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新元素破产、Wagas被传收购不到一年,轻食又火了。
根据美团数据显示,仅在开放堂食一个月后,上海地区轻食订单同比增加115%,轻食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0%。
此外,盒马提供的数据显示,其沙拉月售高达60万份,其中中式沙拉上线以后,以每个月翻一番的速度递增。
从2021年数据来看,其中轻食在一线城市市场规模占比39.3%,二线城市占比49.3%。
在受到疫情影响的背景下,2020年轻食门店数量增长率仍保持正向,新开5792家,关店3985家。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在经历市场冷静阶段,也依然有大大小小的餐饮店陆续进场。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轻食”相关企业超过1.3万家,2021年上半年新增相关企业超过3000家,同比增长75.87%,近十年来相关企业注册量整体呈增长趋势。
目前,轻食主要分为专营类、外卖类以及线下食堂类。
其中专营类包括线上健身品牌定制餐:薄荷健康、超级零、咚吃;线下外卖品牌:沙野轻食、超能鹿战队、大开沙界、沙绿轻食;线下堂食品牌:gaga鲜语等等。
调研发现,愿意尝试中式轻食的受访者高达96.07%。
但消费者对中式轻食也仍有诸多顾虑,例如“中式酱料热量过高”“搭配是否合理”“目前市面上相关产品太少”。而这些顾虑对于正在兴起的中式轻食其实也正是空间和商机。
不过,回想2015-2018年火热的轻食赛道,在当时至少有10亿元的资本涌入,包括轻食网红鼻祖甜心摇滚沙拉在内,至少10家独立轻食品牌获得超千万融资,但市场的火热仍然抵挡不住C端的冷清,最后从业者的黯然离场。
换个角度来看,这似乎也给如今的中式轻食带来了挑战。
轻食火了又火
北京的张瑶注意到,这段时间外卖平台上出现很多中式轻食品牌,轻谷屋、简糖教授、谷稻香……
这些新新品牌,不仅收获一天好几百单的外卖单量,在大众点评等平台上也收获了一众好评。
和传统冷食轻食不同,清炒油麦菜、粗粮虾仁、黑椒牛肉杏鲍菇等热食成为了新的招牌菜,被反复推荐。
如今的中式轻食和最开始的西式轻食,*的区别就是食物温度的不同,包括部分食品原材料也有所不同。
中式轻食目前使用的原材料分别有魔芋凉皮、鸡蛋荞麦面、轻食粥等,而烹饪方式也有所不同,在中式轻食的烹饪方式更多是大部分中餐的制作方式。
可以说,中餐的烹饪方式更容易让人接受,特别是对于不是很能承受生冷食物的人也很友好。
因为相对于西式轻食的制作方式,标准的中式餐食也可以“轻”而营养,虽然没有那么洋气,但吃起来却可能让胃肠更舒服,并且在制作过程中减少了大量微生物的污染。
于是,轻食又火了,但这一次是中式轻食。
在小红书上,关于轻食的笔记已经达到59W篇,其中“中式轻食”也已经达到4400+篇。
从笔记中看,在黑椒芦笋牛肉、爆炒绿豆芽、清炒茼蒿、时蔬蛋烧等既低卡又有食物温度的中式轻食面前,评论区的网友对中式轻食呼声异常的高。
“西式减脂餐吃不惯,吃了总觉得肚子凉凉的”
“终于有人做这个了!!!!!真的谢谢谢谢,一直都觉得西式轻食没办法长期可持续,毕竟大家都是中国胃,这个也更像生活化减肥”
“希望开到南京来”“马上开到北京来”“别逼我下跪求你搬来深圳”
……
这也意味着,一二线城市在轻食上是存在实际需求的,只不过目前一二线城市更多是西式轻食,并不符合中国人的胃。
简单来说就是有市场,但不对“口”。
如果从商业的角度来看,轻食人群就好比一个金字塔,最*的是自律的健身人士,他们是能够接受传统轻食的,生菜叶子水煮西兰花鸡肉这类,但这类人群毕竟小众,更何况这是在国内市场。
此外,在外卖市场上,中式轻食的店铺已经开始极速蔓延在各大城市。
从外卖平台看,北京、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部分城区涉及轻食的店铺已经分别达到265家、316家、150家、88家。
根据饿了么数据显示,在轻食消费金额Top10的城市中,上海、北京、深圳位列前三。
事实上,对于轻食的运营方式,以大外卖平台为销售方式的轻食永远是*的。
一方面成功的对标了日常吃外卖的上班族,另一方面,对于男性群体而言,如果这顿减肥餐是麻辣烤鱼、黑椒牛肉拉面等,在有素菜的同时搭配荤菜且量足,受欢迎的程度也会大大增加。
而最直观的就是,一二线城市的大多数轻食外卖店铺月销售量都在1000+,甚至8000+。
例如南京新街口的“氢简厨房”、“FIBERFIT 纤维轻食”、“Guaka瓜咖活力健康餐”等。
不过,无论从任何角度看,中式轻食的概念似乎也在将“轻食”这个本就不大的概念缩到了更小。
概念成了轻食*的限制
到底什么是轻食?
如果要追溯,《乡村爱情故事》里家家饭桌上的蘸酱菜一定是榜上有名。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的定义,轻食并不是一种特定的食物,而是餐饮的一种形态,主要以凉拌、水煮、蒸烤等方法烹饪低脂肪、低热量、低糖分且高纤维、高饱腹感的食物,在保证正常膳食结构和一定热量的前提下,追求简单、均衡、健康的饮食理念。
据全拓数据调查显示,轻食、减脂餐、减肥餐、健康餐四个关键词在美团APP搜索次数同比往年,分别增长235.8%、200.6%、186.4%、116%。
线下轻食店也成了网红打卡地,结合点餐菜品名称分析,发现用户常点的主要是低卡、增肌、素食等,其中六成以上是为了减肥。
于是最显而易见的是,目前市场上对于轻食的理解是,轻食=低卡=减脂。
更值得注意的是,轻食虽然看起来好看,吃起来有营养,但却很难保证口感。
为此,在轻食研发上,市场更偏向于提高轻食口味来增加轻食的消费人群。
此外对于轻食品牌来说,做一道轻食料理,选择的调味拌酱变得很重要,因为有机的、天然的、零添加的调味品,才能凸显食材的本源味道,更重要的是不给身体增加额外的负担。
这意味着,中式轻食相对于早期的西式轻食,除了制作方式以及部分原材料的不同之外,在本质上的区别也并不大。
此外,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食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单一与可选择不多、定价过高是网民认为轻食店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占比57.8%、45.5%、43.9%;其次是味道不好吃、饱腹感不强,分别占比36.4%、20.5%。
一方面这也说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高度同质化的轻食类商品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而另一方面,对新鲜程度存在高要求是轻食领域不可避免的问题。
这样一来高质量的原材料在价格上很难存在优势,而商家为了出给客户能够接受的价格,也会形成轻食份量不足,一旦将份量提升,定价也会随着增加,可以说“饱腹感”和“定价”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同步变化的。
或许,这也是商家营业的一大难题。
再换个角度来说,在轻食口味逐渐接近日常美食之时,虽然卡路里仍然低于日常美食,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高于西式轻食。
最为关键的是,早期的轻食能够达到一定减肥效果,实际上是味蕾没有接受到强烈的味觉刺激,容易达到饱腹感,但实际上是七八分饱。
而如今轻食调味酱料的提升,在提高消费者食欲的同时,也会改变用户对轻食份量的需求,很难说不会适得其反。
除此之外,中式轻食这一概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轻食发展的想象力。
比如,许多轻食类餐品属于冷餐,在夏天消费者对轻食的温度要求并不高,春秋季节也能够通过物理达到食物保温。
可一旦到了冬季,消费者对食物存在高温度需求的背景下,轻食又该如何生存?那些重运营的线下轻食,真的有消费者愿意“上门”吗?
不过是季节性翻红?
虽然说只要减油、减糖,中式轻食可以有千千万万种做法,但是火出圈的仍是“大拌菜”、“荞麦面”、“蚝油青菜”这几种菜品,实际上无论怎么看,都属于冷食一类。
有观点认为,冬季轻食商家可以根据中国国情和饮食习惯研究改良成能够被“中国胃”接受的健康美味营养餐。
例如主食上粗细搭配、肉类烹饪采用少油少盐、搭配冬季热饮或者冬季营养暖汤,营养均衡,比如冬季低卡暖餐、咖喱饭、意面、芝士烩饭、冬季暖锅等等,但这远不是冬季决胜法宝。
2019年,国内*的轻食品牌大开沙界联合创始人曾谈到:“资本寒冬已到,当下能做的就是缩减线下门店,首要任务是止损。如果大开沙界不是提前开始收缩,现在可能就已经倒掉了。”
诚然,即便是早在2018年,已经在上海、苏州、南京、广州、武汉、南宁等地开设门店50余家的大开沙界,也仍然忌讳冬季。
事实上原因也很简单,即便是冬季采用西兰花、豌豆、鹰嘴豆彩椒、菌菇等适合做成暖沙拉,以及后期加热也能很好地保留口感和营养价值的食材,食物热度仍然不够。
另一方面,冬季人体需要到的食物“热量”往往要比普通轻食含量大得多。
面对轻食赛道,最显而易见的是,从2015年西式轻食爆发到如今,市场上仍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头部玩家。
即便前期获得资本青睐的品牌,也开始归于平静。
例如“大开沙界”,公开途径所能查询到的融资信息就停留2017年2月;“沙绿轻食”的创始团队里有大众点评、阿里等知名互联网公司高管,融资信息停留在2016年。
从当下的轻食市场来看,在尚未突破季节性难题前,无论是提升轻食口味,还是研发多品类餐饮,都很难生存下去,毕竟对于要求足够新鲜以及重运营的轻食来说,销售量是*的保障。
可以说,在目前轻食赛道上,拥有高质量消费者的品牌,确实可以略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