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印钱”生娃上热搜,三胎配套板块迎来投资机遇

机构普遍认为,“三孩”支持政策出台,相关板块有望迎来中长期投资机遇。

岁末年初,“生娃、养娃”成了微博上的热搜话题。

这几天,先是经济学家任泽平发表观点,谏言央行多印两万亿,用10年时间鼓励社会多生5000万孩子。后有携程集团创始人梁建章站出来说“当前印钱鼓励生育是可行的”,还说每年两万亿不够,至少需四五万亿。

对于这样的观点,网友们的观点呈现两边倒态势,有人赞成用补贴的形式鼓励生育,也有人觉得“印钱”增加了通胀风险。

专业分析师们的观点也不统一,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宏观首席分析师叶凡指出,生育补贴属于社会调节,需要统筹考虑,更关注的应该是补贴的有效性。"单纯的经济刺激可能只是一方面,更需要考虑的是从情感诉求、代际传承等方面对于生育意愿的多维度提升。"而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在微博表示,海外经验证明,印钱和生育率没有关系,设立专项生育基金也是徒劳。

前面几位的观点和说法是否正确暂且不论,这轮“催生”引发的全民关注度早已爆棚。

一些公司也参与到“催生”大潮中,上市公司大北农就推出了鼓励优育方案,不仅对多生娃的员工有产假奖励,员工生三胎可得九万元现金,被网友称为“砸钱生娃”。

更早前,北京、上海、湖北等多地也推出了相应的鼓励“三孩”生育政策。

大势之下,母婴行业将迎来新的竞争和机遇。

上市公司花式“催生”

1月9日,网络盛传,农牧业上市公司大北农对员工推出了鼓励优育方案,从2022年1月1日起执行:一、产假:*胎在国家标准上加一个月,第二胎加三个月,第三胎12个月。二、*胎奖励三万元,第二胎六万元,第三胎九万元。三、准男性员工陪产假9天。

图源:网络

1月10日,大北农集团党委副书记张国平证实了公司确有此公告:一是为了响应国家政策,鼓励生育。二是基于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方面,走向共同富裕的考虑。

另据该高管透露,公司正积极倡导符合条件的干部发挥带头作用。

大北农官网显示,公司产业布局涵盖饲料动保科技产业、养猪科技产业、作物科技产业、农业互联网多个领域,拥有近20000名员工、220多家生产基地和近300家分子公司,在全国建有10000多个基层科技推广服务网点。

截至2020年末,大北农人均薪酬为9.64万元。也就是说,员工在职期间生育第三胎,就能获得近乎一年的工资。

2021年前三季度,大北农的营业收入约为234.42亿元,同比增长53.55%;净利润1.07亿元,同比下降92.76%。大北农鼓励生育的方案发酵后,股价在二级市场上连续两日跳水,截至12日收盘,股价为9.52元/股,累计跌幅5.63%,总市值较10日收盘时417亿元的缩水约23亿元。13日,大北农依然低开,跌幅0.7%。

在大北农之前,A股市场上尚未有上市公司发布类似的鼓励员工优育方案。不过港股互联网企业快手在去年12月宣布增加生育奖金,快手发布内部信宣布调整员工福利,新增生育奖金,分别为1000元、2000元和3000元三个等级。1月12日,绿城集团创始人宋卫平也表示,“未来10年之内,只要是绿城生活服务集团的员工,以母亲为单位,只要能生出双胞胎来,只要人在公司一年,她孩子的教育费用,就是学费,公司给出。”

除了上市企业外,国内多地也出台相关政策从就业环境、经济补助、社会基础建设及服务等多方面配合“三孩”政策,组合出击降低生育成本,为生育三孩创造友好环境。

据悉,安徽将于2022年1月1日起延长产假60天,男方享受30天护理假;河南则明确三孩生育政策,子女年满三周岁前,每年应当分别给予夫妻双方十日育儿假,育儿假期间视为出勤。

此前,北京、上海、湖北、甘肃、浙江、安徽、四川省等地也出台鼓励“三孩”生育政策,内容涉及租购房补贴、产假延长、育儿补贴及配套设施完善等多个层面。

多家机构认为,各地相关生育支持配套措施不断出台的同时,将对有利于母婴消费发展,而知名企业在内部推出生育激励方案,也形成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配套板块迎来投资机遇

放大来看,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母婴市场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其中2010-2018年,是中国母婴市场增速不断加快的阶段,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15.16%。2018-2021年,新生儿数量的下降导致母婴市场高增长趋势暂缓,但是整体规模依然在扩大,2020年国内母婴市场规模已经突破4万亿。

普华永道的报告显示,2021年,90后及00后占母婴群体比例的53.9%。随着90后及00后逐渐进入母婴消费市场,其消费观念及育儿风格的变化也为母婴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母婴市场向高质量、精细化方向发展。根据市场机构的预测,到2024年母婴市场行业规模有望达到7万亿元。

艾瑞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母婴细分品类市场中,易耗品、幼儿服装、幼儿食品、孕妇产品四大品类的同比增速分别为13%、8.3%、11%、16%。中国超五成女性从有备孕计划开始就浏览备孕及怀孕相关的知识的习惯,并为后续购物消费提前做准备,母婴产品的消费也逐渐开始前置。

各地政策利好加上前景广阔让不少上市企业都受益其中。

爱慕股份旗下的“爱慕儿童(AimerKids)”品牌,2021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约2.12亿元,同比增长38.19%。

爱婴室披露的2021年三季度经营数据公告显示,公司单个季度收入超过5.122亿元,其中奶粉类、用品类、棉纺类、食品类、玩具类、车床类、婴儿抚触等服务贡献明显。

新华锦在收购上海荔之的公告中提及,上海荔之经营美赞臣品牌的进口高端奶粉等产品,该类产品属于母婴产品行业。

母婴相关企业IPO也成为了去年资本市场的盛宴之一。首先是上游乳企加速IPO,例如,优然牧业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区域乳企江西阳光乳业股份有限公司闯关IPO、花花牛和骑士乳业等也进入了上市辅导备案阶段、骏华农牧也在去年申请备案进入精选层。

多家纸尿裤等护理用品企业也纷纷敲钟上市,如2021年5月,卫生用品生产企业依依股份正式登陆深交所主板,首日收涨44%;6月,“成人纸尿裤*股”可靠股份登陆创业板,首日涨幅达106.14%。

聚焦在母婴零售领域的孩子王也在10月上市,开盘首日暴涨超300%,最高市值破250亿,成为中国母婴品牌A股的市值新王。

除此之外,原本一些和母婴不相关的企业也通过或合作、或合资、或收购方式积极布局。

12月10日,金发拉比在深交所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复相关问题时表示,公司通过参与的基金间接持有上海阿里宝宝婴儿用品有限公司10%股权,母婴电器品牌“小白熊”即为其经营品牌。

12月22日华大基因公告披露,为持续提升生育健康全周期产品技术先进性和核心竞争力,公司拟以1499.59万元购买关联方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游离RNA技术相关的6项软件著作权及专利申请、专有技术,旨在提升公司对母婴健康全周期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布局。

23日,长春高新公告披露,子公司金赛药业拟与杭州沃维医疗及其现有股东就收购杭州沃维医疗68%股权事项共同签署增资扩股及股权转让协议。长春高新公告显示,杭州沃维医疗围绕脑疾病和脑智发育领域,主要着眼于新生儿及成人脑功能监护设备注册开发,其研发的2款监护设备技术成熟,已处于注册阶段,正式上市后将有利于对新生儿的脑功能状态实施有效监控。

在一级市场,母婴相关创业公司也是投资人眼中的明星。IT桔子数据显示,国内母婴行业在2021年共发生20笔融资,总金额超过28亿人民币。其中较为大额的如Babycare在2月宣布完成完成7亿元B轮融资,3月份圣贝拉月子会所获得了腾讯投资领投的2亿元C轮融资、11月跨境母婴电商你好世界完成1亿元B+轮融资。

机构普遍认为,“三孩”支持政策出台,相关板块有望迎来中长期投资机遇。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生育政策持续松绑,我国多胎生育需求将得到释放,短期婴幼儿相关产品有望直接受益。其中,快消品获益程度将强于耐用消费品,如婴幼儿奶粉、护肤品等,其次为婴幼儿服装等,同时也将带动相关零售商提速发展(如线下连锁婴童用品零售商及跨境电商母婴板块等),对大户型住房的改善型需求也将增多。中长期随着新生儿年龄增长、儿童及青少年人口相应增多,儿童玩具、年轻消费者娱乐性消费等将获益。

浙商证券认为,若全面放开生育,奶粉市场空间预期有望大幅改善。行业量稳、价增背景下,以中国飞鹤、澳优等为代表的头部奶粉企业依托在超高端/高端领域的深耕经验、全产业链布局优势、已建立的品牌势能,有望率先受益于生育政策放开带来的长期红利,持续巩固行业*地位。

长期投资机会也可关注养老板块、基因检测、保险医疗、房地产等。

参考资料:

[1]《母婴产业发展蓝皮书》,普华永道

[2]《多地新增育儿假支持生育,关注母婴赛道投资机会》,万联证券

[3]《新消费也投不动了?2021母婴投融资还有哪些看点》,母婴行业观察

*本文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资本星球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生活服务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