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最会做生意的「顶流爱豆」彻底翻车

端着“艺术”的架子,吃着商业的饭,哪怕是天才摄影师,也容易翻车。

高级脸、眯眯眼,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审美”又翻车了。

只不过这次,始作俑者却是中国人自己。

此前,知名摄影师陈漫为迪奥拍摄的一张海报,引起了轩然大波。

毫无生气、形似僵尸的面容,配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宣传语,显得格外讽刺。

观众狂批:艺术可以接地气,但不能接地府。

更过分的是,在事件发酵一周后,公众才等来陈漫和迪奥姗姗来迟,敷衍至极的道歉。

不仅大众不买账,连央媒都亲自下场批评。

舆论愤怒的原因,不仅是因为照片“丑化中国人”,更是因为摄影师陈漫的特殊身份。

陈漫有个多个绰号:中国摄影圈中的“顶流爱豆”,是中国最贵的摄影师,娱乐圈明星收割机……

但在公众的赞誉声中,她却屡屡犯错,迷失了自己。

中国最贵的摄影师,

却连中国人都拍不好

陈漫是国内摄影圈中公认的天才,毫无疑问。

有多厉害?平常不上课,却能以*的成绩考入央美摄影系,还没毕业成了杂志御用摄影师。

今年三月份,国内五大时尚杂志里,有四个封面都是她拍摄的。

在陈漫手中拍出的明星照,上微博热搜的频率,比明星还要多!

不仅知名度高,陈漫的拍摄要求也很高。

一般来说,对待明星这种知名人士,摄影师是乙方,要客客气气,生怕得罪。

唯独陈漫,从拍照到结束,可能只会说几个字,然后让明星们拼命拗姿势。

而且她的商单,有钱还不见得能约得上,因为她手中根本不缺*资源。

因此娱乐圈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看某位明星红不红,就看他(她)被没被陈漫拍过。

但就算如此,找陈漫拍摄的明星依然络绎不绝,很多人甚至还是陈漫的粉丝。

虽然和陈漫的拍摄过程很痛苦,但最后的成品,没有人不说好的。

在陈漫的镜头下,也走红了不少明星,最知名的就是范冰冰。

范冰冰曾诉苦道:“每次拍完,自己都要去花两三天时间正骨按摩”,但陈漫却又是摄影师里拍得*的 。

就是这样一位摄影天才、明星收割机,在拍摄中人国形象的照片时,味道却变了。

2011年,陈漫拍摄了《万小姐好好学习》,当做自己的影展开场,发布后,受到了不小非议。

乍看起来,照片突出了模特,但整体观感,给人留下了中国“保守、落后、封闭”的印象,最后这张照片被撤下。

如果说这还只是审美差异的话,那么陈漫接下来的《少先队员》,更是在大众的底线上跳舞。

这些半裸模特,真的是少先队员的形象吗?

不仅看不出来是少先队员,在《少先队员和嫦娥一号》中,嫦娥一号甚至还从半透明裙子中飞出,十分令人不适。

不少人评论道:这不仅侮辱了少先队员,更侮辱了中国航天。

可以拍无数中国明星的陈漫,却连一个中国人都拍不好。

标榜“艺术”的陈漫,

做生意却比谁都积极

在这次事件中,陈漫多了很多辩护者。

有些人说:“十年前的作品,有什么好追究的?”,还有粉丝表示,这是审美多元化的体现。

甚至还有知名作家,为陈漫打抱不平。

但无论如何辩护,都无法磨灭一个事实:

陈漫靠着这些作品,打开知名度,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商业版图,用艺术家的名号,一次次进行捞金。

1.打造“文艺”人设,收割粉丝

身为摄影师,陈漫对待粉丝,比饭圈还得心应手。

珠宝、服装代言,汽车发布会站台等商业活动,一个都没落下。

她掌镜的婚纱照,哪怕是双十一优惠价,都要280万元起步。

今年九月份,陈漫还蹭了当前最火的“数字藏品”(NFT)热度,推出了三张照片的限量数字藏品,每张售价299元,限量900份。

最后在粉丝的疯抢下,3分钟内就售罄了,陈漫轻松入账26万元。

不是说艺术家不能赚钱,但如此多的抛头露面搞代言,让她更像一个商人。

2.和明星合作,成为“商业共同体”

由于陈漫知名的“造星经历”,她在娱乐圈的人脉很广,商业变现也变得更加凶猛。

不少流量明星和综艺节目,扩大影响力的*步,就是找陈漫来拍摄。

在娱乐圈的簇拥下,陈漫赚得盆满钵满,商单就30万元起步,平均一天收入超过10万。

不少明星和养生博主,还会做陈漫名下养生产品的推广,互相炒热度。

陈漫自己更是登上了不少时尚杂志,受邀参加时尚展,享受和明星同级别待遇。

如今的陈漫,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新手摄影师,她自己就是明星圈子的一份子。

3.资本的任何要求,都照单全收

为了赚钱,陈漫的审美,可以跟着资方一起摇摆。

在一些涉及到国风的商单中,陈漫的照片,堪称“化腐朽为神奇”,谁都拍案叫绝。

但只要和外国品牌合作,陈漫的滤镜就西方了不少。

和国际名模吕燕合作,就变成了惯常的“诡异色彩+奇葩穿搭”。

和西方杂志合拍的《中国十二色》,更是充斥着刻板印象。

是陈漫的水平下降了,不知道“中国美”为何物了吗?

只是她按下快门的初衷,已经从艺术倒向了钞票。

观众可能不懂审美,

但一定懂生意

在陈漫的道歉信中,她这样解释自己翻车的理由:

“早期艺术观尚未成型”、“为当时的稚拙无知而自责”。

但刀哥认为,陈漫的问题和艺术无关,而是她在生意中,丢掉了自己的底线。

陈漫曾说过,客户要什么,她自己就拍什么。

严格遵照“客户需求”的陈漫,甚至不惜P图,也要做出一张符合资方的“*照片”。

针对这种过度商业化的行为,别人不是没有质疑过陈漫。

陈漫自己却宣称,自己“追求的不是风格,是准确”。

但在她摄像头下的中国,就真的准确吗?

且不说,西方国家几十年如一日的对中国施加刻板印象,充满偏见和歧视。

就说消费者的反应,他们已经不会像十年前的粉丝那样,对西方审美推崇备至。

近几年,在洋品牌的“翻车事故”中,为品牌辩护的声音渐渐稀少,如今只会收获一片骂声。

因为中国用户,已经越来越清楚消费的本质:自己本是上帝,何必卑躬屈膝?

难看就是难看,消费者没责任买单。

但沉醉于自己商业成功里的陈漫,却并没有明白这个道理。

她依然希望延续以前的成功之路,全力向资方靠拢,最终口碑崩塌。

其实完全商业化也没有问题,但是,在西方的审美中,中国人就一定是个眯眯眼吗?

1993年,知名摄影师Arthur Elgort曾来到中国,拍摄了一系列时尚照片。

照片上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物,质条件并不太好,但“精气神”却一点都不差。

30年过去了,土生土长的陈漫,审美标准反而还不如外国人。

也许,陈漫有一些独特的审美,但商业就是商业,任何人都不要试图当消费者的老师。

再怎么“标新立异”,都不能忽视消费者的声音。

端着“艺术”的架子,吃着商业的饭,哪怕是天才摄影师,也容易翻车。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金错刀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文化娱乐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