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卸任字节跳动CEO时,张一鸣说要踏入生命科学的星辰大海,十年为期。如今,字节跳动承袭野望。
根据投资界的消息,9月7日,字节跳动领投了互联网医疗平台“好心情”的C轮投资,本轮投资金额共2亿元,好心情的官方介绍是:专注于CNS(中枢神经)及精神心理健康领域互联网医疗平台。自此,国内精神心理互联网赛道目前*的一笔融资诞生。
全球的精神疾病领域市场规模已经突破1500亿美金,字节跳动的入局,加速褪去了心理咨询线上诊疗的低调外衣,一个行业也跟着走上台前,但也带着些许不解。
2021年8月14日,DCM董事总经理魏萌曾参加由北京诚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开设的LEGACY飞跃力工作坊课程,在上课过程中晕倒送往医院紧急救治。在抢救无效后,魏萌于8月16日离世年仅32岁。
部分看客将魏萌的不幸遭遇归纳为精英阶层在心理咨询相关活动中失语现象,让本就鱼龙混杂“心理咨询”行业再次到达风口浪尖。那么,真实的心理咨询市场究竟如何?资本的强势进入后,这个赛道又要开始对外表达哪些故事和声音?
龟兔赛跑的患者和医院
英国女性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在自己的成名作《奥兰多》这样写:在自己的心证明浮华建筑在腐朽之上,肉体依附在骨架之上,我们这些在上面载歌载舞的人,最终也会躺到下面来,大红丝绒化为尘土,戒指上的红宝石已经遗失,曾经明亮的眼睛光彩不再。
我在读小说时,曾将这句话摘抄下来,仅仅从文字的角度贪食着她的才华,而当我查阅她的资料后,发现她不仅仅是一名伟大的作家,也是一名精神分裂和焦虑着患者,在滋养才华之花土地下埋着心头血。
伍尔芙59岁时在衣兜里装满石头,慢慢走入河心沉入水中结束自己的生命。传记学者们大多认为她的死与她的精神病史有关。伍尔芙确实患有重度的抑郁症,它是最常见的情感调节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在“抑郁”侵袭视角下患者看到的世界是暗淡无光缺乏生机,久之这种状态导致的心理重压有可能会导致自杀求解脱。
对伍尔芙而言,疯狂的警告性症状是头疼、失眠、视听幻象、血管刺痛、头晕目眩,她曾多次表现出自杀倾向,59岁的她以自杀这种极为疯狂的形式摆脱病魔的困扰,来完善生命、实现自我。
从她的一生中,我们能窥见心理及精神疾病的一隅。
近百年过去,科学的手层层揭开神经系统的神秘面纱,也将个体的失控投射到更大的空间,但更多低处的裂缝露了出来。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统计结果,声称精神疾病在中国人口中的比例为7%,已经超过心脏病和癌症,成为中国医疗体系的*负担,在中国,每8个人就有1个是精神疾病患者。
对于抑郁症相关等心理疾病,我们似乎更加“熟悉”,从不同的文学作品和社会事件中。疾病似乎拥有纯粹的“天下大同”的属性,不分年龄、地域和社会阶级,找上各色的人们。
同样是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目前全球有近3.5亿名抑郁症患者。其中,中国抑郁症患者已超过9000万,并呈现“发病率高且呈上升趋势、疾病识别率与诊疗率双低、治疗周期长且复发率高”等特点。
由于中国社会对心理类疾病的病耻心理,让精神类疾病就医看起来和其他疾病并无不同但又差别巨大,很多患者在经历了漫长的痛苦折磨导致病情恶化丧失正常社会功能才被迫被送去就医,而此时患者往往已经出现失控行为,也让人们对于疾病本身更添偏见。
我的朋友F(化名)去年被确诊了抑郁症。他*次对我提及这件事,源于一次自己看病时崩溃大哭的经历。
和很多抑郁症患者类似,F在当地医院确诊自己患有中度抑郁症,并开始了自己的治疗。医生告诉他,按时吃抗抑郁的药物,定期来复查。
谈及他的确诊过程,他说自己的得病了这件事,医生通过5分钟面诊和两份量表评分就确认了。和他预想的不同,他原以为医生会和他聊一聊最近的生活,以及可能存在的抑郁情绪的原因,疏解一下他的情绪,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看抑郁症过程与看发烧感冒相比并无太大差别。
F说,当天在医院,他排了整整两个小时的队,“我*次发现,中国有这么多人都不开心。”他前面看病的患者有老人,都市白领、学生,他们没有特定的特征,大家看起来都是普通人。
第二次复诊中,F受到药物副作用影响,整个人恹恹的,他失眠和经常崩溃大哭的毛病并没有改善,他希望通过复诊医生能告诉他这是为什么。
可依旧排了3个小时的队,复诊的时间只有2分钟,医生留下一句话,继续吃药,会好的。“我从医院出来之后就开始大哭,凭什么对我这么不上心?就看了2分钟?”抑郁情绪因一点风吹草动又开始泛滥成灾,无法遏止。
等到冷静下来,他告诉我,他可以理解,医生要面临的患者实在太多了。“每天上百人挂号排队等着看病,看病的医生就那几个,肯定无法把精力全情投入到每一个患者的身上。
从患者身上,我们能看到公立医院的服务渐渐开始跟不上精神及心理疾病患者的需求。其实这一点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互联网进程的发展使得心理咨询也走入了网络时代。很多新兴的互联网平台踩着互联网的红利,将严肃的心理咨询搬到了线上来,当然在设置上也作了相应的改进,将隐私、咨询设置进行了互联网化改良。
虽然依靠网络进行的心理咨询服务已发展出一定的规模,但与传统的线下心理服务相比,份额上相对还比较少。本质上,心理咨询市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填补公立医院医疗资源有限的现实情况。
头豹研究院发布的《2019年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现有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较难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的需要。
随着2015年中国政府“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提出和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颁布,从战略上和政策上为心理服务类的线上平台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契机。如今,走到互联网的领地,各种心理咨询APP等互联网平台层出不穷,心理服务类APP平台数量激增,一些心理服务类APP的客户流量和活跃度引人瞩目,字节跳动出手的,就是这样一个赛道。
根据豹头研究院的数据,2014 年心理咨询行业的市场规模仅有214.6亿元,得益于政策、社会和技术环境的支持,2018年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市场规模增长至377.6亿元。2014年至2018 年,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2%。
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但你打开App Store,搜索“心理咨询”,几十种看起来相似的软件扑面而来。
他们的宣传页面,基本上都在强调,共情、私密、专业和陪伴,但专业度似乎“冰火两重天”。
一般比较专业的心理咨询平台会清晰地标明咨询师和用户进行一对一的有偿咨询的形式,如文字、语音、视频等;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咨询经验、所在地等信息;不同咨询师的咨询价格等。
但有的心理咨询平台看着就有点“博眼球”,挽回专家、情感专家、灵性催眠导师充斥其中,咨询的项目有摆脱单身、失恋陪护这种情感问题,也有焦虑症、强迫症、疑心病等心理疾病。不过这些咨询平台的价格便宜,五六十元价位的“专家”*,很多都是累计销售上百小时以上。
真实的心理咨询市场究竟如何?
查查是简单心理平台注册心理咨询师,有多年的咨询经验,心理咨询师并不是她的全职工作,互联网世界把每个人的生活分割成不同的小块,每一小块都有自己的命题。
早在此前,年仅32岁的DCM董事总经理魏萌在所谓LEGACY飞跃力工作坊课程的晕倒后抢救无效时去世,各方声音沸沸扬扬时,我就曾问过她,魏萌参加的服务,这种号称为“心灵集训”的方式,是否属于心理咨询范畴。我也从她的口中,了解了何为真正的心理咨询。
她告诉我,外界有很多关于心理咨询的理解噪音,真正的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的求助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来访者就自身存在的心理不适或心理障碍,通过语言交流,向咨询者进行述说、询问与商讨。
在心理咨询师的支持和帮助下,通过谈话、问询以及其他科学辅助治疗方法寻找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问题的症结,进而寻求摆脱困境解决问题的*解决方案,以便恢复心理平衡、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
其中有三点尤为重要的因素:一、咨询师的专业水平;二、提供的到底是不是心理咨询服务;三、对患者隐私的全权保护。仅从这三点出发,就生出了不少乱象。
中国的心理咨询行业尚在发展初期,还有较大的提升发展空间。例如,心理咨询的资格评定与执业评价存在较大分隔,前些年,几乎不设门槛很多人都可以考取心理咨询师执照,但考取证照的人并不一定具备心理咨询的工作能力,这也是导致市面上号称有10万心理咨询师,但实际从业人数较少的原因。
国家看到了这一弊端,取缔了历年的心理咨询师考核,在研究更加严谨的准入规则,而国际上,对心理咨询师的学历后的职业教育是培养合格咨询师的必经之路,近年来,国内也有向此方向靠拢的趋势。
因此,部分正规心理咨询平台会通过咨询师执业培训来为想真正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群体提供执业实操培训,同时也为规范培训后的咨询师提供执业平台,有心理困扰的群体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找到靠谱的咨询师。对于平台来说,这个培养过程周期长,投入大,短期难以盈利。当然,这中间一些不良劣币平台,有些卖证机构通过出售“咨询师执业资格证照”从中牟利快速揽金,他们的培训通常专业性查差,讲究“快速拿证”,有的价格甚至能够炒到20万左右。
此外,还有部分平台打着“情感交流,情感挽回”的口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查查告诉我,这些服务与心理咨询毫无关联,且价格不菲,但其从事的是咨询服务类工作与真正的心理咨询工作致力于个人成长截然不同。
发展初期的乱象这让整个市场看起来“乌烟瘴气”,完全背离了心理咨询的初衷。从2017年起,人社部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的通知》,取消心理咨询师的职业鉴定,对心理咨询师从业者实行清单式管理,解决职业资格过多过滥的问题,希望提高行业准入门槛。
查查也认为,近两年心理咨询市场正在逐步走向规范,慢慢开始和国际接轨,资本热潮也在这两年快速来袭。
这些平台靠谁赚钱?
目前,能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人群分为三种,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和心理咨询师,职权依次降低。精神科医师拥有处方权,可以为患者做出疾病诊断并开具治疗处方;心理治疗师可以为病人进行心理治疗,例如催眠电休克治疗等,而心理咨询师不享有处方权和诊断权,一旦面临病情严重需要就医的患者,心理咨询师需要推荐其快速去公立医院就医。
这一职权阶梯决定了心理咨询互联网医疗的商业模式:拥有培训资格的机构,可以通过收取培训费用和患者咨询费用盈利;而拥有专业精神科医师资源的互联网线上平台,则可以在医师的处方群中获取部分利益。
仅以字节跳动投资的好心情为例,2015年成立的好心情的母公司是江苏好欣晴移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获得了由恩华药业领投的天使轮资金5000万元,好心情的官方介绍称,好心情也将获得恩华药业所涉及所有医疗资源。
恩华药业是国家卫生部精神类药品定点生产单位,始建于1978年,拥有大量医生及医院资源。业内一不具名人士告诉虎嗅,专业医生在好心情平台注册,享有处方权后,这让好心情完全不同于其他同类互联网医疗平台,它更像“叮当买药”,卖药是盈利的重要一环。
“创始团队是做药的,而且是精神类药物,本身就有很多医生资源,再加上精神类疾病与高血压,糖尿病类似,像慢性病一样要长期用药。整合医生资源后,患者的复诊率也会提升,自然就会卖更多的药,赚更多的钱。”
但拥有好心情这样的资源背景的App不多,大多数心理咨询平台还是在走咨询师培训+咨询费分成的模式,也是业内常规的一套逻辑。“即便如此也有赚快钱和赚慢钱的分别,要看创始人有没有专业的心理精神疾病从业背景,还是依旧走互联网公司那一套融资、烧钱营销、再融资、再烧钱的老路。很多心理精神疾病相关互联网医疗公司的创始人都没有医学从业背景,提供的也不是严肃的医疗服务,调查问卷、测评一类博眼球的东西多。”
“说来说去还是互联网营销那一套打法,没有把心理和精神疾病的治疗、服务和科普的担子放在肩膀上。”他说。
写在最后
交流中,查查对我说,真正的心理咨询是在安全的环境里在咨询师的专业陪伴和保护下探究个体生命的成长历程,看到那些喜悦、伤痛、不安、哀伤去感受生命的幸运与遗憾,在看见的过程中人会逐渐看清自己,活的更加轻松自由,困扰我们的躯体症状在获得理解中逐渐消释,活出生命本初的样子。
心的力量在天下万物中最珍贵、最不可缺少,善待心的人可跻身世上最伟大的施惠者之列。而对于患有心理及精神疾病的患者,以及受其侵扰的普罗大众而言,互联网医疗这一品类是一个情绪的出口,前提是擦亮眼睛,寻找更加专业的平台。一不要忌讳心理疾病,二要善于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学会转变观点,从不利中挖掘积极的一面。
就像在很多情况下,个人虽然无法改变事情本身,却能够改变对事情的看法一样。
19031起
融资事件
7515.62亿元
融资总金额
9526家
企业
3006家
涉及机构
776起
上市事件
6.92万亿元
A股总市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