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头部主播加速离场。
薇娅让道,*变身“超级平台”,辛巴被快手“削藩”。
如今,抖音一哥罗永浩也宣布离场。今年4月,交个朋友科技创始人黄贺表示,罗永浩将逐渐淡出直播间,进入AR产业创业。
这也意味着大主播的头把座椅无人接棒,攒够了通向理想盘缠的罗永浩要回归科技圈了。
早在今年初,罗永浩宣布回归科技圈的消息就不绝于耳,他的微博回应也不止一次把他送上热搜。看似无意,但实则在为这次的创业造势。
近日,罗永浩又一次上了热搜。
被封存的“锤子”梦
4月16日,一位粉丝在微博提问老罗,“是否可以再做一款手机?”
老罗回应:“因为要烧投资人的钱,所以没这勇气了,要不然你投吧,只要20个亿。咱俩都不考虑财务回报和庸众的反应,我给你做一个触及灵魂、荡气回肠的手机。”
尽管锤子科技倒闭3年,但追随罗永浩的锤粉们依旧没有离开。
回应一出,微博热评*是,“罗老师,敢不敢放个*链接?下个礼拜就让你去做手机,20亿,你太小瞧我们了。”
还有锤粉表示,“只要你做 我必买 只要7000以下。”
当年,锤子手机资金链断裂、大规模裁员、合作代工厂倒闭,欠下6亿多的债务。
最后公司无奈卖身,锤子科技商城、手机业务被字节跳动收购,原坚果手机团队也加入了字节跳动旗下,更名为新石实验室。
锤子手机凭借其简洁的系统和无可挑剔的配置,揽获一批锤粉。强调工匠精神的罗永浩,十分注重细节性打磨产品。
但矫枉过正的是,“有时候会用90%的时间,去优化1%的细节。”前锤子UI设计总监说道。
对产品的挑剔,不意味着市场销售就能成功。锤子的失败,从罗永浩过往的经历上来看有一定的必然性。
从牛博网到英语培训学校到锤子科技再到小野电子烟,这些年罗永浩创业一次失败一次。
而他身上的标签也不断增加,有人说他是“行业冥灯”,有人说他是“相声表演艺术家”,有人说他是“悲剧英雄”,也有人说他是“失败小丑”。
从“回应无勇气做手机”这个事情来看,除锤粉拥护外多数网友吐槽声大于支持声。
有人认为他还是产品思维,“老罗还是产品思维,再做也是一样结局,不考虑财务回报的话,那人家产品研发手脚也放开了”。
有人认为他的失败似乎是必然,“不是他老罗没勇气做手机,而是他老罗没勇气承认自己做不好一部手机。”
曾经,罗永浩豪情壮志表示要灭掉苹果:
“我们做两到三代产品之后,灭掉苹果是没有问题,只要我们做成功了两款产品,第三款产品一定是去北美卖的,我不满足在中国做一个企业,没什么大意思。”
可短短几年,说要吊打苹果、取代乔布斯的罗永浩却被打脸了,“自大、狂妄”成了罗永浩的新标签。
那么如今从手机跳到AR,第六次创业的罗永浩能成功吗?
从手机到AR
翻看老罗的微博,有38252条。
近一年微博里,关于直播带货、广告的内容占了一半,而另外一半则包括了辟谣、与粉丝的互动、手机点评,以及一些电影、音乐、脱口秀的分享。
有网友说他创业是个赶时髦的人,但对未来的认知达不到他理想中的样子,他用撒娇的语气回应让网友教教他。
有媒体报道他最早将在4月彻底还完债务,他一个个转发微博辟谣“纯属谣言,还完了我们自己会*时间官宣的。”
有网友给他提议他投资的某款鞋的鞋面logo去掉会好看些,他转发回复对方“你懂个屁”。
罗永浩这股劲和他喜欢的摇滚歌手崔健有点相似,怼天怼地、犀利叛逆。越是这样,罗永浩越想要证明自己。
今年3月,罗永浩与“交个朋友”分手,宣布将于五月份前后淡出交个朋友公司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启动新一轮高科技公司创业。
早在去年底、今年初,罗永浩就不断造势,放出消息,把神秘感拉满。
有人说他去做元宇宙了,他愤怒辟谣,并表示不会进什么“破元宇宙”。有人说他要VR行业,他没有明确表态。
就在众说纷纭的时候,今年3月,罗永浩发了个澄清说明,表示自己要做的是AR,不是VR。
作为罗永浩的“老搭档”,交个朋友创始人黄贺透露,虽不会入职老罗的新创业项目,但陪他见过很多投资人,零星参与了这个项目的几个讨论。
他表示:“很多投资人对这个项目都非常感兴趣,老罗的新项目非常牛,只是现阶段我不好说他具体在做什么,请等待他亲自官宣。”
早在去年底,罗永浩就开始密集拜访AR产业链的创业者。熟悉罗永浩的朋友说,他想做一款AR眼镜,目前AR创业已经进入了筹备期。
纵观整个手机市场格局已定,苹果,三星,小米、OPPO和vivo已经稳固占据了头部市场,显然罗永浩已经回不去了。但下一代互联网的入口,AR产业还处于蛮荒生长期,此时进入大有机会。
“AR眼镜可能会成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入口,但AR眼镜如何过渡到消费级眼镜,AR产业的‘乔布斯’一直没有出现。”一位AR产业的研究人士表示。
了解罗永浩的人都知道,他少年时的偶像是博朗兄弟、盛田昭夫和乔布斯。锤子科技创业失败后,罗永浩科技创业的执念一直在。
随着去年元宇宙热潮来袭,增强现实技术(AR)将会产生下一个大型技术平台。目前的AR眼镜,可谓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微软的Hololens和Magicleap加在一起每年10万的销量,目前的AR相当于2015年的VR。
目前来看,国内AR眼镜技术尚未成熟。华为、小米、OPPO、vivo等大公司在做这块的尝试,而垂直类的AR眼镜公司更是屈指可数,以Nreal、Rokid、影创、小鸟看看等这些公司为首。
做AR的难题在于硬件从底层要做的工作还非常多,AR眼镜也要像普通眼镜一样,能在日常生活中佩戴,才有可能替代手机。
曾经就有业内人士表示,想要达到这个梦想估计至少需要花上10年的时间。
可见,罗永浩是做好准备要打一场硬战了。在错过国产手机爆发的大时代后,背着债务的罗永浩选择按下了赚快钱的暂停键,重新拾起自己的科技梦。
理想主义者,再次出发。
不被理解的理想主义者
罗永浩的好友黄章晋曾说,很长一段时间内,老罗都相信自己是乔布斯附体。
罗永浩对手机品质的追求,近乎疯狂。
2016年,锤子科技陷入面临破产的艰难境地,罗永浩甚至还想把一台苹果和锤子手机同时烧给已经故世的乔布斯,让他给评测评测,他找到了乔布斯的墓地,但碍于美国不允许乱烧东西的规定,最终没有这样做。
在创办锤子的过程中,罗永浩几乎寸步不离办公室,每晚只睡五六个小时甚至更少。
但并非世人都理解这种偏执,当你的野心匹配不上能力时,迎来的只会是嘲讽。
在知乎上,一位欣赏罗永浩的网友这么评价道:
“我们对怀有理想主义,并做一些我们做不到的事的人,往往是嫉妒的,我们不希望他成功,我们不希望别人成功,因为别人成功就会显的自己特别没本事。我觉得这是我们本能的对别人牛逼哄哄做事的畏惧。我们都在乞讨,倒闭吧,哈哈,倒闭了就跟我一样了,于是我们讨厌腾讯,讨厌360,讨厌马云,他们太成功了,我们太渺小了。”
锤子是罗永浩个性的反映,比如他要求手机外形要是*的长方体,既庄重又有玩具的感觉,它的各个角度要是圆润且无缝隙的。比如手机颜色有很多要求,但每个面都可以有几个色差点,他要求什么色差点都不能有,什么小划痕都不能有。
喜欢罗永浩的人,与不喜欢他的人各成一派。
在牛博网时期,他的合伙人认为他是个独裁且刚愎自用的管理者,并最终和他不欢而散。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老罗谈起他事实上研究工业设计已有七八年时间,他还读了很多关于乔布斯的文章,并对一些细节如数家珍,他也会阅读一些管理书籍。
“如果老罗可以安静地做一个谐星,我们会给他捧场,也许会打赏。但他还想进入高门槛的手机领域,那他注定什么都得不到。”这个行业的一名投资人说。
一位创业者忍不住补充,“一个人凭借玩弄价值观可以在艺术上获得成功,没有人会说什么,但如果这个人在商业上大成,那这个世界一定是出问题了。”
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世界充满门槛,行业的门槛、专业的门槛、出身背景的门槛,甚至口音的门槛。他们不希望看到一个人凭借一往无前的目标冲进来,将门槛踏碎。尤其是,当这个人脾气不大好,性格不那么讨喜的时候。
这一点反映在融资上,曾经罗永浩就感慨自己不擅长搞定投资人,不是一个成功能够为公司找到钱的人。
2017年坚果Pro发布会上,他犯了错:“有一天会有很多人用我们的手机,多到连傻逼都在用的时候,今天在现场的你们要记住,它是为你们而做的。”
发布会结束后,马上有锤子的投资人打电话质问罗永浩:为什么说出“傻逼都在用”这样的话。
除了不擅长搞定投资人,罗永浩对合作方的态度也过于傲气。
2018年锤子515鸟巢发布会上,原计划罗永浩将宣布与京东达成的一项合作,结果罗永浩最兴奋、讲得最多的却是坚果TNT,到最后,与京东的合作没有宣布,甚至PPT都没有展示。
这一举动,直接得罪了京东,以至于双方关系疏远,最后取消合作。
在和供应商关系的处理上,罗永浩显得不知所措。他曾表示自己有社交恐惧症,比如那些供应链的人,初期除非要他去见才去见,而雷军几乎中等重要性的供应商都去拜访过。
罗永浩意识到在这上面他犯了错误,也在努力调整,后来出差次数比原来多了十倍左右。
但性格古怪又偏执,让罗永浩常常备受争议。
“罗老师的野心明显超过自己的才能,所以经常表现出一种时不我与的悲悯感。”一位曾经是罗粉的网友评价。
在纪录片《长谈》中,罗振宇向罗永浩提出了一个哲学意味的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要向哪里去?”罗永浩用手推了推镜框,回答,“我叫罗永浩,我从吉林延吉来,来到北京快十多年了,往科技*那个位置上去。”
说这番话的时候是2017年,罗永浩的手机创业迎来高光时刻,坚果 Pro系列发布,当年的双十一锤子手机的销量仅次于苹果和华为,岁末锤子还宣布获得了新一轮10亿的融资。
那时罗永浩给锤子的定位是做出“挑战和致敬乔布斯”的产品——“东半球*的手机。”
很难断言理想主义对罗永浩而言是灯塔还是外衣。这些年,他近乎偏执地选择一些少有人走的路: 零背景闯入手机制造业、签署个人无限连带责任贷款、身负巨债却拒绝申请破产……为了还债,他做起曾经不屑一顾的“靠嘴吃饭”的事业。
如今,罗永浩换了战场再次出发,不变的还是科技,重新出发的罗永浩,这回能改写命运的剧本吗?
21219起
融资事件
4358.73亿元
融资总金额
11655家
企业
3214家
涉及机构
510起
上市事件
6.35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