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在1960年,心理学家罗伯特·罗森塔尔(Robert Rosenthal)在研究实验鼠穿越迷宫能力时发现,实验者的期望对实验对象的表现有直接影响。基因相同的实验鼠被随机分配后,被告知是“天赋型”的小白鼠,因此受到了工作人员更为鼓励性、亲和的对待以及更高的期待,这些“天赋型”小白鼠最终比其他小白鼠学习迷宫的速度更快、记住迷宫路线也更长。
除去科学、教育学的意义外,这个研究也表明,我们自己的非语言行为对他人其实有着很大的影响。诸如微笑、看着别人、和别人说话、向别人靠近、和别人站在一起或坐在一起等行为都是一些正向的非言语信号,表明“我喜欢你”“我希望你加入”“我觉得和你亲近”“我在意你所说的事情”“我理解你”“我被你吸引”等。
作为企业管理者,同样要在日常中注意这些非语言行为,甚至是利用它们,来帮助自己更顺畅、更舒适、更友好且更有说服力地与他人互动,获得更高的工作效率。
本文为你介绍了6种管理者需要注意的非语言行为,并阐释了其科学原理以及相应的改变技巧,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付诸实践。
1、避免“微伤害”
试想,有11个人在和你开会,大家围坐在一起。你正在传达事情的同时,把注意力转向某人,此时你们有了一个眼神交流和微笑;但其他10个人并没有获得你的注意和微笑。或许对你来说这不过是一个随机的动作,但这件事情其实非常重要——当你身担要职时,在其他人的视角中,就会容易通过你瞬间闪现的微笑向大家传达出“我更看好XX,没那么看好XXX”之类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这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进一步影响到其他人对这些不被关注的人的看法和判断。换句话说,旁观者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你对他人的感知态度和评价——即使这些感知态度和评价可能并不准确。
皱眉、侧目、翻白眼、指指点点、提高嗓门等这些都是明显的负面行为,而且是一种“微伤害”的行为。作为管理者,如果你创造一个包容、平等的环境,你的非语言行为非常重要。那你要怎么做才能让圆桌上的每个人都感到被包容呢?下面的实用方法总结列出了一些简单可行的建议,帮助你确保每个人都感到被平等对待、被包容,享有平等的权利。
TIPS:
•坐姿或站姿要保证能方便地看向每个人
•讲话时看每个人的时间尽可能保持平均
•尽量向每个人微笑
2、喜欢和重视他人
用非语言行为来表达对他人的喜欢和重视更为容易。一些表现包容性的行为与表现精神上的喜欢和重视的行为是重叠的,比如同步、模仿、倾听和确保对话的轮流进行。
同步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同时进行同样的行为。在一对一的互动中,可以通过共同的活动来“同步”,比如与对方共进午餐。这些“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事情”的行为,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彼此的喜欢和重视。
模仿与同步类似,但模仿是有时间差的——*时间是几秒钟,做得太快,会因为太明显而让人感觉不真诚;太慢则会让试图模仿的行为效果打折。模仿之所以会让人感受到喜欢和重视,是因为会让被模仿的人有一种“被看到被听到”的感觉。
倾听也很重要。这对于*来说,不仅意味着要认真倾听,还意味着让别人发现自己在倾听。当我们说话时,我们必须有意识地看着说话对象;当别人说话时,我们可以通过点头、或者肯定性的词语等非语言行为,来表明接收到了对方的信息。当然也不能做得太过,不停点头和附和会让人分心,所以要保持适度,简单示意即可。
TIPS:
•交谈时看着对方
•微笑看着对方
•站或坐更近(以你舒服的方式)
•体态向对方倾斜
•与他人“同步”行为
•在5秒内模仿对方的行为(不要太过)
•点头示意或眼神交流——但不要打断——让对方知道你在认真倾听
3、建立信任与共识
在很多情况下,你希望或需要在同事、下属,或者是同级团队之间建立共识。
促成共识的最关键特征是要对流程等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在这个背后隐藏的关键核心是建立起信任。有一些非语言技巧可以用来表达信任和增强两个或更多的人之间的信任,比如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身体姿态,不要抱着手臂听对方讲话;在别人说话时要看着对方,以表示“我在听,我听到了”等。
你还通过“集体智慧”来建立起团队信任——集体智慧高的组合和小组,往往人际间的信任也更强,更容易达成共识,从而促成质量更高的结果。集体智慧的关键在于对话中的轮转。在轮流表达自己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感觉自己的想法被倾听,并且为自己有机会做出贡献感到开心。即使最终不一定会采纳每一个人的意见,但每一个人都能获得一种程序正义,因此更有可能接受和支持最终的讨论结果。
TIPS:
•开放的身体姿势,手不交叠,肢体适当展开
•通过手势或眼神来促进轮流发言
4、避免古怪表情
有没有人在你身边显得很紧张,而你却不明白为什么?人们是否经常认为你不赞成他们,即使你并没有任何反对的想法?你自己是否曾感到,听众并没有完全被你的演讲或推介所吸引,但他们事后却跟你说你的演讲非常棒?
问题很可能出在了人的表情上。当我们坐着听别人讲话时,许多人都会有“古怪”的表情反应——看起来像是个很挑剔的人,或者心烦意乱。比如有些人喜欢在听人讲话时眯着眼睛,皱起眉头。但在外人看来,这样的表情又是另一种意思。
问题不在人们的内心感受,而是面貌/表情传递了怎样的信号。一些表情会让人们看起来很严肃、挑剔、爱提反对意见,而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是意识不到自己做出了这样的表情的。这些非语言行为其实是很难改变的,特别是那些经年累月、习以为常的小习惯。然而,想要解决其实也很简单:改掉旧习惯难,但我们可以增加新的习惯——加一个动作就能改变表情传递的意涵。
例如,如果你思考时容易皱眉头,那不妨加一个“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下巴”的动作——别人看来你变得不再是严肃挑剔,而是看起来像是在认真思考、积极倾听。
5、展示实力
不论你是否真正拥有某种实力,只要你想,都可以通过非语言行为来展示出来。但你必须问自己的是:我在这种情况下展示实力合适吗?这是*时机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你就需要评估所处情境,通过适当的非语言方式来展示。
行为应该与个性相匹配。以下行为并非所有都适合你,胡乱套用有可能反而会尴尬,所以务必先在安全的社交环境或镜子前练习一下。
•直立的姿势会被认为更有力量感。坐着也要相对挺直背部。
•扩张身体,占据更多的空间也会让人感觉你更强大。当然不是所有人都适用,尤其对于高个子的人来说,身高已经足够了,所以稍微扩张即可。
•下巴微微上扬会让别人觉得你更有力量感(表明你对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太上扬也不行,轻微上扬即可。
•过长的发言时间容易被认为缺乏控场能力。然而,有话可说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能为大家贡献一些自己的想法——即使只是总结刚刚听到的内容,而总结能进一步推动议程。你总有某些可说的重要观点,但总结他人的观点也能让你呈现出力量感,同时还能促进彼此的关系。
•要注意,要在不容易被轻易打断的场合与情境下发言。如果被打断,气势便会有所削弱。所以要懂得判断发言的时间和场合。
•另外,你可以举止优雅有度,以及使用笑声——真心大笑能带动周围的人也笑起来。
除了让人感觉你有气势、有权威之外,有时这些做法还能实际为你争取到真正的权益。这就是“自证预言”效应。
TIPS:
•直立的姿势
•扩张身姿,占据更大空间
•下巴微抬
•发表时长恰当的演讲
•在不会被人打断的场合演说
•举止优雅有度
•真心地大声笑出来
•成功让大家也笑起来
6、识别谎言的方法
对于一些需要*坦诚的环境来说,再小的谎言都会影响工作。
想要识别欺骗行为并不容易,但也是可以学些小技巧的。以下是需要关注的“警报时刻”。它们并不直接表明对方在撒谎,只是说明可能事有蹊跷。它们只是一个指示牌,告诉你要深入挖掘,因为背后可能有不一样的真相。
•基本行为的变化。每个人通常都有相对固定的一般行为模式——坐着时的放松程度,说话的语调语气,谈话时的投入程度等。如果对方状态有异,那就要留心了,对方可能处于非正常的行为状态。
•假笑与真笑的差别。假笑只用嘴——脸颊的苹果肌不上抬,眼睛周围没有皱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鱼尾纹),眼睛下面也没有小皱纹,而且笑容往往是闭着嘴的。与此相反,真笑也用嘴,但苹果肌会向上提拉而被凸显出来,眼睛周围会有鱼尾纹,下眼睑下面会有皱褶。
•不自然的面部表情(与情境、身体其它部位或所说内容不符)。我们在说真话时,在各种表达途径表达出来的情感是一致的,包括我们所说的话语和我们的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都应该是与交流情境相符的。例如,如果一个人在回答一个棘手的严肃问题时,一边严肃或阴沉地说着,一边以一种脱离语境的方式微笑或大笑——就会显得奇怪了。
要注意的是,当风险很低时(意味着撒谎没有什么实际代价,但也没有任何实质性回报),你可能很难分辨某人是否在撒谎。
TIPS:
说真话的状态:
•保持基本行为不变
•真笑,不要假笑
•不同表达途径(言语、表情和肢体动作)传递的信息一致
#在企业里,从众心理可能会抑制创新#
如何改变职场中的从众心理?
渴望群体和归属感是人类的天性。但在企业里,从众心理可能会抑制创新,对工作产生负面影响。工作中有不同的观点是至关重要的,企业必须强调一种“员工不会因为提出不同观点而受到惩罚”的文化。
鼓励发声。开会时,要鼓励团队成员把想法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如果一个团队开会时所有人都只是默默点头,这种共识是没有价值的,任何声音都非常重要。
允许匿名。现实中,每个团队总会有一些成员不太愿意站到台前讲话,要给他们提供匿名反馈、提问和建议的机会,有时候这些反馈可以让管理者大开眼界。
表达感激。当团队中有人勇敢地说出不同意见时,要感谢他们的反馈。尤其是团队在不熟悉的领域研究新概念时,及时表达感激可以增强团队成员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