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方言出现在剧里,真的很奇怪吗?

一个仍然可以尝试的未来。在这个时代选择做一部方言剧,的确是一条“难走的路”,但方言剧仍然是重要的、不应该被放弃的一类。

《欢迎光临》最近正在播出,比黄轩和白百何的“姐狗CP”关注度更高的,竟然是黄轩在剧里时不时蹦出来的丹东话。

剧里,黄轩饰演的张光正来自辽宁丹东,在北京工作了七年,是一家五星级酒店礼宾部的员工。为了强调角色的“北漂”身份,张光正时不时会夹杂一些东北口音,虽然出现的频率不算高,但因为实在“不够标准”,还是让不少观众感到奇怪。

好在演技在线,观众还比较能容忍他不太标准的丹东话,而且还能贡献一些意料之外的笑点。有很多网友评价:“说得很好,看出来努力了,但以后不要再说了。”黄轩也在采访里透露,为了学习丹东话,他还专门请了一个老师学习,“虽然效果还是不尽人意。”

相比之下,黄轩和本地方言的契合度显然更高。2019年,黄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籍贯优势”,在《山海情》里贡献了甘肃口音的原声台词。《山海情》也是近几年来为数不多的、全部由方言演绎的剧集作品。

为了照顾不习惯方言剧的观众,《山海情》还同步上线了普通话的版本,不过表现不及方言版,证明了方言给这部剧带来了正向的加成。豆瓣页面的热评*是“目测宁夏卫视和东南卫视将会因为方言版而迎来台生*”,也有不少人提醒大家“一定要看方言版”。

方言剧早已是稀有物种。就连它的光辉年代,也要追溯到二十多年之前。像《山海情》这样纯方言的剧集作品,在很多人的记忆里都只有寥寥几部,即便是大家更加熟悉的方言情景喜剧或是东北方言剧,也早已不是在市场上具备竞争力的主流内容。

语言当然不是一部剧的障碍,即便是完全听不懂的语言,也不会因此而影响观众的体验,英美日韩剧在国内的稳定受众就说明一切。或许重点是,方言到底在一部剧里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在普通话普及度越来越高的当下,我们还需要方言剧吗?

01、剧集方言使用指南

顾名思义,方言剧就是指在对白部分使用方言的剧集。在学术领域,方言剧的核心是“以地域文化为创作背景”,当地方言在剧中的出现,是为了服务地域文化的表达。

按照方言在剧中的占比,方言剧可以大致分为“泛方言剧”和“纯方言剧”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普通话+各地方言出现在同一部剧里,《武林外传》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后者则是对白使用“*方言”的作品,也是方言剧作为一个类型的开始。

在方言剧的鼎盛时期,大部分在地域范围内收视率*的剧基本都是纯方言剧,其中又以巴蜀方言为代表。1982年,重庆电视台文艺部导演宋学斌执导的电视剧《人与人不同》首播,并先后在36个省市电视台播出,开启了方言电视剧的先河,也极大程度上助推了巴蜀地区方言剧的兴盛。

巴蜀方言剧成为重庆电视台的“龙头品牌”,宋学斌执导了《凌汤圆》《九根毛》《金竹寺》等超过50部方言剧。很多剧虽然有方言和普通话两个版本,但中央电视台及各个北方地区的电视台都会选择方言版。

90年代被看做是方言剧的“黄金年代”,各个地区都纷纷开始做自己的方言剧。以《傻儿师长》《山城棒棒军》等为代表的巴蜀方言剧,广东台的《外来媳妇本地郎》和《广州人家之开心廿四味》,以及湖南经视的长沙话方言电视剧《一家老小向前冲》、湖北电视经济频道的武汉方言电视剧《经视故事会》等等。

在方言剧的发展历程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东北方言剧。2004年春节,赵本山执导的电视剧《马大帅》在东三省播出,在沈阳和长春的收视率达到28%,在哈尔滨更是获得了高达46%的收视。

和其他方言相比,东北方言的理解门槛较低,喜剧效果又很突出,因此即便在东北地区之外,也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爱。2002年,《刘老根》在CCTV-1的播出时,就拿到了超过10%的收视,《马大帅》在CCTV-8的收视率也接近10%。

和东北方言剧几乎在同一时期诞生的,是方言情景喜剧。早期,南北格局分明,既有以北方方言为根基的《东北一家人》《闲人马大姐》等,也有海派、川派和粤派等脱胎于南方语系的情景喜剧,如《老娘舅》《雾都夜话》《外来媳妇本地郎》等。

2002年后,情景喜剧在方言的运用上愈加纯熟,从可能造成传播门槛的单一方言,过渡到“大杂烩”阶段。《炊事班的故事》里,光是固定的六人班底里,就有四种方言,再加上各种操着不同口音的客串角色,完全跨越了地域文化的障碍。

《武林外传》也是如此,剧中,老板娘佟湘玉一口陕西话,“盗圣”白展堂是东北腔,女侠郭芙蓉说闽南普通话,捕头老邢用山东话,小六子用天津话……根据央视索福瑞收视报告,该剧开播*天收视率只有1.95%,第二天迅速攀升到4.26%,*个周末达到9.49%。

伴随着情景喜剧的有效探索,泛方言剧也开始取代纯粹的方言剧,成为方言在电视剧里的最常使用方式。而在情景喜剧逐渐走向下坡路的同时,方言也找到了喜剧之外的更多载体。其中较为典型的例子是2009年播出的《我的团长我的团》。

这一时期,方言剧的数量和传播范围都已经不如前几年,都市剧正在蓬勃发展,普通话成为电视剧里约定俗成的标准语言。因此,使用各地方言的《我的团长我的团》一经出现,就让人感觉十分新鲜,作家裴钰甚至认为,这部剧“宣告了中国电视‘母语剧’时代的到来”,是“方言剧走向复兴的标志”。

在《我的团长我的团》里,段奕宏饰演的“龙文章”在剧中说了十多种方言,其他演员也分别使用了东北话、北京话、湖南话等多种方言。各个地方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争夺大战,为了争夺首播,江苏卫视还开创了“零点首播,黄金档重播”的先河。

后来,这场竞播战还促成了23家省级卫视共同签署的《电视台电视剧播出自律公约》,其中明确提到“坚决反对单纯为了追求收视率和短期利益,搅乱正常的电视剧播出秩序”,足以可见战况之激烈。

这也是泛方言剧的优势,相比于受众较为固定的纯方言剧,泛方言剧在无形中扩大了受众范围。与此同时,这种转变也体现了方言在剧集中所发生的变化。在纯方言剧里,地域背景和文化是重要部分,而到了泛方言剧里,方言更多起到了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

方言本身就是依托于地域而存在的,大多数时候,方言决定了故事的发生场景。换句话讲,当一切故事都发生在地域色彩不甚浓厚的都市时,方言就变得不再重要了。发展至今,方言在剧集里的作用被再度削弱,从“塑造性格”变成了“交代背景”,《欢迎光临》里黄轩的丹东方言就是如此。

另外,当方言出现在都市剧中时,有时候是为了呈现“碰撞”,而不是烘托当地文化。比较*的例子是1994年播出的《孽债》,该剧在上海电视台以沪语播出时,创下了42.62%的超高收视率。

这部剧讲述的是知青返城的生活,剧中,几位小主人公从云南到上海寻找他们的亲生父母,就用一口云南方言是强化他们的“外来人”身份,用云南方言和上海方言的语言差异,来呈现更深层次的心理隔阂。

现在的都市剧在描述到“北漂”或“沪飘”生活时,也会采用这种语言差异的形式。《我在他乡挺好的》里,周雨彤和任素汐都在某些桥段里使用了东北方言。不可否认的是,在如今的剧集作品里,方言已经弱化成一种元素甚至一个符号,不再占据主流地位。

有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大部分如今流行的剧集类型,都不适合加入方言。云合数据显示,2021年上新的剧里,题材数量前三的分别是都市、悬疑和青春题材,再加上古装剧和甜宠剧的稳定“爆款”基因,方言在如今的剧集中几乎没有有用武之地。

相比于更深层次的、勾勒地域图景的功能,大多数人对方言在剧中的印象是“喜剧性”,这也决定了它似乎不适合出现在任何表达“现代”的作品里,无论是现代观念还是现代生活。

02、昙花一现的纯方言剧

回头来看,方言剧其实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

从1958年9月2日*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首播,到1978年召开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后的“办台热潮”,国内的电视台规模一直在经历着飞速发展。

1982年无线电视台还只有47座,到了1995年,已经有837座,再加上有线台、企业电视台,总数超过3000座。在已建立的电视台中,有90%的台由市、县两级开办。中央台、省台(卫视与地面频道、部分上星频道)、境外电视频道(凤凰卫视等)等各种频道一时之间百花齐放,市场竞争逐渐白热化。

在日趋激烈的媒体市场竞争格局下,方言剧成为了地方电视台的一张“王牌”。一方面,当地演员和场景提供了拍摄的先天优势,也能有效压缩成本;另一方面,凸显地域特色的方言剧作品也能“精准狙击”当地的观众,能在电视剧里听到“乡音”,对于当时的观众而言,是一种实现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的方式,同时也消除了观众与电视节目之间的陌生感。

方言剧的高收视率,说明了这条路的可行性。四川方言电视剧《王保长后传》在成都电视台首播时,就获得了9.5%的收视率,比在成都地区播出的央视大戏《汉武帝》高出将近一倍。各地方电视台也因此吃到了方言的“红利”,湖南经视甚至播出过方言版的《还珠格格》。

与此同时,方言本身的价值,也在电视剧中得到了放大。早在1951年,作家周立波就在《方言问题》一文中指出,“创作中应该继续采用各地方言,不采用在人民的口头上天天反复使用的、生动活泼的、适宜表现实际生活的、地方性的土话, 我们的创作就不会精彩……写对话时, 书中人物是哪里人, 就用哪里的话, 这样才能传神。” 

在方言剧蓬勃发展的同时,问题也悄然显现。2000年,川渝地区有两部方言电视剧被停播,一部是8月底播出的《假打外传》,停播理由是“语言粗陋”,12月底播出的《重庆球迷》也在播出仅三集后遭停播,原因是不少观众认为剧中很多情节损害了重庆球迷的形象。

方言剧的黄金年代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2001年10月,《凌汤圆》和《山城棒棒军》的导演束一德在接受《成都商报》的采访时表示,他已经目睹了方言剧“由兴到衰”的过程,并决定放弃方言剧的拍摄,转而拍摄都市爱情剧。

韩剧也给方言剧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1997年被称为“韩流元年”,《看了又看》《人鱼小姐》等多部韩剧成功占据了电视机前观众的目光。从风格上来看,在国内热播的韩剧基本走向了方言剧的反面,都市化色彩极为浓厚、脱离现实的爱情故事也在当时广受欢迎。束一德在采访中提到,他也会向在中国电视剧市场异常走红的韩国爱情电视剧取经。

作为那个时代电视剧最重要的评判指标,收视率也印证了方言剧市场的萎缩。2000年,重庆方言剧《街坊邻居》*部上映时,最高收视率达到30%,而在四年后第二部播出时,收视率几乎只有个位数。

有关“*该不该说方言”的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止。虽然早在2005年,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中就规定: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但仍然有很多人围绕这个话题展开讨论。

在多部影视剧中扮演邓小平的特型演员卢奇提到,当年《大转折》在香港放映时,因为担心当地观众听不懂方言,于是就放映了普通话版本,结果香港观众认为这个邓小平“不是真的”,因为“他从不这样说话”。

很大一部分演员及相关专家都认为方言剧不应当“一刀切”,其中包括在《士兵突击》和《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都使用了方言的王宝强,以及周恩来的特型演员郭伟华和孙维民。张国立出演的《大生活》2009年在成都都市生活频道首播,他在剧中基本使用了四川方言,他提到,“方言表达非常丰富,如果放弃四川话,对这部戏来说是很大的硬伤。”

即便如此,方言剧仍然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特别是纯方言剧,几乎已经消失在荧幕上。

03、语言不是障碍

有媒体报道称,《武林外传》在大陆掀起收视热潮后,台湾很多电视台都想购买该剧的版权,八大戏剧台还将其安排到黄金档播出。意外的是,这部剧在台的收视率只有0.07%,电视台只能用《大长今》替换了《武林外传》继续播出。

语言的确构成了一定程度的观看门槛,很多台湾观众对《武林外传》里的方言表示不理解,也看不懂,所以觉得“不好笑”,甚至建议该剧重新配音。

这也是东北方言剧发展较好的原因之一,东北话与普通话的相似程度要高于西南等其他地区的方言。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付程就提到,《刘老根》《马大帅》这些东北方言剧中的语言基本是带有东北口音的普通话。同时他也认为,未来剧集发展的方向还是标准的普通话,因为“语言越规范,自由度越大,传播范围越广”。

语言的障碍决定了有限的市场份额,只有少数方言剧才能突破地域的局限性。中国传媒大学电视文化研究所专家徐舫州教授也认为,“方言电视剧其实不会形成泛滥,只是属于个别现象,它的发行渠道肯定不如普通话电视剧那么受欢迎。”同时他还提到,不应该由广电总局下令禁止方言剧,因为在市场的选择中,它会自然地被淘汰。

网播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市场选择的进程,也彻底消除了观剧人群在地域上的区隔。“大数据”让方言剧的观众成为“最不被重视”的少数人。和性别、年龄等更具参考价值和普适性的维度相比,地域来源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曾经对地方台来说性价比几乎最高的方言剧,在平台掌握话语权后,成为了最不可控的、性价比*的选择。

互联网在为更多人提供表达空间的同时,也在设置着更统一的议题。平台制作和推荐相似的内容,各个社区的热搜榜单在“人为”制造着更集中的热度。

一切都不可逆转地走向统一,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语言的统一,方言剧则成为“极个别”的存在,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中。

不过,至少《山海情》告诉我们,方言剧仍然具备它的价值。2019年初,《山海情》在五个卫视同步播出,豆瓣有将近40万人为这部剧打出9.2的高分。其中,方言版的受欢迎程度远高于普通话版,乡音和剧情的*结合,勾勒出一幅足够真实动人的西北画卷。

在知乎也有不少有关方言的讨论,大多数人都认为应当保护方言在各地的存活与发展。在“怎么看现在电视剧中的南方人一口北方方言的现象?”的问题下方,提到了浙江卫视曾播出的《麦香》,主人公明明是江南水乡的土著人家,但普通话却带着儿化音和北方俚语,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都挺好》《战长沙》等剧里。

方言在剧集里的弱化甚至消失已经成为不可否认的现状。即便是现在出现在剧集里的方言,也更多地服务于喜剧效果,而非与内容本身更深层次的结合。至少,方言剧仍然可以产出像《山海情》这样的优秀作品,这意味着方言应该并且足以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议题,甚至可以是严肃的、当代的。

或许方言剧的正确打开方式不是“只拍给某一个地域的人看”,而是向全国乃至世界的观众,展示某一个地区的文化与风貌,这个目标的实现其实不主要依赖方言的使用,而是更依赖一个好的故事。

作家茅盾曾在《关于艺术的技巧》报告中指出,“我们不反对作品有地方色彩,尤其不反对特殊题材的作品不可避免地需要浓厚的地方色彩;但是地方色彩的获得,不能简单地依靠方言、俗语,而要通过典型的风土人情的描写,来创造特殊的气氛。没有这样气氛而仅仅用了太多的不必要的方言俗语,其结果虽然有了地方色彩,可惜广大的读者不能看懂。”

方言的力量在电影中仍然得到延续。去年上映的《爱情神话》就使用了上海方言,《雄狮少年》也推出了粤语版本。方言是一些电影导演“寻找家乡”的方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偏爱陕西方言的贾樟柯,毕赣、徐磊等导演也将很多作品拉回到故乡的场景。

《爱情神话》的导演劭艺辉曾表示,单纯从创作角度讲,《爱情神话》更适合使用方言,不仅能给表演加分,和故事的适配度也更高。不过,剧集和电影相比,商业属性的确更明显,也更注重性价比,相比于更具备确定性的普通话来说,方言的使用始终是比较大的“变数”。

地方文化是宝贵的财富,更是国产剧区别于其他国家剧集的优势之一,荧幕上不应该只有北京和上海两座城市,也不应该只有一种语言。语言不是限制,方言也不是门槛。在所有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成功作品里,方言都只是一种方式,用来展示更广阔的地域文化。

在这个时代选择做一部方言剧,的确是一条“难走的路”,但方言剧仍然是重要的、不应该被放弃的一类,正如胡适先生所言:“古文里的人物是死人,通俗官话里的人物是自然的活人,方言土语里的人物是自然流露的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毒眸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影视视频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