车就落户宁波,2007年重磅发布《宁波宣言》宣告战略转型。如今,吉利在宁波已集聚吉利汽车全球总部、领克汽车全球总部、奔驰smart全球管理总部、极氪智能科技全球总部以及吉利汽车研究总院。
“从台州出发,在宁波腾飞,宁波是吉利汽车高质量发展的起航地、加速器。”在多个场合,李书福曾一再强调宁波对吉利的意义。
为何会是宁波?
眼下,宁波正成为中国新能源版图中的后起之秀。
宁波,古称为“鄞”、简称为“甬”,明朝时期取“海定则波宁”之义,将明州府改称宁波府,并沿用至今。宁波地理位置优越,东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北濒杭州湾,西接绍兴市,南临三门湾,并与台州相连,是中国大运河南端出海口、“海上丝绸之路”东方始发港。
但回顾过往,宁波在新能源产业发力较晚,外界对其印象并不深刻。截止目前,宁波汽车产业链关联企业超5000家,其中只有20%的企业开始拓展新能源市场。此外,宁波在新能源产业链也存在不少布局空白。例如,作为新能源汽车“心脏”的动力电池产业链布局不深;汽车零部件行业整体能级较低。
但宁波的优势同样明显。作为长江三角洲的南翼经济中心,“宁波制造”一直以来在中国制造业版图中占据重要一席。数据显示,宁波拥有国家级单项冠军企业10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因此也被誉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
如今宁波正迎头赶上,这座城市也越来越多与新能源联系在一起。
在这当中,诞生于宁波的容百科技便是一个典型案例。自2014年成立伊始,容百科技便专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研发生产,拥有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等一批头部客户,背后则聚集了蔚来资本、长江产业集团、国科投资、金浦投资、元禾厚望、云晖资本、经纬创投等一众VC/PE。2019年7月,容百科技也成为科创板首批上市企业之一,最新市值超过340亿元。
还有老牌企业杉杉股份。成立于1992年的杉杉股份,在创始人郑永刚的带领下,于1996年登陆A股后,开启了由服装业向新能源产业的跨界转型。如今,杉杉股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综合供应商,现有业务覆盖锂离子电池材料、电池系统集成、能源管理服务和充电桩建设及新能源汽车运营等。去年4月,杉杉股份旗下的杉杉锂电完成首轮融资,引进了问鼎投资、比亚迪、宁德时代以及中国石油旗下昆仑资本,投后估值为118.2亿元,一举跻身独角兽行列。
兵马未动,政策先行。今年1月底,浙江省发布《浙江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明确指出,支持宁波建设整车制造核心区,做大做强宁波等地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主导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
与此同时,宁波已有一系列配套政策出台。例如,每年征集一批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并组织攻关,对完成产业化的研发项目给予最高1000万元支持;鼓励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对符合条件的国际科技合作研发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经费支持。
而正所谓“母基金强,则创投聚;创投活跃,则产业兴”。资料显示,宁波自2013年1月设立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以来,截至2022年6月,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投资项目突破300个,3亿元自投金额直接引导社会资本超17亿元。据统计,2021年新增投资项目的领投方中,60%为宁波市外专业投资机构,诸如哈勃投资、金浦投资等知名VC纷纷汇聚宁波。
此外在2021年6月,宁波出台了《关于加快培育制造业百强企业的实施意见》,提出设立总规模500亿元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金。随后在去年8月,宁波海曙区产业投资基金正式成立,总规模20亿元,由海曙国投集团下属宁波海曙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宁波市澜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重点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以及区委区政府确定的转型升级重点领域。
今年2月,宁波又有两支基金相继设立。其中,慈溪智能家电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和浙商创投,联手成立了专精特新产业联结基金,重点聚焦对慈溪产业转型升级有重大引领和助推作用的项目。光智资本则宣布将联合中意宁波生态园,成立数十亿元规模的产业基金,加注城市数智化产业,该基金将围绕人工智能物联网、碳中和、机器人、新消费、新能源等新兴技术领域展开。
“书藏古今,港通天下”。如今的宁波,已成为长江经济带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毋庸置疑,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一场关乎国运、关乎人类命运的能源之战。站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向来“敢想敢干,冒险犯难”的宁波,开始前赴后继地投身到这一场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