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衣服、脚上的鞋,我们几乎能脱口而出它的品牌,但很少有人知道它产自何处。除了苹果产品背后的富士康赫赫有名,普通消费者很难再准确说出其他苹果代工厂的名字。代工厂是隐秘的,它的名称和logo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它也是密集劳动的产业,在人们心中“低端”是它的代名词。
但这并不意味着代工厂与高市值、高营收无缘。
国内*的服装代工厂申洲国际,市值超过2000亿港元,今年上半年营收超过100亿元人民币,与国产运动品牌中国李宁的市值相当,仅次于安踏体育。另一个今年刚在A股上市的运动鞋代工厂华利集团,市值高于1000亿元人民币,今年上半年营收高达81亿元,*于国内绝大多数鞋服品牌。
申洲国际、华利集团是市场公认的行业翘楚,而之所以能将一个看似“低端”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离不开它们对整个鞋服生产链条的优化。但随着疫情爆发与反复,代工厂们也在经历着起伏。
01、高效生产的关键
分别成立于2005年和1995年的申洲国际、华利集团,都是集设计研发、加工生产为一体的ODM代工厂,拥有一套复杂而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因此,提高经营效率的方法是优化各个环节的流程。
代工厂上游是原料厂商、下游是品牌和经销商,代工厂是上下游的链接者。品牌向代工厂提出需求,代工厂采购原料、生产样品。品牌、生产双方敲定样品后,品牌下了批量订单,代工厂就可以量产,并交付给品牌。
图源:华创证券
从鞋服行业的供应链运作方式即可看出,代工厂的生存法则是:把控前端,即原料的品质和价格和生产成本;满足后端,即品牌方面的需求,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稳定订单。
在前端,申洲、华利尽可能将更多的生产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生产效率。例如,申洲国际将复杂的成衣制作流程充分简化成“纵向一体化生产”的模式,即将原本分散在纱线厂、纺织厂、印染厂、制衣厂的制衣各个工序集中在一个生产基地内,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分散生产的不确定性。
华利集团向上游垂直整合鞋模制作、针织鞋面等鞋履研发相关业务,能够独立完成鞋底模具的开发制造,同时还可以使用电脑编织一体成型鞋面生产设备,高效生产编织鞋面。
作为代工厂,申洲、华利的生产流程多而复杂,因此两公司都在近年来引入了更多的自动化设备,致力于提高生产车间的信息化、数字化水平。
显而易见的效果包括,申洲国际每个货架、每匹布都有一个条形码,每匹布的进出都会在后台数据系统上显示,计划部门得以掌握每个合约需要的面料数量,仓库的承载量和吞吐量得以提升,目前,申洲宁波工厂的立体仓库可以容纳1.5万吨面料,每天吞吐量达到1200吨;华利集团自行研发不停顿模板系统,配合不间断电脑针车使用,使得每台电脑针车可增加约10%的生产数量。
同时,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申洲、华利将部分产能布局在东南亚,原因是当地劳动力成本较低、以及税收优惠力度较大。
面对品牌商,代工厂则需要具备优秀的交付能力,而交付能力的核心在于,良好的产品品质,以及按时、保质、保量地将产品交付给品牌。
其中,研发能力是申洲、华利从众多代工厂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申洲、华利的重要客户包括耐克、阿迪达斯、彪马、优衣库等休闲运动鞋服品牌,这些品牌区别于普通鞋服品牌的核心在于,拥有科技含量较高的产品系列。
申洲、华利的研发能力,让他们能提供给客户“别人给不了的东西”。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2年,当申洲国际的大客户耐克推出针织跑鞋鼻祖Flyknit Racer,需要代工厂为其生产高技术含量的Flyknit鞋面的时候,许多供应商选择放弃。但申洲果断决定为NIKE重金购入多台新的生产设备。
申洲国际还专门为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建立工厂和设计工作室。至2020年,申洲国际和品牌共同开发的面料技术包括耐克的Flyknit、Dri-fit、Tech Fleece、TechKnit和优衣库的AIRism。
华利集团也在高技术产品中投入颇多,其目前是运动鞋履代工企业当中少数能够实现编织鞋面自产的企业之一。此外,华利还实行的“包厂制”,将某一工厂外包给某一客户进行生产供货,以满足其对于产能充足性和灵活性的需求。
而前文提到申洲、华利在生产效率方面的提升,也迅速转化为其高效的交付能力:通常,成衣制造商要至少提前一个月向面料商下单,等拿到面料再生产,交货时间起码需要3个月。而申洲国际的平均交货周期在45天左右,最快可以在15天内交货;华利集团也可以做到1个月内甚至2-3周内交货。
优秀的交付能力让申洲、华利能与大品牌牢牢绑定。申洲国际的大客户包括阿迪达斯、耐克、优衣库、彪马;华利则与耐克、VF、Columbia、Under Armour、彪马等休闲运动品牌建立稳定关系。
这些大品牌近年来不断削减供应商数量,例如在2014年到2020年间,耐克的服装供应商数量从430家减到329家,阿迪达斯的供应商数量也从340家减少到277家。生产效率高、研发能力强,是申洲国际、华利集团稳固地位的关键。
02、何以成为行业龙头
高效的生产链条,是申洲国际、华利集团获得良好业绩、超过同行、比肩下游品牌商的关键所在。
纵观国内鞋服全行业,申洲、华利的营收媲美头部鞋服企业。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申洲、华利的营收分别达到113.7亿元、81.9亿元,同比增长11.1%、18.23%。
2021年同期,国内鞋服企业营收排在前列的分别是安踏体育、李宁、海澜之家,营收分别为228亿元、102亿元、101.3亿元。申洲国际的营收仅次于安踏体育,而华利集团的营收仅次于海澜之家,遥遥*于国内多数鞋服品牌。
申洲、华利的利润表现在代工行业中也处于*地位。2021年上半年,申洲国际、华利集团的毛利率分别达到29.7%、28.64%,净利率则分别达到19.6%、15.8%,均*于行业水平——根据东吴证券的测算,成衣制造的毛利率通常在15%到30%、净利率在5%到10%。
同时,申洲、华利的净利率甚至超过他们的大客户——耐克的净利率在2022年Q1为15.3%。
“代工”本是一个利润被严重压缩的行业。固定成本高,营收层面也会因为缺少品牌溢价而低于下游品牌商。申洲、华利盈利能力比肩下游品牌商,反映的是二者对于生产全链条的精细化管理能力。
申洲、华利都与大客户形成绑定关系,这使得他们订单量大、而且较为稳定。申洲国际五大客户的总销售额,占2021年上半年总收入的87%,2020年同期则占比85%。2021年上半年,华利集团的五大客户总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91.6%。
同时,从财报中可以看出,申洲、华利的各大客户收入比例较为均衡,2021年上半年,申洲、华利的客户中,收入超过集团收入10%以上的客户,都分别有四家。
在绑定多家大客户的同时,不断开拓新客户从而增加新的收入来源也十分关键。例如,华利集团在2021年上半年获得的新订单或生产的新品牌包括New Balance、Asics、On Running。
申洲、华利的大客户都是头部运动品牌,其生产的主要也是运动鞋服。申洲国际的运动类产品销售额2021年上半年占总营收的71%,其中包含服装鞋帽和针织类产品;华利集团的主要生产运动鞋,包含运动休闲鞋、户外靴鞋、运动凉鞋/拖鞋及其他,其中运动休闲鞋的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8.7%。
03、疫情绊脚石
新冠疫情仍在深刻影响世界经济。作为鞋服代工厂,申洲国际和华利集团受国际市场影响明显。
生产方面,申洲国际的工厂主要分布在柬埔寨、越南和中国,其在国内和海外的面料产能占比几乎是五五开,海外的成衣产能则占到40%。而华利集团的主要产能布局在越南。市场方面,申洲国际的海外市场销售额占比超过70%,华利集团的销售额几乎全部来自海外。
他们无法避免疫情反复带来的的影响。
东南亚是鞋服代工厂扎根的*地。2020年,越南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仅次于中国。但自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布局在东南亚的代工厂正在经受危机。
*财经曾在10月报道,今年7月以来,越南政府执行了持续3个月的严格封锁,导致工厂大面积停工、工人被隔离。根据越南统计总局数据,今年第三季度,该国GDP大幅下滑6.17%,创下20余年来*跌幅。而工厂停工也同样影响着柬埔寨。
生产地遭遇疫情,对生产端的影响是直接的。今年3月,申洲国际的柬埔寨生产基地停工了一个月;7月,公司位于越南西宁省的制衣厂停工,两个面料厂的实际产量缩水至正常产能的30%和33%。申洲国际在2021年中报表示,其越南生产基地开工受限每满两周,公司的布料和服装的年度总产能就将分别下降约2%和1%。
华利集团今年10月时也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印尼、越南南部受疫情影响,制鞋工厂产能供应紧张。财报显示,华利集团在2020年上半年裁员19063人,占公司2019年为止总员工数量的14.02%。今年上半年,其缅甸世川鞋履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因缅甸政局变动和疫情影响,投资计划暂缓实施。
消费端同样会受到疫情影响,特别是在疫情初期,欧美等海外市场低迷,申洲、华利2020年的营收、利润都曾因海外市场需求下降而受到影响。而今年,海外市场需求有所恢复,申洲、华利在这方面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新冠疫情影响全球,这让让原本发展一路顺畅的申洲国际、华利集团遇到了难题。但它们的市场*地位依然难以撼动,二者多年来已经在鞋服代工行业积累了稳定客源,沉淀了丰富的经验、技术、规模。
这也揭示了代工行业的生存之道:优化生产链条、提高生产效率与稳定性,才能获得客户的信任;提高研发技术,为品牌方提供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才能真正绑定大客户,站稳行业的最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