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不减肥,四月徒伤悲。
转眼间,又到了清凉(露肉)的季节。走在大街上,总会遇到殷勤发名片的健身房推销员,他们目光如炬、见缝插针,枪林弹雨式地洗脑下,难免生出下一秒就可以练就魔鬼身材,走上人生*的错觉。
犹豫之际,“定金100抵1000元”、“前100名买一年送一年”等*诱惑力的低价套餐适时出击,瞬间让人没了后顾之忧,乖乖缴械投降、交钱办卡。
然而,看似皆大欢喜的交易背后,很快就被现实狠狠甩了耳光。有人买了几万块的私教课,不仅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受伤进了医院;有人还没等到开业的那天,就被拉到了跑路维权群;有人在一年间经历了三次易主转卡,提出退费却被对方无情拉黑。
不得不说,无论是为了塑型、塑身,还是为了减脂、增肌,健身的概念,确确实实已经渗透进了日常生活。早在2020年底,我国经常参与锻炼的人口已达4.35亿人,且数字还在持续上升中。
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统计,目前中国线下健身场馆总量为9.79万家,从业人员约300万人左右,到2022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与蓬勃发展的产业相对的,却是健身房的频频“爆雷”。根据三体云动数据中心统计,2020年中国主流城市健身俱乐部的倒闭率为16.15%,健身工作室倒闭率为21.55%。
而在中国消费者协会近年来公布的受理投诉情况中,健身行业始终“稳定”地处于前三名。可以说,健身房的塌房之多,甚至高过娱乐圈。
“没被健身房坑过的人生,堪比彩票中了五百万”。当黑色幽默照进现实,却无人能够笑得出来。
01
健身房的套路,一环接着一环
办卡一时爽,后期火葬场。
当前,市面上几乎所有的健身房,普遍采取预售付费制。往往才刚刚选好地址,经营手续还没办下来,就着手大规模吸纳会员,美名其曰为“早鸟价”。
里面所做的文章,可以用“大开眼界”来形容。夸大宣传是常见的伎俩,面积1000平米说成3000平米,泳池动不动就是半标,但实际能兑现的少之又少。
总之,就是用各种图片、文字,将即将开业的健身俱乐部包装得无比高大上,目的就是为了推高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好为接下来的低价埋下伏笔。
如此高端的健身房,报价却低到无法想象,以为怎么也要4000元每年,结果只要1800元,消费者难免感觉得了大便宜。
健身房的默认的“潜规则”是,办会员卡时,周期越长,月均价格就越低。比如半年期的卡比三个月的划算,一年卡又比半年卡要划算,消费者稍不注意,就会被绕进去,落入商家事先挖好的陷阱里。
开卡只是前戏之一,真正的大戏还远未上演。之后,教练会语重心长地告诉消费者,会员卡里包含一次身体健康测试,目的在于了解身体素质,针对性地安排教练。
然而,只要来到健身房进行体测,无论自认平时体魄多么优秀,“心细”的教练总能揪出问题:耐力欠佳、肌肉过紧、圆肩驼背,目的就是为了引向私教课。
这时,教练就会顺水推舟地制定健身规划,边写边故作高深的进行讲解,健身小白往往会被一堆专业名词搞得云里雾里,只能点头认同。
铺垫到位,教练开始报价。制定的计划一般会分为三个阶段:适应期、强化期、巩固期,这些阶段算下来,少说也有40节课,按照300-600元/课的平均价,至少万元打底。
拉锯战中,消费者的精力消磨殆尽,大脑开始缺氧,各种拒绝理由都会被驳回:“因为你真的需要,你看你都弱成什么样子了?”、“入会不买私教的小白是很难坚持的,到时卡就白办了”、“投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回报*的。”
为引导会员买课,有些教练还会进行无下限的承诺,例如买三十节课,保一个月增10斤肌肉;跟着练一个月,能减20斤。
但长肌肉或者减脂是件高难度且耗时的事情,当然也不排除真有那种用过度节食和大量有氧在短时内体重大幅下降的教练,实现的前提,却是用身体健康作代价换来的。
CCTV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北京的张先生在上了几次私教课后,因全身疼痛难忍,被医院诊断为急性肾衰竭,诱因正是因为不恰当的锻炼导致横纹肌溶解,肌肉坏死物质堵塞住了肾组织,若不是及时就医,将会危及生命。
事实上,健身房私教的上岗资质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私教的准入门槛极低,只要身材不过分离谱,临时培训个三五天,再花个几百元,就能拿到健身房所属品牌认证的教练证书。
有些机构还会搬出唬人的“洋文凭”,证书乍一看全是英文内容,各种名头也极有重量,但其中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可想而知。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为了顺利完成圈钱大计,蓄谋已久的健身房,玩的就是防不胜防的庞氏游戏。
02
频频跑路背后,大雷早已埋下
一家健身房开门,风光热闹的背后,是吓人的负债。
别看健身房未开业之初,就能获得大量现金流,但这些收入,绝大部分都是未完成的劳动以及未被兑现的服务。今后的一年甚至数年,健身房都要持续为这些会员服务,相当于寅吃卯粮,提前透支。
这样的链条本身是极脆弱的。试想,水电费、设备维护、场地租金、人员工资,这些不菲的支出,像流水一样24小时不停歇,一旦会员购课、办卡、续卡的速度,没有跟上健身房的滚动速度,资金链随时会有断裂的风险。
再来粗略估算下健身房的固定成本,假设一家健身房的面积大约是800-1000平米,开在客源充足、交通相对便利的一线城市,月租金大概在10元万元左右,这还不包括物业费。
店面前期装修以及购置器械设备也是大头,一台跑步机上万块那是见怪不怪,这些肉眼可见的宣传资本,花销至少200万元。按照三年回本周期,平摊到每个月就是5万。
再加上3到4个巡场教练,2到3个行政管理,若干团课教练,工资每月预计需要花费5万到6万。综合下来,健身房每月的花费最少二十几万元。
按照市场上的平均价格(月卡200-500元,季卡400-1300元,年卡3000-4000元),月月至少需要拉到两三百人头,才能勉强填平花销(还没有盈利),但一家健身房的辐射范围只有方圆几里,这个数字谈何容易。
要知道,运动本就是反人性的,和强迫自律的健身比起来,当然是躺平更符合人性。所以,短暂的激情期过后,大部分人对于续卡和购课的意愿只会越来越低。
据相关数据统计,来健身的人,90%都是零基础,其中六成的消费者只能坚持几个月,最短的仅有一周。
再者,健身房办出去的卡,早已远远超出了健身房的负荷,高峰时期人满为患,拥挤不堪,顾客体验极差。
当活水来源彻底断了以后,健身房就会进入最后的疯狂。通常操作是瞅准某长假,在半个月前抓紧宣传让利新政策,以低到令人咋舌的价格刺激消费。
甚至在倒闭前夜,健身房的大门早已悄悄上了锁,但销售们依旧在朋友圈争分夺秒、声嘶力竭的推销着“*钜惠”的年卡。
等到长假到来,健身房先以内部整改为由暂停营业,随后在某天毫无征兆地张贴破产通知、人去楼空,只留下个基本打不通的电话号码,作为指定沟通渠道。
这样的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大量上演。2019年5月,石家庄“迈峰健身”突然跑路,会员的私人物品都没来得及拿出来,而出事前几天,不少会员才刚刚进行了消费,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全国拥有160家门店的老牌健身房“浩沙健身”,同样毫无底线。关门前夕,北京分店的会员们发现,健身房开始无故取消团操课,经常性断水断电。发展到后来,泳池因无人维护,散发出难以忍受的扑鼻恶臭。
尽管经营每况愈下,浩沙不但不收敛,反而变本加厉地推出五年、十年卡,吸引更多不明就里的消费者上套,等到纸包不住火的那天,创始人已逃之夭夭。
无独有偶,2021年10月,汕尾市城区某商业中心健身房一夜蒸发,上千名会员的健身卡及私教课无法消费,涉案金额达400余万元。讽刺的是,这家健身房连自己人都不放过,还有三十几万的员工工资尚未结清。
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大起大落,被坑得团团转的消费者不得不走上维权之路。然而,就是这条仅剩的退路,也被健身房堵死了。
03
合法闭店黑产链,闹剧几时休
因为出事频繁,健身行业又催生出了一门隐秘的黑色产业链——“合法闭店”,包从策划到执行一条龙服务,只需花费几万元,就能让健身房全身而退。
流程大致分为“三步走”。*步,先在午夜时分协助健身房拆卸设备,整个搬运过程可以做到安安静静,不惊动任何人,2小时内就能全部拉走。
第二步则是进行洗白行动,即和健身房假意签订转让合同、变更法人,团队接手健身房后,会继续经营半个月左右,以调解方案来拖延时间。
这样做既可以规避法律风险,同时又能稳住健身房会员,让大家以为只是因为经营不善而换了老板,即使会员“集体维权”,也能应付自如。
第三步则是善后工作。为了不被警方立案追究,则会派出律师去处理闭店的工作,将这种闭店行为定义为属于民事责任范畴的合同纠纷,而非诈骗。想要维权的消费者们,只能干吃哑巴亏,有苦说不出。
反观金蝉脱壳的健身房老板们,并不会就此罢手。低调一段时间后,很快就会在另一个城市,以同样的手笔,开起下一家健身房,继续发家之路。
一面是井喷的健身需求,一面是健身房崩坏的口碑,矛盾之下,能否盈利成为健身房良性运营的关键。
近年来,以精品团课、单次消费为主的新型健身房正在崛起,规模趋向于300平米以内,日常维护人员控制在4人以内。通过小型化来控制成本的同时,还在以改革服务与内容来增加用户粘性,提高获客能力。
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大大降低了决策成本,减小了付费压力,即便是学生群体也能轻松负担,目标人群更为广泛。
但这中间,隔着浩大的用户重塑培养过程,仍要面临各种考验,未来究竟会否真正改变经营模式,形成新的健身风尚,还需要时间验证。
正本还需清源,为防止商家恶意捐款跑路,社会层面的监督力量也在积极行动。目前,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都已出台“预售资金存管制度”,同时强调,消费者自购卡之日起7日内未兑付商品或者服务的,有权要求发卡单位退卡。只要执行到位,不仅能够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也能从根上改变整体环境。
不过,还是希望诸位永远不要用上这“七天冷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