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手机消费者,“等等党”众多。
在下行压力之下,厂商冲高的难度非常高。旗舰手机固然实力全面,仍然无法消除大多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
对于消费者而言,仅仅半代的产品力差距、半年的迭代时间,买旧和追新的界限似乎越发模糊,主机厂商面临家族新老旗舰内卷与大量竞品外耗。
随着855 Plus处理器面世,高通开始了半年一更的节奏,也决定了安卓旗舰推新周期。
如何平衡“半代”问题
“半代”难题,今年让高通格外困扰,除了与苹果A16,天玑9200竞争,还要降低8+Gen1存在感,以便让8 Gen2出彩。
于是,发布会上公布的8 Gen2 性能提升幅度,是基于8 Gen1相比,而非8+Gen1。
从安兔兔综合跑分结果来看,8 Gen2的总分为130万左右,相较8 Gen1(100万分),考虑到跑分伴有起伏,理论性能涨幅与高通所公布的35%相近。
相较大多跑分在115万的8+Gen1,新处理器仅仅提升了10%左右。这就很好地解释了,高通为何年年换代,均不拿自己“半代”的产品做对比。
即便挤牙膏到如此地步,可高通并不担心主机厂商不跟进。
从888、888Plus,到8Gen1,三款处理器最被广泛诟病的是发热和功耗问题,消费者总是对其下一代旗舰处理器抱有希望,高通从半代过渡到新处理器更为平滑。当高通把工艺从三星切换至台积电后,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从理论跑分和体验反馈来看,8+Gen1面对目前性能要求最高的几款游戏也足以胜任。
相比之下,8 Gen2性能确有提升,但苦于没有“秒掉”8+Gen1的APP出现,8 Gen2鹤立鸡群的客观条件并不充分。
或许让8+Gen1“走进历史”,对于高通推广8 Gen2更加友好,只是主机厂商不得不把控其中平衡。
国内平均换机周期已超31个月,玩家追新速度远不及高通半年一次的更新频率。小米把12S Ultra放在下半年发售,其定位以及产品力均为家族最高,可以称为小米的*旗舰。
主机厂跟随高通的半年一更新的节奏,虽然在产品上能够保持“即时战力”,但坏处也很明显。上一代小米*旗舰11Ultra官降两千元仍然在售,而当前一部分消费者倾向于性价比更高的上代*旗舰,最新旗舰销量难以避免受到冲抵。
12S Ultra搭载了表现受到一致好评的8+Gen1,“钉子户”潜力巨大,如采取与11Ultra相同的降价延售策略,大概率将分食部分小米13系列销量,对于小米逐渐走低的手机ASP,这显然是消极的。
不出意外,小米13Ultra也将困扰于这种恶性循环之中。
这并非小米的选择错误,而在于高通的半年更新节奏与当前市场承压相背离,主机厂商必须做出选择,承担利弊。
或许为了尽可能规避“不良循环”,荣耀、vivo以及iQOO、realme以及一加,上下半年在旗舰机型号上并未做出明显梯度。没有推出类似Ultra的独立*旗舰型号,也就意味着新旧旗舰系列定位相同,一定程度缓解了销量“内卷”。
在跟随高通节奏这件事上,华为的策略是及时跟进,并且降低推新频率。
华为Mate50系列恰好避开了8 Gen1,如按华为每年9月旗舰推新的惯例,8+Gen1对于Mate系列的“保鲜度”将长达一年,如无意外,一季度登场的P60系列将跟进高通8 Gen2。
好处在于,两个系列定位不同,8+Gen1的Mate50系列并不会严重冲击新款P的销量,同时保证了华为上下半年都有跟进高通的新机型站位。短板在于,固定的某个系列用户,等待新品需要一年。
不可否认,华为更低的推新频率可能更加适合换机周期拉长的市场趋势。
OPPO的策略在于取舍:realme、一加及时跟随高通节奏,OPPO本品牌选择性跟随。上半年OPPO推出了Find X5系列,作为本品牌旗舰,产品力多少受到了8 Gen1拖累,品牌冲高受到影响。OPPO或许不想让本品牌旗舰再次“冒险”,Find X、N系列均选择按兵不动,仅用非旗舰的Reno9 Pro+去参与8+Gen1团战。
用子品牌和本品牌非旗舰机型跟随高通节奏,OPPO刻意保护本品牌旗舰形象的意图较明显。
8+Gen1表现优异,8Gen2提升有限,高通的“半代”问题使得主机厂的排兵布阵只能小心翼翼,如何跟随高通的节奏同时又能减轻对于冲高的不利影响,仍是各主机厂商长期需要面对的问题。
冲高仍需影像实力
性能测试数据显示,8 Gen2多核跑分在4700分左右,单核约1500分,与天玑9200处于同一水平,而距离苹果A16(多核约5450分,单核接近1900分)仍有巨大差距,甚至,单核性能还不及苹果A15。
对于冲高迫切的安卓主机厂而言,这一结果难言满意。几乎间接导致了安卓直屏旗舰的价格天花板难以与苹果齐平,仍将以影像和其它功能表现或者折叠屏支撑冲高,这很大程度取决于高通的力度。
8 Gen2的CPU性能短期内无法赶上苹果,同时也甩开了联发科一定距离,高通依然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情况。功耗和发热有台积电兜底,保持GPU、ISP等现有优势、再做出部分亮点,即使整体提升有限,仍是双平台旗舰机型中,售价更高的一端。
8 Gen2GPU理论性能相比8+Gen1提升约14%,已经比CPU10%的提升更高。重点在于,高通这次终于“超过”了苹果。
从压力测试能够看出,相同的画质输出下,8 Gen2的极限帧率是三者中最高的,而*的A16处理器,可输出210帧,这远远超过了高刷屏的显示能力,理论性能难以作用于用户体验。
当前GPU性能是否过剩?
以原神为例,如果开启硬件监测,不难发现骁龙和天玑旗舰处理器的CPU占用率时常高于GPU。这就像,“性能杀手”一直没有真正威胁到跑在前面的A系处理器GPU性能,导致苹果“挤牙膏”;期间安卓阵营已经把手上的武器,一步步从木棍升级为钢管,又升级成了火箭炮,而软件层面还未出现新“杀手”。
看来,8 Gen2的GPU优势暂时不足以成为双旗舰中定价更高的理由,也许新加入的光追是*亮点之一。然而游戏开发、主机厂商定制优化、与独立芯片之间的软硬调试等存在诸多环节,伴随安卓碎片化,需要更多时间才能逐渐释放优势。
目前或许有一定“期货”属性,并不利于最早一批安卓旗舰当做主要卖点。
从最近发布的vivo X90系列来看,vivo并没有过多提及8 Gen2的GPU表现,而是充分展示了自家自研影像能力。随后将会登场的iQOO 11系列必定搭载8 Gen2,品牌调性和面世时间,都更加适合宣传新处理器的GPU能力。
这也预示着,各厂商需有效释放高通8 Gen2为数不多的亮点,针对旗下不同品牌特点调整新品上市时间,尽可能体现出相关优势,以降低8+Gen1机型的销量冲击。
影像表现则相对容易转化为“即时战力”,近年安卓主机厂商在影像上纷纷加码研发,推出独立显示芯片、与传统光学厂商合作、算法优化等动作频繁。“扩军”之下,需要“司令部”具备足够的调度能力。
8 Gen2本次*提升在于AI,相比8 Gen1有4.35倍的AI性能提升,60%的能效比提升,从参数看,优于天玑9200相关表现。前者ISP的自动认知能力进阶幅度明显,在影像识别、调整、虚化等方面带来较大改进。
例如拍摄高速运动的赛车,需要在极短时间完成跟焦与拍摄,光线、景深、快门等多项参数都会随着拍摄主体移动而变化,需要手机实时精准识别。8 Gen2的AI能够做到并记住相关数据,应用于类似场景之中。
骁龙8 Gen2为影像冲高的安卓阵营注入强心剂。
基于8 Gen2与自研独立芯片分工协作结构不变,高通版旗舰机型相对天玑版无疑具备更高的影像能力上限,这或许才是下一代双平台旗舰中,高通保持价位优势的关键因素。
高通加强ISP的策略,或将引导各厂商自研独立芯片的侧重,由功能转向功耗, V2芯片的表现已经体现出vivo的相关转变。同质化是冲高死敌,高通ISP再强,也需要主机厂来构思差异化。
可以肯定的是,各家成像风格,影像玩法,在8 Gen2时代会引来一次小爆发。从新机来看,vivo和OPPO重推Pro+机型,对于大幅度的影像能力提升做出更精细的档位划分,OPPO更像是在为X60系列做类似准备。大杯即为“完整体验卡”,比如vivo X90 Pro+独占杜比电影梦工厂、RAW格式输出能力。
凭借AI能力大涨,高通依旧在部分重要参数上*联发科,双旗舰中定价更高的地位暂时不会改变。而差异化需要各主机厂构思,这对于各家影像实力是新一轮测试。而这些提升能否对冲当前市场的消极情绪,降低8+Gen1老机型对于新品销量的冲击,均尚待观察。
从8 Gen1到8 Gen2,综合性能有30%以上提高,其实比苹果A系最近两代处理器的提升幅度更大,如果没有半代处理器,一次的升级达到这个幅度可称为“良心”。不可忽视的是,高通与苹果的部分差距短期仍会存在,处理器一年一推则会失去持久竞争力,而错开发布时间和半年一次迭代,似乎仍是*解。
这对主机厂商的研发、适配与调教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产品方向、矩阵搭建、生产、库存等更需要长远归划。
谁都想用新机走量,而没人愿意库存爆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