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整个社会都在期待对抗癌症更新的药物和更优的治疗方案,而如何在现有医学条件下通过癌症康复管理进一步提升癌症患者生存获益,则成为学界思考和探索的重点。
一项发表于2016年的韩国研究表明,个人生活质量(QOL) 的主动反馈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 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2019年一项针对IIA-IV 期肺癌患者的研究也表明,与常规随访相比,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随访延长了患者7.6个月的生存期。
9月9日,在第22届世界肺癌大会上(WCLC),天津市胸科医院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孙大强教授首次面向全球肺癌学者,发表有关肺癌患者生存获益的最新中国研究成果。
主动随访提升患者获益
迄今同类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
世界肺癌大会是全球规模*的致力于肺癌和其他胸部恶性肿瘤的多学科肿瘤学会议。2021年世界肺癌大会于2021年9月8日至14日以线上会议的形式举行。WCLC是胸部肿瘤领域的年度盛典,每年都会有众多重磅研究结果公布并由此更新临床实践,其中更不乏中国学者的身影。
在9日的会议中,一份迄今为止国际上文献报道的同类研究中参与医疗中心最多、样本量*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亮相,该研究最早发表于《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线上发表后1个月内线上点击阅读量超5000次。
聚焦“对于NSCLC 术后患者,积极主动的随访是否能带来潜在的生存获益”这一课题,该研究通过比较Ⅰ~ⅢA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患者不同随访方式五年生存率,发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主动随访可以获得提高远期生存率的益处、且病理分期越晚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主动随访的生存获益越明显。
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收集了9 家医院近五年来11958例Ⅰ~ⅢA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主动随访组(3825例)和被动随访组(8133例),并在确诊后半年内开始随访患者。最终结果显示,患者主动参与随访能够使其5年生存率达到 81.8%,显著高于被动随访达到的5年生存率74.2%,且对于IIIA期患者的生存获益更为明显。
主动随访受阻
大数据、互联网、数字医疗成新“变数”
虽然研究表明积极主动的随访能带来明显的生存获益,但真正实行起来效果显然不尽如人意。
由于我国大多数医院没有自己的随访体系,医生难以开展患者的长期随访和管理,患者也很难与原来的医院、主治医生保持长期联系。另一方面,医疗机构主导的传统院外管理方式呈现出多方面的局限性,缺乏精准化、个体化的跟踪,导致后续随访效果未如期所愿。
就有一线医生在社交网站上谈到:“大概率需要随访的病人都是癌症病人,经过系统的治疗看他还能存活多久,失访率很高,去世的很多,很多时候都是电话刚通了就挂了,谁也不愿意提起死亡这个词,我们知道他去世了,可是什么时候去世的,因为什么去世的,根本记录不了,然后在文本里,他就变成了一条无效的数据,就是这么冰冷。”
在癌症患者角度,对医生随访的抵触心理也同样横亘在癌症康复管理路上。
从研究结果来看,本研究中的“主动随访组”无疑取得了突破。对于消除患者对随访的抵触、顺利推进3825例Ⅰ~ⅢA 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患者主动随访研究,其背后的大数据、互联网以及数字医疗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患者康复管理破局
肿瘤数字化医疗方兴未艾
利用远程监测等数字医疗手段进行患者疾病管理,可提高患者参与度,进而有效提升患者生存获益。数字疗法作为数字医疗的细分领域,在国外早已兴起。零氪科技有关肿瘤康复管理的数字疗法实践也在此次研究中得到了充分应用和体现。
深耕肿瘤大数据多年的零氪,一直致力于打造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和研发数字疗法产品,对患者进行精准、个体化的院外管理,不断提升其生存获益。
从2015年起开始组建上百人的专业随访团队提供院外随访,到2021年建立了覆盖全国范围的医院和医疗卫生系统的中国Z大的肿瘤患者数据队列,在6年来所做的100万条随访电话记录,2000名患者症状自诉记录以及250例深度患者倾诉记录的回溯中,零氪统计整理出,包括康复信息、医患交互、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及诊疗支付等50条肿瘤患者在院外严重未被满足的需求。
围绕这些未被满足的需求,零氪的随访员在获得患者同意和医院授权后,完全基于患者维度,以恰当的节奏对患者进行随访,并严格遵照随访合规原则打消患者顾虑,同时来收集准确反映患者疾病进展的信息。
孙大强教授提到,相比只获取生存信息的随访系统,LinkDoc随访系统还会收集患者用药、检查信息、不良信息事件等信息,提供了交互式平台。相较于常规的随访系统,除了收集既定的随访项目之外,LinkDoc的随访系统能够收集患者主动反馈的信息,例如患者自己观察到的症状和身体变化、心理感受等;回答患者的咨询问题,例如医生的出诊时间,复查时间等;耐心倾听患者的情感倾诉。
天津市胸科医院院长、胸外科主任医师孙大强教授
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零氪能够把患者过往所有基础治疗、检验、院外进展以及患者自述这些非结构化、离散的数据集中起来,进行标准的结构化,最终这些结构化的病例和数据都会变成给患者进行个体化编码的依据和基础,由此对患者实现在识别层面上精准、智能、标准化的“千人千面”,在此基础上,零氪的随访能够个性化的地向患者传达问题和信息,后续通过患者治疗效果的追踪和院外服务经验的积累,来沉淀数据资源,进一步反馈临床诊疗。在完成更多真实世界数据的治理时,和其深度联动的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也能实现更智能的患者照护。
从医生向患者单向随访,到医患交互式随访模式,再到随访数据反馈和患者的现状、需求分析,零氪已经建立一条覆盖院内诊疗、院外问诊咨询、线上复查、购药续方、线下药品输注配送、康复管理、患者教育的全生命周期闭环的数字化健康管理体系,而从“患者为中心”到“患者获益为中心”的数字疗法产品构想和探索,也正逐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