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这家自由散漫的报销公司即将IPO,十年仅融资一次

和许多如今已经成为行业代名词的初创公司一样,Expensify也有着曲曲折折的成长故事和并不平凡的创始人。

你恨报销吗?想必没有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吧?

早在2008年就有一群工程师发现了人们对于报销这件事的共同仇恨,并就此成立了一个叫做Expensify的公司,想让报销这件事变得没那么可恨,十多年后,Expensify已经成为了目前应用最广的报销软件,在全球拥有超1000万用户。

10年间仅融资一次就准备IPO

简单来说,Expensify是一个支持桌面、iOS和安卓系统的报销软件,用户只需上传消费的收据,人工智能技术就能够识别商家、消费日期、消费金额等信息,同时自动归类和存档消费记录,信用卡和航班记录都可以自动导入。

企业员工可以直接向金融部门发送报告,公司直接将报销费用打入员工银行账户,货币还可以实时转化为全球任意一种货币,报销就这样变成了非常轻松的事情。

早在2010年,美知名财网DailyFinance的年度十大最热门科技创业公司名单中就有Expensify,现在看来虽然还好,但放在当年能将追踪费用支出、创建报表和报告、简化支付流程等过程都使用无纸化的方式进行,已经是非常厉害的操作了。

到去年11月,Expensify只用了130个员工的团队就让ARR(年度经常性收入)达到了1亿美元,从2018年至今收入增长了约283%,而员工数则只增长了9%,当之无愧加入全球十大最高效的科技公司之列。

Expensify已经盈利了许多年,从创立到去年,Expensify只进行了2020万美元的融资,从2008年到2020年只进行了一次在2008年由CIBC领投的1100万美元融资,说明在资金使用上也是一样的高效。今年5月份新闻报道,Expensify已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申请准备上市。

和许多如今已经成为行业代名词的初创公司一样,Expensify也有着曲曲折折的成长故事和并不平凡的创始人,一起来看看吧!

多次转型,曾因骂客户被开除

Expensify的前身是一个叫做Red SwooshP2P文件分享的公司,它的创始人正是“哪哪儿都有他”的Uber前CEO Travis Kalanick,而Expensify现在的创始人和CEO David Barrett其实是Kalanick抱着三顾茅庐的精神反复游说才来的,他的到来不仅对未来的Expensify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在当下就带领着团队撸起袖子干,让一群热爱P2P的工程师把Red Swoosh精修了一番,最终被大型CDN服务商Akamai Technologies看到,并在2007年被187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

不过!David Barrett这位老哥真的是骨骼清奇!他私下总是在抨击收音乐税的公司不地道,比如华纳音乐,而华纳碰巧是Akamai的客户,就这样他骂客户的事情被老板发现了,于是老哥就这样被开除了…不过所有的离开都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Barrett因此多了很多时间可以忙自己的P2P项目,他最初的计划是创造一个让人们将预付卡分给街头流浪汉的项目,虽然初衷是好的,但却很难被银行等金融机构认可,于是便转型成了集报销和企业用卡于一身的Expnsify。

Barrett本人性格对于Expensify的公司文化和发展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毕竟他的人生信条就是“每个人所以为的都是错的!”因此Expensify在许多方面并没有遵从行业内的教科书,而是不走寻常路的做出了一些决定…

不走寻常路的精神:天赋、野心、谦卑

对初创公司来说,招到和留住合适的员工都至关重要,Expensify在招人上的*个原则就是过去既往不咎,比起厉害的简历,更合适这个职位更重要,他们甚至更愿意招初级员工,因为他们认为厉害的选手往往职场成长非常快,不如趁他们初生牛犊的时候就把潜力股拿下。

在面试的时候,少问“你能为公司做什么?”而是侧重问“公司能为你做什么?”天赋、野心和谦卑一个都不能少,因为Barrett相信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生活和职业生涯有野心,才会更好的为Expensify这一人生阶段中的过程出力。

Expensify还倾向内部提拔而不是外招高管,在公司的经历和忠诚度超过了过去的光鲜履历,比如COO Anu Muralidharan背景虽然非常厉害,既是工程师又有MBA的学位,曾经还担任过Citi的副总裁,但来到Expensify仍从初级岗位做起,5年之后才升到了COO的位子,这样的倾向让初级员工也更卖力和忠心。

约有60%的员工已经在Expensify工作约有4年的时间了,甚至许多人已经在这里8年了,这一数据和硅谷其他公司的流转率比起来非常出色。

Expensify这样的招人原则就导致招来了不少拥有自由灵魂的选手,办公室不是他们的工作场景,而是选择在世界各地工作,比如老板Barrett本人就曾经用一整年的时间周游世界,一边忙P2P项目一边游览了22个国家!

早在疫情前,Expensify就已经有了远程工作的文化,前面提到的个人生涯目标还包括某些人想生活的城市并不是Expensify最开始所在的旧金山,因此就出现了在密歇根、伦敦、墨尔本等多个城市都有员工的情况,甚至有人还在加勒比海的船上生活工作了一年,厉害的是Expensify的薪资依旧按照硅谷的标准给,Barrett的理念是“我看到的只是你为公司带来的价值,而你在哪里生活是你的选择。”

上面提到了每个员工的年收入达到了75万美元,这样看似松散的公司结构怎么能保证大家保持工作效率呢?

首先Expensify的工作强度其实非常大,Barrett本人带头加班加点,一周50个小时是必须的,有点996那味儿了吧?但其实员工们表示,真正干起来并没有那么可怕,因为加班加点的习惯也让他们更加清楚自己什么时候需要休假,所以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也达到了,才能保证在工作的时候更有效率。

其次,Expensify的工作安排有点公社的味道,结构非常扁平化,除了几位高管有固定的职位名称,其他人自由生长,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发展的道路,一个任务并不是全公司只有一个人会做,而是好几个人都掌握着这一领域的知识,谁有空闲谁就做起来,不存在一个人任务过重以致于有些活一直干不完的情况。

Expensify在招人的时候非常重视语言表达能力,在这个情形下就派上了用场,如果一个活好几个人都可以做,那么每个人做某个活或想要别人做都需要在Slack或邮件中表达清楚和记录,不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

虽然升职的时候职位名称可能并没什么改变,但Expensify却设置了不同的分支帮助职业发展,每个分支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包括推广者(evangelist),综合能力者(generalist),人才管理者(people management)和终身职位(tenure),像是综合能力者就需要把“不只做一件事”的精神发挥到*,需要做好准备在各个领域都大展身手,而人才管理者也有着自己的原则, 那就是“把事做完”和“不要拆别人的桥”,这样的信条培养着这一个分支的人成为更加优秀的导师类职位。

在高效的同时,Expensify也是一个敢说话和讲情义的公司,去年美国大选的时候,Expensify的CEO直接给所有用户发了邮件,让大家选择民主党,给拜登投票…👇

看似大胆,不过这个决定却是全公司一起决定的,在Expensify,重大决定每个人都有权表态,多数人达成共识才会继续行动,所以一个个看似前卫的决策其实背后都有一帮“海盗”在摇旗呐喊。

而讲情义则在于在Expensify工作的员工并不是天生的会计鬼才,而是真心想帮助每个痛恨报销的灵魂,这一点不仅被员工在访谈中反复提到,而且它还将公司的宣传口号变成了“你的使命不是每天报销!”仿佛在对用户直接喊话表示 “让我来帮你吧!”

Expensify还专门成立了Expensify.org,专注在气候、住房、食物短缺、罪犯改造和青少年等领域进行慈善行动,在去年疫情的时候还为抗疫特设了一些项目,每当Expensify卡被用一次,Expensify就会捐赠每笔收入的10%给Expensify.org,同时企业和个人用户还能选择将收入转化成捐款,支持这些慈善行动。

产品是*的广告

就像招人一样特立独行,Expensify在其他方面也一样有性格,作为一个面向企业的软件,Expensify却没有一个像样的销售团队,而是仅凭着产品实力口口相传实现了快速的增长。

在2008年的TechCrunch50上,Barrett*次和联合创始人Witold Stankiewicz将Expensify这一包括企业用卡和报销功能的项目向公众展示,其中报销功能广受好评,就这样Barrett决定了要将报销做到*,那几年正好移动端设备发展迅速,Expensify能够在手机上进行扫描的技术为它加分了不少,这都是Expensify的运气。

而Expensify的实力在于从一开始就找到了自己的*客户群体。

2014年的数据显示,全美大概有一半的员工在小型企业工作,创造出了全国约一半的工作机会,Expensify当下就看到了机会,比起追逐大企业这个签约了人数基本就固定的模式,在小企业这种小却快的公司上加码才是更有潜力的一条路。

因为Expensify的直接受益者是想报销的员工,所以他们每次使用Expensify其实都是在让上级感受到这一软件的魅力,颠覆了以往的从头到脚销售模式,而是从基层用滚雪球的方式把Expensify推到了最重要的决策者面前,通过让客户成为自己的代言人,Expensify直接省去了营销和销售的费用,只要继续保证优秀的用户体验,人们就会继续推荐,产品部的头头Jason Mills同时也负责客户关系和销售服务,证明了这三个方面在Expensify这里其实是一体的,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产品主导式增长(product-led growth)”案例。

虽然当时Expensify的增长一路顺风顺水,但却并没有在资本市场得到一样的热情,对于许多风投来说,没有按照硅谷教科书的自由生长模式并不讨喜,加上那个时候SaaS(软件服务化)还没像今天这样流行,更别说没有Expensify还是一个没有正经销售团队的SaaS公司了。

在被许多硅谷风投拒*,Barrett又一次撸起袖子自行解决问题。

Expensify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成本开销,彻底取消了传统营销成本,完全借由口口相传的模式进行发展,这几步下来Expensify的金融状况开始变得健康,风水轮流转,接下来就变成了他们可以对风投进行选择。

而Expensify却避开了私募,选择举债进行融资,再接下来,Expensify的资金富裕一些后,他们并没有重新加码营销上的预算,而是选择买回股权…

这些决定都是不按教科书式的发展,但却在每个阶段都是最适合Expensify的。

Expensify在创造产品方面一直以来的原则就是追求“聚合效应”,就是说比如A功能更新现在能帮助2个人,但B功能更新现在只能帮1个人,但未来有能帮助50个人的潜力,它就会按长远考虑选择B选项。

在做与公司相关的决定方面,Expensify也选取了一样的思路,这些决定,包括坚持与小型企业工作、打造一个不同寻常的技术栈、独特的招人方式、选择用最少的员工做最高效的事儿…

都在为它的下一个大计划铺路,那就是将被打造成一个开源式的可以进行一切与金融相关的对话软件Expensify.cash

Expensify一直相信,“支付与聊天是一件事儿”,都是在两方之间产生了沟通/交易行为,比如报销管理可以按模板进行的聊天,目前看来像是Venmo和PayPal等支付软件用户数在百万级,但像是FB、领英、WhatsApp等社交/通讯软件的用户数却是上亿级的,想要达到最终的远大目标,Expensify需要超越金融这一赛道。

在国内我们习惯了微信和支付宝等聊天和支付于一体的便捷,或许会对这个项目见怪不怪,但其实国外市场还并没有出现这样的对标产品,朋友间的金钱交易往往有些笨重,像是Venmo等软件也不允许展开更深度和复杂的对话,Expensify.cash或许是这个难题的*解答。

在这个项目的打造上,Expensify也用和以往一样的资源策略,选择用自家团队打造基建,但是在Upwork这一可以招自由职业者的平台上雇佣工程师,一起来完成这个项目,高效而省时,而且决定坚持让平台以开源的模式示人,这也是为了未来让用户对平台的个人定制进行的更容易一些。

在2020年12月的一篇博客中,Barrett写到“cash项目就像是个小婴儿一样,我们还在研究、还在积极建造、还在寻找最合适的产品-市场匹配度…我们的路还长着呢!”

他们总是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又开启了一个新的征程。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硅兔赛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相关资讯

AI数据总览

最新资讯

热门TOP5热门机构 | VC情报局

去投资界看更多精彩内容
【声明:本页面数据来源于公开收集,未经核实,仅供展示和参考。本页面展示的数据信息不代表投资界观点,本页面数据不构成任何对于投资的建议。特别提示:投资有风险,决策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