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LP格局生变,机构不再追「土豪」

中腰部PE/VC本来就在大机构LP面前缺少吸引力,而就连一路扶持中腰部投资机构成长起来的高净值个人LP,现在也对加码投资保持谨慎。

当前正值PE/VC发起新一期私募股权基金的时候。近日,祥峰投资、上海临芯等多家投资机构接连对外发布基金募集动态,另有多名PE/VC人士亦向创投日报记者表示,其连日来都在忙于所在机构发新基金的事宜。

但机构的悲喜并不相通。有华南地区腰部机构投资人告诉记者,今年截至目前,其所在机构未能募集到任何新资金。中腰部PE/VC本来就在大机构LP面前缺少吸引力,而就连一路扶持中腰部投资机构成长起来的高净值个人LP,现在也对加码投资保持谨慎。

“一方面是受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很多个人LP都是在2015-2017年一级市场最鼎盛的时候开始入局的,最近一段时间基金陆续到期,不少人才发现自己原来被‘套牢’了,自然也就不会继续投资了。”

01、被套牢的高净值个人LP

对于中腰部机构而言,高净值个人是LP组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中腰部机构又是国内截至目前超过14700家GP中的绝大多数,因此高净值个人LP的出资意愿,对整个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深圳一家腰部机构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基本上现在已经有一定规模的PE/VC,在初创时机构LP都很少,绝大多数都是先靠高净值个人LP的出资,慢慢发展起来,才会转向更多机构LP募资,LP结构逐渐多元化”。

其进一步表示,随着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等大机构LP的大手笔进入,高净值个人LP在整个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中的出资占比,有较明显的下降,“但*总数的情况就不好说了”。

中基协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PE/VC基金中个人LP的出资规模为1.18万亿元,占当年国内存续的PE/VC基金总规模的9.83%。而在更些时候,个人LP在私募股权基金中的出资额占到了一半。

上述华南地区腰部PE投资人则向记者表示,当前,高净值个人LP的出资意愿确实在降低,原因除了有整体经济形势的影响外,此前在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回报不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2014-2017年一级市场非常热闹,很多个人LP都在当时出资到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里。但到当前快要退出了,他们才发现收益根本不如当时想的或者GP们鼓吹的。”

上述深圳投资人亦告诉记者,这些年高净值个人LP都经历一个“被市场教育的过程”。

“最开始,确实是有些TMT项目赚到了几十倍甚至上百上千倍的回报,机构在对外进行募资时,就会着重强调这些其实占比极少的超高回报项目,而不提反而占更大比例的、不那么成功甚至是失败的项目。个人LP一方面会听信GP的宣传,另一方面也会因为当时市场的火热而做出投资决定。”

其进一步表示,这些原本对一级市场怀抱热情和希望的高净值个人LP,近几年开始慢慢意识到,股权投资对GP管理能力要求高,且一级市场周期长,投资流动性差,收益也没有想象的高,“之前GP说得好好的,IRR超过20%,但最后LP们发现都10年了,DPI还没到百分之百,也就是说,本金都还没办法收回来。对股权投资的积极性肯定慢慢地就消磨了。”

上述华南地区投资人向创投日报记者坦言,今年截至目前,其所在的机构募资金额仍为零,“很多原来合作的高净值个人LP都不投了”。

02、PE/VC适应一级市场LP新格局

仍在关注一级市场的高净值个人LP,则对GP们提出了更高要求,“DPI这些基层数据是一定要看的,都希望能找到确实做出过不错业绩的GP。还有就是LP们都很注重基金的项目储备,现在个人LP都很少再去投到盲池基金里,基本都是投专项基金,后者能给到他们更多的安全感和确定性。”深圳一家腰部机构投资人对创投日报记者表示。

其还表示,年初有个人LP指定,让他们投到一个处于后期阶段的大型半导体项目,“有时我们作为GP也不太理解LP的一些想法,但既然他们拿着钱,又提出了这样需求,那GP也会执行下去”。

上述深圳VC机构投资人则表示,因为高净值个人LP出资能力有限,只要想把规模做大,机构就需要实现LP结构的多元化。“高净值个人数量有限,出资额也有限,每支基金又有人数限制。除非是知名度很高的头部白马机构,还能凭借高净值个人就能快速募到不少钱,像我们这样的腰部机构,很难仅靠高净值个人LP做出规模。

洛克资本副总裁史松坡告诉创投日报记者,他观察到,市场上有一些机构已经将高净值客户的出资起点提到了1000万元。“规定是不得低于100万元,过去每个机构根据不同情况也就是在几百万元的门槛区间上下浮动。现在门槛抬高了不少,有一部分原因也是考虑到,一支基金LP多了,沟通会很难,比较难在一些问题上达成一致。”

其进一步向记者表示,当前洛克资本主要以高净值个人LP为主,但也在转型,“慢慢转向向地方政府、上市公司以及家办机构去募资”。

但PE/VC对高净值个人的重视不会减少。一名硬科技领域投资人告诉创投日报记者,PE/VC组团到新加坡,其实更多地就是为了募资。“更多是到新加坡去帮LP服务,落地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各种事宜,去当地找项目做投资的国内本土机构,其实并没有多少。”

第三方统计数据显示,新加坡高净值人士数量去年增长4.2%,财富增长5.4%。全球而言,去年全球的高净值人数增长7.8%,财富增长8%。

特别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财联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