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不少网友发现,奈雪的茶门店悄咪咪地改头换面了。
从广西南宁一个网友所发的小红书中可以看到,在当地一家门店门头上,以往奈雪的茶logo里标志性的日文平假名“の”换成了汉字“的”,英文的“NAYUKI”也变成了中文拼音“NAIXUE”,网友们猛一看甚至怀疑是遇到了山寨店。
对此,奈雪的茶相关负责人给予了回应,表示这是品牌的升级动作,并将于12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所有门店门头的更换,以后的新店也只会有这一个名字:“奈雪的茶”。
本想用日系产品的身份和消费者们相处,没想到换来的竟是疏远。奈雪的茶如今摊牌了,不装了,我就是个中国品牌。
去“の”留“的”,看似一字之差,实则将奈雪的茶品牌里所有的日系元素去除,也就是说,奈雪已经下了决心要撕去“伪日系”的标签。而像奈雪的茶类似的许多“伪日系”品牌,也纷纷走上了从“伪日化”再到“本土化”的道路。
1
从伪日系到国潮化
实际上,奈雪的茶改名的动作早有铺垫,其所属的“深圳市品道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早在今年六月就开始申请一系列“NAIXUE”商标。
虽说品牌宣称12月才开启全国范围的logo升级活动,但目前南宁、深圳等地区新开的门店已经在启用新logo了,而品牌的京东自营旗舰店头像也已经更换完成。
一直以来,奈雪的茶虽然从未声称自己是日系品牌,但那logo和VI中的日文元素,日本风潮的装修风格,无不暗戳戳的给予消费者这是日系品牌的认知。
几年来,奈雪的茶不断在高级商圈开设店铺跑马圈地,高端的市场定位、吸睛的设计风格让它在一众厮杀惨烈的茶饮赛道火速出圈成为“新式茶饮*股”,并于2021年6月在港交所上市,吸金能力可见一斑,“伪日系”的品牌风格也经过了市场认证。
然而奈雪的茶在品牌文化定位上又是暧昧不清的。这些年,其创始人彭心不止一次在公共场合中解释过,“奈雪”只是她早年的网名,而其品牌愿景则是让消费者感受到中国茶文化的魅力,这其实也可以看出创始人想借着“国潮”东风再打情怀牌的策略。
奈雪的茶在日本的*家门店直到2021年7月才正式开张,期间高举“推广和发扬中国茶文化”的大旗却遭到网友嘲讽,被群嘲是“顶着日语的名字卖爱国情怀”。
之后奈雪的茶屡次因为食品安全问题翻车被顶上热搜,而“伪日系”的诟病每次也都会被网友拿来反复提及。虽然奈雪的茶在产品和品牌层面所用的日系元素并不算多,但这些“隐患”依然是品牌埋下的一颗不定时炸弹。
如今,奈雪的茶一改往日的高调营销的作风,不吭不响“去日语化”,看得出其希望将“伪日系”的影响最小化所做的努力。而在奈雪的茶此番动作,很难说是不是看到了其他几家“伪日系”品牌翻车的前车之鉴。
2
多个“伪日系”品牌翻车
如果说奈雪的茶还只是“擦边”日系品牌,名创优品则是在“日企”的名头下疯狂碰瓷。
不仅其logo、门店装潢、门店内的产品在往日系风格上靠拢,带着明显的日本品牌优衣库和无印良品的即视感,名创优品还在许多店铺宣传海报上大大咧咧直接写着“FROM JAPAN(来自日本)”“Japanese Lifestyle Brand(日本生活方式品牌)”,模糊“日式生活”与“日本品牌”的边界,利用信息差,引导消费者往“日本品牌”上进行联想。
在三番五次被网友扒出其本尊是实打实的广州企业后,名创优品已然成为千夫所指,其标志性的红白logo,则被外界诟病为山寨版的优衣库。
今年7月25日,名创优品又上演了一波骚操作,它的西班牙Instagram账号上发布了一则推文,介绍了新上市的“公主系列公仔盲盒”系列玩具,但在推介其中一款中国旗袍公仔时,将其错误的翻译为“日本艺妓”,被网友指出错误后不仅不更正,官方客服还迷惑的回复了一个笑脸符号。
该事件引发热议,很快被顶上热搜。间隔不到一个月时间,一位自称在名创优品里打过工的网友爆料,名创优品门店的员工守则规定不准在店内播放中文歌,再次引发网友愤慨。
与此同时,媒体还曝光了名创优品在与希腊、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外国企业进行合作的签约仪式上,在创始人在场的情况下,桌上悬挂的居然都是日本国旗。一系列“作死”行为为名创优品带来严峻的舆论危机,其后果也反映在了资本市场。短短两天,名创优品的股价大跌10.34%。
今年8月18日,名创优品终于在官方微博发布道歉声明,对其曾经以“日本设计师品牌”作为营销卖点的行为进行道歉,并宣布将在2023年三月前彻底完成所有的品牌“去日化”整改,同时再三声称自己是货真价实的中国本土企业。
至此,名创优品多年来碰瓷日企的行为总算画下了句号。
与名创优品、奈雪的茶类似,碰瓷日本品牌也是元气森林的“破圈”利器。日式极简包装设计,加上瓶身上一个硕大的“気”字,瓶身背后“日本国株式会社元气森林监制”的小字,无不助其迅速称霸国内无糖饮料市场。
对此,元气森林的市场部也坦诚承认,早期他们主打日系风格,是因为当时年轻人喜欢二次元、日系文化,他们的偏好在那里,而随着年轻人的喜欢多元化,他们也必须随之调整品牌策略。
如今,元气森林也将包装上的“気”改为“气”,由头和奈雪的茶同出一辙:进行品牌升级,重新打造“国货”形象。7月份,元气森林宣布将推出新品“元气可乐”,以国产可乐的名头与可口可乐正面对决,大搞“爱国情怀”,将日系基因逐步剔除。
除了这些新兴品牌,一些老牌国民品牌在打“日系”概念时翻车的案例也不少见。去年,农夫山泉推出了一款“拂晓白桃味苏打气泡水”,并在宣传时声称自己采用的拂晓白桃是“福岛县产”,却忽略了福岛正是日本核废水泄漏的地点,结果马上遭到网友的声讨。
事后,农夫山泉又光速打脸,称配料中没有福岛进口的成分,然而这种声明也并没有得到网友的谅解。
几大品牌不断翻车的事故,也显示了在如今的消费环境下,品牌一味地靠拢日系,希望打造高端、高级品牌形象的策略,已然不再好用了。
3
成也日系,败也日系
日系营销,曾经在新消费领域为品牌们快速出圈立下了汗马功劳。日本作为与中国相邻的发达国家,在文化、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对年轻人的影响极大。
2018年前后,国人对于日货的推崇到了*,大到日本马桶、电饭煲、小到化妆品、修眉刀等无不受到国人的追捧。而日式极简的设计风格、美学艺术,和日本产品中秉承的“匠心”精神,都非常有利于品牌树立自己的品牌特色。
日货,在当时的中国消费者心中,代表着更精致、更高级的生活方式,而这些与当时年轻人的整体社会风潮不谋而合。悦己主义、她经济、独身经济……都在这个时段应运而生。
国产品牌直接copy日系品牌,正迎合了年轻人的心理趋势,为年轻人勾勒了一种高端上档次的生活场景,而这些品牌的价格往往又远低于正常的日货定价,故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帮助品牌快速定位其目标客户的圈层和消费者画像,高效大量圈粉。
而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国人的消费意愿趋于理性,对国外大牌的滤镜渐渐消散,在消费领域开始刮起国潮风,优质国货越来越受到欢迎。年轻人对于真正的国外大牌都不再迷信,更不用提那些挂着国外品牌名头的“伪日系”了。
曾经帮助品牌出圈的日式基因,在如今却成了品牌的原罪,尤其当品牌深陷产品质量等风波时,每每都会被拿出来反复提及,“假洋鬼子”、“大牌山寨”等标签,已经成为这些品牌们不愿提及的污点,让品牌陷入更加难以挣脱的危机。
此次几大“伪日系”品牌先后进行“去日化”动作,并美其名曰“品牌升级”,可以看作是国产品牌整体的反思,也展现了整个社会价值取向的变迁。
但这些改名换姓的动作对于挽救品牌业绩到底能有多大作用;如果产品力跟不上,营销驱动的品牌们还能走多远,实则还要再打一个问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