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进入2021年,中国的改革大动作不断。从反垄断到整顿房地产再到肃清文娱行业,准备工作差不多就绪,主角终于闪亮登场,9月2日,宣布设立北交所的消息传出。
11月15日上午9点30分许,伴随一声清脆响亮的开市锣声,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门迎客,首批81家公司集体亮相。
这是时隔30年中国大陆地区成立的第三个证券交易所,意义非凡。而从时间线上看,北交所从官宣设立到正式开市,仅用时2个多月。
截至北交所开市前夕,新三板精选层共有68家企业,已全部平移至北交所。另外10家已完成公开发行等程序的企业也已经直接在北交所上市。
在78家上市企业中,包含16家与我们关注的智能产业领域紧密相关的硬科技公司,专注于产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AI、VR等领域,横跨金融、医疗、农业、政务等多个行业。
其中,属于新上市的是恒合股份、晶赛科技、广道高新、志晟信息、科达自控、汉鑫科技,属于新三板精选层平移的是殷图网联、同辉信息、云创数据、微创光电、艾融软件、流金岁月等几家。
北交所开市首日,10支新股集体大幅高开。截至今日收盘,16家硬科技企业累计市值超过272亿元,N晶赛、N志晟涨超200%,硬科技6支新股均触发二次临停。
产业互联网正在成为数字时代各垂直产业的发展趋势。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产业互联网研究中心发布了《2021产业互联网白皮书》,《白皮书》中指出,目前互联网发展的主战场已从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
此次,在北交所上市的硬科技企业中,深耕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有7家公司,通过新技术赋能,实现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事实上,如今全球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发生深刻变革,各国在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带来的全球竞争环境日益升级。新格局下,对传统经济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由此迎来产业体系升级的历史窗口,转型之态迫在眉睫。
这正是北交所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
01、主角:中小企业
从世界产业发展的历史来看,无论从计算机、互联网无线通信,还是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任何一个产品都不是靠一项专业一次技术突破就能发展起来的,而是需要依靠相关配套技术逐步完善产品,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
同时,还需要大量微细的创新开拓业务范围,扩展新兴产业的领域,强化新兴产业的渗透率。无论将一些原创性技术产品化,还是探索一些新的商业模式,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承担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在新技术出现的时候,大企业往往创新动力不足,习惯性的依赖其成熟的产品和成熟的市场,希望进入新市场的中小企业更愿意挑战难度较大,风险较高的项目。
在实际运作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更加有效,创业者通过开发产品实现成功的欲望更强,甚至把身家性命发展前途都压在创新事业上,而雇员也有强烈的动机来支持企业的创新成功。
事实上,即便在大型企业十分强盛的美国,80%以上技术创新成果仍然来自中小企业,中国最近几年新兴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大多出自于民营科技企业,特别是广大的中小企业。
比如外国对我们高度封锁的动力电池纳米级正级材料、高端电子隔膜,线性功率放大器、蒸发式冷却表压器、首台插电式电动汽车以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端CPU等等大都是由科技型中小企业创造发明的。
中小企业将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原始知识创新转化为市场可接受产品的*载体。
证监会负责人也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中小企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科技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据统计,当前我国现有4000多万企业,其中95%以上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具有“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发源地。
当然,若想促使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作用的充分发挥,这就要求中小企业不断的进行自我改进和完善,并注重强化自身的创新优势,以此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确保自身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为大型企业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正所谓“大企业强国,小企业富民”。强国富民是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必然,则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意义尤为重大。
产业在发展之初需要一个多元市场结构,中小企业作为市场新进入者,是市场转轨最重要的驱动力量。
02、开幕: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局
中小企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市场准入上,既会受到现有垄断大型企业打压又会受到传统体制和政策的约束,这就限制了经济增长潜力的发挥。
中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不乏创新的激情和努力,但是一直处于弱势,政策歧视、市场准入难和融资难等瓶颈仍没有打破。
以往通过沪深两大证券交易所,中国近4500家企业获得了更好的融资条件,绝大部分企业得以快速壮大发展,成长为各行业竞争实力过强的知名龙头。
巨头的垄断让市场上几乎没有中小创新者能够生存了,巨头们获取市场的方式很简单很粗暴。
例如在社区团购领域,各种巨头变着法补贴,用财富实力支撑低价倾销,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最后的目的就是为了一家独大,然后再利用垄断来控制市场价格。
不仅仅是社区团购,包括餐饮、外卖、网约车,甚至是阅读、音乐等各种领域,巨头们的打法如出一辙,长此以往,试问企业还会思考创新吗。
国内中小企业面对的困难不仅如此。*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资金筹集渠道狭窄,导致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缺乏发展动力。
当前中国有4000多万家企业,其中95%以上是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2万家,金融市场尚未满足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国企业融资仍较为依赖银行信贷等债权融资方式,中小企业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缺乏直接融资工具,尤其是股权融资。
另外,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存在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低,造成其市场竞争力差,市场影响力小。
加之中小企业收集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弱,对经济景气变动、金融环境及产业形势变化,无法及时判别,抗风险能力弱。因而其寿命周期都比较短,每年都有大量中小企业倒闭,同时又有大量中小企业创立,新旧中小企业的更新速度较快。
概而言之,阻碍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核心问题聚焦于财和人两个方面。解决当下中小企业的发展困境已经上升为国家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03、北交所上场,“助攻”中小企业
推动形成中国特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北交所急速补上了关键一环。
北京交所的定位是:坚持错位发展与互联互通,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立足创新型中小企业需求,在制度规则体系方面,北交所颇具特色。
首先,北交所采用公司制,不同于沪深交易所的会员制。
一般来讲,交易所的组织形式有会员制和公司制两种,*的区别就是,是否以盈利为目的。上交所和深交所都是会员制,由证券公司等会员单位组建,本质上是一个会员自律组织。而此次北交所将实行公司制,可以有效激励为上市公司提供更多服务,也可以自己上市。
其次,发行标准上,北交所上市标准四选一,平移精选层规则,上市门槛低至2亿市值。
根据公布的北交所IPO上市条件,其上市标准与新三板精选层条件保持一致。上市标准四选一,总体条件为“市值+财务”。具体分别为“市值+净利润+加权净资产收益率”、“市值+营业收入+营收增长率+现金流”、“市值+营业收入+研发占比”和“市值+研发投入”。
四条标准拥有很好的包容性。可以看到,前两条标准聚焦财务数据优秀,盈利能力较强的小微企业。为精准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北交所对于市值的要求更为宽松。
其中北交所上市市值*标准为2亿元,相较于科创板和创业板*标准10亿元有大幅降低。后两条标准则注重研发数据,其目的很明显是保持中小企业其自主创新能力,上市标准都给予公司在研发投入更多的空间。目前66家精选层公司,绝大部分企业是采用*条标准上市的。
从审批流程看,北交所实行注册制,审批时间更短。北交所审核时间为2个月,相比创业板、科创板等审核时间缩短了1个月。理论上,北交所从申报到上市,只需6-8个月。
从再融资来看,储架发行等制度安排,提高融资便利性。可以预见,再融资坚持“小额、快速、灵活、多元”导向,融资品种涉及普通股、优先股、可转债等多元工具,引入储架发行等机制安排。这会给中小企业带来更高的融资灵活性,并且一定程度上降低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提供便利。
另外,此次北交所交易机制业整体延续精选层的交易制度。
从涨跌幅限制来看,不同于科创板和创业板的前五日不设涨跌幅限制,之后涨跌幅20%的限制。北交所新股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次日起设立30%的涨跌幅限制,相比于“两创”,幅度更宽,其目的是增加市场弹性,促进买卖均衡博弈。
考虑到中小企业业绩波动较大所带来的风险,北交所还发布了的《北京证券交易所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试行)》明确了个人投资者参与北交所交易需具备两年以上投资经验,以及“20个交易日证券账户和资金账户内的资产日均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的准入门槛,机构投资者准入则不设置资金门槛。北交所准入门槛下调后与科创板基本保持一致。
以上种种制度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利好。当全国无数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被激活,融资渠道被打通,企业成长有保障,那么,将会在全国范围再次呈现星火燎原、全面振兴产业发展的新局面。由此,中国产业升级之路也将愈发顺畅。
如今戏台已经搭好。惊堂木一拍,举国肃静,接下来才是真正的表演,北交所究竟会给中国讲出多少好故事,咱们一起拭目以待。
参考资料:
《意在共同富裕!另类视角解读北交所设立:推进产业升级,打造中国版纳斯达克》王鼎、王剑、牛嘉豪、邓晴元
《北交所:中国产业突围与金融破局的执牛耳者》电饭锅
《北交所火爆开市,16家硬科技企业率先进场,总市值超272亿元》程茜
《北交所开市!中小企业“出路所在、希望所在”,您上车了吗?》谢玮
《任泽平谈北交所开市:亮点、影响与机遇》任泽平团队
《新兴产业落地,要靠中小企业》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