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回归后,国美这一年却是压力重重。
5月9日,有网传消息称,因经营受疫情影响,国美集团旗下7家公司员工的住房公积金缓缴。
具体而言,为缓解经营压力,国美集团计划依规向北京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在6月30日前缓缴5月份、6月份的住房公积金。按照规定,这不影响职工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预计7月初能完成补缴工作。
对此,国美迅速做出回应。国美表示,信息不准确,正响应政策申请公积金缓缴,仍在按流程申请中。
事实上,从去年APP更名为“真快乐”后,国美却没能真快乐起来,这一年来的坏消息接连而至。
4月中旬,国美济南分部员工被爆“殴打美的员工”,美的发函撤出该分部并暂停供货,国美表态严肃处理。
一周后,家电品牌惠而浦公告称,因拖欠货款终止合作,国美否认拖欠,并称对方长期未按合同履行义务。
这场“口水战”直接把国美的资金之困摆在了台前。受疫情影响,整体家电生意都不好做,多个家电工厂都陷入停摆状态。与此同时,面对京东、天猫、苏宁等玩家,“真快乐”也没有让国美在线上突围。
这直接体现在国美2021年的业绩上。其年报显示,2021年国美营收464.84亿元,仅同比增长5.36%,净亏损44亿元。
业绩欠佳也让国美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不尽人意。截止发稿,国美的股价从去年最高点2.55港元/股跌落到0.385港元/股,市值蒸发730多亿港元。
如今,国美面临的不仅是外部各大电商势力的四面楚歌,其自身的管理难题也反复出现。
黄光裕让国美在18个月内回到原有市场地位的军令状还令外界记忆犹新。只可惜,当下市场的玩法和模式已经大变模样,而黄光裕还没有真正摸到时代的脉搏。
线下受困,国美缺钱
线下业态是国美的起点和基本盘,其承载着国美35年的历史。
但对于众多线下企业来说,疫情是近三年来*的“黑天鹅”,国美也深受影响。
国美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时间是在2020年。彼时,国美财报披露,集团销售收入为441亿元,同比下滑25.83%。这其中,国美集团门店销售收入同比下滑21.47%。伴随线下门店的业绩下滑,国美表示其在2020年关闭了110家表现不佳的门店。
与此同时,2020年国美全年亏损达到69.9亿元,同比增加了170%。
到了疫情的第二年,国美创始人黄光裕的回归给国美带来了微弱的希望。国美2021年年报显示,去年国美零售实现营收464.84亿元,同比增长5.36%,归母净亏损44.02亿元。
在此之前,国美已经连续四年营收下降。财报显示,2017年-2020年,国美的营收分别为715.75亿元、643.56亿元、594.83亿元、441.19亿元。
可惜的是,虽然扭转了营收连续四年下降的态势,但却掩盖不住连续五年亏损的事实,这份不太亮眼的成绩自然没有达到市场的预期。
众所周知,门店是国美零售的核心网络,2021年上半年国美线下收入221.5亿元,占了总收入85%以上。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有线下门店4159家,其中线下收入的80%左右来自核心自营的1400多家店。
但受疫情黑天鹅事件的影响,整个线下家电的生意都不好做。
举例来说,国美的老对手苏宁也陷入了连续三年亏损的境地。其年报显示,苏宁2019年到2021年扣非后净亏损分别为57.11亿元、68.07亿元、446.7亿元。
而同样陷入过公积金缓缴事件的格力电器,2021年营收也落后于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
线下业务受困,国美更缺钱了。近期有国美员工在公开平台上表示,受北京疫情影响,国美要求每天30%的员工居家办公,剩下的员工只能调休或者请假,相当于变相扣工资。
“算来算去到月底工资领不到,还要给国美钱交社保。并且,国美有规定,请事假超过15天,半年奖金取消。”上述员工表示。
坏消息不止于此。据风暴眼报道,有员工表示国美克扣员工工资,对内部员工要求每周必须有两天加班到9点。
反复的疫情之下,受局部区域卖场停摆和物流延迟等问题,国美线下渠道生意不好做是事实。
更重要的是,连年亏损的生意让国美的资产捉襟见肘。上个月,国美与惠而浦上演的“口水战”更是把国美的经营问题撕裂了一个口子。
4月25日,惠而浦发布公告称,基于国美电器在支付货款方面未按合同执行,长期出现延迟的情况,截至3月31日,公司对国美电器净应收为8236万元,决定自公告之日起终止与国美电器的商务合作。
一天之内,国美发表声明称,该说法与双方事实严重不符,国美电器不存在延迟支付货款情况。声明同时指出惠而浦管理混乱,后者长期未按双方合同履行应尽义务。
图源国美电器官方微博
双方各执一词的背后,是同属于家电行业的经营压力。
一方面,像国美这类家电零售企业,采取的是先帮惠而浦等供应商卖货,再结款的模式,账期较长,而疫情这三年,惠而浦自身的营收不断下降,自身经营压力变大。另一方面,受原材料价格、物流等成本的影响,供应商的产品售价增高,国美想要打价格战则意味着自己需要掏出更多补贴。
疫情这三年,国美线下门店的日子可谓十分艰难。
“真快乐”在混战中没有姓名
时间回到2021年初,国美APP更名为“真快乐”,这被外界视作国美打响线上的*枪。
在高举高打一年之后,“真快乐”似乎并没有让国美“快乐”起来。
一位消费者向连线Insight吐槽,她前不久去国美电器买东西,必须在“真快乐”APP上扫码付款。“店员告诉我收银台不收银了,只开发票。”
此前,据时代财经报道,有国美员工表示,去年8月开始,国美要求卖场员工引导顾客通过国美APP(彼时还未改名“真快乐”)下单。起初APP下单指标是10%-20%,不到3个月这一指标就变成了90%。
线下全力为线上APP“真快乐”引流,足以见得国美想突围线上市场的决心。国美2021年年报显示,“真快乐”的月度活跃用户稳定在5000万以上。这个数字,和拼多、京东、阿里等平台根本不在一个量级上。
2021年,“真快乐”的年活跃买家为1684万,而京东的年活跃买家达5.7亿,是“真快乐”的4倍,拼多多这一数值更是达到8.7亿,是其数十倍。
而在GMV规模上,国美零售总GMV规模同比增长30.4%达1468.7亿元、服务会员同比增长19%至2.5亿元。尽管GMV有所增长,但在阿里、京东的GMV早已突破万亿的时代,国美明显被抛在了身后。
这意味着,各项数据明显落后,“真快乐”没有在线上实现突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原本的电商“三极”外,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直播带货模式在疫情之后的势头格外猛烈。
正因如此,在业绩下滑明显的2020年,国美也追赶上了直播带货的风口。
目前国美有两种直播带货形式,一种是围绕“真快乐”APP,通过创造娱乐活动进行品牌直播;另一种是入驻电商平台、联合主流媒体开启直播。
2020年下半年,国美先后与拼多多和京东达成合作,通过平台上的国美旗舰店进行直播。此外,并与央视及其他卫视进行了几次大型直播。从国美2020年的年报中可以看到,其中四场超级直播累计实现销售额约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或许是想要把流量留于本身,除了与拼多多和京东达成战略合作伙伴之外,国美并未在抖音、快手和淘宝上开通直播。
与此同时,国美的全体员工都被要求化身主播,进行直播带货。
据时代财经报道,国美卖场每月大概直播10场,每场时长1-2小时,上架商品由员工自己决定,主要是电器、3C产品、“真快乐”APP上的百货等。今年2月开始,直播考核指标变成了每场观看人数至少30人,月底按照直播间观看人数排名,前三名奖励1000-2000元,倒数三名则罚款1000-2000元。
不得不承认的是,直播带货是电商行业近几年明显的趋势,国美入局为时已晚。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在2021年的双11预热期间,“真快乐”APP直播小时榜榜首的“真快乐”官方直播间,在开播一个多小时后,仅有1500人观看。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真快乐”离职中层曾表示,因为平台销量未达预期,“真快乐”基本没实现商业变现。
要知道,直播带货考验的不仅是前方主播的带货能力,后方商品的质量及供应链、物流等方面,也是各大平台比拼的关键。
总体来看,当电商在零售行业大肆其道时,“真快乐”的出现难以对现有市场上的玩家造成威胁。
黄光裕还没摸到时代脉搏
距离国美创始人黄光裕回归,已经过去了近15个月。而黄光裕曾立下18个月“让国美恢复到原有市场地位”的军令状没有实现。
今年3月,国美交上了2021年全年财报。令外界关注的是,这是黄光裕回归后的首份财报。但这份财报的成绩难言优秀。
从2017年起的5年,国美零售已累计亏损215亿元,已经超过了自身130亿港元的市值。更夸张的是,两个数字相差近一倍。
业绩的不尽人意和市值的蒸发,都在表明黄光裕想要卷土重来并不容易。
黄光裕归来后对国美开启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打通线上线下、招揽互联网人才、进军家居行业……黄光裕试图重建一个新的国美。
过去两年,国美空降了不少高管,最受外界关注的便是前国美在线公司CEO向海龙。此前,向海龙在百度任职14年,是原百度开疆辟土的高管。而不到一年,向海龙便离开了国美。
去年,国美相继挖来的三位阿里系高管,曹成智、胡冠中和丁薇,分别担任国美零售控股经营策略与执行中心VP、国美集团CMO和“真快乐”COO,目前仅剩丁薇还在国美。
频繁变动的高管,给国美的电商业务蒙上了阴影。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国美一度打算推进“真快乐”独立上市,2021年还为“真快乐”招来了CFO,但只待了三个月左右。
也是在2021年,国美举办家居家装战略暨打扮家App上线发布会,入局家居家装市场。彼时,打扮家平台宣布要在2024年实现5000亿GMV的目标。 事实是,2021年11月,有人发帖称打扮家已经两个月发不出工资,随后又传出打扮家大规模裁员的消息。
而在大本营线下,黄光裕回归后更加看重下沉市场。财报显示,国美零售的销售收入来自县域的占比从8.7%提升到了12.8%。截止到2021年年中,国美在全国的零售网络门店合计有3895家,县域门店2556家,占比达到了65%。
但电商平台五环内用户趋于饱和,下沉市场成为市场玩家争抢的对象,国美再次慢了一步。黄光裕曾放言2021年将国美门店拓展至6000家,不过,据年报显示,截至年报披露仅完成4000家的目标。
要知道,在黄光裕身陷囹圄的12年里,他错失的不只是时间,更是一个时代。如果说曾经的国美是中国电器零售*人,那如今的电器江湖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阿里带着天猫和淘宝跑马圈地,拼多多成为用户规模*的电商平台,抖音、快手跨界做电商的速度也在肉眼可见地加快。更重要的是,当年国美与苏宁的电商大战,主角也悄然变成了京东与苏宁。
根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家电市场报告》,2021年家电销售渠道方面,京东以32.5%的份额位居*,苏宁易购和天猫分别以16.3%和14.8%的市场份额排在第二、第三,而排在第四的国美市场份额只有5.0%。
回看国美最风光的日子,与黄光裕紧密相关。彼时,由于对厂家利润的挤压十分残酷,黄光裕“价格屠夫”的名号人尽皆知。
低价策略、薄利多销的策略让国美迅速占领市场。2008年,国美在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超过50%,430亿身家的黄光裕再度成为中国首富。那时候,国美零售营收是阿里的十几倍、京东的几十倍。
只是如今,家底并不殷实的国美,再采取低价模式底气明显不足。更关键的是,价格战已经不再适用现在的零售行业,品质、服务才是王道。
事实证明,回归这么久,大刀阔斧改革的黄光裕恐怕还没摸到时代脉搏。此时距离黄光裕立下的军令状仅有三个月,市场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