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嫩嫩的白牡丹、一晒就红的吉娃莲、毛茸茸的熊童子、拥有玫瑰花心的山地玫瑰,还有黛比、桃蛋、姬玉露、生石花……这些生动有趣的名字,都来自多肉王国。
今年4月,央视二套《消费主张》栏目中,一场“疯狂的多肉,你‘入坑’了吗?”的拍摄,再次聚焦多肉经营和消费市场。不知从何时起,大家嘴里的盲盒、球鞋变成了多肉,一盘可爱的多肉也成了白领办公桌必备的物件。但,在多肉植物的背后却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辛酸”。
加入多肉赛道的人
“多肉的‘爆火’,对我来说一点也不意外。看似突如其来莫名其妙,其实是酝酿已久,理所当然的。”
95后陈湘,原来是重庆地地道道的白领。2019年春天,和男友逛花鸟市场时邂逅多肉,从此入坑、不可收拾。满屋各式各样的多肉,甚至还为其专门打造“营养土”“阳光架”。直到2019年秋天,两人去云南探亲旅游,被亲戚家的大肥圆的多肉品相迷住,彻底改变了职业生涯。
当天晚上两人决定辞去重庆的“铁饭碗”,在云南开一家多肉淘宝店。接下来几天,二人一直在云南走访考察,最终在昆明选定了一个小花园,认认真真打点起来。紧接着,陈湘开通淘宝直播、抖音等多个流量平台,在上面分享种植多肉和花园的照片、视频,灿烂而精致的多肉花园很快就引来一波又一波的铁杆粉丝下单。
多肉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加上管理粗放好养,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种植多肉,甚至还有一部分人不惜省吃俭用,就为了买上几棵多肉。家里的阳台也是大大小小摆满了花盆,仔细算下来,花盆加上多肉加上营养土,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对于售卖多肉的店家来说,这种植物体型娇小,不占地方,每亩地可种4万多盆,而以每盆5元的进价来算,每亩产值至少在20万元以上。多肉植物产值虽高,可投入成本和风险同样很高。
目前,多肉市场的产品供不应求,价格不稳定,云南和国内的普通货品涨价很多。陈湘告诉《商界》记者,目前店铺的姬胧月、熊童子的价格在10~60元之间;樱水晶、罗密欧在100~400元。同时她还要进口一些韩国、欧洲的品类,价格普遍在千元以上。
除了产品进价成本高,多肉市场的从业者也越来越多。近两年,多肉植物市场的火爆,不少经营盆栽花卉、绿植的商家也转向销售多肉植物大军。甚至有不少店家表示,卖完店内其他绿植后,将把场地全部留给多肉。
目前,购买多肉的渠道除了传统的线下花卉市场外,还有很多像陈湘一样店家,找一个小花园或是温室,培育、养殖多肉,不仅可以线下交易也可以在拼多多、淘宝甚至微信社群的等多个方式线上卖多肉;也有一些经销商与本地养殖户合作,批发售卖多肉。
《商界》记者发现,每一个爱好多肉的人至少有2~3个交流社群,其用来分享自己的多肉和购买别人的多肉,有时大家也会在探讨关于多肉的养殖知识。
2020年,全球多肉植物市场规模达到了259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8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9%。可见,多肉市场正在突飞猛涨。
被寄养的多肉
买多肉简单,养活它却很难。
资料显示,多肉在35度以上就会进入休眠,完全停止生长,此时对水份的吸收很有限,浇水多了,高温高湿会引起根部的腐烂。
一些新手肉友过于勤劳,给多肉浇水太多,配土也不合适,导致多肉养不活;还有一些是多肉比较娇气,一点不配合没有经验的新手肉友,只要不顺它的心就“死”给你看。所以很多好看名贵的多肉,新手们都不敢碰。此外,养殖多肉对土壤、气候和技术要求非常高,天气太冷或者太热都不适合发货。因此很多消费者在购买多肉后,总是养不出“别人的样子”。
陈湘有时也会碰到不顾客观条件下单、或者把肉养残的客人,思来想去,提出“免费寄养,回炉护理”的服务。短短一个月她就为上百人寄养了数千花架多肉植物,在她眼里,大家喜欢下单和寄养,是因为多肉有一种很强的治愈功能。
陈湘在和客户交流过程中发现,寄养多肉和自养多肉群体差别很大,前者多数是收入相对高但压力也大的中年人,如医生、教师、IT,而后者多数是公司白领,用来装饰办公桌。慢慢地,陈湘不仅仅是多肉的养护者,更像一位情绪治愈师,一边陪伴,一边对植物细致照料,有些多肉主人还会快递特产到她的多肉花园。
不仅如此,寄养人还包括一些身患疾病的病人,他们治疗过程中,常常拿着名下的多肉照片发发朋友圈互动,在康复过程中自己排解孤独和恐惧。
直到2020年,疫情导致发货受阻等多重原因,陈湘的寄养区从最初的1亩迅速扩至5亩。客人寄养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寄养时间越来越长。随后,陈湘正式推出了“云寄养服务”。目前,淘宝上和陈湘一样的多肉卖家,大部分都推出“云寄养“服务,而云南作为多肉“开挂区”,也因为涌现出的“云寄养”、抽盲盒等新玩法,多肉产业带迅速崛起。
盲盒玩法和泡泡玛特一样,消费者在付款后,店家随机发货。但大多数消费者都不愿意用这种方式购买多肉,希望直接购买到自己喜欢的多肉。
而云寄养的玩法和盲盒不同,《商界》记者调查发现,反复购买多肉并且选择云寄养的大多是30岁左右的女性,她们注重生活品质,也有一定的财力,愿意为此付出时间和金钱。她们寄养的原因大多是家里放不下,或者气候不合适,这批人被云养多肉治愈。
尽管没有亲自动手打理,但这些买家对云寄养多肉投入的精力一点也不少,不仅每天要通过直播间去看看,反馈一些自己的种植想法,有些买家还定期乘飞机来探望自己的多肉。为了让多肉主人可以24小时了解云寄养的多肉生长情况,很多养殖多肉的店家还会安装专属的监控器。
目前,多肉寄养服务分为普通寄养和VIP寄养。普通寄养:单次购买200元以上可以免费寄养一年,一年到期之后按照每年每平方米200元收费,一个月看一次多肉;VIP寄养:2平方米4500元一年,有专属的直播和摄像头,可以随时看到多肉。因此在直播电商的加持下,多肉市场的呈现方式愈发多彩。
从某种意义而言,购买植物就像是艺术品收藏,有人愿意为之花几百上千甚至是更多的钱,把它纳入收藏架中。不管是玩寄养、盲盒、云寄养还是直播电商,这些售卖多肉的店家9成都来自云南。
一份调研报告显示,来自云南昆明产区的多肉在淘宝天猫上销售领跑全国,已成为继普洱茶、珠宝之后的新秀产业。
多肉的尽头是云南?
云南被业内称为多肉的最后一块阵地,不是指云南地区是最后入场种植,而是指在气候优良、品相优良、口碑优良的状况下,云南代表了终端市场*的销售行情,是多肉市场走入低潮前最后的阵地。
为什么选中云南?
《商界》记者查阅资料找了一些多肉的原产地,并查阅该地域的平均每月气温和降水情况,最高气温可以说明该多肉在这样的气温下生活没什么压力;降水情况表示高温或低温的情况是应该断水、少水,还是可以大量给水,以及该植物有无休眠倾向。
以拟石莲属的原产地墨西哥为例,这里高原和山地居多,气候复杂多样,垂直气候特点明显,高原地区终年温和,平均气温10~26℃;沿海和东南部平原属热带气候。
大部分地区分旱(10~4月)、雨(5~9月)两季,雨季集中了全年75%的降水量。墨西哥境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万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称,而这恰恰是高配版的云南。
云南气候良好,适合多肉生长,是多肉整体品相*的产区。此前,多肉频频爆出低价,品相不好是业内人士谈到低价时最常出现的理由。现在“开挂”产区出现滞销问题,供过于求、同质化严重、品种红利殆尽等问题应该引起重视,规范市场。
其次,云南一开始的目标市场就是终端销售,而非引种市场。如果云南市场行情不佳,就映射到整个多肉终端市场销售不佳,而非仅仅是引种市场不景气。
云南多肉的声望不仅来源于品相,还来自云南从市场初期就有不少盆栽、绿植、群生、大盆径产品等,这样的初期产品结构不仅是云南的特色优势,也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在整体成本中的占比,主攻线下市场。
随着云南多肉产量增加、口碑爆棚,云南的线上销售越来越多。治家森活、优品多肉、猫姑娘多肉等都是整体销售靠前的云南大商家,一些外地的电商也正向云南聚集,本地的小电商数量也快速增加。
线上线下组合销售占据价格高位、走量前锋的状况,让从业者对云南市场寄予厚望,一旦云南市场“失守”,恐慌气氛可能加剧市场下滑速度。
最后,云南实际上是产业发展积累的一个成果型基地,是代表了多种发展模式的“实验田”。云南规模较大的种植者大多是外地种植者在云南投资,很多种植者都在上海、江西、广州等地有基地,而他们将原产地的发展思路、模式、资金、经验、客户资源等集中到云南市场,因此云南发展的基础较高。
一旦云南走入低谷,则证明大部分发展策略失效、盈利模式失效,这对于整个多肉市场来是更沉重的打击。
任何消费一旦出现“狂热”就会伴随“泡沫”,就像盲盒、球鞋一样,在大家疯狂追崇下,出现了很多本质问题,甚至被点名批评。泡沫破裂那天,到时候受损的不止是跟风接棒的商家,还有消费者。
现在,多肉市场热度不减,消费分化,商家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除了大众化多肉品种价格亲民外,也有被市场需求催生的高端消费。因此,多肉市场不仅要注意“泡沫”的产生,更要让消费者保持理性消费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