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起底街拍:游走时尚和灰色中间,有人年入百万

从三里屯到安福路,街拍都在拍什么?发展至今,拍下时尚好看的穿搭,给大家展示时尚之美,仍是街拍的主基调之一。

三月底的北京三里屯,一个穿短裙光着腿的女生走进中心广场,六个街拍客拿起镜头瞄向她。女生加速脚步,挡住脸匆匆走过。镜头转而齐刷刷面向另一个穿黑色丝袜的女生,女生对着街拍客不耐烦地喊道:“别拍了,行吗?”

虽然北京三里屯是潮流与时尚的聚集地,但三月份穿短裙、露腿的依然是少数。一旦有这种穿着的女生出现,街拍客们立刻小跑往前,站在*拍摄位,准备好镜头,等待被拍者走进拍摄视野。如果被拍者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拒绝,街拍客会继续走近,甚至最后只有一米的距离。

在北京三里屯、成都太古里等地,拍与被拍都是常有的事,人们屡见不鲜,用自己的方式拒绝或迎合着。有的好像没有看到街拍客,径直走过;有的直接say no,甚至拿出手机拍街拍客;有的停下来摆好姿势,给街拍客机会。

打开社交平台,街拍博主也占据一定的流量池,并有着成熟的变现方式,甚至有些街拍网站成为售卖女性图片的灰色地带。

那么问题来了,“街拍”拍出的照片去了哪里?他们又是怎么挣钱的?这门“生意”,到底该存在下去吗?

01、从三里屯到安福路,街拍都在拍什么?

三里屯的街拍大爷虽然以其"敬业精神"让人印象深刻,但他们可能并不是街拍的主流。

精致的妆容,自信的体态,时尚好看的穿搭,稍加点缀的包包,这些元素构成了博主@杭州摄影师Rita的每一张街拍照片。

自从有机会接触上海时装周活动后,Rita迷恋上时尚的氛围,从事摄影的她决定加入街拍的队伍。

街拍,寓意同字面一样,街头拍摄。最早源于欧美时尚杂志,为记录大众街头流行元素,各杂志会分派记者到不同地方拍摄街头穿着时尚的人群,于是“街头秀”应运而生。

发展至今,拍下时尚好看的穿搭,给大家展示时尚之美,仍是街拍的主基调之一,Rita从事街拍的目的也是如此。

记录时尚、展示穿搭的时尚见解是Rita街拍的因。所以一个人的穿搭和气质,是Rita镜头最想记录的美。

其他街拍者蜂拥拍摄的对象,Rita可能并不感冒。她有着自己的坚持,喜欢张扬却不失生活态度的穿搭。但如此时尚且符合自己审美的人,可遇不可求。

Rita习惯于随机抓拍,这一点却与记录好拍摄对象的所有时尚细节相矛盾。因为拍摄对象的*拍摄时间转瞬即逝,所以她需要具备“火眼金睛”和“眼疾手快”,以达到“一挥而就”的效果。

一旦遇到自己特别心怡的对象,心里难以言说的愉悦会鼓动着Rita上前沟通,进行专门的单独拍摄。这种情况下,虽然部分人会因时间紧而拒绝,但多数拍摄对象是欣然接受的。

Rita会将街拍照片以接近日更的频率发布在社交平台,主要以图文为主。也确实如她所愿,街拍照片展示出了她心里的时尚美。

“好美”“好好看”“求衣服链接”“图中的鞋是什么有姐妹知道吗?”,夸赞照片好看、求问时尚单品的评论让Rita的帖子日益热闹,也让rita寻找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认同感和成就感。

图源受访者社交平台评论区

作为折射都市时尚的街拍,Rita会同多数街拍博主一样选择在城市的商圈蹲点拍摄。这里人流量大,有更大概率汇聚整个城市里最潮流时尚的人们,街拍者也更有机会捕捉到弥漫于这些空间的时尚元素。

活跃在上海的街拍博主@记录员尼克斯告诉刺猬公社,在上海流行着一个网红街拍地,他们称此地为街拍宇宙中心——安福路。

曾有人这样形容安福路:在安福路这条不长的小马路上,偶遇时髦人的概率,约等于时装周场外。然而,时装周一年两季,安福路上时髦的人们四季如常。

正是浓郁的时尚氛围让安福路在街拍圈异常火爆。尼克斯也向刺猬公社介绍了此地的火爆程度,“如果是晴天,疫情也没有太严重的时候,可能那一条路上会有二十几个摄影师在拍。”

但尼克斯不会经常在安福路街拍,因为相比穿着时尚好看的衣服,她更喜欢记录街边人一瞬间的生活状态。时尚会在时间的长河中流逝变化,但人的生活状态不会,自然舒适的生活状态更难得。尼克斯希望拍下令人舒服的路人瞬间,以此记录并治愈看照片的人。

所以,不同于其他街拍者们对于时尚的喜爱追求,尼克斯选择的是街拍发展史中更偏向人文摄影的分支。

她的街拍地是自己家附近,照片内容是出门买菜、遛弯时随手抓拍的生活瞬间:街头对视的情侣、等红灯的骑行者、手捧鲜花的行路人、遛着宠物的铲屎官等等。

极强的情绪感知力助力她完成了一次次场景化街拍,每张照片都以生活为背景,传递着感染人的情绪。不会上前打扰,她需要拍摄对象沉浸在自己本身的生活状态里。这样,她才可以在对方无意识下抓拍出最自然的照片,让每个拍摄对象都真实地“活”在自己的生活里。

之后,尼克斯会将拍摄的照片归纳分类,配以不同的主题文字分发在社交平台。同她的街拍照片一样,评论区传递着欢乐与温暖的情绪,这也是尼克斯最想见到的。

不同于尼克斯的生活街头偶遇,街拍博主@ 七里散人常驻杭州商圈,等待着符合江南温婉气质的拍摄对象。

城市韵味影响着七里散人的街拍创作。杭州与成都太古里、北京三里屯相比,有着不一样的潮流元素,穿搭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的生活水平,传达时代下城市独有的属性。七里散人要记录这种城市的人文穿搭。

七里散人的街拍中,相机扮演载体的角色,主要工作是和路人交流,可以视为社交型街拍。如果路人觉得不错,他会继续询问是否可以发到社交平台。这种交流过程也是最终视频的开头内容,为视频添加几分真实,与社交平台其他街拍账号做区分。之后才是照片展现,随着音乐和相机的咔嚓声,一张张背景虚化、突出拍摄对象主体的照片呈现在眼前。

在他的街拍照片中,你会将重点完全放到主人公,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穿搭、配饰。因为相较于抓拍,这类摆拍的方式会更让人专注地发现一个人的美。也不同于时尚街拍的略微张扬,人文穿搭更符合大众的生活服饰选择。

02、把街拍做成生意

街拍客不管严寒还是酷暑,常常在外站一天,是如何依靠照片赚钱,真的只是一种爱好吗?

打开社交平台能找到一些答案,街拍博主会在简介标明自己的业务范围,包括女装带货、商业约拍、达人孵化、摄影教学。也有街拍博主开设矩阵账号,对标不同业务类型。

女装带货的街拍博主有更细分的分类,例如牛仔裤、丝袜、西装。如果主推牛仔裤,街拍视频里的主角会穿着各类型的牛仔裤,并在账号橱窗上架视频中同类样式的商品。以街拍的形式,做穿搭分享的内容,实际上以带货变现。

商业约拍包括,吃喝玩乐探店、活动跟拍、旅拍、企业宣传片、航拍等。这类街拍博主的视频以猎奇为主,比如“美女遛机器狗”“身高一米八五的小姐姐,你敢娶吗”。虽然视频内容是街拍镜头里的女性,但视频多会加上地点定位,例如足浴店、小吃快餐店、SPA会所,某个街拍博主近两个月的视频中出现了9家足浴店(每家不止一次)。

不管哪种变现业务,一旦街拍风格在网络中被认可,博主获得流量,商业合作即接踵而来。在“街拍滚叔”的微博中,“美力值UP计划”有关的内容刷屏,这是其联合毛戈平形象设计、乔治发型发起的改造计划,以“一键换头”为吸引点,街拍展示主角改造前后的差异。

业务类型更多取决于博主背后的公司类型,如果是独立摄影师,偏向约拍业务;MCN机构偏向网红孵化;营销公司有更成熟的流量变现闭环,涉及到的业务类型更加多样,七里散人就属于这一类,涉及到商业旅拍、医美机构、个人写真。

做街拍业务前,七里散人就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主做营销策划,本着内容服务于传播的目标,街拍成为自媒体营销的一部分——以街拍形式做内容,积累流量,吸引品牌投放广告。

品牌广告分为两种,一种是品牌看重街拍对审美的影响,模特配合,展示穿搭服饰;另一种是品牌看重拍摄技术,合作旅拍、城市风景拍摄。无论哪种都以街拍流量为入口,与七里散人背后的营销业务相吻合。

街拍文化中的“美”是七里散人流量闭环的核心。

街拍镜头是把人拍漂亮,医美负责帮人变漂亮。七里散人在杭州投资了一家医美机构,街拍形成的个人IP为医美机构引流。线上街拍账号的粉丝聚焦女性,从穿搭、妆容展现女性美,帮女性审视自己的容貌,激发对美的向往,产生医美需求。

线下街拍时,七里散人会从照片效果与被拍者交流护肤心得,从而介绍自己的医美服务,并指出消费一次写真可以免费体验医美项目。这里的写真是七里散人的第三类业务,将街拍作为写真的呈现形式,比起传统写真,更注重表现自然。写真与品牌商拍每年为七里散人带来近百万的收入。

个人写真的客单量达到一天3到5单,单人的原片会有几十张到上百张不等,七里散人会提供九张照片的精修服务,方便用户在社交平台发九宫格。

被拍者最小的年龄只有三个月,*是90岁,对于这些人,街拍的意义是在不同生活阶段留下美好影像。

七里散人印象最深的是,一对60多岁的夫妻从上海来到杭州,在晚上7点开始等七里散人,但当时他有已预约的街拍对象,无法抽出时间,便劝他们明天会预留时间。然而,两个老人在那里静静等了1个多小时,最终在杭州留下了意义非凡的合影。

七里散人的变现得以实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镜头里的人。在繁华的商圈,很多街拍客属于随意抓拍类型,被拍的人也毫不知情,成片容易模糊不清,很难放到社交平台起到引流作用。

七里散人主动沟通摆拍,清楚地展现拍摄对象的美。所以,和那些举起摄像机、吓走路人的街拍客相比,七里散人更注重与路人建立联系,拍完之后留下联系方式,并积累为变现资源。因此,七里散人的作品库也是品牌方挑选模特的资源库,一旦品牌方有中意的模特人选,七里散人会前去沟通。

基于明确的变现逻辑,七里散人更注重精准用户,而不是粉丝基数。

在社交平台发布作品时,七里散人会加上杭州商圈的具体地址,作为地标性建筑自带流量,帮助七里散人快速在同城打造标签。同时也可以增加用户在社交平台刷到自己的概率,即使在线下遇到也不会因为不信任、不熟悉等原因而躲避。

同城化的网络作品,与医美机构、写真业务等本地化服务相辅相成,使七里散人的影响力与变现能力达到*化。在这种营销思维下,街拍下的照片更像是一种营销媒介。

03、街拍的B面

传统纸媒时代,很多杂志、报纸的时尚版面,会通过街拍获取照片。微博百万粉丝博主“街拍滚叔”,2007年时在传统报社集团担任摄影记者,为报纸的街拍栏目供稿,其中涉及到国内外时装周内容,在一定程度为读者提供了潮流参考,带动了旅游业、时装品牌的发展,也在捕捉时代符号上游引领作用。

2015年栏目取消,“街拍滚叔”一直活跃在微博、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粉丝定位为爱时尚、爱穿搭的年轻人,与新媒体结合成为街拍发展的一大趋势。拍摄对象聚焦于穿搭时尚的人,也是现在街拍的主要内容方向。

这种街拍方式也受到了大众的排斥。七里散人等博主另辟蹊径,采取主动向路人打招呼的方式,很大程度上由于现在路人遇到街拍客选择绕道走。

为什么大众会排斥?

因为街拍不再局限于街拍客自己的喜好和审美中。

伴随着去精英化和网红流量崛起,街拍不断发展,从拍摄者到拍摄主体,展示的话语权都在下沉。街拍客的身份没有明确界定,只要有工具就能随时站在街头拍摄,甚至有街拍客虽然脖子上挂着相机,却直接用手机拍摄。

街拍主体的不确定性,也造成了街拍内容的鱼龙混杂。网红流量时代,通过街拍获取流量利益,成为越来越多街拍博主做街拍的目的。

稀缺的美貌就是天然的流量池,部分街拍博主首先瞄准了美女群体。他们的街拍内容多注重于美女外貌、身材、以及拍照的pose,拍摄聚焦自身摄影技术和后期的展示,类似人物写真,以吸引拍摄商业活动。

其次,网络的审丑趋势也造就了个性、奇葩的街拍账号,奇装异服填满街拍者的镜头。虽然奇装异服本身好坏无法评定,但确实已成为街拍行业博眼球蹭流量的手段。对于此类街拍视频,大众也发展出一种娱乐化审视,即犹如玩“找不同”,在众多奇装异服中找出“正常”的那一个。

同时,街拍与身体景观化联系紧密,部分街拍账号的照片和视频充满着男性对女性身体凝视的视角。胸部、长腿、走光部位、黑丝等成为街拍照片、视频中的重点,在满足部分人的低级恶趣味中获取流量。

也正是在各种利益的驱动下,衍生出有关街拍的灰色产业。

不是所有街拍客都会妥善处理街拍照片,将街拍成果“光明正大”放在社交平台。协商无果或者没有协商的街拍客,只能偷拍,或者聚焦于女性身体某些部分拍摄。这种偷拍型街拍成果流入网站,一些打着时尚旗号的擦边球网站。

街拍“变味”,导致大众不认同。为了生存,街拍愈加变形,然后大众愈加排斥,如此陷入循环。

某视频平台一位up主发布视频,讲述自己被偷拍,并且照片流向擦边球网站的经历。视频中介绍,像很多人一样,她以前路过街拍客并不会理睬,觉得没必要。直到自己收到一条私信,才知道被偷拍了裙底。找到该网站后,她发现里面充斥着各种被偷拍的照片,包括骑自行车、跷二郎腿、上电梯走光的照片,随随便便一组图都有上万的浏览量。

浏览量背后是可观的利益收入。网站采取会员制才能看完整照片,半年会员是168,全年是288,仍然只能看部分照片。对于投稿者,原创且上精华能获得1000元报酬,如果是搬运上精华,报酬是600元。

“当你走在街上以为只是被拍了一下,你的照片很有可能早就被他们标好了价格。”

除了网站外,微店上也有公开售卖照片的店铺。12套高清原图和视频均售价100元,若组合购买共需140元,通过网盘发货。商品详情页介绍称,图片均为正规摄影作品,不含违规信息。但浏览店铺可发现,有大量穿着暴露的女性照片,和街拍蕴含的潮流时尚元素大相径庭,“比基尼”“包臀裙”“性感”“紧身”等词汇构成照片标题。该微店也在微博开始同名账号,在微博中写明价格,加上购买链接,配上性感图片。

这些街拍平台,大多以“露”迎合审美取向。

“变味”的街拍队伍在壮大,而大众已经是习以为常后的漠视。在三里屯,刺猬公社询问一位被拍者,该女生表示,自己每次来这里都会被拍,很无奈却避免不了,也没有想过自己的照片会用在哪些途径。

对于勇敢在网络中说出自己被拍经历的人,一些网友甚至用受害者加罪论来评论,认为她们之所以被拍,是由于穿衣尺度太大或是穿着奇装异服,“为什么拍你,不拍别人”的言论充斥着评论区。

对于偷拍内容涉黄并违法发布的行为,一位律师在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讲道“未经他人同意,以秘密方式对他人进行拍摄的行为,属违法行为。”该报道也讲道,如偷拍内容涉及淫秽黄色,相关人员违法发布到网上并以此牟利的行为,涉嫌触犯《刑法》中的侮辱罪、传播淫秽物品罪等,相关人员可能会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等。”

擦边球网站的蔓延,使得大众对街拍望而生畏,街拍的污名化逐渐严重。社交平台,为街拍博主提供专业的潮流氛围,使得街拍成为潮流文化的一部分;但也使街拍变为引流工具,引无数街拍客“竞折腰”。

一条裂痕横亘在街拍与大众之间。

文中受访者皆为社交平台昵称,感谢各位小红书博主的支持:@杭州摄影师Rita、@记录员尼克斯、@七里散人

参考文献:

1.钟昊,马焱.从纸媒到微博、微信,“街拍滚叔”因何持续受关注——一名“街拍”摄影记者的11年转型路[J].中国记者,2018(04):126-127.

2.韩天越. 街拍盛行原因及其社会功能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刺猬公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大消费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