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次把商品经济发展到了航空领域。
当地时间 4 月 8 日早上 11 点 17 分,随着「五手旧货」火箭猎鹰 9 号发射成功,3 位游客开启为期 8 天的空间站之旅,这次飞行的机组成员都是付费观光客,每个人都付了 5500 万美元(约 3.5 亿元人民币)来购买一张离开地球的「船票」。
而就在不久前的 3 月 3 日,一家中国航天公司也即将拿到一张资本市场的「船票」。海通证券官网上发出一份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对象是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我国*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业务涵盖卫星设计、研制、卫星遥感信息服务等航天领域。
就在 2020 年 11 月,长光卫星宣布完成 24.64 亿元 Pre-IPO 轮融资,凭借约 120 亿估值成为东北地区*独角兽企业,可谓东北之光。如果进展顺利,长光卫星将成为*家商业航天上市公司,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进入资本市场。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自 20 世纪 60 年代起,处于发展前列的经济体开始在航天领域展开激烈角逐,直到近 60 年后的今天,人类对太空的向往丝毫没有减弱。
而且,一个好的迹象是:有了越来越多的民营力量在加入。
SpaceX 的出现使太空竞赛加速向「市场化」阶段进发,直接把盘子做大了。美国航天基金会最新发布的《航天报告》中显示,全球航天经济总量 2020 年增长了 4.4%,达到 4470 亿美元。
世界太空格局在实现太空梦想的过程中,已经由最初的国力角逐,逐渐转向航天领域的商业化运营。在中国,当长光卫星 IPO 之后,也将加入世界航天经济体,进而推动中国航天业进入新的全球竞争阶段。
本文将通过当前航天市场化运营现状,在太空商业化潮流中寻找航天技术新机会。太空商业化大幕已经拉开,由商业利益驱动的未来太空探索又将给星空下的人们带来哪些变化?
01 NASA 为钱下海 SpaceX 巧借东风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 是最早将航天航空推向资本化运营的太空行政机构,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竟然是 NASA 经费紧张。
冷战后期,航天器发射成本居高不下,运载火箭安全事故频出,NASA 在民众的呼声下,开始大幅度缩减预算,最后不得不将一些航天业务外包给市场化公司,并通过商业手段促使市场竞争产生。同时 NASA 将部分航天技术拿出,支持私营企业投身航天事业发展。自此在美国,政府不再是*掌握太空技术的机构。
有了 NASA 前沿技术的支持,私营企业绕过了基础研究的巨额资金门槛,得以快速进军航天领域。从贝佐斯的「重返月球」到马斯克的「殖民火星」,背后都有 NASA 的影子。NASA 也通过「技术入股」吸引社会资本入局,不用再为预算头疼。
不得不直呼,美国这波「*」玩得遛啊。
美国的「资本家」,可能真的把地球上的事物玩明白了,觉得没意思了,要把无限的精力外溢到太空里去了,既不炒房也不搞内卷,一心搞飞船。
扯远了,言归正传。为了让这些航天企业具备 NASA 的使用要求,NASA 将很多核心技术、研发精英「下放」到这些航天企业,保障其技术研发的成功率。比如 Space X 的发射首席执行官约翰 F 穆拉托雷就曾是 NASA 的项目经理。
企业在管理理念、研发方向、生产模式上与研究机构不同,企业的本质是「有利可图」,在成熟的技术中挖掘商业价值。研究机构则更关注于前瞻性的项目目标,在追求开创性的同时弱化了投入回报的经济概念。所以,企业的加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航天产业的研发方向。由于商业竞争的存在,企业更加专注于成本控制。
由此,带来航天商业化的*个利好——航天发射成本降低。而这里就不得不提到 SpaceX,如果说特斯拉为新能源汽车带来新的设计风格,那么 SpaceX 则改变了太空飞行的规则。
SpaceX 拥有低成本发射技术,并对传统航天产业构成了威胁。据 SpaceX 官网计算,相比于传统运载火箭,「猎鹰 9 号」单次发射成本可以降低 40% 左右,如果再加上火箭的可回收利用,成本还可以降至 70%。这也是 SpaceX 在与 NASA 的合作中屡屡中标的原因。马斯克的出现,让美国宇航局结束了长年租用俄罗斯火箭的尴尬局面。
SpaceX 的成功,也让资本看到了航天的潜力,太空开始被迅速商业化,多家公司开启*宇宙速度模式,试图抢先进入太空。
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成立了商业太空公司「蓝色起源」,并于 2021 年亲自搭乘自己公司开发的「新谢泼德」飞船前往据地表 100 公里高空。
今年 2 月,另一家航空航天公司维珍银河宣布将以 45 万美元的价格重新售卖「太空旅行」机票,并对公众开放。随着生意的火爆,近一个月维珍银河股价涨超 10%。
除了亿万富豪们的星际争霸,还涌现出多个航天独角兽。根据胡润研究院《2021 全球独角兽榜》统计,商业航天领域共有 8 家企业上榜,除 5 家美国企业外,其余 3 家均来自中国。
有民营商业航天火箭公司蓝箭航天、研制出可对标美国星链低轨宽带卫星的银河航天、还有文章开头提到的长光卫星。在新一轮的太空竞赛中,中国民营航空航天企业,进入了商业太空竞争核心圈。
02 中国商业航天厚积薄发
从市场量级上来看,我国商业航天行业已经初具雏形。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近五年来,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1 年市场规模约 12548 亿元,随着市场的逐步完善,预计到 2024 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到 24060 亿元。
近年来,中国在航天方面成果斐然,航天技术已经进入世界前列。2021 年 5 月,中国载人空间站「天宫」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开启了预计长达 10 年的太空之旅,而国际空间站的正常退役年限是 2024 年,彼时,中国天宫将成为太空中*运行的空间站。在国家航天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中国民营航天企业中,又能否出现类似「Space X」一样的企业呢?
事实上,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的发展路径与 Space X 不同。在美国并没有国有资本控制的火箭公司。
中国的民营航天企业基本都是 2015 年之后才诞生的「新人」,在此之前,火箭发射等大型航天项目均由国有企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承担,俗称「国家队」。
「国家队」有举国的科研力量做背书,产品系列完善,实力雄厚。
据不完全统计,2021 年中国共进行 46 次火箭发射,其中 44 次都是由「国家队」的「长征」、「快舟」系列运载火箭完成,而其余两次民营航天企业的火箭试飞均没达到预期效果。仅从民营企业的角度来看,中国民营航天技术与 SpaceX 等世界一流企业还存在较大的技术差距。
在中国航天业有句老话:三四十年的差距并不一定需要三四十年的时间去赶超。
和 NASA 资金受困不得已进行「广撒网」的方式不同,中国在航天事业的商业化摸索始于集中力量干大事。
前期通过组建「国家队」形成技术积累,行业得以不断成型,形成丰富的配套供应链及充沛的社会资本,也就减少了中国民营航天企业的发展压力,降低了试错成本。
而今时机成熟,民营航天开始进入资本市场。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全球航天技术的主流已走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阶段,必然要进入广泛商业化推广的阶段。
近年来,中国产业政策也逐渐向航天领域倾斜,据不完全统计,2013 年至今共发布 14 项相关政策,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航天活动。今年 3 月,中国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与民营企业银河航天签署战略合作,共同探索生态环境卫星商业化建设和运营模式,曾经较为封闭的航天领域被逐步打开。
在「政策性春风」吹拂下,中国民营航天迎来更广阔的「星辰大海」。据数据记载,2021 年中国商业航天项目融资事件共 35 起,越来越多的 VC/PE 将目光看向浩渺宇宙。
今年 1 月,从事低成本商业航天发射业务的星河动力宣布完成总额 12.7 亿元 B 及 B+ 轮融资。东方空间、星空动力、火箭派、微动时空等新航天企业也相继完成天使轮融资。
天风证券分析认为,卫星互联网、北斗等天基系统建设和商用机遇,或将成为新的风口。
蓝箭航天 CEO 张昌武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在中国做商业航天,包括商业运载火箭,是*的一个时代。
03 航天应用开启新纪元
商业化给航天带来更多资本的同时,也给了我们更多接触航天技术的机会。航天技术中卫星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最为深远,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导航、通信、交通运输,以及有着重要战略意义的边防稽查、环境监测、地质分析等都离不开航天卫星。
地球可容纳的卫星数量是固定的,所以在航天领域,对于太空卫星空间的争夺尤为激烈。SpaceX 推出的「星链」计划,预计搭建约 4.2 万颗卫星,组成网络提供互联网服务。由于国际电信联盟对轨道和频谱获取采取「先到先得」原则,「星链」计划将占据大量近地轨道和空间频谱资源,届时会压缩其他国家太空探索的空间。
太空地盘争夺已不容忽视,面对全球日益增加的民间航天企业,中国也需要商业航天新力量对航天事业进行补充,进而打造中国航天生态圈。2021 年发布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愿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
在空间危机下,中国的民营企业开始为中国航天分担压力。
比如长光卫星的「吉林一号」工程是目前中国规模*的商业光学遥感卫星星座,能够完成高分辨率影像获取,可以与北斗工程在高分辨率遥感信息方面形成相互补充。进一步完善中国卫星在太空中的生态圈。
有了民营企业的加入,中国航天行业得以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21 年航天相关企业注册量为 1.7 万家,同比增长了 4.02%,融资金额超过百亿。
从获融资的项目类型来看,卫星通信服务,遥感卫星研发是热门项目,主要原因是在这一领域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其中,2020 年卫星服务收入为 2930 亿美元,占整体收入 90% 以上。
上游卫星服务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盘活了导航、地图、GPS 芯片、自动驾驶等下游应用行业。
高精度地图企业可以说是卫星最直接的服务对象。普通地图的精度一般在 10m 左右,而作为自动驾驶必备核心技术之一,高精度地图的精度需要达到 20cm 左右。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统计,随着卫星技术的突破,未来 5 年内,高精度地图市场规模将超过 300 亿。
2020 年伴随北斗三号全球组网成功,高精度地图产业也迎来新的业绩增长周期。今年 2 月高精度地图领域的龙头企业四维图新获得一张来自大众汽车的订单,将为大众汽车全球市场(除中国大陆外)提供数据增强和编译服务。成立于 2002 年的高精度地图企业四维图新在北斗卫星工程支持下,已经成为该领域*。
随着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市场不断扩张,也吸引了更多地图企业入局,近几年成立的宽凳科技、亿咖通科技、千寻位置等高精度地图企业均在 A 轮融资过亿。银河证券认为,车载导航市场有望成为卫星民用化的突破口。
而这些,只是从太空贸易中获得更大收益的冰山一角。
卫星技术与下游应用需求相结合,催生了新兴应用市场。自动驾驶、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业态发展的背后,都是与航天卫星技术的一次新的深度融合。随着中国卫星生态圈的逐渐完善,一个千亿级市场正待爆发。
04 太空中的新机会
太空经济发展的获益者不仅限于垂直领域。政治生态、社会形态、民生福祉、产业转型都与我们头顶的星空息息相关。
2020 年 4 月,卫星互联网被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政策的落地也为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带去新机会。
其中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就是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在 5G 网络尽享快捷的我们,在未来还会踏上 6G 时代,而 6G 网络的核心就在于卫星互联网技术。科学期刊《Science China》上的一篇文章发表过对 6G 的看法,2030 年以后,传统地面通信将与卫星网络相融合,6G 有望实现全球覆盖。
目前,华为、OPPO 等企业开始围绕 6G 进行基础研究。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上表示,6G 将在 2030 年左右推向市场。
除此之外,在商业化进程的推进下,太空也将要成为人们下个旅游目的地。今年 1 月,国家航天局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未来五年中国将培育太空旅游等太空经济新业态。随着航天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距离越来越近,太空经济也将发展出新的经济类型。比如「外太空物品设计师」就是由「太空旅行」衍生而出的新职业。
05 结语
太空是解决社会需求的加速器,零壹空间 CEO 舒畅认为「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创造新需求,发现新需求。」
目前我国商业航天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仅从火箭发射来看,商业航天还存在运力缺口,而民营企业在火箭的商业运营上还需要时间。
太空基金会有一个短语:「没一个人能独自去太空」,这也意味着太空经济需要各个产业之间合力完成。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 9.5 万家航天相关企业。随着产业政策的不断倾斜,未来将会有更多企业投入航天事业。
目前,低空已经对商业开放,大疆无人机,小鹏汽车的飞行汽车,都代表了中国民营企业对低空的探索,他们有的取得了巨大商业成功、远销海外,有的也在建立技术壁垒。那么,中国商业和科学家们携手涉足更高的太空,也应该也只是时间问题。
更关键的是,要给民间最聪明的脑袋一个释放精力才智的机会,不能以所有制的二元分割,来排除民间智慧。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掬时代活水,溯中国奇迹」中国的企业如今正走在仰望星空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