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杉中国做了一件听起来冷门的事。
投资界获悉,由红杉中国发起的《2021企业数字化年度指南》今日正式出炉。过去9个月时间里,红杉中国密集调研了16个细分行业的222家受访企业CIO或企业数字化管理者,最终根据调研结果形成了这一份沉甸甸的年度指南。
这是创投圈第一份面向CIO群体的数字化报告,也将是红杉中国助力推进国家数字化发展的一个新起点。红杉中国表示:“这份报告,我们希望至少做20年,以此记录中国企业数字化的成长。”以后每年这个时候,中国企业的数字化管理者都会收到红杉中国的这份特殊礼物。
一家投资机构为何要做这一件事?这里有一个无法忽视的背景,那就是我们正在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这个曾经有些抽象的概念,如今开始变成企业发展的必选项。
花了9个月,调研222家被投企业
红杉选择做了这一件事
为何红杉中国如此重视数字化?
回首过去10多年,如果要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找到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数字化。从PC到手机,从BBS到微信,从百货大楼到淘宝京东……数字化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几乎颠覆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让我们拥有了更快捷、更灵活、更优质的选择。然而,当数字化的洪流重塑了每个个体的消费和生活方式之后,它迎来了下一个目标,那就是企业。
这是一个正在到来的新时代——数字化帮助企业实现了消费者、客户和企业之间的高效连接,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打破了传统部门间的信息隔阂,连通了上下游产业链的数据孤岛,过程中积累的海量数据还为管理者敏锐感知和应对内外部变化提供了决策基础,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尤其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许多企业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升级数字化业务的迫切。
红杉全球执行合伙人,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曾说过:“投资企业不只是提供资金,还需要我们帮他在发展中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帮他对接行业中最合适的资源。”而数字化,正是其中重要一环。
然而,企业应如何建立数字化战略?如何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和路径推动战略落地?如何构建数字化体系?数字化战略如何与企业整体战略匹配?数据如何管理?技术如何匹配?组织如何优化.....这些问题,亟待大家来解决。
此外,CIO等数字化管理者们在企业数字化转型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同业竞争压力大、客户需求变化快、数字化文化亟需建设、组织配套有待加强、数字化人才流失严重等等。企业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内外部的理解和支持,而国内一直缺乏一项长期关怀CIO、From CIO、To CIO、For CIO的“凿空”之作。
时间回到9个月前,红杉中国今年首次发起面向国内广泛行业的CIO(首席信息官)群体调研,旨在了解企业战略与数字化之间的连接、企业在业务、技术、数据、组织等方面的数字化创新实践,捕捉具有国内特征以及行业特征的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挑战和方向,为不同发展阶段或不同行业的企业在各自的数字化进程中提供参考和启发,从而助力企业实现新时期高质量成长。
投资界了解到,红杉中国此次深度调研了16个细分行业的222家受访企业的CIO或企业数字化管理者。
其中,所调研的受访企业遍布中国37个城市,成立十年以上的企业比例超56%,企业团队规模超500人的比例则超过了60%。值得一提的是,受访企业中,2020年主营业务收入集中在10亿-100亿规模的达到78家。
经过紧锣密鼓筹备、归纳和统计后,红杉中国依据调研结果形成了这份企业数字化转型报告。“虽然报告的调研艰巨,我们仍期望把这份年度指南一直坚持下去,以此吸引更多行业和企业投身数字化浪潮中,为国家推进数字化发展战略贡献一份力量。”红杉中国表示。
一窥行业真实现状
关于数字化,红杉强调了这几点
那么,中国企业数字化现状究竟如何?
这一次,红杉中国从宏观的战略制定到实践中的数据治理、技术实现、组织协同等各个维度进行全面梳理,最后该指南报告覆盖了战略、实践、数据、技术和组织的5个篇章,发布了包括8项核心洞察在内的众多关于企业数字化和CIO群体的认知。
首先在数字化战略部署上,基于客户消费习惯与需求变化,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的“必修课”。报告数据显示,96%的受访企业表示已开展了数字化实践,并且超过六成的受访者希望增加数字化投入。
但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数字化状态。报告指出,在数字化发展的前期,大型企业是主要参与者,其更偏好自上而下地系统改革,基于业务流程梳理进行全面的数字化部署,因此其对于企业级数字化战略的制定也更为迫切。不过随着数字化进一步发展,中小企业逐步从观望者转化为参与者,但由于不具备足够的资源与技术,中小企业更多选择从业务部门出发,针对明确的需求和痛点,利用数字技术解决问题。
报告强调,无论何种企业,都需要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量体裁衣”,选择适合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模式下的数字化推动模式。这其中的数字化原则应以数据为核心去打造或重构企业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而作为企业核心的数字化管理者,CEO和CIO需分别站在企业战略以及专业领域的角度,共同促进企业数字化实践与企业发展目标保持高度一致。
到了实践阶段,企业将直面一系列现实问题。对此,红杉中国合伙人苏凯表示:“面对复杂和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企业需要构建出更加敏捷、精准、适应变化的数字化能力。”报告同样建议,在数字化实践初期,企业切忌盲目全面推广数字化实践,而应首先识别数字化机会与场景,找准数字化切入点,以点及面,以防资源浪费及打击内部数字化信心。切入点的选择可以是企业的发展痛点、业务潜在价值点,也可以是企业的优势点。
在数字化变革中,以数据技术为“核心资产”正成为整体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但报告指出,企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也恰恰是数据治理能力的不足。因此,如何建立科学开放的数据资产管理与运营体系是所有企业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此外,数据安全是构建客户信任的基础,相应安全保障工作也需同步开展。
面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应用场景的企业数字化需求,数字化领导者们应该为自己的企业匹配什么样的数字技术?
说到底,技术还是为了业务而服务,需要在业务场景中体现其具体价值。因此,企业在拥抱新兴技术时应当综合考虑技术与业务的适配性、技术的前瞻性和成熟度,以及自身的研发与应用能力,不必过分追求高端、全新的技术,而应选择最适合自己的。
永远只谈做事、不谈组织的人,数字化是很难做好的。报告中提及,企业的数字化往往受限于数字化人才与技术能力的短缺,这一点对于中小企业尤为明显。因此,如何巧借外力,利用供应商快速构建自身的业务、数据、技术能力已成为中小企业的较佳选择。企业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企业数字化合作体系,注重知识的转移,确保核心数字资产的自主可控。
以上便是《2021企业数字化年度指南》的冰山一角。
当投资机构内部
出现一个全职数字化赋能团队
《未来简史》中,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数据主义”将是人类历史的下一个落脚点。在“数据基座”变得日益坚实的当下,市场上有一个声音也日趋明朗——以数据、算力和算法驱动的未来,将没有传统企业,有的只是数字企业和智慧企业。
数字化已成为驱动企业增长的核心源动力之一,这样的趋势开始变得尤为明显。近年来,企业内生发展需求和客户数字化行为加速了数字化转型,到了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的2021年,企业数字化转型则进一步驶入快车道。
放眼中国VC/PE圈,企业现在需要的不只是资金上的支持,更多的是全方位的运营和赋能支持,而数字化在其中的分量也越来越重。
这也是为什么红杉中国在Sequoia VALUE+(红杉价值共创解决方案)生态与赋能体系中,将数字化打造成一套套体系化的生态协同的组合拳,协同红杉中国生态中的成员企业,用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消费、医疗等企业提供高效运转的工具与手段,也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更广阔视角的方向与理念。
其实过去十年,红杉中国一直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的数字化浪潮。一方面通过在数字科技领域的大量投资,推动数字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洞察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实践,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红杉投资的企业拥抱数字化,在各自的业务中积极应用数字科技,并于2020年成立了全职的红杉数字化赋能团队,构建以“战略合作体系、产品赋能、点对点赋能”为核心的金字塔式三层数字化赋能架构,全面赋能企业。
红杉中国合伙人刘星总结,一直以来,红杉中国专注于做企业的副驾驶员,在理解并尊重创业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为“车手”提供坚实的助力。“在数字化赋能上,红杉希望与创业者们组成黄金‘车组’,一起面对数字化挑战,迎接新机遇,帮助创业企业在前行路上宛若星辰,放射出自身的光芒”。
眼下,数字化浪潮开始席卷创投圈。正如我们所看到,越来越多投资机构开始谈论这一个看似抽象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