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比拼的是供应链管控能力。
9月,蔚来和小鹏双双突破“月销万辆”的关口。
北京某蔚来直营店销售徐宇一边给店里的展车贴上“此车已售”的标签,一边向未来汽车日报解释,“受芯片短缺影响,提车周期普遍延长,对于着急用车的用户来说,展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刚刚过去的9月,蔚来全国各大门店的展车基本都卖空了,“(9月实际)生产了9000多辆(新车),其余销量都是现车和展车”。
步入2021年最后一个季度,新势力纷纷进入冲刺状态。
蔚来开始在揽客上下功夫。据徐宇介绍,今年以来,蔚来开始用客流计数器严格统计客流情况,以便提升订单转化率。通过客流计数器,可以得知留资比例、转成试驾的比例、转成长单的比例,经过一年的积累,将形成一个系统的数据库。
在理想汽车工作的肖伟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公司内部流传一个消息,要将2021年销量目标提升到10万辆,并且销量将与员工的年终奖挂钩”。今年前三季度,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达5.52万辆,距离年销10万辆目标还有不小的距离。
新势力这么“拼”,有一部分动力来自特斯拉。
2014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来到中国,完成了*批特斯拉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交付。同年,小鹏、蔚来等一批造车新势力诞生,被视作“特斯拉的中国学徒”。
如今,学徒们正在加速成为特斯拉的劲敌。除了交付量节节攀升,新造车们还在产能、产品、充换电设施方面发足狂奔。但要想超越特斯拉,恐怕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01、要赢特斯拉,还差多少?
9月,特斯拉创下入华后单月最高销量纪录。
10月12日,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数据显示。9月,特斯拉中国批发量(含出口)为56006辆,环比上涨26.53%,同比增长394%。
其中,特斯拉9月在中国市场销量为52153辆,环比8月的12885辆上涨304.76%;海外销量为3853辆,占总销量的6.9%。
不过,特斯拉的销售政策比较特殊,在同一季度的前两个月,上海超级工厂会优先向海外供货,最后一个月才倾向国内市场。因此,以季度销量来衡量特斯拉的销量水平更准确。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特斯拉7-9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分别为8621辆、12885辆和52153辆,即第三季度特斯拉在华销量总计为7.37万辆。2021年*季度和第二季度,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分别为5.60万辆和6.17万辆,季度平均销量为6.38万辆。
新势力方面,蔚来季度平均交付量约为2.21万辆,不足特斯拉的一半。小鹏为1.88万辆,理想为1.84万辆,与特斯拉的平均季度交付量相比,大约有4.5万辆的差距。短时间内,造车新势力还难以对特斯拉形成威胁。
就在“蔚小理”向年销量10万辆挺进时,特斯拉正在冲刺年销100万辆。
美国投行Wedbush证券分析师Dan Ives在最新报告中表示,至2021年底特斯拉将实现交付50万辆汽车的里程碑目标,到2022年,特斯拉将交付100万辆汽车,其中中国市场占4成份额。
不过,特斯拉也不能完全忽视学徒们的围追堵截,毕竟,在“生产10万辆汽车的里程碑”上,“蔚小理”已经超过了“师傅”。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表示,从公司成立算起,特斯拉花了12年的时间跨过“10万辆”门槛,而蔚来、小鹏几乎只用了一半的时间。成立于2003年的特斯拉,在2015年第三季度下线了其第10万辆量产车。而2014年诞生的蔚来和小鹏,分别于今年4月7日、10月11日迈过了“10万辆”门槛。
02、现阶段比的是供应链管控能力
今年8月,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袁国华表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1年全年产量预计将达到45万辆。
中信证券汽车分析师王晨宇认为,这个产能规模并不能满足特斯拉的生产需求,在全行业零部件短缺的背景下,特斯拉中国9月交付超5万辆,“(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可观,甚至突破了产能极限”。
事实上,马斯克正在马不停蹄地扩充产能。10月10日凌晨,马斯克表示,特斯拉位于柏林附近的新超级工厂计划在11月或12月开始生产Model Y,该工厂每周产量约5000辆,将来有望达到每周10000辆。
“蔚小理”也意识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重要性,纷纷化身为“基建狂魔”,扩充自己的生产版图。产能成为新造车们闯过10万辆年销量大关的一大关键因素。“新造车们扩大产能,是为了给销量铺路,为日后实现规模效应打基础。”
今年4月,蔚来与合肥共同规划的新桥智能电动车产业园正式开工,规划整车年产能为100万辆,预计2022年三季度投产。10月15日,蔚来宣布,江淮蔚来合肥基地生产线完成阶段性升级,待整体升级完成后,该工厂年产能有望从目前的12万辆增至24万辆,通过增加班次等方式可将年产能升至30万辆。
小鹏已在广州、肇庆、武汉三城建立了生产基地,合计年产能达40万辆。理想位于常州的工厂正在改扩建,2022年年产能将提升至20万辆。再加上北京工厂,预计至2023年,理想的合计年产能将达到30万辆。
不过,比起产能,更大的考验是把控零部件供应链的能力。
不久前,有传闻称,理想汽车为解决缺芯问题,从黑市购买了数千片电子驻车(EPB)芯片,收购价高达5万元/片,超出正常价格800倍。虽然理想否认了这一传闻,但车企缺芯的窘境也进一步暴露出来。
在传统车企工作十余年的高管王蒙向未来汽车日报透露,加价买芯片在车圈并非新鲜事,高出正常价2倍的情况“很正常”,甚至以10倍价格收购“也不罕见”。
为了如期交付车辆,新造车们使出了十八般武艺。
特斯拉曾一度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涨价。今年4月和5月,特斯拉旗下车型曾连续5次调价。马斯克表示,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应链压力和原材料成本上涨。6月25日,据特斯拉美国官网显示,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版车型价格再次上涨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191元)。
然而涨价并不是*解,为了稳住价格,不少车企选择囤货救急。有接近蔚来的消息人士表示,在芯片危机完全缓解之前,“车企多少会留一些库存,以应对意外情况”。
理想不得已提出了先交车后装雷达的方案。车主可以选择少安装两个毫米波雷达的车型,从而保证车辆能尽快交付,理想将于12月至春节前进行补装。
王蒙评论道,“全球缺芯,更考验企业的资源协同能力。”
03、特斯拉的攻守战
面对对手的追赶,特斯拉也在勤修内功。
自动驾驶和电池技术,是特斯拉引以为傲的武器。今年8月,特斯拉推出人工智能训练计算机DOJO芯片。该芯片算力可达362TFLOPS,是苹果M1芯片的140倍。马斯克表示,最快2022年,DOJO芯片会搭载于自动驾驶汽车上。
备受关注的4680电池也有了新的进展,在2021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马斯克称,位于弗里蒙特加藤路的试点工厂正在加速生产4680电池,预计产能将达到10GWh。据外媒InsideEVs测评,4680电池组仅需15分钟就可以将电量从10%充至80%,比现款Model 3使用的2170电池组快10分钟。
这些先进技术背后,特斯拉没少砸钱。
财报显示,2020年特斯拉的研发总投入为14.9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5.27亿元),相比2019年的13.43亿美元增长了11%,在整体营收中占比约4.25%。据外媒visualcapitalist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在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里,特斯拉研发投入最多,但广告投入最少,特斯拉研发费用达到每辆2984美元,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是福特和丰田。
特斯拉近百亿的研发投入远远甩开了“蔚小理”。2020年蔚来全年研发费用为24.9亿元,小鹏、理想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7.26亿元和11亿元。
“特斯拉的光环效应已经形成。”研究机构Auto Forecast Solutions副总裁山姆·弗兰尼(Sam Fiorani)认为,短期来看,只要不出现重大失误,特斯拉仍将保持电动车市场的*地位。
来源:安信证券
“蔚小理”正在努力赶上。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曾表示,蔚来2021年的研发投入预计将增加一倍,达到50亿元左右。
9月23日,蔚来推出了75kWh新电池包“三元铁锂电池”。据蔚来介绍,该电池售价不变、可提升35公里续航,同时还兼具了磷酸铁锂与三元锂两种电池的优点,将于今年11月量产装车。
新造车三兄弟的自动驾驶团队也在不断壮大。官方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8月,蔚来自动驾驶核心团队有200余人。2021年底,小鹏自动驾驶团队将达到1000人,理想将扩大至600人。
学徒们狂追猛赶,渐渐化身为劲敌,马斯克似乎并不紧张。
按照他的计划,至2030年特斯拉年销量将达到2000万辆。届时汽车行业电动汽车销量为3000万辆。也就是说,全球每卖出3辆电动车,就有2辆是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