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报道,阿里本地生活即将开启大裁员,涉及饿了么口碑几乎所有业务线。
对此,饿了么官方辟谣称,“消息不实,我们既没有所谓裁员计划,更对下一步的发展制定了明确的规划。”
不管裁员消息真假,不管外界如何评论,作为该业务最终*的俞永福,实际都可能很煎熬。
对俞永福来说,造成这种境况的主要原因有两点:
*,俞永福有自身负责业务不见起色“离职“的切身经历。2016年6月,俞永福被任命为大文娱董事长兼CEO,大权在握,几乎包揽了阿里非电商的移动端业务。
尽管俞永福付出了诸多努力,但阿里大文娱仍然不温不火,甚至在次年即2017年一季度就亏了二十多亿。当年年底,俞永福从阿里的权力中心离开,不仅辞去了大文娱董事长及高德总裁职位。甚至要从阿里出走。
第二,蒋凡被从淘宝天猫总裁的位置调离也算殷鉴不远。去年12月6日,张勇宣布进行新一轮组织升级。其中原淘宝、天猫总裁蒋凡则调任至海外业务,具体负责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事发至今,仅一个多月。
对此,不管评论者认为是将蒋凡边缘化还是重新重用,对身处局中的俞永福来说,至少是“扔出了自生自灭”,由此难免生出兔死狐悲的危机感。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改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特别是饿了么的业绩表现,就成为悬置在俞永福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01
“难有可用之人”
从以人成事的角度来说,饿了么人事上的不确定性可能是最严重的问题。目前,不管是作为最终*的俞永福,还是先曾直管的李永和,都算接任不久。其中,俞永福上任也才半年。
去年7月,张勇发出全员信启动一系列组织调整。其中包括将高德、本地生活和飞猪组成生活服务板块交由俞永福分管。原本地生活事业群总裁王磊被调离,继任者是李永和。
这里需要解释一下王磊何以被调离。从2018年开始,阿里收购饿了么又与口碑合并成立本地生活服务,王磊一直都在担任总裁。在这一过程中,相较于大笔的撒钱合并,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却没有赶上。据悉,原因之一就是出现了一系列战略失误,而王磊自然就成为担责人。
此后,由李永和接任王磊,这一改变原本为外界所看好。李永和加入阿里后,将京东供应链经验运用到天猫超市,提高了运送效率和用户的黏性。而且,李永和提出的“20公里立体生活圈”不仅受到领导层的赏识,而且确实符合市场需求的变化”。问题在于,李永和并没有大展拳脚的时间。
在李永和接过担子一个多月后,就发生了所谓阿里周姓女员工被高管侵犯事件。当时,这一事件被视为阿里价值观危机的表征。对李永和来说,更加直接致命的是涉事员工正是来自阿里本地生活。根据张勇的决定,上任一个多月的李永和引咎辞职,饿了么又陷入人事空档期。
不得已,最终总管生活服务板块的俞永福开始亲自执掌阿里本地生活,也就是饿了么。俞永福可以说是2个月内的第3任负责人。对俞永福个人来说,变成直管后也意味着责任更大,没有了中间缓冲余地。这也是前述其危机的一个来源。而对饿了么来说,统而观之,就是难有可用之人。
02
“只怪对手火力太猛”
对饿了么来说,形势不好的原因可能也包括对手太猛。前述消息源同时引用了一个说法,“裁员是由于饿了么与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战争差距逐渐扩大。”对于这一说法,从公开的财报数据来说,确实也有迹象显示阿里本地生活和美团之间的差距在日渐扩大。
早前,阿里撒钱全资收购饿了么,然后吞并百度外卖形成自家的“口碑”,组成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只是暂时在外卖领域*了美团一小步。实际上,从下半年开始,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就被反超。到了前年7月份,饿了么的市场份额甚至跌破三成,与美团的差距有极化趋势。
从具体数据来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资料,截至2021年*季度,美团外卖市场占比已达67.3%,而饿了么则进一步下跌至26.9%。另据2021年第三季度,阿里本地生活服务营收为95.13亿元,同比仅增长 7.6%,同时在总营收中占比降至 5%。反观美团餐饮外卖业收入,不仅*值高达264.8亿元,而且同比增速也高达28.0%。
对饿了么来说,对手太猛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发生了。当时,饿了么还是创始人张旭豪在打理。
但在团购大战中,饿了么还是以惨淡首场。具体结果是,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成功,大众点评切掉了饿了么的所有流量,全部开放给了美团。这也间接导致张旭豪后来不得不离开饿了么。
目前,相较于饿了么的新官上任,美团进一步在发掘增长点。据悉,王兴将美团战略调整为 “零售+科技”,意图通过新零售来促进收益和前景。饿了么暂时还未出现具体的战略变迁。当然,美团也存在困境,这点并不例外。仅是从比较的维度看,二者的发展势头已严重失衡。
事实上,美团和饿了么均存在难题,特别是共性难题,比如骑手问题。对美团来说,最为外界熟知的是算法困住骑手,事实上,这对饿了么也同样适用。去年年底,南京一名饿了么骑手疑因投诉受处罚后杀害两人,就有评论认为跟饿了么的算法管理逻辑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团和饿了么所面对的“公论”的火力都非常猛。
03
“萧瑟秋风今又是”
当前,“萧瑟秋风今又是”。从大环境来看,中概股渐入寒冬,同时反垄断大锤落下,烧钱换流量不再可能。对饿了么和美团来说,事实上已经不存在大的增长空间了。接下来,关键任务是保住既有份额。换言之,即使俞永福接手,一个可被接受的结果也就是维持现状。
在这种条件下,硬要俞永福振兴饿了么不是一般的困难。对此,俞永福自身也可谓“心知肚明”,他换掉了过往的高调风格。他公开的判断是,问题在于如何创新和经营好“先进的规模业务和先进的规模组织”。听话听音,俞永福意无疑是在说组织调整。而组织调整,可进可退,余地就大了。
也就是说,俞永福不再需要像管理高德时一样,出快刀下狠手。当时,俞永福直接砍掉了高德40%的业务,专注地图服务。不仅被砍掉的业务负责人不服气,而且人事负责人也倾向于从负面角度看,即造成震荡。
相较于今天的饿了么,情形同样恶劣,但是饿了么会给俞永福三年不盈利的支持吗?显然不会,而这,恰恰是俞永福当年大刀阔斧改革的最硬实的底气。
经过俞永福的改革,高德从百度手中成功抢夺回大量用户。到2016年10月15日,其宣布高德日活跃用户已经成为行业*。去年4月,这一数据更是突破了1亿大关,成为阿里系新的流量池。
俞永福能再造奇迹吗?面对现在的饿了么,他能使之更上一层楼吗?到底是组织力改善,还是裁员被提上日程?至少眼下,我们还不能看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功夫财经无关。如因作品内容存在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功夫财经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