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接连有公众人物陷入丑闻或囧闻,而在其中发挥了强大“杀伤力”的,是当事人在社交媒体公开的聊天截图。
比如近日,新浪微博用户“小艺希望坏人被惩罚”曝出聊天记录、监控录像等信息的截图,举报湖南卫视主持人钱枫曾对其性侵。聊天记录里的内容,成为网友吃瓜的重点。
图片来源:微博@小艺希望坏人被惩罚
从很久以前开始,不论是在私人小圈子,还是在公共社交网络空间中,聊天截图就是常见的传播形式,满足了人们保存、分享、展演等不同需要。
近年以来,社交网络中频发的大型吃瓜事件中,聊天截图更多是当事人引爆话题并用以自辩自证的重要内容,也成为吃瓜群众观察和讨论事件的典型素材。在前不久发生的“霍尊事件”里,双方的聊天截图也是推动外界了解事件的重要内容。
不过,此类信息高频的出现,也让更多人开始关注聊天截图对个体社交、公共讨论的影响和其中的隐私边界问题。因此,从越发常见的公开聊天截图的现象出发,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将聚焦以下3个问题:
聊天截图具体有哪些传播表现?展示了怎样的传播特点?公开聊天截图行为的泛滥,又可能如何影响我们的网络生活?
私密的聊天截图如何走进网络广场
移动端屏幕的普及和发展,让截图成为高效便捷的功能。只需要按下特定快捷键,进行指定简单操作,就可以把屏幕上的内容截取保存为图片。
截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满足我们的多种需要。其中,社交媒体里的聊天记录截图成为最常见的一类承载媒介,出现在公开的网络空间,指向不同的场景,产生不同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娱乐和生活向的聊天记录。现在随手刷一刷你的手机,登录微博、豆瓣、知乎等平台,都不难找到聊天图片。这可能是个人在一定社交范围内(好友圈、粉丝可见等)的展示,也可能是更开放空间中,特定帖子和话题下的分享。
我们熟悉的不少网络搞笑段子、投稿博主的内容,大多也来自博主与投稿人之间的聊天记录截图,这种娱乐段子式的分享甚至成为集体共建的网络文化。在这类场景中,聊天记录的内容大多有趣轻松,不涉及过多隐私的表达,截图也更多承载分享和保存的期待。这种情况下,矛盾更多可能发生在是否经过对话另一方允许后才公开截图上面,是社交礼仪层面的问题。
岳云鹏经常在微博上发布和助理互怼的搞笑截图。图片来源:微博@岳云鹏
除了日常化的表达,在特殊事件中,对话截图也可能作为重要的信息迅速传播,而这种信息常常真假混杂。
大型公共事件发生时,承载了一定信息量的截图放到公开网络中,很轻易激起层层涟漪。最典型的便是疫情期间,社交网络中各类疫情相关聊天截图的疯狂流传,也是不少谣言的源头。今年7月下旬的一轮疫情中,根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的统计样本,网上的大量谣言中,聊天截图和“随手拍”短视频是涉疫谣言的主要源头。[1]
南京疫情期间出现的网络谣言也大多是以聊天截图形式在传播。图片来源:微博@荔枝新闻
这类场景中,截图可能是聊天群里面的“小道消息”,可能是医院、社区、家庭的求助,内容大多是牵动着个体和社会情绪的文本。在这里,截图承载了更复杂的需求,可能是分享互助,记忆存储,瞬时宣泄,又或是其他利益驱动。
在更广泛的传播事件中,截图内容的真实性、复杂性也成为了搅动舆论场的关键因素。
很多时候,聊天记录截图慢慢成为某件事情发生的佐证,而当事人放出的截图,则指向不同的走向。在江歌案中,刘鑫和江歌妈妈放出的截图,是同一事件两种完全不同的切片。在一些争议事件中,当事人以聊天记录截图作为“证据”而各执一词的现象也不少见。
江歌妈妈和刘鑫发布的聊天截图内容指向不同。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今年以来,聊天记录截图更是频频出现在以明星为当事人的纠纷事件中。在这类场景里,截图可以是事件发酵的源头,可以是吃瓜群众口中的“实锤”,也可以是网络狂欢讨论的素材。
到这里,截图则更多成为当事人爆料和为自己争取话语权的“证据”。而由于事件私人性和公共性的不同,其引发的舆论反响也各不相同。不过,当截图自证渐成习惯,矛盾很可能发生在公私界限的模糊地带。
聊天截图背后的传播图景
文本的图像化传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媒介逐渐成为人体的延伸,每天借由这个小小的移动屏幕实现的云端交流,是不少人社交的主要部分。
在聊天框、私信界面、各类群聊中,文字是主要的表达形式,而聊天记录截图则是将交流的文本转化为图片,这种图像再进入新的传播空间,碰撞出新的效果。
一方面,相较于单纯的文字转述,截图还同时携带了聊天的“背景”,比如头像、备注、聊天背景、时间、说话习惯,让围观者更为了解文本之外的脉络,也更好的发挥对话截屏在很多时间中还原现场、唤起情感、证据证实的作用。[2]
另一方面,从发展脉络来看,图像作为传播符号出现在语言、文字之后,而这种相对更新的方式,也符合当下大众简单、有趣的观看需要。
当然,更符合当下阅读习惯的表现,也揭示了截图的碎片面向。一张或者多张的聊天截图,都只是完整对话的一部分,聊天截图也可以是碎片化网络空间中的一大片拼图。
打破分野的自我呈现
在微博看到的聊天截图,可能来自微博私信框,也可能来自微信、豆瓣、抖音等等其他的社交媒体聊天界面。
互联网中,平台间基本相互独立,大多时候需要我们经由链接,或是屏幕的界面切换,来穿梭不同的网络场景。从这个角度来看,聊天截图则带有一定“开放性”,像是外链的部分呈现,实现对社交场景分隔的打破。
在大多的日常分享中,这种打破指向的是分享主体自我呈现、塑造形象和社交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戈夫曼提出知名的前后台概念,前台是个人在表演时候使用的标准的表达型装备,后台则是被抑制的、可能有损印象的行动。[3]
通过对前后台的操作,人们进行着“印象管理”。在多数的主动聊天分享中,截图也是对自己形象的给予和包装,截取什么片段,体现的是对自我形象的掌控。而当分享有趣截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参与其中,也是在以一种低成本的社交货币来参与云端社交。
微博上有专门分享聊天记录的博主。图片来源:微博@各类聊天记录
不过,个人把聊天截图放到公共空间,也可以视为单方面改变前后台划分的行为,即把自己和聊天对象的“后台”形象带入了公开的表演舞台,危及形象呈现。在以公共人物为主的事件或是有争议性的社会事件中,聊天截图引发的前后台形象塌陷表现尤甚。
传播空间的转移与不受控
不论是两人还是多人,对话框中的聊天都是在特定数量的人与人之间进行的传播,而截图的公开分享,则是将人际、群体传播中的内容放置于公共传播的语境中。这样一来,传播空间、主体和语境都发生了错位与变化,不可避免地带来矛盾。
想想“截”这个字,本身就指代着切割、片段,一张图所能涵盖的内容也始终有限,加上如今越发丰富的聊天功能(比如撤回、删除)的影响,在聊天截图中,人们对屏幕的复制始终都是主观的,带有片段性和选择性。
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对聊天记录进行撤回或删除。
截图中另一方的聊天对象,对于手机这端的截图选择通常是不知情的,双方聊天的“可见性”遭到了破坏;对于截图面向的广阔受众来说,其并不了解图片之外的故事,只能从图像化的文本中去拼凑对事件的想象,然后进行追问和评价。
我们在面对一个或一群人进行自我呈现时,并不希望另一个或一群人毫无预兆的闯入,这是戈夫曼所说的观众隔离。[4]在公开的社交网络中,观众大多并非可识别和想象的,这种期待也就可能失效了。
而当事件范围扩大、讨论逐渐纵深,聊天截图产生的影响甚至可能超出发送者想象和可控的范围,权限来到无数观众手中。这其中自然可能有舆论热点事件、相关公共讨论的诞生,但也带来了与公共性相背离的,更私人化、娱乐化的解读。
语境的消失
前面我们提到,图片化文本带来文字之外的背景,这在某些时候可以更好发挥截屏的效果。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图片的截取能够还原聊天的语境。
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指出,语言符号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传播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所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语境。而语境,不单单是一张截图所可能携带的时间、对象、场景,还有更大范围上参与者所处的关系、规范、文化等环境。[5]
这就是说,当聊天截图作为公共展演出现,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语境的坍塌。
有时候,你觉得和朋友的某段对话很好笑,所以截图发到公开社交媒体中,但观看者可能无法获得同样的愉悦感,这或许只是因为其并不理解你和朋友之间的关系和默契。在一些舆论事件中,当事人的一句话可能激起你的愤怒、同情,而你看不见的,是这句话前后的场景和背后盘根错节的关系。
聊天截图如何影响我们的网上表达?
给聊天截个图,早已成为线上表达的习惯。从具体现象来看,这不乏正面效果,聊天截图是可能的重要证据,也是有趣的社交因子;但是当截图逐渐证据化,或许也要警惕这会给网上社交带去压迫,以及不受控的传播可能引起负面后果。
先要说明的是,聊天记录可以成为法律证据。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发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将微信、微博、QQ、电商平台等聊天记录纳入了证据范畴。[6]
图片来源:《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当然,能够发挥法律效力的,大概也不会是断章取义形式的聊天截图。
在开放的网络空间中,图像化文本的可信度是不能忽视的问题。一方面,发布者可以对截取内容进行主观选择和拼凑,即便话是真实说过的,但意思可能完全不同;另一方面,人们只需要在浏览器搜索“聊天截图生成”,就能伪造出任何想要的聊天截图,不少假新闻、谣言也由此而生。
如果把范围缩小,放在今年频发的公共人物相关舆论事件中作为“证据”出现的聊天截图上,其两面性也表现得很明显。
对于在个人影响力、发声渠道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一方来说,公开聊天记录是其自我佐证和保护的方式。这种时候,聊天截图的确可能成为重要事件的引子,吸引社会关注度。
不过,当截图成为名人争议事件的“标配”,也可能让人模糊事情本身私人和公共属性的界限,而变成又一次对名人私生活的八卦。进一步的,当发截图成为当事人和旁观者眼中“理所应当”的方式,或许也遮盖了讨论事件的其他有效形式,而不论结果如何,当事人也始终付出了让渡自己隐私的代价。
几乎每一次爆料都伴随着聊天记录的公开。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回到社交网络上,当公开聊天截图不再是个例,而成为泛滥的现象,这最终也可能影响截图的发布者、聊天对象以及受众在内所有人的网上表达。
当看到聊天记录的可见性被轻易改变,成为面向公共的展演,人们不免处于“想象监控”的束缚中,失去了一定的社交信任,线上的表达和分享欲被削弱。这可能作用到每个人身上。久而久之,增加网络社交的不安全感。
图片来源:微博@洛之秋
而当身份变成围观者,当真假混杂的聊天截图频频出现在视野中,其实也会影响人们对于这种表达的认知。或许是猎奇娱乐,又或许见怪不怪。而这些最终都指向忽视事件背后的公私界限和隐私破坏的问题,也会影响每个个体的线上表达和数字化生存体验。
10753起
融资事件
1376.66亿元
融资总金额
6527家
企业
1888家
涉及机构
185起
上市事件
1.25万亿元
A股总市值