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烧光10亿,「卖身」自救!暴雷的明星代购,为何惨遭抛弃?

最近,中国第一家代购电商被爆资金链断裂,拖欠供应商货款长达一年,维权商家到上海总部讨说法,结果办公区空无一人。 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另一部“真还传”即将上演。它就是成立12年的代购电商鼻祖,洋码头。

       想不到,一家年入6亿的公司,居然穷到被房东起诉撵回了家。

最近,*家代购电商被爆资金链断裂,拖欠供应商货款长达一年时间,维权商家到上海总部讨说法,结果办公区空无一人。

巨大的舆论压力下,另一部“真还传”即将上演。

创始人发出近6000字的公开信:公司资金被银行冻结,员工大量流失、薪资减半,自己也被限制出境,但再难也不趴下。

报道中的“人去楼空”只是交不起房租,全员居家办公。

这家勉力维持的公司,就是成立了12年的代购电商鼻祖,洋码头。

别看现在穷得叮当响,当年的洋码头不光有实力,还是“带资进组”,投资人追着给钱,杨颖都开公司为它投资、代言,7轮融资超10亿,曾扬言要年入30亿,在100座城开1000家店。

但它的钱,大多砸进了疯狂扩张的无底洞,一点回音都没有。

最早的代购平台,得不到用户信任

电商领域,洋码头玩得相当花。

当年天猫还没有海外业务时,洋码头就写出中国最早的海淘攻略,日本的中古奢侈品文化,最初就是从洋码头来到中国。

创始人曾碧波,是一个桀骜不驯的少年天才,15岁就进了上海交大的少年班;CTO张鹏飞,也是个少年班出来的数学神童,曾在盛大网络担任技术总监,参与开发了最早的在线支付系统。

曾碧波带着这个天才团队,直接把仓库开到了美国硅谷,开快递公司“贝海国际速递”,把物流时间缩短到5天,比天猫国际和考拉都要快。

在洋码头上卖货的买手,用照片就能卖货,前三年连手续费都不用交。

只用了5年,洋码头的年营收就干到了6.6亿,注册用户4800万,客单价1500元,多数电商都搞不定的复购率,洋码头也超过了70%。

曾碧波说:“全中国卖LV和香奈儿最多的平台就是洋码头,很多欧洲门店抢断货的产品,都被我们的买手搬运到了中国。”

然而短暂*过后,洋码头在2016年就走上了下坡路,筹备多时的C轮融资也一度被搁置。

早期洋码头为了吸引买手,入驻门槛设置太低,这让消费者重金买了很多“假洋货”。

在电诉宝2020年投诉榜单上,洋码头假货投诉*。

黑猫投诉有3470条投诉信息,除了近一年多向洋码头讨要货款的商户,大部分都是因为买到了假货,很多人指出洋码头发货地,就在国内的高仿集散地:广东。

最普遍的是化妆品售假,某用户在黑猫投诉揭发,买了一个“味道不对”的香奈儿化妆水,防伪码扫不出来,发货点是广州,经过一番核实后得知,香奈儿根本就没给相应商家任何授权。

网上转卖的洋码头海外店铺

比消费体验差更大的问题,是个人信息泄漏。

最狠的一次信息泄露发生在2018年,洋码头大量用户信息被盗取,惊动了工信部。

一位袁先生投诉到有关部门,指出有“洋码头工作人员”以爱人在洋码头买鞋为由,指导他刷走了卡里2万6千多元钱。

东窗事发,洋码头甩锅式回应,是用户信息跟别的电商平台有重复,被盗用户的信息是从别的平台被泄露出去的,解决办法就是提醒用户改密码。

不负责任的声明,雷人的补救措施,让洋码头的用户信任越来越低。

在全球找8万名买手,

洋码头却成“售假*”

洋码头是出道最早的代购电商,也是被假货污染最严重的电商平台。

一名卧底记者发现了洋码头的假货乱象,伪装成海外买手,成功将国内一款原价400元的高仿包卖出7000元天价。

它是怎么一步步成了中国电商平台里的“售假大王”?

根源在于对商家无底线纵容的“买手制”。

2017年起,洋码头的手续费上升到了6%,交易越多平台就越赚。

为了用海量货源吸引消费者下单,洋码头在买手审核上疯狂放水,把买手这个身份给彻底玩坏了。

一般电商平台开店至少要有经营许可,洋码头的买手只要提供境外居住证明,并且信用良好就可以开店,卖货也根本不用囤货,到商场拍照片就行。

这些没经验、没约束的买手,做起生意来缺乏服务意识,洋码头就想尽办法帮他们蒙混过关,教他们刷粉、做信用、跟买家打太极。

比如一位买手就熟练指导维权顾客,拆开商品二维码上覆盖的标签,扫码鉴真。但拆了标签就算拆封,平台不给退货。愤怒的买家将截图发到网上,紧接着就收到了买后的脏话问候。

面对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洋码头再次祭出“甩锅大法”,把有关假货的报道说成了非法买手被平台严惩后的“寻衅滋事”。

但无论怎么洗,洋码头注定是白不了。

它的资金链断裂虽然发生在去年5月,但亏损是从2017年就开始了,一年就亏了2个亿,两年后连市场份额也从*时期的26.3%跌至1.5%。

打击假货是电商平台的本分,但在利益面前,洋码头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在一条维权的短视频中,商户向洋码头提出质疑:你们平台就是会卖假货?

工作人员的回答是:“管不住。”

洋码头*的bug就是鉴定中心。有抖音用户发现,它所谓的鉴定中心居然是一处装修简陋的民宅。

直到今年5月,它终于完成了海外非法商家的清退,但被伤害的优质商家也早已失去了对它的信心。

面对商户维权,工作人员的回复非常直接:“有人都要跳楼了,没有钱只有白条,建议你们走法律程序。”

赚不到钱还倒搭钱,洋码头上合法经营的商家越来越少。

在声明函中,洋码头解释员工撤出大楼只是为了节约成本,但从供应商角度来看,这时居家办公更像是在逃避维权。

坐拥10亿,

洋码头为何连房租都交不起?

身为互联网电商,洋码头也免不了烧钱。

但自2011年开始,洋码头融资7轮共计10.8亿元,理论上它并不缺钱。

也有另一部分人怀疑,洋码头是管理能力太拉胯,搞不定的环节太多了。

但就在去年7月底,洋码头转战抖音直播自救,两个小时就卖空了2000万的商品,从全球调货凑齐两万件海蓝之谜鎏金水只用了10分钟,整场直播卖出超1亿元流水。

如此说来,资金、管理、人气,都不是洋码头的失败的根源。

刀哥认为,真正压垮洋码头的,是流量焦虑。

在2015年的一次采访中,曾碧波回忆:“从2009到2013年,将近三四年的时间,没有投资人知道我们。但那时候公司一年能赚上百万元,早上10点上班,下午6点回家,周末有大把休息时间。”

但随着融资越来越多,洋码头不再是小而赚钱,而是大而亏损:“宁可亏损也要扩张。”

拿钱办事的焦虑,首先体现在流量的争夺上。洋码头因为在公众号、小程序都找不到流量入口,又担心其他品牌截胡,搞起了社交电商。

2018年底,洋码头上线“海淘好物拼团”、“砍价0元拿”活动,用社群裂变玩法增粉,当年黑五购物节洋码头的关注度翻了10倍。

有流量就有销量,尝到甜头的洋码头在2019年7月成立社交电商“全球优选”,打“拉人头”的擦边球。

用户只要缴纳399的入门会员费,此后每推荐一个新会员就能获得120元奖励,20个推荐就晋升成为服务商,此后每推荐一个会员得奖励170元,如果团队增加新成员,还可额外获得50元。

如果没时间、没人脉,会员还能用钱换钱,最高充值9999元,充的越多平台给钱就越猛。

这种拉人头就有回报的玩法,被部分商家指出“涉嫌传销”,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但这并不能阻止洋码头扩张的步伐。

2020年,洋码头提出布局线下:三年内要在三四线城市开1000家线下店。

但到如今,洋码头线下店不过6家,当年夸下的海口忘得一干二净。

在资本的推动下,洋码头逐渐失去了原本的竞争力,反而在不擅长的伪风口上不断栽跟头。

最让人唏嘘的是,为了自救,曾碧波几乎与国内所有电商大厂都谈过合作,但最终全都没成。

没办法曾碧波亲自到抖音直播,在自己的半边脸上涂粉底、擦口红,面目狰狞只为救命的流量,还自嘲:“公关团队要把我卖给抖音,卖个好价钱。”

面对供应商维权,曾碧波承诺:“就算把个人持股全部卖掉,也要偿付这些欠款。”

但暴雷的洋码头已经失去信任,这些话在很多人心中不过是拖延时间。

企业发展必须要快,但玩噱头、砸大钱都不是长久之计。

谁也不想看到下一次的“人去楼空”。

参考资料:

财经天下.《曾碧波:跨境电商价格战要打 但更要梳理上游供应链 》

亿邦动力.《洋码头曾碧波:海淘直播正处于消费红利与流量红利的交叉口》

中国青年报.《曾碧波:“农二代”逆袭闯入少年班》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金错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相关企业

影视视频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