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美国爆火的电动滑板车,如何重复 ofo 败局

微出行这一领域正在恢复的迹象,但未来的希望,是否属于电动滑板车,非常难说。

2017 年,当国内共享单车市场战至正酣之际,大洋彼岸,美国各大城市开始出现电动滑板车、电动单车以及共享自行车的身影,任何人只需要打开手机,扫描车把上的二维码即可解锁出发。

这一年,华人鲍周佳、孙维耀在硅谷「照猫画虎」创办了 LimeBike(后改名 Lime),提供无桩单车、电动单车以及电动滑板车的共享服务,不到一年时间便获得超 3 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 11 亿美元,并快速将业务延伸到加州、佛罗里达、华盛顿……

差不多同一时间,由 Lyft 和 Uber 前高管 Travis VanderZanden 创立的 Bird 也将自家的共享电动滑板车搬到了城市街头,并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 4 轮融资,总金额超 4 亿美元,不仅成为当时最快到达 10 亿美元估值的「独角兽」,更在 2018 年 6 月达到了 20 亿美元的惊人估值。

这是硅谷曾经的疯狂故事,在对共享出行未来的憧憬中,具有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电动滑板车、两轮电动车等交通工具成为投资人们的心头好。

过去 5 年时间,投资者向欧美「微出行」公司共投资超过 50 亿美元——这是海外共享电动车曾经的黄金时代。

每周,以 Lime、Bird 等品牌为代表的共享电动滑板车品牌,都会新增数千辆电动滑板车,并疯狂在社交媒体上进行推广。

Lime、Bird、Spin、Link、Lyft...... 这些名字与他们的电动滑板车,不但占领了街道中的突出位置,也占领了各大投资机构的头版位置。但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之后,这些曾经的独角兽却不得不面对惨烈的市场洗礼。

曾经估值 23 亿美元的 Bird 通过 SPAC 合并上市,如今股价不到 50 美分,估值仅为 1.35 亿美金,呈现一二级市场倒挂情况;而号称全球*共享电动滑板车运营商的 Lime,估值一度达到 24 亿美元,但在之后的融资中估值不断缩水,跌落到 5.1 亿美元,缩水 79%,曾宣布将在 2022 年上市的消息之后,如今也谨慎地选择了继续等待。

很显然,曾经性感和诱人的共享出行故事变得不再那么讨喜,当初投资人和媒体有多热情,现如今就有多嫌弃。

这一切背后,以电动滑板车为代表的「微出行」服务,在海外究竟遭遇了什么?

01

「最后一公里」性感故事

中国供应链+共享出行+海外资本市场,这是最初海外投资人对共享出行市场疯狂的重要原因。

在国内曾如火如荼的共享单车大战中,海外资本嗅到了其中蕴含的商机,并寻找到了合适的标的。

在美国,以 Lime 和 Bird 为代表的参与者们,找到了以无桩单车、电动单车以及电动滑板车为核心的「出行三件套」,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短途出行需求,这看起来是一个*的方案。

Lime 创始人孙维耀在一次访谈中提到:「电动滑板车的周转率很高,常常在它『触地』之前,就有人预约使用了。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滑板车的使用率高;而长距离出行时,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电动车;城市中喜欢运动的人群,则更愿意使用共享单车。」

「在成本回收方面,电动产品更有优势。因为用户更有意愿多付费以享受更好的产品体验,但产品的成本也较高,比如需要更换电池或充电。」

在独角兽们构想的蓝图中,占据 C 位核心的实际上是电动滑板车,不仅因为其占地面积小,速度快,操控方便,也因其包含科技和环保属性带来的附加价值。

数据显示,美国 90 后持有驾照的比例从 80 年代的 91%,已经降低到 2014 年的 77%。大量无车人士的存在,再加上共享电动滑板车所推崇的低碳模式,也顺应了新千年以来环保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

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加持」,成为「催熟」这些海外平台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Bird 和 Lime 等公司最初使用的电动滑板车,主要来自中国公司,这些产品具备的不仅仅是价格优势,还有更快速的产品定制,和较为庞大的产业链生态,为这些公司的产品升级提供了很好的支撑。

以 Lime 为例,从*代滑板车产品到第四代滑板车产品推出,用时三年时间,但其前两代产品都由国内公司打造,从第三代开始由 Lime 自主设计,但依然依托于中国的成熟供应链体系。

为了让「最后一公里」的故事变得更有温度,Lime 和 Bird 也动用了一些平台「智慧」。

在某些地方,Lime 和 Bird 用户可以直接将户外的电动滑板车带回家,并在夜间为这些滑板车充电,再在早上归还到指定地区,这样一来平台会为用户支付一定的报酬,并以此解决电动滑板车乱停乱放问题。

不过,与国内情况类似,共享电动滑板车在美国和欧洲的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很多滑板车被放在了人行道或者停车入口而无人管理,影响到行人的正常出行,遭到了一些当地民众的抱怨。也有一些人在人行道上骑滑板车,这威胁到了行人的人身安全。

这些问题并不致命,但伴随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曾经的独角兽们遇到了更大的麻烦。

02

独角兽「感染」新冠

由于疫情到来,全球交通出行领域受到了极大影响,即便是以解决最后一公里为主的共享电动滑板车,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局。

这种不分国界的影响持续了三年,也极大影响了这些出行平台的业务。

作为出行过程「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人们通常会在乘坐地铁、公交等过程中穿插使用 Lime、Bird 等平台的产品,而疫情之后,所有公共交通领域都面临乘客锐减情况。

根据 City Lab 去年春季的数据显示,欧美和中国大城市的公共交通乘客数呈现 50-90% 的骤减;光是纽约地区的北部地铁通勤系统流量减少了 95%;北加州的湾区捷运系统乘客数在 1 个月内减少了 93%。

此时,Lime、Bird 推出的「交通三件套」产品,使用率迅速下降便成为必然。

此外,不论是电动滑板车、电动单车还是自行车,这些采用了共享模式的出行工具,在疫情中的病毒问题带来了人们更深一层的顾虑,用户不能放心触碰他人刚触碰过的车。

根据麦肯锡的调查显示,不管是商务还是个人出行,「怕在共享设施上感染病毒」都成为了人们拒绝使用微交通出行的主要原因。

这种活跃度的下降,直接影响了所有公司的营收。

2020 年秋季,Lime 在达到全球 2 亿人次的里程碑后,告诉投资者,公司在当年第三季度将首次实现正向现金流和正自由现金流,并将在 2021 年全年实现盈利。

然而随着疫情在全球的影响升级,后续的经营情况却并未好转。

根据研究报告显示,每辆共享电动滑板车,每天使用少于四次便会导致运营商的财务不可持续(即用户费用无法支付每辆自行车的运营成本)。

根据 The Infomation 报道,2018 年,Bird 的电动滑板车每天平均使用次数是 5 次,用户平均付费额为 3.65 美元。Bird 团队向投资者透露,公司年营收有望达到 6500 万美元,毛利率为 19%。

19% 的毛利率看起来不错,但这意味在支付了充电、维修、支付、保险等支出后,Bird 还需要用仅剩的 1200 万美元,支付办公室租赁和员工运营费用。

根据最新数据,2020 年 Bird 年营收为 7800 万美元,净亏损超过 2 亿美元。

此外,叠加在这之上的运营成本还有进一步的增加:一方面,运营平台不仅要负责产品充电、维护,还要对其进行消毒以保障其卫生;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并不是为了共享而设计,因此很容易出现故障,在平台初期这些问题并不普遍,但伴随产品铺设城市越来越多,这样的情况更加常见。

「通常我们的消费级电动滑板车寿命能维持在 3 个月到半年,而共享电动滑板车的寿命要求是 15 个月左右,这对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位从事相关制造行业的专家表示,尽管这些独角兽公司的产品后期逐渐过渡到自建车辆上,但成本依旧很难快速降低,这也是为何频繁融资但依旧没有盈利的原因之一。

当然,行业壁垒较低的困局依然存在,Lime 和 Bird 等平台作为行业领跑者,尽管具备一定的资金和平台优势,但产品并不存在*的*体验,用户在不同平台使用到的产品体验是是可以互换的,并不存在谁*最差,这种情况下用户很容易因为车的多少而更换服务。

交通服务很难获得巨额利润,从历史上看,*真正持续盈利的公司是汽车制造商。

而以租赁电动滑板车、电动单车、共享自行车为主的平台,唯有凭借稳定且较大的用户流量才能站稳脚跟良性发展。在疫情尚未结束的短期内,投资者和平台看不到这样的希望。

03

黄金时代的「遗老」

2018 年 4 月初,美团以 27 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单车,象征了国内「共享单车大战」的基本落幕。

衍生自「网约车大战」的共享单车大战,可以说是当年资本狂热期的又一标志性战役。砸钱倒贴占领市场,行业老大老二合并,彻底垄断市场,是当年国内互联网最成熟的套路,没有之一。

在当时的状态下,创业者完全不需要,也不可能去计算营收和投入产出比。据说摩拜团队事后复盘,公司大规模亏损,正是在拿到大笔投资,开始推出「月卡」服务之后。在那之后,以亏损换市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而不论是网约车,还是共享单车,交通出行服务向来就是利润单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只有靠平台精耕细作的运营才能真正盈利。但在资本的疯狂助推下,赛道上的创业者不可避免地进入到刀刀见血的「内卷之战」中。

从这个意义上看,欧美的电动滑板车可以说是和共享单车类似,属于遍地风投热钱的「黄金时代」的产物。而在资本紧缩的当下,谨慎的投资者更看重营收数据和投入产出比,这时曾经共享电动滑板车独角兽的陷落,是不可避免地结局。

如今,当全球逐渐适应疫情,生活逐渐恢复时,交通出行领域「最后一公里」的需求依旧存在。

麦肯锡在疫情来临后对全球 7 大地区超 7000 多人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随着世界恢复正常,人们对于下一个阶段私人拥有的微交通工具的使用倾向比前疫情时期要增长 9%,对于共享版微交通工具的使用倾向增长 12%。

显然,微出行这一领域正在恢复的迹象,但未来的希望,是否属于电动滑板车,非常难说。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极客公园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