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推特、亚马逊、Meta等知名互联网公司相继开启裁员浪潮,属于科技巨头的持续20年的扩张和神话,已然荣光不再。据美国企业服务数据库公司Crunchbase统计,截至2022年11月中旬,美国科技行业今年已有超过6.7万名员工在大规模裁员中被解雇。不少尚未裁员的公司也纷纷停止招聘或缩减招聘规模。
事实上,这一浪潮并未止于大洋彼岸。如果盘点近期披露的中概股三季度财报会明显发现,再也没有那些时髦的“黑话”了,打法、战略、心智……这些包装起互联网巨头新装的性感又时髦的词汇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降本增效”这一曾经与大厂光环毫不相关的“旧时代”土味词汇。一个肉眼可见的趋势是,尽管并不像海外科技巨头那么明显,但中国互联网公司,同样也在跟随裁员的步伐。
行业的转折,最终会体现在具体的个体遭遇上:大厂毕业去开滴滴、35岁危机……这些充满萧条意味的故事,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如果单纯地从商业逻辑来看,全球科技巨头的这种变化当然可以被解释。这种泡沫的坍塌和重建过程,在过去的日子里循环往复:人们把此刻与新世纪之初的那场科技股泡沫破裂相提并论——如此生长20年,直到大厦崩塌。
当摩尔定律已经逼近极限,真正意义上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却并未到来。上一轮技术颠覆所带来的红利,基本被瓜分殆尽。蛋糕已经不再变大,那么如何切割现有的蛋糕,就必然会是一个残酷的过程。这是降成本、大裁员的背后逻辑。
但相比商业逻辑的变化,市场之外的教育可能更为关键。曾经似乎永远年轻、永远斗志昂扬的科技公司们,如今却逐渐成为他们一度试图颠覆的过去。互联网没有改造一切,相反,那些潜伏在商业世界之外运行的更重要的影响因子,正在重塑年轻人的认知、改变公司的命运——他们开始逐渐发现,其实从来就没有什么完全的“在商言商”,企业永远是社会运行中的一份子,政治经济社会气候的微小变迁,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都是巨大的改变。
面对那些曾经承载我们对于美好未来期望的公司们陷入收缩和裁员的风波,黑格尔的悲观再一次充斥话语场间: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这当然没有问题。但是,我们还是希望,这一次能够不一样。特别是对于中国这一代的科技企业们来说,他们生长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年代,承载了我们对于公司制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更多期待。我们希望他们在中国公司的现代化道路上,能够走得比以往更远一些。
其实在全球百年商业史中,并不缺少那些能够穿越周期和时代的公司。它们之所以能够实现基业长青,不是因为抓住了某一个时代的风口,而是始终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在业务的上升期没有盲目扩张,在动荡的低谷没有自乱阵脚,始终能够沉下心把产品做到*。这才是公司发展真正的避风港所在。
当然我们此前也能看到,以腾讯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互联网公司们早在数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管理重构。但相比此前的居安思危式自我“革命”,如今的裁员则是考验转型成功与否、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能不能留住那些有价值的员工、真正实现降本增效而不是盲目收缩,这些都考验着企业的业务和组织梳理能力。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也是过去二十年来顺风顺水的年轻公司们所面对的*次真正意义上的管理考验。裁员、组织优化可能只是对过去粗放式扩张的一种反思开始;到了如今这一刻,如何真正意义上懂得向管理要红利的价值,是对于习惯了过去高速增长、躺在流量红利上就能够赚钱的科技巨头们来说更为重要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