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华为「割席」春花,专家小心反噬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目前,大多数的网红专家,大概都配得上这句话。当这种声名没有能力、品行等根基的支撑时,最终落得名誉扫地便成为了必然。

最近,管理学教授陈春花与华为的纠葛成为了财经媒体的热点。

7月6日,华为发表声明称,近期网络上有一万多篇夸大、演绎陈春花教授对华为的解读、评论,基本为不实信息。华为在公告中强调:“华为与陈春花教授无任何关系,华为不了解她,她也不可能了解华为。”

当日,陈春花教授给出回应,说明这类文章并非自己所写,华为仅是其学术研究案例之一,并表示将聘请律师对此类侵权行为维权。

本来这是一个普通的企业维权行为,但因为事件的另一方陈春花是有名的管理学专家和财经领域KOL,所以各大网红也纷纷发声,有人力挺华为,也有人声援陈春花。

在众说纷纭之间,原本界限清晰的事件,却因参与人数众多,最终演变成了一场“网络大混战”。

虽然人们无法记住网络上一万多篇关于陈春花与华为故事的文章,也不清楚陈春花在这其中参与了多少,但在陈春花自己运营的账号“春暖花开”中,谈及华为请陈春花做军师或者陈春花解读华为的文章就有近40多篇。

最早一篇就是流传度颇广的《与任正非先生:围炉日话》,这篇文章发布于2017年1月,文章里写了任正非亲自当司机,把陈春花引到会议室交谈的细节。这也是后来网络上出现一万多篇“陈春花做华为军师”文章的最初由来。

从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春暖花开”并发表文章这些行为来看,陈春花很早就意识到了网络传播及自媒体的重要性,并且积极做相应布局,后期更是成立了“知室”这个学习平台。

说到底,如今网上这一万多篇文章是怎么回事,陈春花教授在背后有没有推波助澜,现在答案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但*能确认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专家“爆雷”,说明专家想蹭知名企业做培训生意的这条路有可能走不通了。

1

陈春花“神话”的背后

最近五年来,陈春花在管理学领域颇为知名,尤其是她提出的“组织共生理念”,由于适合互联网化企业的发展以及OKR管理体系,因此被很多企业家推崇。

公开信息显示,陈春花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等。由于2017年她写的《与任正非先生:围炉日话》,披露了自己跟华为的关系,自此后她的名字频繁地与华为联系在一起,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请她讲课、做咨询,或者邀请她担任企业顾问。

颇有意思的是,某些挂名“北大”相关的自媒体账号,也因为这段经历吹捧陈春花。

“据行内的价格,请陈春花老师讲一场课大概在10万左右。”某知名管理培训机构负责人陈响对「创业最前线」表示,“陈老师行程要超过三个月的时间来预定,而且一般预定之后不能更改。”

实际上,梳理陈春花的经历就会发现,2017年是一个分水岭。

在2017年之前,陈春花顶着教授和MBA导师的名气,在珠三角地区参加调研和参与企业的咨询,在业内拥有一定的影响,但还没有覆盖全国的能力。

这期间陈老师被外界记住的经历,是她出任六和集团的总裁,乃至在六和与新希望合并之后,为刘永好的女儿上位担任过一段时间CEO,做的是保驾护航工作。

这也是许多制造业企业家愿意找她做咨询或顾问的重要原因,毕竟她有过实操经验。

然而即使这样,陈春花当时的热度远不及现在——在2017年,她投身自媒体创立了自己的账号“春暖花开”,《与任正非先生:围炉日话》一文让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而后来一系列相关的报道以及一万多篇其他自媒体的解读,彻底把陈春花捧上了“神坛”。

随着名气大涨,陈春花在工作中也收获了丰厚的经济回报——根据介绍,她的集团内训半天收费20万元,公开课三天每人10万元,还有和各大知识付费平台、营销号合作的线上课也卖得不错。

毫无疑问,陈春花已经从一个“职业经理人+顾问”的角色,迅速转型成管理学领域的红人和意见*。

“实际上,我这两年接了三个邀请陈老师讲课或者咨询的单子,付费的企业和主要领导,看的还是陈老师成为华为军师的经历,以及她对任正非的影响力。”陈响向「创业最前线」透露。

实际上,企业家挑网红大V来讲课也有一套标准,最起码授课者曾给真正的头部企业做过咨询,如果有相应的成果则更有说服力。

这也是陈春花一节课开价10万元,仍有不少人趋之若鹜的原因,毕竟这可是“任正非的军师”。

站在行业人士的角度来看,陈响认为如果抛开华为的影响力,陈春花这两年在培训和企业咨询领域,可能没有当下这么高的成就。

“严格地说,陈春花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专家,所以企业的这方面问题她肯定有办法(给出相应方案)。但现在很多时候,她大谈特谈技术革新和营销革命,而且说得斩钉截铁,某些观点在相关领域的专家听来,就觉得贻笑大方。”陈响说。

在陈响看来,陈春花很有能力,但能不能承担起现在这么高的名气,还是一个未知数。“绝大部分都是陈老师自己包装出来,而这一套现在在企业咨询领域已经有了成型的模板。”

2

包装专家的套路

实际上,在抖音带货直播爆火之后,越来越多的培训专家开始依靠直播带货卖课作为主要的变现方式。而不断地拓展自身名气,连接更多的观众和准用户,就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重点。

“对于专家的包装以及IP的处理,就是各咨询公司最重视的内容,而这一块现在已经有了成型的模板,照着做就行。”陈响进一步解释道。

据他所知,抖音上有很多管理类的专家都是被签约公司包装出来的,或者有的是自己独立干但也找了公司帮助来包装。

在他看来,网络视频时代尤其是短视频时代,想要树立个人IP不外乎是15-20个短视频就能做到的事情。“抖音上有一个特别爆火的营销专家,公司给他建立了将近200个矩阵号,每天都会发送超过800个视频,内容绝大多数都是他在讲课中一些观点和流程。”

关键的是,这么庞大的信息量“轰炸”,很快所有刷到这些内容的用户就会被吸引,成为这些账号的关注者,进而潜在认同了这位专家的身份。

“但其实你要去仔细看这位专家的介绍,就能发现他最主要的名头都是在协会或者是某一本杂志担任所谓‘首席经济学家’,或者是被认证专家的名义,甚少有在学术机构担任博士生或者硕士生导师的经历,也没有大企业担任职业顾问或者是职业经理人的经历。”陈响说。

陈响表示,这种包装只能给别人提供一部分的权威认知,真正让这样的专家产生权威性,一定是在内容上要跟企业进行捆绑。

“这位专家在自身的直播中不只一次提到了华为、联想、IBM等等企业,通通都是以研究对象或者咨询对象的名义进行的分析,而且大篇幅多次数的提及,引导观众建立对专家权威性的认知。”陈响说。

他进一步介绍,这在培训企业中已经形成规范,被很多行业人士称作“借船出海”。

某大学MBA导师刘烨则对「创业最前线」表示:“这位专家在学校里讲课的时候很正常,但在接受第三方的邀请,尤其是培训公司的邀请去做商业授课或者咨询的时候,培训公司的要求会非常复杂。”

据他透露,培训公司都要求他把自己做过咨询或者研究过的企业列出来,而且要把大企业列在前面,甚至哪怕跟项目组的人一块去的这些企业,都必须放在最前面讲,还要详细分析。

“比如某大型制造业企业,我是跟几名教授一块去的,是企业邀请的项目组。但在培训公司那边的要求,我必须以主讲人的身份来讲这个案例,而且所有的功劳都必须放在我身上。”刘烨说。

刘烨一直对这种要求很反感,但没办法,目前市场的反馈就是这样,他不得不针对于培训主办方的要求做了一些调整。

但更让他感到不适的是,很多培训公司作为培训主办方,对他原本一节课的内容提出改进意见,绝大多数都是希望他增加很多小的案例和活跃课堂的内容,将原本一节课拉长成3-5节课。

原因也很简单,“据培训公司介绍,现在企业家判断专家的课到底能不能听,有一部分的因素是对一个专家的培训课程数量进行评估,培训课数量太少的课程会让企业家觉得专家不专业。”刘烨说。

这让刘烨在很多时候都觉得特别无语,而且大部分培训公司在宣传他们课程知识时,都会把他参与过的那些重大项目列成是他主导的,而且会打上“某某知名公司顾问”的头衔。

这样操作几乎已经成为市场的日常,但刘烨依然感觉不太适应。

3

小心被流量反噬

“抖音最成功的卖课老师‘章老师’,是一个看起来特别普通的人,但他成功的案例已经成为很多培训公司研究的对象。现在企业培训领域完全是一个拼名气的时代,这个老师随随便便一天就能卖出去几百份线上课程,而他的视频无一例外,都以自己曾作为‘麦当劳中国高管’的名义开头。”陈响对「创业最前线」表示。

目前,打造培训师的IP和提升名气是各家培训公司,尤其是企业管理领域培训公司的核心认知。

这次陈春花遇到的“突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被打造出的过高名气所反噬。

毕竟,根据报道,陈春花注册有多家公司,这些公司每年围绕其个人IP的商业创收高达亿级规模,而在这个生意链条中也绑定了不少图书出版商与培训机构。很多对陈春花与华为进行不实鼓吹的文章,多是围绕陈春花这个生意链条上的产物。作为*的受益者,陈春花或许很难完全与这些文章撇清关系。

现在有一个用得很多的词叫做“流量”,“流量”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名词,内涵无非就是“名气”两个字。

名气是个“好东西”,现在大家都知道,影视明星、体育明星之所以接个广告动辄收入几百万上千万,无不与此有关。以前做生意讲究“一本万利”,现在做生意讲究“一名万利”,成本更低。

现在的学者(尤其是经济学者和文化学者),频频在公众面前露面的不少,其本质上是商人还是学者,恐怕大众要仔细分辨才行。而名气这个东西,到底是因为自己的实力带来的,还是因为炒作带来的,恐怕也需要仔细分辨才行。

中国有一句著名的谚语:“德不配位,必遭其殃。”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当一个人的德行与能力不足以占据很高的地位与名声时,最终必然会被这种地位与名声伤害。

换言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目前,大多数的网红专家,大概都配得上这句话。当这种声名没有能力、品行等根基的支撑时,最终落得名誉扫地便成为了必然。

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手段,哪怕一个专家的名气再大,也要看其实践或培训后的市场反馈。因此,衡量一个网红专家到底是不是“真的专家”,还要看其真实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否则“翻车”不过是迟早会发生的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创业最前线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3C电子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