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敢信,修脚产业已经变成这样了。
过去,修脚作为澡堂搓澡的附属文化,普遍存在但谈不上商业模式。
谁知近几年,修脚产业已悄然做大。
在大众点评搜索“修脚店”,北京有5423家,数量是当地黄焖鸡米饭店的1.2倍;广州有2637家,数量是当地7-11便利店的2倍。与快餐店、便利店一样,修脚已从北到南包围了我们的生活,夸张地说,每隔两条街就有一家修脚店。
产业中的头部品牌,比如郑远元修脚,截至目前,在全国有6520家连锁店、超5.6万名员工。2019年,其年产值达76亿元;彭世修脚,在全国有超4000家门店,官网最新数据显示年销售额为68亿元。
修脚店虽多,但客单价低。彭世修脚普遍在100元以下,郑远元修脚的人均价格为65元。而且,修脚相比普通足浴,到店频率较低。
修脚产业,到底是如何发展出数十亿元商业版图的?
在百度地图上分别搜索“彭世修脚”“郑远元修脚”,门店图标密密麻麻一大片。/百度地图
产业雏形出现
与舒筋活络的足浴按摩不同,修脚重在治疗,比如去老茧、挖鸡眼、修厚甲、处理甲沟炎和灰指甲等。以前上海、扬州等地的澡堂里,修脚师傅还会为客人打磨甲形,修脚因此有“肉上雕花”之称。
修脚有据可查的历史,能追溯到商朝时期,周文王患足病,被一位医者用“方扁铲”治愈。发展至现代,修脚行业逐渐形成两大流派,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派”重在治疗,以扬州为中心的“南派”在处理足病之余还讲究美观性。
21世纪以前,尽管修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在大众观念中,仍是弯腰讨食的足下之活,不受重视,更无产业概念可言。
产业雏形出现在2000年前后,哈尔滨乐泰药业大量投放“治疗灰指甲”的广告。那段时期,小孩之间常常拿灰指甲开玩笑,虽有人身攻击之嫌,但也能体现出人们逐渐开始重视灰指甲治疗,并且还由此衍生出了对足病的重视。
这一年,20岁出头的彭有兵兜里揣着4000元、脑子里装着修脚技术,从湖北老家一路闯到河南郑州,开了一家“彭氏修脚屋”。彼时,修脚店于当地人而言还是新奇事物。“修个脚,也值得专门开一家店?”曾有路人反问彭有兵。因此*天营业,他只赚到80元。
没活儿的时候,彭有兵就坐在店门前磨修脚刀,若有好奇的人围观,他就一边磨修脚刀一边聊天,还嘴甜地一口一个“叔叔阿姨”地叫。逐渐地,越来越多人站在店门前,对他说:“那就试试吧。”
次年,彭氏修脚屋已门庭若市,从早上8点到晚上9点,每天连轴转。生意有起色后,彭有兵萌发出扩张的野心。岳父得知后,卖掉了老家的房子,全拿来支持他开连锁店。
2005年,“彭世修脚”商标注册完毕。某种程度上,这是彭有兵事业版图,以及修脚产业步入正规化、规模化的起点——若说彭有兵的修脚技术出自南派,那另一家属于北派、后期与彭世修脚共称“修脚巨头”的郑远元修脚,也在这一年出现在了街头。
2003年,在读初中的郑远元因家中贫困,便辍学跑到陕西摆摊修脚。两年后,经营阵地便从路边移至店铺内,招牌为“郑远元专业修脚房”,又在2007年实现连锁化。
朋朋修脚同样是不可忽略的品牌。
2002年仲夏,一个名叫高广东的年轻人,因经历采矿意外,辞去矿上的工作“逃”到大连,在一家足疗店当学徒;2004年他成立“朋朋修脚店”,将国内“两派三路”的传统技术与西医理论结合,自创了一套新式修脚技术——今天的一些文献中,有将其归为“第三个流派”或“中间派”的。
21世纪初期,如雨后春笋般,修脚产业在街头巷尾以连锁姿态攻城略地。
产品、人才与加盟店的闭环
修脚店靠治足病、卖修护产品赚到了*桶金。
朋朋修脚在处理灰指甲、鸡眼上的利润,曾高达60-70%。郑远元修脚零售的足病产品,价格则是进货价的2-3倍,有加盟商接受媒体采访时举例:“进价是25元的话,卖给顾客至少是70-80元。”
看似是一门暴利的生意,但市场起步价低,几十元、几十元地赚,终究难成气候。而且单一的经营渠道,容易导致行业同质化,高广东曾透露,早年各家修脚店用到的乳膏、泡脚粉等产品,虽都号称“品牌自主研发”,实际疗效却差不多——
修脚品牌们不约而同地遇到瓶颈。
郑远元修脚*个尝试突破。2009年,其建设了独立药厂,为自家品牌生产有批号的修护产品;2011年成立主攻新品开发的公司,为品牌输送了真正自主研发的治疗、护理、保健等产品。
彭世修脚也想到了自产能量,但这里的“能量”,是人。
2011年起,彭有兵相继成立培训中心、商学院、技术学院等修脚技能培训机构。这条专业人才链虽是为整个产业服务的,但彭世修脚终归是*得益者。
培训机构的学员们,需要缴纳一笔近5000元的学费,而后接受为期28天的学习;毕业后,他们大多成为彭世修脚的加盟商,其官网显示,单店加盟费约10万元,另外得交5万元的保证金和3.6万元的品牌使用费。
这意味着,每开一家加盟店,彭世修脚的流动资金就增加18.6万元,一路商机网显示,截至目前,其在国内有超过3000家加盟店。算下来,光是加盟费就超过5.5亿元。另外,加盟店还需要持续性地向母品牌购买药包等产品。
修脚课程包括脚病概念、修脚刀法、按摩等细分项。/教育宝网站截图
2014年,彭世修脚在“培训-加盟”模式上尝到甜头后,郑远元修脚也与位于陕西南部的紫阳县县政府合作,成立培训班。
无独有偶,2015年郑远元修脚门店总数为748家,与培训班成立前,即2013年的450家相比,增加了298家,增幅达66%;2017年上半年门店数增至2006家,2019年底门店数达5000家。目前,门店数量已超6500家。最近6年半内,门店扩张速度是品牌经营头10年的7.7倍。
还有一部分人掌握修脚技术后,不加盟母品牌,而是自立门户,比如在2013年引发热议的“大学生当修脚学徒”新闻主人公胡杨,她在朋朋修脚店学成后,与高广东以各自承担50%成本的合作方式,创立了一个新的修脚品牌。
自产人才与产品的模式,为品牌源源不断地输血,让其在扩张道路上无后顾之忧。宏观上看,这些新鲜血液主要在特定范围内流动,为母品牌服务也好,单打独斗也罢,都在聚集效应下,将产业推进到亿元俱乐部的体量。
消费态度转变
修脚产业的发展,一部分因品牌主动推动,另一部分则吃了消费态度转变的红利。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双脚承担了身体的重力,足病也一直存在,中老年人更是高发群体。《2018中国老年群体出行与足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我国89%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足病,包括脚怕凉、走路疼等问题,其中近60%老年人“不爱出门”、正常生活受阻碍。
报告还显示,患足病的老年人中,有84%不愿意到医院看诊,而是通过在家泡脚、更换鞋子等方式试图解决。
为什么不愿去医院呢?以治疗甲沟炎为例,《甲沟炎的常规治疗与辩证蜂疗》一文提到,“已有脓液时,可在甲沟处作纵形切开引流;甲基皮下周围感染时,可在两侧架构各作纵行切口,将甲根上皮翻起,切除甲根部;甲床下已积脓时,应将脚趾甲拔去”。
简单总结,就是拔掉部分或整片脚趾甲。这样虽能根治,但过程痛感强烈,恢复后也不美观,让甲沟炎患者萌生“算了忍忍吧”的想法。
在修脚产业规范化之前,许多足病患者确实是一直忍着。据高广东回忆,2002年的修脚店有两个共通问题——面积小、光线不足,给人一种不卫生、不专业的感觉。另一位顾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曾经不敢踏入修脚店,“以前家楼下的修脚店,只有30平米,却摆着10张躺椅,连前台都没有,看起来很拥挤”。
修脚店早期在足病患者心中的印象不好,很快又在连锁效应下风评转变——店铺装修规整统一,而且连锁店多,感觉起来不容易“骗钱跑路”。
另一方面,修脚在猎奇心理的驱使下,通过网络得到大范围的宣传。
在B站搜索“甲沟炎”,100万以上播放量的视频中,标题常见词有“爽”“解压”“解脱”“史上最严重”等;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下,甲沟炎的关联词条也大同小异,如“修脚治愈”“强迫症”等。
相信这些修脚视频的拍摄初衷,是科普足病知识,但被不同年龄层群体看到后,则衍生“心理满足”的功能。许多人或许不懂足病之苦,他们看修脚视频,就跟看掏耳朵、挤痘痘一样,要一份酸爽感。
最终,修脚视频还是实现了它预设的效果——提高大众对修脚的认知度和接受度,进一步消除偏见。
各家品牌主动求变、消费需求倾斜与大众观念变化,让修脚产业在近年得以爆发。
但与修脸、修手相关的产业相比,它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比如中国美甲行业在2017年总产值已突破了1200亿元、皮肤护理行业在2020年的市场规模已达265亿元。
足病已不是需要遮掩的病症,修脚师傅也不再是“低等”职业。未来,我们的生活将进一步追求精致与健康,修脚产业则会被更多老年人,乃至年轻群体看见——或许,它真能成为下一个网红产业。
参考资料
[1] 你瞧不上的修脚大师傅,狂开4000家店,年入68个亿|青年横财发展会
[2] 在全国拥有2000多家分店的“彭世修脚”,是这样炼成的|时代报告
[3] 贫困县崛起的“宇宙*修脚帝国”|南方周末
[4] 在网上看完200个修脚视频,我大脚趾幻痛了|世界知识局
12448起
融资事件
5980.94亿元
融资总金额
7709家
企业
2453家
涉及机构
692起
上市事件
8.26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