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国内电车欧洲赶考:如何渡过缺电关?

在当下欧洲能源危机蔓延下,国产新能源面临的是其实欧洲个体国家刺痛的集体反馈,而在这个情况下,依靠“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其实是可以实现对危机的化解的。

瑞士能源供应短缺加剧,这或让中国出海欧洲新能源电动车“雪上加霜”。

日前,一条关于瑞士新能源的新闻持续刷屏。据外媒报道,瑞士计划推出一项关于电力能源使用的限制令,以应对入冬以来的能源压力,其中包括了对电动车的使用限制。如果该法案实际落地,瑞士或将成为全球*个限制电动车上路的国家。

尽管到目前为止,该计划仍处于瑞士联邦委员会起草草案的阶段,但作为欧洲这个寒冷冬季的缩影,瑞士的公开表态,也正彰显了能源危机下欧洲对新能源汽车的态度:用电,你要靠边站。

在这种态势,刚刚全面出海的国产新能源集体遇礁,该如何度过这一难关,正是考验各家车企智慧的关键时刻。

01.欧洲能源,全面吃紧

进入十二月,欧洲彻底进入冬季,而随之而来的就是盛传已久的能源危机。

而本次的能源危机程度有多大?据央视新闻报道,随着冬季寒冷天气的到来,因整体用电需求上涨而供应不足,法国或面临停电风险,可能影响60%的法国人口。

据了解,法国电力主要以核能发电为主,截至12月1日,法国的实际核电供应只能达到35千兆瓦,低于预期的40千兆瓦,电力缺口明显。

雪上加霜的是,随着法国气温整体降低,有机构分析,法国最早在12月5日就可能出现停电风险。让欧洲担心的是,法国并不是孤例,受对俄制裁反噬效应等影响,欧洲多国面临能源供应短缺的局面。

其中,瑞士因为电力供应紧张,或通过限制电动车的使用来维持紧张的电力供应;德国部分医院因为能源价格高企,也面临无力经营的困局;在匈牙利,各地已经开始实施关灯节能政策,各地剧院、球场、学校等公共场所减少开灯,甚至关门歇业。在奥地利,政府已经发布停电应对措施:在发生电力中断的*天,所有食品商店将关闭,在第二天,所有商店仍将关闭,但从10时至15时,它们将作为新鲜农产品的配送中心,负责将食品袋配送给居民。

如果说能源危机在欧洲各国的表现和应对措施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各国倒是选择一致:在能源供应不足的情况下,各国都开始严格限制电力出口业务,言外之意就是自己还不够用,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了。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一体的大趋势显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是道义与经济上的高度一体,另一方面却是严峻的现实困难,对欧洲各国来说,向左走向右走既考验各国智慧,又需要权衡利益。

开篇瑞士的限制电动车草案,就是*代表性的政策方向:降低非必要用电,来保障民生。

但显然,这个政策方向,对刚刚出海欧洲的国产新能源车企来说,如同晴天霹雳一般二、限行的背后,欧洲正在对国产新能源保持“安全”距离

实际上,通过限电保障民生并没有问题,但为什么会选择电动车开刀,却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当下欧洲新能源市场正处于持续放大阶段,由于欧洲关税较低,基础充电设施比较完善,客户环保意识强,加之全球碳中和的大趋势,使得新能源在欧洲市场持续受到欢迎。而在供应端,却呈现出另一种状态,由于欧洲传统车企众多,在技术转型上存在利益取舍这样的重大方向问题难以抉择,导致在电动车发展上,本地车企产品竞争力并没有外来新能源车企来的强劲,所以,供需失衡之下自然给了其他地区车企极大的市场机会。

以数据为例,根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1年数据,欧洲国家在售的新能源车型普遍在110到160款之间,而美国仅有70款左右,中国则超过300款,对比之下中国新能源车企品牌的琳琅满目确实是欧洲客户乐得所见的。 

在这种难得的发展机遇下,国产新能源品牌本就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情况下,大家选择组团出海自然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而且,国产新能源车企凭借产品性价比等优势,已经在出海这件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据欧洲咨询机构Inovev统计,2020年之前,中国汽车在欧洲注册量仅1万辆左右,2021年暴涨至8万辆,今年上半年达7.5万辆,预计全年可达15万辆。另据研究公司JATO Dynamics计算,2021年中国汽车在欧洲注册占比达14.7%,已是欧洲电动车的第二大来源地,仅次于德国。

很明显,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上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欧洲本土车企反而呈现出节节败退的迹象,根据欧洲*的专门研究中国的智库机构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所(MERICS)发布的报告,从2021年到2022年一季度,中国对欧洲的汽车出口额快速增加,其中的增量主要为电动汽车。

显然,作为传统汽车地位极高的欧洲地区,正在面临汽车产业升级节点下整体掉队的产业压力。据了解,当前中国向欧洲出口的汽车中非中资控制的品牌仍占主要多数,但近一半为美资的特斯拉,欧洲控制的企业仅占14%,而且中资品牌发展迅速,双方夹击之下,欧洲本土新能源产业生存压力陡增。

对欧洲新能源产业雪上加霜的是,在能源危机的袭扰下,整个新能源产业成本高企,直接导致运营规模缩水。根据标普全球旗下研究机构S&P Global Mobility在近期发布的报告,从2022年四季度直到2023年底,欧洲的汽车季度产量将比预期削减100万辆。产能规模、市场空间双向受挫,欧洲新能源行业自然寝食难安了。

在生存问题无法破局的背景下,西方针对中国新能源的怪论也开始大规模出现了。比如,美国保卫民主基金会(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 FDD)的一篇《中国将德国制造转做他用(Made-in-Germany, Co-opted by China)》的拼凑文章中,将以中国新能源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产业,描述成对德国技术获取的前端与非公开化应用的形象,并且在德国国内还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一方面是市场端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而另一方面是欧洲新能源产业面临的生存压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欧洲开始对国产新能源有了更多更严格的落地限制,虽然瑞士限行电动车,对国产新能源影响还不够巨大,但在能源危机之下,已经为了出海欧洲投入巨大的国产车企们,显然遭受不住任何环境上剧变所带来的大规模市场缩减。

02.危机下寻求破局

国产新能源汽车出海欧洲,无论是物理距离还是心理距离,要想达到在国内如鱼得水的境界恐怕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为了最快速度落地欧洲市场,很多车企都进行了著有成效的创新实践。比如,凭借在欧洲100多个城市运营规模和占到欧洲纯电动大巴市场约20%份额的市场基础,比亚迪出海不仅停留于产品层面,更有本地化生产销售的特征。在亚、美、欧众多出口地,比亚迪都建立生产基地,产品覆盖纯电动巴士、纯电动卡车、动力电池包组装、太阳能组件、汽车模具等。复用经营网络,建厂融入当地,显然是新能源出海最行之有效也考验内功的方式,但是就目前国产新能源而言,能达到比亚迪体量和市场地位的品牌少之又少,要想达到比亚利出海的效果,对于其他友商来说,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但是,如果找到发力点,体量小的国产新能源车企也有另一片蓝天。

爱驰作为在国内都难称一线的新能源品牌,出海的打法是却呈现出多点开花的特点,短短两年多时间,爱驰品牌已经出现在十五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丹麦、以色列、意大利、瑞士、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克罗地亚、法罗群岛、冰岛和斯洛文尼亚),特别是在以色列,爱驰U5成为市场爆款产品,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成为当地电动车细分市场销量前三名。爱驰这种短平快广的出海方式,更考验其团队对海外市场的掌握程度与落地效率。

爱驰带来的启示还远不止这些,新能源产品要想落地,一劳永逸的做法是产业落地。而技术全球化、供应链本地化才是产品竞争力提升的首要途径。针对欧洲国家众多,联系紧密又各自是独立个体的特点,过程新能源车企可以像爱驰学习,多点开花,分散布局。这样,既能将产业环节落地,同时中国企业也能保护核心技术,让自己的产品和市场不受单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影响。

在当下欧洲能源危机蔓延下,国产新能源面临的是其实欧洲个体国家刺痛的集体反馈,而在这个情况下,依靠“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其实是可以实现对危机的化解的。

参考资料:

1、《突然宣布:即将大停电!欧洲能源危机影响多国》,中国基金报

2、《未雨绸缪正当时: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风险与对策》,*电动网

3、《新势力出海:国内没玩明白,海外困难依旧》,DoNews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DoNews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新能源汽车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